小班教案5篇(经典)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
2、区分纯牛奶和牛奶饮品,了解它们的差异。
3、认识常见的奶制品:纯牛奶、酸牛奶、果奶等。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喜欢喝的牛奶,分别统计喜欢喝纯牛奶和牛奶饮品的人数,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引导幼儿将牛奶按纯牛奶和牛奶饮品两大类分类摆放。
3、观看课件,了解它们的差别。
师小结:多喝牛奶,少喝饮品。
4、讨论喝牛奶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5、理解喝奶好处多,喝了奶后变得怎么样?
6、教育幼儿选择有营养的`牛奶,掌握科学喝奶的方法,天天喝,搭配喝,保质期内喝。
7、友情提醒,天天喝奶,主动关心身边的人。
8、做个小小宣传员,宣传健康喝奶的知识。
活动结束
继续丰富对奶制品的认识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儿歌的习惯,并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的念儿歌。
3、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学习有节奏的念儿歌。
难点:尝试改编儿歌。
活动准备:
1、教学PPT
2、篮子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
出示小手,和老师一起做《大小指头》的游戏,之后创设情境。(假装接电话,收到来自华胥镇的山羊爷爷的电话,邀请我们班小朋友去他家帮助他摘樱桃,然后吃樱桃。我们为了感谢山羊爷爷的好意,要学习红樱桃这首儿歌,准备朗诵给山羊爷爷听。)
二、学习儿歌
1、出示红樱桃树的图片,让幼儿观看,并提问:树上有什么水果?引导学习第一句,“树上许多红樱桃”。
2、想不想吃呀,想吃的话是不是应该把它们摘下来?引导学习“一颗一颗摘下来”。
3、小朋友们喜欢吃樱桃吗?喜欢。学习“我们喜欢吃樱桃”。
4、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樱桃非常喜欢生活在我们蓝田,她不仅长的.漂亮而且非常有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所以,在樱桃成熟的季节,我们可以多吃樱桃。学习“多吃樱桃身体好。”
5、幼儿一边双手拍膝盖一边念儿歌。
6、带着动作学习念儿歌。
三、拓展:
1、提问:小朋友吃过的水果中,还有谁也是红色的?可以出示红苹果、红柿子的照片。让幼儿尝试着改编。
2、把今天学习的儿歌念给山羊爷爷听。
活动延伸:
提供更多的水果树,帮助幼儿继续仿编。
小班教案 篇3
小班科学:有趣的小乌龟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简单了解不同的乌龟,模仿小乌龟爬和游泳。
2、培养饲养小乌龟的意愿和养成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活动准备:实物小乌龟、图片展示(不同种类的乌龟)、小乌龟的爬行和游泳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想请你们来帮助我猜一个谜语:身穿硬甲壳,四脚慢慢爬,别人欺负它,快快躲回家。请动动脑筋想一想,看哪个宝宝能帮助我猜出来。(乌龟)
二、观察乌龟,拓展知识。
1.外形特征的观察和触摸。
师:老师把小乌龟请到我们班来做客了,大家一起来看看小乌龟,它长的'怎么样?教师重点让幼儿观察头、背、四肢、尾部然后提问:
(1)师:小乌龟有几条腿?几只眼睛?它的身体后面有什么呀?
(2)师:小乌龟背上硬硬的是什么?它能怎么样呀?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小乌龟,说说小乌龟背上的壳怎么样?尾巴和四条腿又是什么感觉。
小结:小乌龟有四条腿,摸上去软软的,它有两只小小的眼睛和一条短短的尾巴,背上的壳硬硬的,能保护小乌龟。
2.观看实物(视频),模仿乌龟爬和游泳。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乌龟在地上后会怎么样?(爬)。
通过观察,让小朋友说出小乌龟的活动特征――爬,(如果当时乌龟爬的情况不好就可以播放视频)
师:小朋友看一看,小乌龟在地上是怎样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 鼓励小朋友主动站出来表演给大家看,可以请2―3个示范并加以表扬。 师:小乌龟生活在哪里?那它到水里会怎么样呢?(游泳)
幼儿观看视频学习小乌龟游泳的样子。
小结:小乌龟是生活在海里和阴暗潮湿的地方,它在水里会游泳,在地上又会爬。
3.看图,认识不同乌龟。
师:小乌龟陪了大家很长时间了,要休息了,它请了好多小乌龟来和小朋友交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海龟、沙漠龟、沼泽龟、陆地龟)
三、爱护动物,联系生活。
师:小朋友和这么多小乌龟成了好朋友,你们愿意照顾小乌龟吗?那我们要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小动物,小朋友要它们成为好朋友,跟小乌龟一样,要照顾它们,保护它们。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蛋是幼儿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它是来源于生活的好教材。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与蛋宝宝做游戏——发现蛋的特点——找出鸡蛋和鹌鹑蛋的异同点——尝蛋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蛋的兴趣。
2、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鸡蛋、鹌鹑蛋若干,母鸡和鹌鹑图片各一幅,小花若干
活动进程:
一、寻找蛋宝宝并与蛋宝宝做游戏。
二、知道鸡蛋和鹌鹑蛋的外形特征。
提问:刚才是怎样与蛋宝宝做游戏?
蛋宝宝为什么可以滚动?搓蛋宝宝时有什么感觉?它们的妈妈是谁?
三、游戏:给蛋宝宝送红花
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蛋宝宝?为什么?
四、找出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提问:鸡蛋与鹌鹑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小结:鸡蛋与鹌鹑蛋的相同之处:都有蛋黄和蛋白、蛋壳,都是椭圆形,都有营养,都可以进行孵化。
鸡蛋与鹌鹑蛋的不同之处:大小不同,蛋壳上的花纹不同,妈妈不同,孵化出来的宝宝不同。
五、自己剥蛋壳并品尝蛋宝宝。
延伸活动:
区分熟蛋和生蛋。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按指令活动的愉快。
2、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态度和习惯。
二、重点与难点
听清完整的指令才能行动。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场景布置:草地、 路。(山洞、蚂蚁洞)。
2、录音“小鸟的叫声”“秋天的树叶”沙袋等。
四、活动流程
室内听指令动作——室外听指令动作
(一)室内听指令动作。
1、引发倾听兴趣。
放录音:“小鸟的叫声”
设问:听听是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来听的?
说明
主要是突出耳朵能听的主题,并提出以听为要求的游戏规则。强调听得清楚,听完整游戏会玩得开心。
2、听指令动作。
(1)脸部动作。
A翘起嘴巴,做只小猪。
B捏下鼻子,做只狐狸。
C一眼睁,一眼闭,做只调皮的小猴子。
说明
一开始语速可慢些,接下来可快一些并变换指令例:“拉拉小耳朵,捏捏小鼻子,梳梳黑头发,拍拍小嘴巴。”
小结:玩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因为你们听得仔细做得对。老师念儿歌:“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开心。”
(2)手指动作。
A变把“嗒嗒嗒”,
B变个相机“喀嚓,喀嚓”,
C变把小鎯头,修修小椅子,“叮咚,叮咚”。
小结:小耳朵,真正灵,听得清,做得对,我们玩得真齐心。
(3)身体动作。
A站起来,转个圈,
B做只母鸡,拍拍翘膀,下个蛋。
C做只青蛙,呱呱跳,去抓花蝴蝶,
D打鼓,敲锣,吹嗽叭,放鞭炮。
说明
要求听完指令,并把每一个指令用动作表现,教师可以示范,并视实际情况,指令可以反复。用儿歌小结,并引导幼儿跟着念。
(二)室外听指令动作。
1。小兔子捡落叶。
教师可先念儿歌例:小兔子,蹦蹦跳,跳到树下捡树叶,一只小兔捡一片,许多小兔捡许多。
说明
孩子捡了以后可检查一下是否捡一片,渗透“1”和“许多”数概念。
2、小蚂蚁搬豆。
可以布置场景,有草地,有“蚂蚁洞”,有房子等。
听指令动作
(1)小蚂蚁,快快爬
(2)小蚂蚁,慢慢爬
(3)小蚂蚁,去搬豆,一只蚂蚁搬一粒,搬进洞里放放好。
《听指挥》课后反思
这次活动,由于没有试教过,有的地方考虑得不周到,在实践活动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同时也设想了一些改进思路。
1、在第一环节中,个别动物(大象)的选择不当。因为大象是我们农村小班孩子不易见到的一种动物,尤其是它的叫声一般难以听到,幼儿较难分辨得出,此时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给倾听带来一些干扰因素。同时今天的重点是倾听,不是认识动物,因此应选择一些常见的动物叫声作为小班幼儿倾听分辨的对象较适宜。
2、大树妈妈的家选用的'材料空间范围太狭小、太高。小兔把捡到的一片树叶送回到树妈妈家时,由于我选用了一只直径大约50厘米,高度90厘米左右的滚筒,孩子们在操作时,就难以直观地观察到一片一片树叶怎么形成许多树叶的过程。因此,小兔的家应该面积大些,围栏最好选用有空隙的的栅栏。
3、蚂蚁搬豆这个环节不到位。这个环节原来是可以让孩子有多次活动机会的,但在具体操作时,感觉成了蜻蜓点水,一略而过,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作用。其实这是一个幼儿理解1和许多的概念,又是动作技能练习的很好环境,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搬着豆豆走过对应的各种不同的路后,从各个洞口钻进蚂蚁的家,直观地观察一粒一粒小豆是怎么形成许多,再以蚂蚁搬家的形式让孩子观察到许多又是怎样变成一粒一粒的过程,同时还可让孩子走另外一条路回家等方法,让孩子的各种动作技能得到发展。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教案[经典]09-16
小班教案(精选)09-01
小班教案(精选)08-31
小班教案【精选】09-13
(经典)小班教案09-07
小班教案(经典)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