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31 09:54:5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7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时圆时缺,了解新月至满月的变化过程。

  2、学习简单的'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3、萌发对月相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月亮图片一幅。《月亮姑娘做衣裳》故事课件。

  2、提前发放“月亮观察表”,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月亮形态、记录。

  3、月亮观察记录表一张,请家长带着孩子每天认真观察并记录。10月11日带到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回忆表达月亮的特征。说说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并观察月亮图片,了解圆月、弯月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播放故事课件,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

  3、引导幼儿交流月亮变化记录结果,进一步了解月相变化规律。

  (1)幼儿自由交流记录结果。

  (2)教师出示月相记录表展板,幼儿对照简述。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幼儿观察中秋节的月亮。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了解制作月饼的方法。

  了解月饼的起源时间。

  知道过什么节日要吃月饼。

  活动准备

  几种各式月饼。

  制作月饼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各式月饼

  1、哇!有这么各式各样的小饼这叫什么啊?

  2、还是小朋友们最棒,知道这是月饼,那你们吃过月饼没吗?

  3、小朋友们都吃过啊!谁能说说月饼好吃不啊?月饼是什么馅料的啊?

  4、你们吃过这么多样式的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吗?

  5、月饼的起源:在北宋时期,在皇宫和民间都管月饼叫月团或小饼,在古代的演变中到了南宋时期,才有月饼这个叫法。

  6、我们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饼吃了,那什么时候必须吃月饼那?

  7、对!是过节的时候要吃月饼,那是过什么节啊?

  8、中秋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要吃月饼和赏月。

  二、制作月饼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关于月饼的这么多知识了,那知不知道制作月饼要几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们就应该知道对不啊?我们来看视频了解。

  3、看完视频小朋友们这回知道月饼的制作方法了吧!

  4、那我们在说一遍制作方法,从制皮、制馅、包馅、成型、饰面、烘烤六个部分。

  三、小结

  1、小朋友本课的知识都学会了吗?

  2、那要考考小朋友们了。

  3、小朋友们回答得不错,奖励你们吃月饼好不?

  4、品尝月饼。

  活动结束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让幼儿初步感知空气的特性: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有;空气能流动。

  材料准备:

  透明塑料袋若干个、积木玩具、每人一组图标和一张记录卡、铅笔、牙签、小棍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塑料袋,引出空气,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小客人(出示塑料袋),提问:它有什么用呀?(装东西用)

  2、老师演示用袋子装苹果或玩具,让幼儿说出瘪袋子变鼓,并透过袋子可以看到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

  3、老师变魔术:不装东西,也能让袋子变鼓(装空气,不要让幼儿看见)

  4、幼儿尝试变魔术:不装东西,让袋子变鼓。提问:什么原因?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引出"空气"这个概念)

  二、幼儿用塑料袋捉空气,证明空气到处都有。

  1、幼儿在教室里捉到了空气,猜一猜,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还有空气,你能捉住它吗。

  幼儿边说,教师边展示图标贴在黑板上。(如果幼儿说园以外地方,教师可引导幼儿下次去那些地方试试)

  2、幼儿拿着袋子去图标所代表的地方去捉空气,捉到后把图标贴在记录纸上,从而验证空气到处都有。

  3、幼儿按图标 逐一实验后,把幼儿的记录卡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小结。

  这个空气朋友真淘气,它到处都藏,可是小朋友们可聪明了,把它们从水房、厕所、楼道……都找出来了,空气到处都有,有的小朋友还说在公园里,在家里等许多地方都有空气,那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把空气朋友找到。

  三、证明空气是流动的。

  我们的好朋友空气说:"小朋友真聪明,我藏哪你们都能把我找到,你们把我装在袋子里,我可闷得慌了,我想出去亲亲你们的`小脸蛋,还想和你们做游戏。小朋友想想,你们不把袋子口打开,怎样才能让我(空气)流出来亲亲你们呀?"(让幼儿先猜用什么办法)

  提示:用准备好的牙签、铅笔、小棍等帮忙,在袋子上扎个眼,然后把眼对准脸,就可以感觉到空气流出来了。

  四、联系生活

  1、在生活中,小朋友见过什么东西开始是瘪的,后来充上空气,就变鼓了?(皮球、充气玩具、轮胎等)

  2、教师给瘪皮球打气。

  3、幼儿到户外玩吹气球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尝试多种记录的方法。

  2、学画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下冰雹等画面。

  3、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丰富知识经验。

  2、纸张、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放天气变化的录像,看后请幼儿讲讲不同天气的特点,为接下来描绘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如果没有录像,教师出示不同天气的范画,便于幼儿认真观察并学习记录。

  3、幼儿自己学及气象日记,在画面上表示出来。

  幼儿相互学习,交流气象日记。

  4、延伸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便于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做气象日记,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在科学区坚持做好气象日记,每个月都与幼儿一起分析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户外活动:练习早操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基本上能达到所设的目标,幼儿能自己画出晴天等画面,但在交流的时候有的幼儿不能大胆的表现出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茶叶是松阳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家户户都种了茶叶,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但是,孩子们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种茶?茶到底有什么用?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回忆茶的形态中,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在对用茶制成的物品的观察和探究中,孩子们就更加直观地了解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分享和品尝,让孩子们对茶在生活中的运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

  活动目标

  1、了解、感知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与同伴品尝、分享茶做的食物,激发孩子爱茶之情

  活动准备

  茶叶、茶叶蛋、茶饮料、茶枕头

  教学过程

  1、调动已有的经验,分享对茶的认识。

  (1)出示茶叶。请幼儿说说茶叶的颜色、形状,闻一闻茶叶的香味。

  (2)教师提问:你知道茶叶有什么用呢?

  2、感知、交流茶的作用,了解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师:茶的作用很多,不仅能泡起来喝,还有其他的用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出示用茶制成的东西,让幼儿利用自己的感官自由探索。

  (2)集中交流,了解茶的作用。

  教师:你发现什么东西里有茶的味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鸡蛋里有茶的气味吗?为什么煮鸡蛋时要用茶叶?

  ——这样子煮出来的茶叶又香又好吃。

  教师(出示茶饮料):这是什么?饮料里为什么要放茶叶?

  --因为茶有解热止渴的作用。

  教师(出示茶叶枕):这个茶叶枕有什么用?

  --因为有清神醒脑的作用,可以让我们睡的很舒服。

  教师小结:茶叶的作用可大了,茶有消炎杀菌止痛的效果,如果你不小心跌倒,擦破了皮肤,或有红肿的现象,立刻用冷茶水洗干净后,再嚼些茶叶敷在伤处,便可减低疼痛,也不会感染细菌。如果有人喝酒喝得太多,喝上几杯浓茶,便会很快清醒过来。冲泡过的茶叶仍有无机盐、碳水化台物等养分,堆掩在花圃里或花盆里,能帮助花草的发育与繁殖。

  3、分享、品尝茶制成的食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泥土的奥秘,知道泥土里有很多养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2、知道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体验探索的乐趣,并萌发对泥土的感情。

  【活动准备】

  一把小铲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师:你们见过泥土吗?哪些地方有泥土?你们猜猜泥土里有什么?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1、师:这块泥土地中长了些什么?如果没有泥土。植物会怎样?你们知道泥土里有些什么吗?猜猜看。

  2、和你们想的是否一样呢?

  3、幼儿自由观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教师小结。

  师:为什么泥土里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呢?因为泥土怎么样?

  (泥土里有许多养分,植物生长血药养分,所以泥土是植物生长离不开的`地方。许多小虫子就喜欢在泥土里生活,所以泥土还是许多小虫子的家)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发现泥土里有许多奇怪的小虫,那它们是怎样生活在泥土里呢?我们下次再来寻找、发现。

  【活动延伸】

  请家长带孩子到泥土地里找找看,土里有哪些小动物。挖土时需要什么工具?引导幼儿讨论,使用铲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挖泥的时候,小心泥土中生长的植物,一边挖一边看。同时要注意身边的小朋友,自己的铲子不要碰到他们,注意安全)。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对动物的一些防身绝招已有所了解,然而对动物的再生本领却比较陌生,活动以《螃蟹的奇遇》这个故事为背景,以螃蟹失去大螯、长出大螯、发现壁虎和蚯蚓的再生本领为线索。在欣赏课件和观察画面的过程中一些动物的再生本领。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分享经验,从而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再生本领的探索。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一些动物的再生本领。

  2.在倾听、思考、探索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萌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魔术道具、课件、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

  1.教师表演魔术,将大拇指拔走。

  2.和幼儿一起揭穿魔术。

  师:老师拔出的是假手指套,是魔术道具,真手指藏在了手背后面。

  3.引出问题。

  师:如果我的手指真的没了,还会长出来吗?

  生:不会。

  师:是的,人没有这样的本领,那动物有吗?

  生:有。

  二、欣赏故事,了解动物再生的本领。

   (一)播放课件,设疑、猜测,了解三种动物的再生。

  1.出示螃蟹。

  师:这个小家伙是谁呀?它是一只怎样的螃蟹?

  生:开心的、帅的、可爱的······

  师:可是今天它被人抓进了笼子里,它可不想待在里面,如果你是小螃蟹,你会怎做呢?

  生:用钳子挖个洞。

  生:爬上来,用钳子把盖子剪开。

  生:用钳子刨个地洞逃走。

  师:你们说的钳子就是螃蟹的大鳌。

  师:那它有没有逃出来呢?

  师:看它真的爬上来了,想从洞口挤出来,可是它太用力了,把大鳌挤断了。

  2.欣赏课件,引发讨论。

  师:螃蟹丢掉了一只大螯很难过?这时壁虎看见了走过来说——(观看动画1)

  师:壁虎是怎样安慰它的?

  生:别担心,你的大鳌还会长出来的。

  师:你们相信壁虎的话吗?

  生:信。

  师:螃蟹可不相信壁虎的话,它觉得壁虎是在骗它呢!可是壁虎说——(观看动画2)

  师:壁虎说了什么?

  生:我的尾巴被蛇咬了还会长出来,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你的大鳌断了也会长出来的。

  师:原来壁虎知道自己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来,所以它觉得螃蟹的大鳌断了也可以长出来,那它的想法正确吗?(观看动画3)

  师:螃蟹真的长出新的大鳌。

  师:那你们知道螃蟹除了大鳌断了可以再长出来,还有哪些地方没了也可以长出来?

  生:腿断了可以再长出来。

  生:哪里没了都可以长出来。

  生:肠子吐出来,还可以再长。

  师:螃蟹不仅大鳌断了可以再长出来,腿断了也可以长出来,更神奇的是它的眼睛坏了还可以再长呢!

  师:螃蟹长出新的大鳌,它可开心了,又活灵活现的在岸边爬来爬去,忽然它听到“哐”的一声,发生什么事了?(观看动画4)

  生:蛇被刀砍成两段。

  生:毛毛虫被刀砍成两段。

  师:告诉你们是蚯蚓,它被人用铁锨砍成了两段,它还能活吗?(观看动画5)

  师:螃蟹是怎么样安慰蚯蚓的?

  生:别担心,我们都有再生的本领,你还会再长出一条新的蚯蚓。

  师:螃蟹说的对吗?我们来听听蚯蚓自己来告诉你们答案。

  师:螃蟹只说对了一半,蚯蚓不但会再生,而且两个半段身体会分别长成蚯蚓,这样一条蚯蚓就变成了两条。其实啊,蚯蚓如果被切成三段、四段、也有可能长出三条、四条蚯蚓。

  (二)总结故事情节,理解再生的含义。

  师:故事听完了,你知道了什么?

  生:螃蟹的大鳌断了可以再长出来

  生: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长出来

  生:蚯蚓如果被切成两段会长出两条新的`蚯蚓。

  师:这些动物的特殊部位断过之后可以重新长出新的来,我们把这样的本领叫动物的再生本领。有了这个再生的本领,动物在遇到危险时就可以顺利逃走,保护了自己。

  三、交流分享,继续探索

  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再生的本领吗?

  1.出示动物卡片,幼儿自由讨论,思考一些动物的再生部位。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动物朋友,你们看看你拿到的动物是谁?有不认的吗?(一起认识水螅)

  师:拿到相同动物的小朋友可以走到一起,大家讨论一下,交流交流,看看它们再生的部位有可能在哪里?

  生:鹿是角,尾巴。

  生:龙虾是大鳌、尾巴、腿。

  生:章鱼是脚爪、头。

  生:水螅哪里都可以。

  2.通过视频,验证探索的结果。

  小结:其实自然界中像这样有再生本领的动物还有很多,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发现更多的奥秘。

  四、初步探究人类的再生。

   师:动物有这么强大的再生本领,那我们人体有吗?

  生:没有。

  师:互相观察一下,看看你旁边的好朋友,再想一想,一起思考交流一下。

  1.幼儿相互观察讨论,发现人体的再生部位。

  生:头发、指甲、骨头、皮肤、胡子······

  师:老师每年去献血,我的血会不会被抽干啊?

  生:吃红豆补血。

  生:还会生出新血。

  师:我们的骨髓细胞是可以造出新的血液的。

  2.懂得关爱自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师:那如果我们的四肢,器官失去了会不会再长出来?

  生:不会。

  师:所以身体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五、活动延伸:探究动物的其他自我保护方法。

   师:动物除了有再生的本领保护自己,还有什么本领也可以保护自己呢?(出示图片)

  师:认识它们吗?

  生:变色龙变色。

  生:枯叶蝶停在枯树叶上。

  师:那海马呢?蜘蛛呢?不着急,这个问题你们回去后再慢慢探讨。

  课后反思:

  拿到这个故事素材时,觉得要把它设计成科学活动,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再生?而再生的范围非常广泛,动物、植物、人类都有再生的功能,还有再生能源、再生资源等。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认识是粗浅的,他们所能理解的再生的概念应该是简单易懂的,所以,我还是围绕故事情节,把再生的概念定义为,物体对失去的部分能长出与原来形态功能相同的结构的现象称为再生。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6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24

大班科学教案05-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11-09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