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3 09:39:0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经典(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浪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出示时钟摆动。)

  随着时钟一分一秒地走动,我们又进入了日积月累的天地。

  二、积累词语

  1、读8个词:

  师:今天,我们要积累什么呢?

  课件出示:

  夏夜 球赛

  松果 翅膀

  问题 天气

  眼睛 荷叶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词吗?请小组长带着你的组员把它们读一读吧!

  2、小组开火车读词。

  3、读短语:

  ⑴ 读了这些词,你想再了解什么吗?

  ⑵ 请你带着问题,把书上的短语自己读一读,记一记吧!

  (学生看书读短语。)

  ⑶ 以问答的形式出示短语。

  ① 师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夏夜?生答:美丽的夏夜。

  ②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松果?生答:可口的松果。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问题?生答:有趣的问题。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眼睛?生答:亮晶晶的眼睛。

  4、齐读短语:

  师:现在我们全班来把这些形象、生动的同语再读几遍。

  5、指导朗读:

  ⑴ 比较:

  老师读:夏夜、美丽的夏夜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回答)对了,读的.时候强调美丽。注意的读轻声。谁能再读一遍?

  ⑵ 分小组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读。

  ⑶ 齐读。

  6、扩散练习:

  师:请你们开动脑筋,想想你们还有什么办法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课件出现8个词语,学生每说一个都以掌声鼓励。)

  三、朗读短文《浪花》

  1、导入:

  这些短语都这么美,短文《浪花》里面也有很多这样词语。你们想读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师:你们看,我 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是怎么和我一起玩的?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1: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师:多调皮的浪花呀!我 和浪花玩得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2: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它才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师:你们喜欢这淘气、可爱的浪花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块来读一读这两句吧?

  (齐读句子1、2)

  3、师:我多想再和浪花玩呀!一会儿,浪花真的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这次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物?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3:这次它给我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

  4、师:浪花又是和我做游戏,又是带来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你们想去看看这些娃娃吗?

  (播放海里浪花的动画片)

  师:大家看了海里美丽的浪花,那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4: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5、伴乐朗诵。

  四、指导积累方法

  1、同学们,读了《浪花》,这里面有你喜欢的、想记住的词语吗?

  (让学生画出想积累的词语)

  请一两位学生上台展示。

  (我想积累的是)

  2、老师也画了一些我想积累的词语,并把它们记在我的积累本上了,你们想看看吗?

  (通过展台展示教师的积累本)

  轻轻的步子

  雪白的贝壳

  青青的小虾

  淘气的娃娃

  3、师:你们想把你喜欢的词语记下来吗?那就快请出你的积累本吧!

  学生拿出积累本,记下喜欢的词。

  (请学生上台展示积累本,说说为什么想记这些词。)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四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按角色要求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童话所揭示的“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

  语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心理。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师板书课题,提问: 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2、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师引导筛选问题)

  3、师: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让我们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这个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句子。

  2、学生提出疑难,师引导扫除字词障碍。

  三、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脉络:

  ⑴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⑵ 课文是以对话形式展开叙述的,请同学们找一找,一共写了几次对话?分别是谁和谁的对话?

  2、研读对话,训练朗读:

  ⑴ 同桌同学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四次对话,看看怎么读为好。

  ⑵ 分别找三组同学朗读第一段对话(鸟和树的对话),评议他们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要这么读?

  ⑶ 树根、门先生和小姑娘的话该怎么读呢?(树根的话应该读得伤心一些,门先生应是不在乎的语气,小姑娘应是感动的语气。)请谈一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来读?

  3、体会小鸟的心情:

  ⑴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树时,它心里在怎样想?心情怎样?

  ⑵ 假如你是那只鸟,你心里当时在想什么?请帮着小鸟说出来。

  4、小结: 小鸟带着它对老朋友的一番承诺如约而至,而它的好朋友却早已在伐木人的手下被砍倒,锯成小木条做成了火柴,小鸟在着急的.寻找,伤心的来到它的好朋友变成的灯火面前时,它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四、领悟真情

  1、当小鸟千辛万苦,飞了好远的路好不容易找到老朋友时,它当时的神情是怎样的? (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2、你从“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句话中领悟出了什么?

  3、小鸟盯着灯火看,它心里想说些什么?

  4、鸟儿“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它为什么还要唱起去年的歌呢?

  5、唱完了歌,鸟儿并没有马上飞走,而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一定还想说些什么,它心里还想说什么?

  6、小结: 是啊,多么守信多情的小鸟。老朋友虽然不在了,但往日的友情还在,诺言还在。它依旧飞遍千山万水的找寻来履行它的诺言。

  这是一只 的鸟,你怎样来形容它?

  (诚实守信、重情义、讲信用、说到做到、珍视友情……)

  五、拓展升华

  1、小鸟对大树的深情,大树都看见了。它想在它的生命结束之前,和小鸟作最后一次无声的对话。同学们,请你帮着大树说出它的心声吧。 (可以让学生先写下来,再说。)

  2、假如把课题更换一个题目的话,你想换成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目标全解

  1.了解柳宗元的有关文学常识,教案。阐释“唐宋八大家”,激励学生古文兴趣。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树立大语文观,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反复颂读第一段,理解其内容含义。

  教学内容

  1名古诗词欣赏。

  2. 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3个学生上黑板来写几个名字。

  韩愈、柳宗元 苏洵、苏轼、苏辙(三苏) 欧阳修、 王安石、曾巩

  写毕后,让学生找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学生不难答出是“唐宋八大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新授

  1.疏通生字、生词,教育论文《教案》。

  惴(zhūi)栗 榛(zhēn)莽 袵(ren)席

  颢(hao)气 颓(tui)然 冥(ming)和

  2.背景资料(用电脑放大到屏幕)

  柳宗元因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被贬到永州做司马,长达10年,后改派柳州刺史,病死于住所,年仅47岁。他的山水游记语言清新秀美,在模山范水中寄寓了政治上受迫害的悲愤之情。

  3..放录音带《始得西山宴游记》。

  4.老师范读。生齐读、自读后,再听录音带。

  5.展示课件一: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课文,思考问题,初步读懂文章

  一、解题,介绍作者

  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梁启超先生字卓如,别号有任公、沧江、中国之新民及饮冰室主人等。广东省新会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注意者,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的文章被成为“新文体”。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的,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

  1.先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归纳的段落大意,然后发动学生评议。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1)这是一篇讲演稿,是梁启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但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今天立足本职多作贡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还是大有帮助的。

  (2)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

  (3)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4)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者总括:9段文字,按议论文的一般论证结构,文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1段是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部分是2~8段,论证中心论点;第三部分是第9段,归结全文。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四、布置作业: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学生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反面论述。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第二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第8段,论述“要乐业”。第9段,归结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按目的筛选材料并加以分类整理的能和不断积累的习惯。

  2、理解课文在确定话题、运用语言方面的特点。

  3、认识敬业乐业的意义,培养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分析可落在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要点

  1、分析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是如何统一的。

  2、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把握本文的论证结构。总结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一、粗读全文,然后提问

  1.本文是如何做到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的统一的。

  2.要求学生能根据论据找出论点,根据论点找出论据,从而认识课文中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二、读议课文第二部分课文第二部分共分三层。

  第一层(第2~5段),提出有业之必要。这是确立全文论点的基础。第2段,共3句话,第1句和第2句是转折关系,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这是提出本层的分论点,第3句和1、2两句是蚬关系,说出先谈“有业”的原因段,说明无业的害处,这是先从反面论述。课文先引两句孔子的话作理论论据,然后再简单评述。第4段,说明有业的重要,这是从正面论述,与第3段形成对照。这一段主要引用一位唐代僧人的格言和做法,属事实论据。第5段是作者的具体论述。有了第3、4两段的对照,本段作者的说理就显得十分自然。文中的两个“简直”以及“彻底”“万不能”等词语,都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态度,具有不容置辩的力量。本段结尾处限定论述范围,转得自然。既避免了泛泛而论,又不致使人误解。

  第二层(第6~7段),论述“要敬业”。第6段,先开门见山提出本层中心,显得眉目清楚。然后分三层展开论述:

  ①先解“敬”字含义,引朱子的话来解释。

  ②再讲为什么可敬,以设问方式展开论述。课文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例子,证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论证“敬业”打下基础。

  ③赞美敬业的人。第7段,以设问的方式把论述引向深入,指出只有忠实于自己的职业,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这里作者既有自己的论述,也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等的论述,尤其是引一位法国学者的著述,以英国人和法国人不同的行为,把“敬业”解释得十分形象具体。

  第三层(第8段),论述“要乐业”。这一层先从反驳“做工好苦”入手,扣住“苦”与“乐”的不同态度展开论述。论述了怎样理解“苦”,指出应当从“苦”中找出“乐”,批评了“无业游民”和“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自然推出“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再具体分析原因,指出“趣味”在于“身入其中”,“奋斗前去”,“比较骈进”,“省却烦闷”,引导青年人确立“乐业”思想,鼓励青年人去过有价值的生活。

  三、结合本文总结,启发学生思考

  本文各部分论证思路列表分析(见板书)(表中序号为课文段序号)

  四、总结归纳

  文章为证明论点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课文论据丰富多样,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事实论据,包括所引的各种事例,有的详细叙述,有的简略提及,最简的甚至只有一句话。哪些该详,哪些该略,全看论证的需要而定。这类论据是使论点令人信服的基本依据,所以必须真实可信,充分确凿。第二类是理论论据,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言论、俗语格言等,因为提出言论的这些名人有一定的权威性,俗语格言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这类论据也就有比较强的说服力了。

  五、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单元

  一、复习重点

  1、背诵一、三、四课有关段落,会默写。

  2、掌握古诗的意思,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积累爱国诗及名言。

  3、正确默写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词意,能辨清词的感情色彩。

  4、知道轻声的变化,会正确运用。

  二、教学过程:

  (一)字词:

  1、注意“银装素裹、浓妆淡抹”的区别,强调“脊、蔽、霸、黎”的写法。

  2、多音字:薄雾、载歌载舞

  3、辨析褒义词和贬义词。分别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4、造句:慷慨激昂、喜出望外

  5、辨析轻声的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运用。

  用“度量”的两个读音分别写一句话。

  6、写出形容祖国山水壮美的成语:

  形容山的:

  形容水的:

  7、用有关的成语写几句话来描写祖国的山水:

  (二)课文

  1、背诵一、三、四课,默写其中的重点段落。

  2、第一课从这几方面赞美祖国。

  由下列山水美景你想到哪些有关诗句或俗语:

  桂林

  杭州西湖

  黄山

  庐山

  黄河

  长江

  2、人像郑成功这样的民族英雄还有:

  3、第三课中的特殊礼物是指

  老师为何把这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肖邦请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因为

  表达了他。

  像肖邦这样的爱国人士还有

  (本册学过的`)

  4、说说两首古诗词语的意思和诗句的意思。

  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心情。第二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爱国热情。

  再默写一首爱国诗

  分别写杜甫、陆游的诗各一首:

  有关爱国的诗人还有:

  分别写出他的一句诗

  (1)

  (2)

  (三)口语交际: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四):

  写生活中的新鲜事或本学期感受最深的一次生活经历。

  重点讲如何选材。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火把节的来由,感受节日喜庆的气氛。

  教学重点:

  了解火把节的来由,感受火把节欢快、热烈的气氛。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火把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很多有关白族火把节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学生展示资料)

  2.同学们对白族火把节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随着白族作家那家伦走进《火的节日》。板书课题:火的节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桌互相帮忙解决。

  2.出示下列词语,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船舷祭奠寡不敌众气氛婴儿喷香

  其中容易错误的读音,提醒大家注意

  船舷(xián)喷(pèn)香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气氛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重复句式,可以渲染气氛)

  2.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火把节的哪些方面?(火把节的来由、火把节的经过)

  3.简单说说火把节的来由。火把象征着什么?为什么?

  4.火把节的经过是本文的重点,仔细阅读课文7—1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能体现火把节欢快、热烈气氛的词语或句子。

  5.学生反馈。指导朗读重点句段。

  句子:啊,整个村子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彩旗飘动,红灯闪烁,鞭炮声和锣鼓声此起彼落。

  段落:夜幕降临……爱美的姑娘……爱甜的小伙儿……贴着喜字……

  段落:在鼓乐和欢呼声中隆重的点火把的仪式开始了,……抢……

  6.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情节和大家分享。

  (可以读原文,也可以边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边用自己的话说。)

  四、作业

  1.抄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想想哪些字容易写错。

  2.搜集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的'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同桌检查,反馈:哪些字错得比较多,错在哪里,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字记住吗?

  2.回顾课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火的节日?

  3.说说火把节过程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

  二、分析写作方法

  1.学生总结课文的叙述顺序。

  火把节来临——火把节的由来——火把节的经过(扎火把——点火把——撒火把)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条理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三、交流资料,练习写作

  1.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有关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请按照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搜集的资料。

  2.全班交流。

  3.小练笔。

  大家搜集了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的资料,为了让每个人都对这些节日有所了解,我们班准备整理出一本传统节日知识读本,供大家课余传阅。下面请把你搜集的节日详细地介绍给大家。可以仿照《火的节日》进行介绍。

  四、总结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见证。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远非我们课堂内能讲完的,希望同学们课余能博览群书。

  板书设计:

  火的节日

  欢快 火把节来临

  热烈 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的经过(扎火把——点火把——撒火把)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加强与文本对话。

  教学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诗歌内容。

  2、引导学生换位体验,加强与文本对话。

  教学准备把新学期的美好愿望写在自己设计的“心语卡片”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学期开始了,你们都有哪些心愿?在你幸福的'童年生活中,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二、交流感受,提示主题

  这节课,我们一同进入第一板块《童年的愿望》的学习。请同学

  们大致翻一翻这一板块的课文,了解一下都讲述了小作者的哪些愿望?

  三、引入新课,学生质疑教师板书《等我也长了胡子》,请学生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

  四、了解课文,自主识字

  1、请学生带着问题出声读课文,小组讨论上述几个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要求会写的生字及不明白的问题,尝试着自主解决。

  学习生字,重点区别“蜘蛛”“蚂蚁”“蝌蚪”的类别及生活习性。

  五、再读课文,质疑讨论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通过多种方式读熟课文。

  2、先分小节朗读课文,然后选择喜欢的内容读出感情。

  二、讨论学习,读中理解

  1、引导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一个小节内容讨论学习,然后汇报。

  2、思考讨论:

  (1)读了这首诗歌你想到了什么?

  (2)最想对小作者说些什么?

  (3)想对他的爸爸说些什么?

  三、品读课文,表演体验

  1、再自由读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感受。

  2、指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情景剧。

  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我也长了胡子

  陪孩子玩

  做个这样的爸爸:给孩子讲故事

  说话算话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写的是作者儿时生活中两件有滋味事。

  两件事两种滋味:前者是无滋味的痛苦,后者是有滋味的幸福;前者是满心盼望,临了却毫无感觉的懊恼、难受、失望;后者苦熬苦等终于让人感受到新鲜、刺激、美丽。正是通过对“品尝”两种不同滋味的描写,表现了这样的中心思想:无论是感觉不到的滋味,还是感受到的新鲜、刺激的滋味,都是生活的滋味,而只有经过自己主动努力体验,获得的才是最美的快乐。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这篇朴实的文章所表现的深刻内涵。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生动的描写及简练的议论及表达效果。

  3.联系生活获得生活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难点:从两件事得到的不同滋味中去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深意。

  [教学安排]两课时

  1.快速阅读,认清思路,合作、探究了解文章重要内容。

  2.品味生动的描写,联系生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

  3.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4.读写结合,根据自身情况,对“幸福”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引导学生走进八年级语文世界,走进“幸福”的单元。

  1.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妙的,它需要我们仔细去品尝,去体味,不管是酸甜还是苦辣。体味生活的滋味,体味成长的感觉。

  2.教师提问:生活中你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事?这些事带给你什么感觉?

  3.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①检查预习,梳理字词,排除阅读障碍,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幸福的滋味是抽象的,只有使之与生活的不同滋味联系起来感受。只有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感官上的感觉,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导入新课是很有必要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再者,检查课前的预习,既可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又可提前告知教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学情准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初步解答。

  a.这篇文章的“我”是谁?写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b.文章写了哪两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本文写的是回忆儿时两件有滋味的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容易引起共鸣。内容明白易懂,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理清思路,从结构入手,分析概括归纳。教学时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能引起共鸣的语句。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或简或繁,或易或难,都是通过出声的朗读来加深印象的。朗读中圈、点、勾、画、批为后面的朗读作了准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

  三、进一步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清楚“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吃杨梅的?

  2.我是怎样吃杨梅的?

  3.我是怎样焦急地等待放烟花的?

  4.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想象“我”放烟花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心理。

  (这一板块是在整体感知之后进一步挖掘文章内涵。从文本语言入手提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品读课文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描写

  1.自主选择品味点,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各自交流品读语言的体会。

  (方法:全班分为6小组,每组6.-8人,进行研读、讨论,要求对第一课时中圈、点、勾、画的地方认真揣摩,体会作者意图。)

  过程:第一步,学生自读所选择的品味点;第二步,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

  2.师生共同探究,形成共识。

  (学情预想:学生可能找出值得欣赏的句子,但又不能说出好在哪里,此时需要教师指导。)

  方法指导:

  品味语言与领会主旨是一脉相承的',作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词、句等方面来表达特定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去品味,从而体会语言的美妙。例如:

  ①动词的妙用。

  浅——从一个孩子的眼中看出杨梅逐渐变少的动态。

  塞——单纯地往嘴里放,而没有咀嚼、回味的过程。

  滚——与杨梅外形一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举——骄傲地、兴奋地要让人看到。

  涌——焦急等待后的喷涌而出。

  ②副词的特殊作用。

  “可惜”——“终于”——“终于”写出了度日如年的心情突然得以释放的兴奋。

  ③对比的鲜明。

  没吃到杨梅写杨梅的诱人。吃杨梅时的贪婪。吃完杨梅后的无味感觉。

  ④童话式的描写。

  像喷泉、金黄色的雨、金色的火焰、风中摇摆的稻穗……

  ⑤天真幼稚的内心世界。

  “那些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炮仗……”

  “我下决心……让他们大吃一惊。”

  “恨不得马上把它点着。”

  “我整天心神不定,魂不守舍。”

  “总算熬到……,草草吃几口,……溜……”

  “我甚至觉得天已经快要亮了。”

  (本板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语言的表达效果。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任何思维的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注重语言的品味。以上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学生自主合作与教师方法指导点拔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体味到语文的语言美。)

  二、研读课文,明确写作意图

  1.从表达方式看,本文是回忆性散文,除了叙事之外还运用了议论,画出直接表达,“我”的感悟的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

  2.从内容着墨多少比较看,为什么“放烟花”比“等待放烟花”文字反而少?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从两件事给人的感悟比较看,一是无滋味的痛苦,一是有滋有味的幸福,截然相反又为何放在一起,这表达了什么思想?

  4.为什么写完放烟花后没有像写完第一件事后那样归纳?无奈的感觉相当深刻,快乐的时刻无以言表。感悟生活,体味快乐,幸福就会像童年“金色的火焰”“把周围黑暗的夜空照得雪亮”。

  (本板块教学是因为学生对主旨、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存在很大困难,但这又是文章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研读中提出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讲解中明确问题,因势利导,明确中心。这正如文中表达的那样,没有经过自己的咀嚼体味,就不会对文本、对教材、对语文教学产生滋味,无滋味的教学是不会给人愉快的,那就更谈不上思想情感上的熏陶。)

  三、教师小结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每一个个体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品质,而且还要善于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和探索的欲望,探求文本的含义,探求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读书中做人,实现为学为人的统一。本次教学既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提供了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机会。

  四、结合生活,展开联想

  ①读了本文后,你对幸福有什么新的认识?

  ②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值得忆起的往事呢?把它讲给同学们听。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课后作业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以及语言的有效训练。)

  【教学后记】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随想

  在《滋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深切地领悟了语文教学只有从人文关怀出发,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

  这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朴实无华,意蕴却相当深刻的回忆性散文,学生理解内容并不困难,但问题就在这里。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发现问题、表达问题,应引导他们向阅读的深层迈进。同时联系生活,由课内走向课外,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学会读书。

  在整体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在平等对话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遵循“整体式阅读——赏析式阅读——联想式阅读”三步骤。把握思路,明确内容。品味语言,形成风格。联系生活.内化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新课标三个维度的落实,注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草原》教案03-0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13

语文优秀教案02-04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