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6的组成,体验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2。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感知递增递减的关系。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并注意倾听、理解同伴的`发言。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数字卡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碰球,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与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
教师: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2球碰4球。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
(2)ppt课件复习6的组成,引导幼儿自主学习7的分合。
(3)学习7的分合。
在已经学会6的组成基础上,请幼儿将7朵花分到两个不同的花瓶中,请幼儿说说有几种分法。
请幼儿齐读一读7的分合式。
(4)出示7只小狗图片,找找小狗的不同特征,然后根据小狗的不同特征分类。
(5)让幼儿看一看、读一读,巩固7的分合。
2、操作活动。
(1)依样涂色进行7的分合,并记录7的分合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辣椒的数量及颜色的变化,请你按序
涂色,并看图记录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
观察点卡分合式,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填写分合式。
(3)观察数字7,学习在日字格中,正确地描写数字。
3、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边看边念分合式,巩固对7的认识。
(2)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书面整洁、操作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不受大小,颜色,摆放位置的干扰,正确辨认几何形体,并分类。
2,通过游戏认识生活中的几何形体,体验游戏的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玩具,
3、生活中物品,
4、练习卡片,
5、音乐律动。
活动过程:
一、热身,音乐律动《公共汽车》
师:老师收到了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给小朋友们发来的邀请函,请小朋友们去那里参观,老姐我们的小气车来了,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出发了。(播放音乐)
二、导入:情境导入(构建区和拼插区玩具混放)
师:不知道是哪位小朋友,玩完玩具没收拾好,请小朋友帮忙那收拾好,分分类摆放整齐。
提问:
1、小朋友们是怎么分类的?
2、构建区有哪些形体?(长方体,正方体,球体)三、练习:师:几个形体乐园的园长要和小朋友玩闯关的游戏,小朋友们有信心通关吗?过全关有奖品哦(勇士小勋章和一件形体礼物)
1、第一关,课件,请幼儿观察图画上有哪些形体,并统计数量。(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
2、第二关,生活中物品,老师说出一种形体,幼儿快速的'找出行对应的物品,(可多次练习)并统计数量
3、第三关,练习卡,老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课件提示在练习卡上练习(几何形体乐园练习片1、2)
:师:恭喜小朋友们过关,一会老师会发小勋章和礼物,现在老师要问小朋友,
1、我们今天到哪里参观了?(几何形体乐园)
2、在乐园里我们认识了什么几何形体?(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
活动延伸:
1、发现勇士勋章,和几何形体小礼物。
2、家庭小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家中有哪些几何形体?并统计数量。(每位小朋友一张统计表格)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跟几何形体乐园的园长再见,请小朋友们上车,我们要回家了!(播放开始音乐律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重点:知道哪个是总数(大数),哪个是部分数(小数)。
活动难点:知道加法的总数和减法的'总数位置不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以及8的组成。
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门卡。
1、导入:爸爸带花花到北京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师: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加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2、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帮助。
3、集体检查:引导幼儿注意部分数和总数,以及通过分合式列算式。
师:小朋友,这三个数字中谁最大?最大的那个数字我们叫它大数,其他两个就是小数。所以8就是大数,3和5就是小数。
先做合成式3535再引导幼儿根据合成式分别列出算式。3+5=8,∨∨885+3=8。同样的方法用分成式引导幼儿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4、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二、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⑴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⑵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⑶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组蔬菜加起来和下面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三、活动评价。
⑴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⑵幼儿观察自己的纪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操作正确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一、二组加减题,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题。
2.理解互换规律,在活动中能体现一定的思维敏捷性。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关于夏天的水果图片(包含2种不同的特征)
2.算式题的卡片:8十1=9 、9-1=8、1十8=9、9-8=1、7十2=9 、9-2=7 2十7=9、9-7=2
3.《主题数学》练习P16-17页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碰球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出示数字9)小朋友,听仔细,我的2球碰几球?
X老师,告诉你,我的2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集体、小组、个别)
二、情境感知出示图片,请幼儿找不同:
有哪些夏天的水果呢?它们有什么不同:(要求讲述完整)
三、体验理解
1.今天,我们就看这些水果图片,来学编9的应用题,在编的时候,要说清楚,你是按照什么来编的,并列式。
(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8十1=9 9-1=81十8=9 9-8=17十2=9 9-2=72十7=9 9-7=2
2.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3.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 8+1=9,1+8=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8十=9,马上就想到1 +8=9。同样看到9-1=8,马上就想到9-8=1。
四、内化迁移我们学了新本领,该练本领了。
请你找出他们的不同,并列出算式题目。《幼儿学数学》P16--17五、延伸游戏:造皮球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大皮球,小皮球,圆圆的皮球哪里来?工人叔叔造出来。"然后,老师出示算式题:7+2=,幼儿迅速按指定的答案拉成9个人数的'小圆圈,老师检查.游戏重复进行。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在操作过程中将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知道部分小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
2、鼓励幼儿用(目测、计量、数数、折叠)等多种方法大胆去尝试、探索二等分的多种分法。
3、引导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材料:
教具:天线宝宝两个、蛋糕一块。
学具:长方形纸、剪刀、尺、毛线、包装纸;吸管、圆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币、蚕豆、雪花片、纽扣、小碗;量杯6个、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长方形纸进行二等分(PPT)。
(1)班上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天线宝宝)它们还带来了最喜欢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块蛋糕,两人都想吃,怎么办?
(2)请一位幼儿动手试一试,有什么办法分成两块一样大呢?
(3)教师小结: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份,这种方法叫二等分。想想蛋糕除了这样分,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张像蛋糕一样的长方形纸,请你想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进行二等分?
(4)幼儿动手操作,展示幼儿分法。(边与边对折、对角折)请幼儿比较一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变化?
(5)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对折、对角折对长方形纸进行了二等分,把它分成了两份一样大的图形。
第四组:量杯、水。
第五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小朋友分过很多东西,请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样分的?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数数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在乐园里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乐园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
4、游戏“看谁说得对”
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5、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除了进行过二等分,还可以分成几份?以后我们还会继续学习四等份、五等份。
注意事项:
1.教师事先应将天平调试好,在幼儿操作天平称量物体时,教师重点观察、指导幼儿称量物体时,要使天平保持平衡。
2.如果幼儿在操作中对乐园里的物品进行了四等分,教师可请该幼儿说说自己的分法,鼓励幼儿的创新,自然引申到四等分。
知识背景的材料:
幼儿在园吃苹果、蛋糕等点心时,有的幼儿常要求吃一半,我说:“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想想平时在生活中还对哪些东西进行过分块?幼儿纷纷从家中找来了吸管、毛线、硬币、纸、橡皮泥等多种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讨着具体的分割法,有时还争论不休,看着孩子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便产生了二等分的课题。
活动反思:
二等分最重要的知识点在于掌握二等分的操作,知道二等分必须是两部分一样大或是一样多;知道二等分中整体比部分大,部分比整体小;掌握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知识点进行准确的分析后,活动按以下几个流程进行:
一、故事导入,是以故事《狐狸分饼》导入,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把孩子带进如何公平的分饼的情景中,使孩子们的兴趣很自然的被调动起来。
二、操作探索,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圆的饼(圆形卡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操作各种图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游戏巩固,出示PPT,让幼儿找出进行二等分的礼物,进一步巩固认识二等分。四,拓展延伸,老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能够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集体备课时,理想的状态是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但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还是存在需要反思、调整的地方。
本节课活动优点:在上课过程中我比较注重幼儿的等分结果, 材料准备较充分,幼儿的参与性较高,回答问题都很积极,动手操作 也很主动的探索等分并且记录。很好利用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等分的结果,与他人分享。给幼儿轻松愉快大胆创新的探索环境,让幼儿没有拘束感的上课。
活动缺点: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条理不明确,只注重分的结果,没有强调幼儿等分可以有很多的分法。当幼儿单一的横一下的分时,教师的引导有些牵强。在讲述整体与部分时候教师有些嗦,幼儿都有些注意力不集中了,教师没有很好的调整课堂气氛,导致整体与部 概念模糊,总的来说知识点太多,教师没有把握好随机教育。
整改方向:今后教学中一定要思路清晰,语言简短有目的性,知识讲解时候一定要把握幼儿的接受程度,紧紧围绕目标来制定活动过程,了解孩子个体差异进行选择适中的课程,知识点不要太多,有贯穿游戏活动才生动、有趣。
小百科:在初等几何中,二等分是指对几何图形进行对称等价的分割,这里既有线,也有面。为了实现二等分,进行面积分割多对应的图形,以轴对称图形为主。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用三句话编一道减法应用题,继续体验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2、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应用题中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准备:
范例图片若干;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三幅图的意思,会看图编减法应用题。
难点: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应用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法、观察法、操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
1、师:这幅图上有什么?谁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花园里有5只蝴蝶在飞)
2、师:再看这幅图怎么了?(飞走了2只蝴蝶)
3、师:花园里还剩几只蝴蝶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请幼儿列式)
二、出示图片
1、师:应用题是讲了一件事,
2个是已经知道的数,最后提出一个问题。
2、出示蝴蝶图片一套:
老师编应用题,请幼儿找出应用题的三个要求。
3、提问:刚才编的.应用题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两个已知道的数?还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4、小结:编应用题有三个要求,要说出一件事情,有2个已知道的数,还提出一个问题5、出示小朋友拍球、小鸡吃虫图片:
提问:谁能根据三个要求来编应用题,编得又快又完整?
三、布置与辅导1、提出要求:桌上有几种材料,可以看图片、图案、算式来编应用题。看谁能根据一件事、两个已知道的数,提出一个问题,三个要求来编应用题,看谁编得又快又好,并且列出式子,计算出结果。
2、老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编应用题。
四、活动讲评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编的应用题。
2、师生一起讲评。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动物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在数石头的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2、通过排序和复合分类来促进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性,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动物图片、记录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出示PPT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动物的特征和名称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了解桃子的主要特征。
——(点击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桃子的形状、色彩、味道
师: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师:究竟让谁先吃好呢?(关键提问)
(一)幼儿分组合作对动物图片进行按某一特征分类。
1、了解幼儿根据动物特征分类、排序的情况(身高、尾巴、耳朵……)
2、请幼儿介绍自己一组是按何特征进行排序的,老师利用PPT演示。
(二)利用数石头游戏,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难点)
1、师:谁会要求比体重? 那体重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2、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
3、师: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4、(出示动物比重图)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可是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再根据石头从多到少给动物排排队。
5、幼儿根据动物比重图进行数石头排排队的记录活动。
6、验证幼儿的数数和排队情况,确定按体重排的顺序。
(三)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1、“不行,这时候毛毛虫提出了意见。你们猜猜毛毛虫会说什么”
2、“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师:“毛毛虫为什么会这么说”
3、师(出示排序图):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
4、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
5、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三、品尝桃子,
1.师(点击课件):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于是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活动名称:让谁先吃好呢?
年龄段:大班
一:内容选择贴近大班幼儿思维特点
做为大班下期即将入小学的幼儿来说,他们已具备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这个知识基础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思维,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将使幼儿始终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本次教学活动我选择了《让谁先吃好呢》这样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在将故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最终我以知识内容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来凸显数学的本质,使创设的问题情境蕴含数学知识的本源,探索的过程中有思考知识本源的任务。以达到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思维活跃性的目的
二:目标确立自然流畅、有效多元
仔细阅读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幼儿;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 1、学习按动物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在数石头的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2、通过排序和复合分类来促进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性,以及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开动脑筋,对排序经验、比重经验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三:提问设计推波助澜激活幼儿思维
活动中的另一个重点是老师的提问。我有效地运用了设疑、插问、推问等方式,不断的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知识经验,激发着幼儿对于作品内容的好奇与探究,激活着幼儿多方面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提问使整个活动体现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效的提问使幼儿的思维在“聚合”和“发散”间自然转换,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多元发展!
四:活动过程力求有节奏感、有层次性
环节一:利用课件感知动物和桃子的特征,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环节二: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利用动手操作,分组表达,使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侧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重量,解决本次活动重难点;利用数石头进行比重。可以说,不同的比较方法,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同时让幼儿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
环节三:“大家一起品尝桃子”是一个有趣的结尾,让幼儿在感受分享的同时,又使“让谁先吃好呢?”的线索贯穿始终。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会根据实物图片用三句话讲出图意。
2、幼儿会根据各种实物图片的内容列出算式。
3、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实物图片若干张;分组活动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顺数,按要求数数。(从4—13、17—29、56—65)
2、碰球游戏,复习9的`分解组成。
二、基本部分:
1、依次出示实物图片,教师启发幼儿逐幅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讲出图意。(用三句话讲述)例:树上有5个苹果,掉下来3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2、请幼儿列出算式,并把算式读两遍。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看花瓣颜色记录。第二组、第五组:看算式写答案。
第三组:圆点涂色记录。 第四组:看图填算式。
第六组:看图编应用题。
三、结束部分:
活动评价。
(1)请玩第六组活动的幼儿讲述活动结果。
(2)表扬活动时遵守规则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内容:
10以内序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2、提高幼儿正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能够在教师帮助下尝试正确说出观察结果。
活动重点:
能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
活动难点:
能从不同方向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次序。
活动准备:
物质:白板、贴绒教具(若干)、1—10数字卡片、果盘
知识:幼儿已有的序数经验
活动形式::
集体教学,集体和个体相结合。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游戏“排排座坐火车”,随着游戏音乐,教师将小椅子纵向一字排列,一组9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贴有火车头标志。提问:“你坐在第几个座位上面?”让幼儿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序数知识。
二、展开
1、认识10以内序数
(1)教师出示台阶和花朵贴绒,请幼儿数一数有几级台阶,几朵花。接着把各种花逐个放上不同的台阶,请几名幼儿从下面开始数,说说10朵不同颜色的花分别在第几级台阶。
(2)请10名幼儿上来每人拿一贴绒,放在不同的'台阶上,分别说一说自己摆放的是什颜色的花,从下面开始数,摆在第几台阶,其他幼儿评判说得对不对。
2、区分基数和序数
(1)教师出示贴绒图片,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有几个盘子,再说一说从左到右(或说从右到左开始数)每个盘子的顺序。幼儿数对以后,教师再请几名幼儿数一数,每盘有几朵花,引导幼儿发现盘子里有几朵花和盘子在第几个是不一样的。教师提问,有几朵和第几个一样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小结:有几个和第几个不一样,一个是说有几件东西,一个是说排在第几。
(2)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轮流用手里的图片任意排队,互相说各个果盘的次序,并数一数各个盘中水果的有几个,进一步明确有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3、活动延伸:游戏“跳格子”教师把幼儿分成10人一组,玩跳格子的游戏。教师先在地上画几组10个连续的大格子,从1到10标上数字。各组幼儿按顺序在数字卡片中抽一张数字卡片,说出自己抽到的是什么数,然后按卡片上的数,一次一格,单脚或双脚跳到相应的格子里,直到组里所有的幼儿都跳进格子里。(户外活动进行)
三、结束
教师小结,对活动过程中回答问题好的幼儿提出表扬,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动脑。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认识数字1-3的。
2、学习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二、活动准备:
(一) 准备材料:
橘子园背景图;幼儿操作材料。
(二)活动过程:
(1)认识数字3:
1、出示果园图:今天我们去参观橘子园。
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几棵橘子树?幼儿随意观察图片(互相交流讨论。)
2、用点数的方法得出图片上有3棵橘子树(出示3让幼儿认识)
3、哦,这就是3,你们说说看:这3象什么?
(2)找数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了小果树,请你们数数你的.果树上有几个橘子,并去找一个与橘子数量相同的数字朋友贴上去。和旁边的小朋友比比谁的橘子多。
(3)装橘子:
1、师:你们想不想去摘橘子?(幼儿自由摘橘子)
2、你摘了几个橘子?现在请你根据篮子上的数量把橘子装进去。(引导幼儿边装边数)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11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8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9-02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24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