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常用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一)在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关注自己与他人身体的异同。
(二)初步了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数字大小与高矮轻重的关系。
(三)快速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获胜。
二、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木制长桌子2张、PPT、称、尺子三、活动过程:
(一)比较的游戏1.师: 我们今天来比赛,比比你们的身体,身体可以比什么?高和……?
还能比什么?胖和……?或者可以说是重和……?
你们已经把今天比赛的项目都猜出来了,我们今天一共有四项比赛,分别是高矮重轻。
(二)比赛规则:
规则一,每一项比赛每一组只能派一名选手来参赛。
规则二,比赛的选手必须是你们组里的人自己商量选举出来的,不是我选的,也不是他自己说的算的,是组里都同意的,明白了吗?就这两个比赛规则,我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三)身体的比较1.出示ppt(高)比谁高师: 商量一下,看谁上来比高?你们商量一下!为什么派他?告诉我该怎么比高?
(幼儿背靠背比高,选出最高者)2.谁能更高师:这样比没有什么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赛,老师允许你们赖皮。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比他更高?
3.测量高度师: 请一个工具我们判断谁获胜了。(出示卷尺)4.: 关于长短,尺子能告诉我们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5.出示ppt(矮)比谁更矮师: 这次商量一下比矮你们选谁,怎么样能变得比别更矮。给你们两分钟时间。
(幼儿尝试并进行比赛)6.出示ppt(重)谁更重师: 该怎么比重呢?
(第一遍尝试,幼儿站上去比赛)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重呢?
(第二遍可以带上物品去称重)7.: 秤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具体有多重。
8.谁更轻师: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在秤上"变轻"呢?
9.: 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转移到其他地方去来让秤上的数字变小。
(三)还能怎么比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流动可以形成风,风力有大有小,风具有方向性。
2、探索形成风的各种办法,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探究的兴趣。
3、了解风的利弊,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乒乓球、吹风机、鸡毛、小旗、各种能产生风的材料(纸板、扇子、矿泉水瓶、洗面奶瓶、蜡笔盒、毛巾等) 、气球 、风车。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受风的特点
1、教师出示乒乓球,激发兴趣,怎么让乒乓球动起来。
2、幼儿观看乒乓球飞舞的状态,寻找风,发现风的特性——看不见、抓不住,但能感受得到。
小结:对,风看不见也抓不住,但我们却可以感受得到,而且我们还能和风玩很多好玩的游戏呢!
二、游戏初探——产生风的'原因
1、吹鸡毛的游戏
幼儿观察教师用嘴吹鸡毛状态
小结:对,因为我们用嘴巴吹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请出了风,风让鸡毛飞起来了。
2、玩小旗的游戏
教师出示小旗,老师提要求,身体不能碰到小旗,用身体动作让小旗动起来。个别幼儿尝试。
小结:用吹、跑、扇等等动作,加快空气的流动,就能把风请出来,让风吹动小旗动起来。
3、用多种材料自由探索
幼儿自由探索各种材料如何产生风,老师观察指导。分享探索结果。
小结:原来通过挤、压、拍、晃、转、跑、吹等等动作,都能加快空气的流动,把风请出来。
三、深入探究——了解风的特性
1、吹风车比赛,认识风有大小
教师讲解吹风车比赛规则,请个别幼儿上前比赛。
谁的风车转的最快?为什么他的风车能转的最快?
小结:用的力气大,空气流动得快,风就大。用的力气小,空气流动得慢,风就小。
2、风来了游戏,认识风有方向
教师播放PPT,风除了有大小以外还有方向。
游戏:风来了。
小结:风除了有大有小,还是有方向的,有时吹向上面、有时吹向下面……(引导幼儿说出),各个方向。
3、集体讨论,认识风的利弊
通过讨论认识风为生活带来的好处和伤害。
四、结束延伸
激发孩子保护环境的意识,想一些好办法减少风的危害。最后放飞气球,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城市交通中现代的桥:立交桥、天桥,了解它们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合作并采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交桥模型。
3、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立交桥”欣赏。
2、故事图片“马路上面的桥:天桥”、“交叉的`桥:立交桥”
3、积木,各类废旧纸盒、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交叉的桥”,引出活动,了解立交桥给人类交通带来的便利:
提问:狗熊司机为什么急得满头大汗?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2、欣赏立交桥,进一步了解立交桥。
(1)幼儿小组交流:
提问:你见过立交桥吗?在哪里见过的,是什么样的?
(2)欣赏课件
教师引导幼儿主要从造型上欣赏。
你喜欢立交桥吗?为什么?(教案来源:) 你喜欢晚上的立交桥还是白天的立交桥,为什么?
3、教师介绍天桥。
故事“马路上面的桥”。
4、幼儿分组讨论合作制作立交桥或天桥。
(1)介绍材料。
(2)小组讨论,并把打算和想法介绍听。
(3)幼儿分组制作。
5、作品介绍参观。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在学习同伴作品基础上再次创造。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时钟上的整点、半点
2.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用途,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PPT
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认识时钟,会看时钟的整点、半点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自我介绍,告诉小朋友今天要认识这个物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示谜语,让幼儿猜一猜引入课题。
二、认识时钟
1.出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时钟,告诉幼儿适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准确的告诉我们现在是几点了。
2.请幼儿观察钟面,去发现钟面有1-12的数字,两根针,细细长长那根是分针,胖胖短短那根是时针。认识时钟后,带领幼儿念一首关于时针和分针的儿歌。
三、认识整点:
1.跟幼儿分享《东东和时间的`故事》,去观察东东在会看时钟了之后是怎么做的。观看后让幼儿仔细观察三个整点钟面的图片,去认识时钟的整点。知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的时候就是几点。
2.在认识了整点之后,出示另两个钟面,让幼儿去看钟面显示的是几点钟,然后确认答案。
四、认识半点:
1.出示《东东和时间的故事》中两张半点的图片,让幼儿去观察图片中的时钟,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认识半点,知道当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的时候,就是几点半了。
2.在认识半点之后,出示另两张图片,让幼儿看钟面上显示的是几点半,再次认识半点,加深印象。
五、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时钟,学习了看整点、半点。相信小朋友们再看到时钟的时候一定学会看时间了,希望小朋友们以后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做一个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在观察、探索活动中,发现灯泡发亮的电路和金属材料的导电现象。
2.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初步了解其特性。
物质准备:
1.教具:一块展示板(图一),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的图片各一。
2.学具:电池、电线、灯泡、杯子、积木、钥匙、晨检牌、纸片等若干。
经验准备:通过PPT对电池有了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导入:以问题的形式,激趣引题。
(1)教师打开没有插上电源的录音机,咦,今天录音机出了什么问题?(“录音机没有电”、磁带坏了……。)
(2)教师插上电源,验证幼儿猜测的结果。
(3)师:电能让录音机转动起来,电还有什么用呢?(电能让电动玩具动起来,电能使灯泡亮起来,电可以让电风扇转动……。)
2.尝试:选择材料,探索灯泡发亮的电路。
(1)师: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出示图一,在这么多的`材料中,有二样材料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请你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认为是那二样?最好能说出理由。
(2)师:这二样材料是不是真能让灯泡亮呢?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
(3)幼儿尽情地操作,教师观察、鼓励、引导(图二)。
(4)师:请告诉我们,你是怎样让灯泡亮起来的?用这个图片在黑板上把它表示出来(图三)。
(5)师:你们用电线的一头与灯泡接上,另一头与电池的顶部或底部接上,只要灯泡触到和电池的另一头,灯泡就亮了。
(6)师:是不是这样?这样连接真的能让灯泡亮起来吗?让我也来试一试?
(7)教师有意选择金属丝不露的电线操作。咦!怎么不亮?
3.发现:创设情景,操作中发现金属的导电性。
(1)师:你们的灯泡都亮了,我的为什么不亮呢?
(2)师:“小朋友,你们都认为是电线的问题,同样是电线,为什么这根电线可以,而这根电线不可以呢?”
(3)比较二根电线的不同处。
(4)幼儿比较操作,描述操作结果,大胆表述材料与灯泡是否亮的因果关系。
(5)教师对幼儿的结论进行描述:“小朋友,你们都认为,电线露出金属丝接在电池上灯泡就能发亮,有塑料包着的电线头接在电池上不能使灯泡发亮。是不是这样?(6)教师再次设疑,让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知金属的导电性。
师:出示杯子,这是什么材料做的?(金属)如果把它接在电池上,灯泡会不会亮?
(7)幼儿操作,发现金属的任何部位都能导电。(图四)
师:请小朋友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8)猜想验证:再次探索
①明确操作要求。
师:“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不同的材料,有晨检牌、积木、纸片、钥匙,先等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材料接上电路后灯泡着?哪些不亮?然后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表格里。”
②幼儿操作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进行观察指导(图一)。
③师**流猜想结果。
教师对幼儿的猜测结果以不同的切入方式以提问,进行统计:(图五)
提问语1:“晨检牌接在电路上有几个孩子认为亮的,几个孩子认为不亮,(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说明一共有几个孩子在活动?(16个)
提问语2:“纸片接在电路上有8个孩子认为亮的,有几个孩子认为不亮?”
提问语3:“钥匙接在电路上有1个孩子认为不亮,有几个孩子认为亮?
④幼儿操作,验证猜想结果,交流发现结果。(图六)
4.拓展:提供电工用具,观察把手的材料,理解导电与安全的关系。
明确操作要求。
师提供电工用的钢丝钳、尖嘴钳、起子、活动扳手、.电工刀、电工小锤、电钻、电烙铁等:“接下来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把手在哪里,看一看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能不能改成金属材料?“
5.活动延伸:
师:那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材料,今天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再做一做这个实验,找找什么材料能导电,什么材料不能导电?
小百科: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汤马士·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inrich Gbel)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亦在1810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在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经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利用游戏操作活动,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认识时针、分针。
2、学会看整点,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款式小闹钟。自制一座大钟(教师用),自制小钟若干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引入课题:(投影出示)
1、对,就是闹钟。今天闹钟的一家来到了我们这里,我们欢迎他们。
2、我们一起逛超市:引导幼儿观察钟面上的指针和数字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他们身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
时钟上有数字1—12,12总在上面,6总在下面。这些钟都有两根针,一根长针,一根短针。(这根长长的针叫做分针,短短的针叫做时针。
3、时钟的作用?(引导幼儿发现:时钟不停的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进行工作、学习、休息,给人们带来有规律的生活。)
二、认识时针和分针
1、长针和短针转的时候,它还有一个小秘密。长针跑得像小白兔一样快,短针像小乌龟一样慢,长针跑一圈,短针只跑一格(可让幼儿一起做出动作加深印象)。
2、教师师范拨一次时钟,提问:长针跑一圈,短针跑多少呢?(一格)就是一个小时。
三、认识时间
1、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来认识时间了,现在长针指到12,短针指到
几就是几点了。(长针指到12,短针指到3,就是三点整了)可重复几次。
2、教师说几个时间,请幼儿操作(如:7点钟该起床了,8点钟该上学了,5点钟该放学了等等)
四、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巩固整点的认识
幼儿扮成小白兔,教师扮成大灰狼,小白兔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不说话就在时钟上拨点,如拨3点,然后幼儿看时钟就说啊三点了,教师一拨12点小白兔就跑回家。
3、"时钟时钟几点钟了的.游戏"教师当小闹钟,小朋友问:时钟时钟几点钟了?教师敲铃鼓,敲几下就代表几点钟了,(如:敲4下,就代表4点钟了),请小朋友表示出来。
五、总结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认识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并能自己拨出正确的时间。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时间,做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每个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总结规律,运用规律。
2、掌握按颜色、数量的排序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3、发展幼儿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版一套;幼儿镶嵌板每人一套;一套有规律的串珠,一套没有规律的串珠;卡片3张;绿色、红色珠子若干;活动课程实录:幼儿随音乐有序取牌入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大家好,我是小熊,小朋友欢迎你们来我家,你们能告诉我刚才是怎么进教室的?(我们是听音乐进教室的,我们是取牌进教室的)幼儿入座后,互相观察牌的颜色,感受规律。
二、操作探索:
游戏㈠观察串珠,初步感受规律的存在和美感。
师:出示两串串珠(一串是有规律的,一串是没有规律的),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两串串珠各有什么特点?师:哪串珠子串的有规律?
师:哪串是没有规律的?
师:哪串珠子串的漂亮?
师:那就请小朋友也试着串出一串有规律的串珠吧!教师播放动感音乐,小朋友开始串珠子。音乐结束后,请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我是按二个绿色二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我是按三个绿色一个红色的规律串成的……(幼儿纷纷讲述自己的作品)。
师:大家的作品都很好。下面,就带好自己的串珠,摆个姿势小熊给你们照个相吧。
小结:设计本环节,就是让幼儿感知有规律的串珠更美,并能从中找出简单的规律。
游戏㈡迎新年。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规律,并按规律推理。
1、铺地板。
教师在演示版上布置小熊的家。说,"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小熊开始装修自己的'房子。它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小朋友愿意帮助小熊吗?"幼:愿意。
师:小熊说,铺地板得按着它要求的规律来铺。"小熊小熊装新房,地板铺得真漂亮。黑白黑白有规律,铺完地板又刷墙。"(老师拿出一张自制的黑白变化规律的地板图片,请幼儿观察。幼儿观察地板颜色变化的规律后,按规律镶嵌)
2、刷墙。
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了,再帮我刷刷墙吧。"小熊家的墙壁是要刷彩条状图案的。小朋友仔细听,墙壁彩条的颜色是怎么排列的?"小熊小熊装新房,又铺地板又刷墙。红蓝黄、红蓝黄,按着规律来刷墙。"(老师拿出自制图片,请幼儿观察墙壁彩条,按着彩条规律在插板上镶嵌)
3、挂彩灯。
师:小熊说,"小朋友,真能干,地板铺好,墙壁刷完,再来帮我挂彩灯吧。"小熊家的彩灯也是有规律的。看谁设计的最好,小熊就选谁的彩灯挂在门口。
教师巡回指导并总结、表扬"彩灯"设计有创意的小朋友。并请最有创意的小朋友在教师的演示版上"挂彩灯"。
小结:设计本小节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规律,按规律推理,并能用镶嵌在插板上把规律摆出来。
游戏:"风水轮流转"
4、身体体验:幼儿围成一圈,按规律做动作。
师:游戏方法:小朋友一边跟我说儿歌"请你先来拍拍手,请你再来拍拍肩,最后再来跺跺脚。"一边从壮壮小朋友开始,依次做这三个动作。轮完一圈为止。如果哪个小朋友做错了动作,就进圈里给小朋友表演个小节目。好不好玩?
幼:好玩!游戏开始……
三、活动延伸:小朋友今天来小熊家玩得开心吗?接下来和小熊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很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的。
活动反思: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内容:
面粉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分享面粉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探索实践,让幼儿在四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活动准备:
百宝箱 、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建议:
一、导入:
通过游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兴趣。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教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四种白色粉状物品哪一种是真正的面粉。
二、 展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观察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判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四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志。1、面粉、2、淀粉、3、糯米粉、4、盐)如: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在这里我挑选面粉、淀粉、糯米粉、盐四样食物是因为它们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索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交流)
验证后的记录:
三、 师幼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在交流中幼儿各自说出了验证方法他们有的通过鼻子闻、有的`通过嘴巴尝、有的用水来验证面粉的真假方法多多,兴奋无比。通过验证幼儿知道了4号盘的是盐因为它咸是用嘴尝出来的;2号不是因为见到水就不见了,有的幼儿说出了这是淀粉,教师给予了鼓励;1号和3号的识别教师和幼儿做成了饺子皮放入电锅里煮一煮,出锅之后3号变的发粘幼儿很快判断出这不是面粉,则判断出真正的面粉是1号。
结束:师幼一起归纳总结面粉的特点,对幼儿在活动时的表现做出了评价,并强调安全教育。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允许是不能随便品尝不认识的事物的。
活动自评:
根据《纲要》精神,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中,展开幼儿的思维,让他们尽情探索,而我在活动中早以成为他们活动中的朋友,倾听者的角色。《真假面粉》活动中,幼儿说的多,操作多,精力非常集中,并体会到了成功了快乐。通过操作幼儿也了解到了很多常识如:盐是咸的、淀粉遇见水就会融化、糯米团煮熟后是粘的,真正体现出“玩中学”的思想。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5-14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2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