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原有基础上帮助幼儿分辨各种声音。
2、体验寻找、猜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声音:日常生活中声音、说话声、水声等
2、声音来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
1.播放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2.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认为是这种声音?
二、图片对照法。
1、播放各种声音请幼儿辨认,请幼儿先闭上双眼,仔细聆听声音。
2、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若幼儿无法分辨声音来源,教师给予简单的提示。
3、最后展示图片让幼儿对照,加深印象。
三、语言描述法
1、请幼儿描述各种声音的特色或听起来的'感觉。
2、组织幼儿感受各种各样的声音。
活动延伸
继续寻找、收集各种声音。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太阳的作用(发光、发热、光合作用、发电等),知道太阳给生物带来的好处。
2、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活动。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个谜语——天上有位老公公,圆脸庞,红面孔,天一这就出工,人东到本照大地,直到傍晚才收工。
2、小组讨论太阳的作用。
老师:你们知道太阳有什么作用吗?请你先和小组里的朋友们讨论一下。等下来告诉大家,好吗?
3、集体交流太阳的作用。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了解太阳有哪些作用呢?
(1)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请你找找太阳有哪些作用呢?
(2)老师:太阳的本领可大了, 人们需要它,动植物需要它,有了太阳,我们的世界是亮亮的'(发光),植物才能更好地生长(光合作用),太阳还可以帮我们做许多事呢,暖暖的太阳可以把湿衣服晒干(发热),因为太阳的能量很大,人们很聪明,想出办法,利用太阳的能量发电,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电),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其他能源,而且还很环保呢!
5、延伸活动:
太阳还有什么作用呢?回家去找找并收集一些资料过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会改变镜子的角度,让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
3、知道生活中有些物品也能发射光。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玩过“踩影子”的游戏。
2、物质准备:每人一面平面镜(大小形状各异)。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不锈钢拉链、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书、粗糙的石头、衣服等。用即时贴剪出飞机、花、小鸟等镂空图案,并贴到部分镜面上;水彩笔等。
3、时间安排:阳光灿烂的日子。
活动过程:
一、请配班老师持镜子从户外反射阳光到室内,鼓励幼儿寻找亮光,引出活动主题。
根据需要可做以下提问:亮光是从哪儿来的?它是怎么进来的?
小结:亮光是从外面来的,是镜子反射的太阳的光。
二、引导幼儿探索镜子反光的现象。
1、请幼儿手持镜子到户外,自由探索如何将光反射进活动室。
2、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活动室的?并做一做。
请没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并找出不成功的原因。
小结:只有镜面对着阳光才会反光,没有阳光照在镜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请幼儿交流:在反射光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如反射进活动室的光是怎样的?它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
小结:反射的光大小形状是不一样的,改变镜子的角度,光会来回移动,它的方向也变了。
4、请幼儿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经验。
三、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能反射光?
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能反射光?
2、请幼儿选择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
3、鼓励幼儿探索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小结:能反射光的东西都是亮亮的,都能照见人;亮度强的物体,反射的光的亮度也强;小的东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锈钢茶杯、脸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图案或文字的镜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图案或文字。。。
四、玩游戏“捕光捉影”。
1、出示帖有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让幼儿猜猜会反射出什么。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两人一组,一幼儿手持飞机镂空图案的镜子,用镜子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追逐、“轰炸”另一幼儿用平面镜反射到墙面上的光,覆盖一次得1分,几分钟后幼儿互换镜子,游戏继续进行,覆盖次数多的为胜。
3、师幼一起玩游戏“捕光捉影”。
活动延伸:
1、将手电筒、各种镜子投放到发现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光的反射现象。
2、家长、教师等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收集其他可以反射光的'物品,了解生活中或自然界里光的反射现象。
活动反思:
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发现隐含的教育价值随即生成的活动,由于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整个活动过程充分让幼儿动手、动脑、动嘴,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效果很好,圆满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整个活动,教师为幼儿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丰富可操作的材料,鼓励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各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支持、鼓励他们大胆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不断的抛出问题,如“亮光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将太阳光反射到活动室的?为什么有些小朋友没有把光反射到活动室” “反射进活动室的光是怎样的?他会不会移动?是怎样移动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反射光”“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一步步深入地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幼儿在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习得新的知识经验,增强了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体验了探索的快乐。
一节活动暂时结束,但幼儿的探索欲望却并未就此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于是把幼儿的探索活动有效的延伸到发现区和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知道除了太阳光,还有其他很多光源也可以形成光的反射,还有很多物品也可以反射光。
小百科:光是一个物理学名词,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特定频段的光子流。光源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电子获得额外能量。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1、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迷迷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然后我念数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2、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 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 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3、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这种填空式的提问能够帮助中班幼儿理清思路,完整表达自己的探索重点。)
4、出示文字,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当幼儿说出教师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翻开已经打印好的文字;当幼儿说出教师没有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直接在空白纸上写出此方法。虽然教师并不强求幼儿认识所有出现的文字,但以上做法可以满足部分对文字敏感的幼儿的表达需要,同时有利于梳理归纳探索方法。)
师: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
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可以怎样呢?”
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想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
2、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能积极动手,体验探索小火箭飞上天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自制饮料瓶“小火箭”人手一个。
(2)大火箭1个。
(3)课件。
2、经验准备:
(1)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2)课前幼儿已对火箭发射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慢羊羊)以动画人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来一位客人,咦!慢羊羊今天怎么啦?
2、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其中有瓶盖的瓶子5只),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教师提醒幼儿发射器放在地上不动,让火箭飞上天
(2)个别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我们一起来用这个方法试一试。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
3、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他的.小火箭怎么用这个方法不能飞上天啊?引导幼儿观看瓶子后发现盖了瓶盖。
(2)小结:(演示课件,讲解原因)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瓶子里的空气就会从瓶口冲出来,小火箭就飞上了天。
4、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1)竞赛游戏:火箭发射
要求幼儿两两结对,比比谁的小火箭飞得高。
个别提问:为什么你的小火箭飞得高,他的小火箭飞得低呢?
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小结:拍打瓶子用力越大,使瓶子里流出的空气速度越快,力量也大,小火箭就会飞得越高。
5、小结:
今天,我们帮慢羊羊找到了火箭上天的好办法,还找到了让小火箭飞得更高的方法,我们真了不起。你们看!(出示大瓶火箭)慢羊羊又发明了大火箭,那么是小火箭飞得高,还是大火箭飞得更高呢?来,我们带着它们回到教室里再去试一试,比一比吧!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0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23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4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