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7篇【优秀】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塑料积木、球、绳、沙包等,记录纸、笔,白纸人手两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幼儿探索并讨论。
1、幼儿猜想并尝试: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三、幼儿分组探索,按照物体下落的路线进行归类记录。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小结: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同样的东西形状不同,落下来的.情况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活动准备:
ppt(图片)、木制实物
活动过程:
1、提问幼儿知道每年的3月份有一个关于树的节日吗?(3月12日植树节)为什么要种树呢?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树的作用》。
2.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3.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ppt,引导幼儿讨论树的作用。
教师小结:(1)净化空气: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清新。
(2)美化环境:树木可以把环境打扮得很漂亮。
(3)减少噪音:树木可以让噪音减少。
(4)挡风固土:树木可以为我们遮挡风雨,树的根可以稳住泥土松弛。
4.认识常见的木制品。
教师出示木制品实物(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物品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
教师小结: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木制品,都是用树木制成的,树木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5.了解保护树木的方法(幼儿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给树浇水、给树施肥、给树修剪枝丫、给树防蛀防冻等等……)
6.教师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
观察周边的环境,与同伴、爸妈、老师分享你的感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跟随音乐玩《捏泥人》的游戏。
2、通过倾听音乐和观察教师的表演学习游戏的玩法,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动作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3、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的任务,体验游戏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民乐“喜洋洋”、图谱、照相机。
活动过程:
1、倾听音乐《喜洋洋》,感受乐曲的情绪,感知音乐的节奏。
(1)随乐曲进教室,完整听音乐。
教师:听了这首乐曲,你们有什么感觉?
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喜洋洋》。(出幻灯)
(2)看图谱,感知乐曲的结构,做动作感知乐曲的节奏。
教师:大鼓怎样敲?
教师:舞彩带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3)教师指图,幼儿做敲鼓和舞彩带的动作。
(4)表现其它的喜庆动作。
教师:过节的时候,我们除了敲鼓、舞彩带还做什么?(放鞭炮,舞龙)
2、学习玩捏泥人的游戏。
(1) 示范《捏泥人》
教师:过节的时候,非常的热闹,我们敲鼓、舞彩带……,还有玩一些游戏呢?我请赵老师和我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仔细地看,看看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
两教师合作《捏泥人》。
教师: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游戏?
我捏了一个什么?
请小朋友做××泥人的造型。
(2)教师再次示范《捏泥人》。
教师:想不想再看一次游戏?这次又任务了,仔细看看小泥匠是怎样随着音乐捏泥人的',先捏了什么?又捏了什么?最后捏了什么?泥人又是怎样随音乐做动作的?
教师: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后还用画笔画了泥人的眼睛、嘴巴,
(3)重点练习捏泥人的四肢。
教师:我来考考你们,听一听这段音乐,这是在捏泥人的什么?
教师:我们一起来当小泥匠试一试,随着音乐来捏泥人的膀子和腿(B段音乐)。
(4)两个小朋友玩《捏泥人》的游戏。
现在我们捏大力士,男孩子变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后。
教师:我刚才看见小泥匠团捏泥人头的时候,泥人还随着音乐摇动头真好看,小泥匠画眼睛、嘴巴的时候泥人眼睛、嘴巴还有节奏地动呢。
(5)再玩一次游戏。
教师:我用相机把泥人和小泥匠拍下来。
3、创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游戏
(1)玩捏泥人的游戏(捏不同造型的泥人)
教师:我们除了捏大力士还想捏什么?两个人轻轻地商量一下,别让别人听见,给大家一个惊喜。
男孩子找一个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记住了吗?
(2) 女孩子当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记住了吗?
4、想看一看你们捏的泥人吗?
今天我们听了《喜洋洋》的音乐,而且还跟着音乐玩了《捏泥人》的游戏,我们除了捏大力士、……,今后还可以捏许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体验胡萝卜先生和胡子之间发生的有趣情节,感受文学作品中传递的诙谐与幽默。
2、连续观察多幅画面,能恰当连贯地表述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胡子的图片,帮助孩子对故事中x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进行想象。
2、PPT课件,小图书人手一本;多媒体课件;字卡:胡子,胡萝卜,放风筝,近视眼。
活动过程:
一、聊聊不一样的胡子
1、这里有很多不同造型的胡子,说说它们像什么?
2、我们的爸爸、爷爷、叔叔等成年男性长有胡子,这是非常正常的。可是今天有一位胡萝卜先生,他也长有胡子。
二、集体阅读
1、观看PPT提问:这一段讲了什么?
小结:原来胡萝卜先生漏刮了一根胡子。这根被漏刮的胡子,美滋滋地品尝着果酱,吃饱果酱后的小胡子会怎样呢?这根不断变长的胡子怎样了。
2、小结:故事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谁来连贯地说说看。
三、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
1、看小书,胡萝卜先生和他的胡子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2、小结: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一路走来,一路帮助了有困难的人,它也不再是那根调皮的贪吃果酱的小胡子了。
3、它和它最亲密的主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小结:原来,它帮助胡萝卜先生绑住了他的眼镜,不让他弄丢。
活动延伸:
看看画画:把有趣的环节画下来。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画,进行组合,重新编成一本孩子自己的《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结构并会随乐律动游戏的基础上,探索乐器的两种演奏方法并看指挥大胆地进行演奏。
2、根据身体动作暗示,探索拇指镲两种(敲、摇)不同演奏方式,并大胆进行演奏表现故事情节。
3、体验合作演奏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拯救美羊羊”的游戏并会随乐律动游戏。
(2)幼儿已有使用铃鼓和单响筒的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一张、音乐、拇指钗8个、铃鼓8个、单响筒8个
活动过程:
一、随乐进行“拯救美羊羊”的'游戏,感受游戏情境的乐趣。
师:你们玩过“拯救美羊羊”这个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
二、看图谱,用身体动作表现游戏情节。
1、运用故事情境讲述图谱。
2、听音乐,按音乐节奏整体玩游戏。
3、听音乐,按音乐节奏分声部玩游戏。
三、运用动作暗示,探索乐曲的不同演奏方式表现故事情节。
1、根据身体动作创编拇指钗的两种(敲、摇)演奏方式。
师:今天这里有一样新乐器,你们认识吗?它叫“拇指钗”,它和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1) 幼儿分半探索拇指钗的不用演奏方法(伴随音乐)
(2)总结概括拇指钗的两种演奏方法。(先请有乐器的小朋友说,再请没
有乐器的小朋友会说。)
(3)分半合乐演奏A段。
2、总结铃鼓和单响筒的两种不同演奏方法。
师:铃鼓和单响筒的两种演奏方法你们会吗?谁来说一说。
四、集体演奏
1、幼儿选择乐器演奏乐曲。
2、欢庆的演奏方法。
师:欢庆时谁来演奏?你们要不要试一下?
3、第一遍完整演奏乐曲。(用乐器动作演奏)
4、第二遍演奏(正确使用乐器演奏)
5、交换乐器演奏,增加强弱力度。
6、欢庆(B段)增加难度演奏。
师:这次要增加难度了,在欢庆时请你们看我的指挥来演奏,有没有信心?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颜色,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
2、学习简单的拓印方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准备红、黄、蓝三种颜料,每人准备毛笔一支、调色盘一个,铅画纸、白纸、夹子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今天王老师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好不好?"教师出示调色盘,引导幼儿认识一下颜色:"你们看,老师盘子里准备了一些颜料,这些颜料是什么颜色的呢?"(红、黄、蓝)
2、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变色游戏。
(1)师示范并讲解:"今天我们就要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来变魔术看看王老师是怎么来变的好吗?先拿一支毛笔蘸点水蘸上红色,把它放在盘子里,然后呢再蘸点黄色,把红色和黄色搅和在一起变变变,你们看变出了什么颜色?(橘黄色)把变出来的颜色涂在这个铅画纸上。"师再选择别的颜色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变色1-2次。
(2) 幼儿进行调色操作,教师观察,并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变色。
师:"现在王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变魔术了,看看哪个小朋友变的颜色最多,变出来的颜色我们把它涂在铅画纸上,呆会有大用处。"(提出卫生要求--魔术师要小心啊,千万别把魔术变到外面,(3) 学习拓印的方法:(师出示一张白纸)"看王老师手里有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按在刚才画好的画上,用夹子夹住,然后轻轻的.在上面压压,再轻轻的提起来,你们看印出了什么?"
3、添画。
(1) 师示范给印出来的画添画。"王老师觉得有点象一只螃蟹的壳,王老师把它变一变,变成一只螃蟹行不行。"(2) 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画。
4、分享活动的乐趣,积累经验。
教师展现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教师及时鼓励、表扬一些作品富有创造力的幼儿。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2、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小明在家”
2、幼儿操作材料:“你会怎么办?”
活动过程:
1、引出“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不说谎、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
2、利用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让幼儿看情景表演(一),初步学会“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小明发现妈妈病了,他是怎样做的?
家里只有你和妈妈时,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2)让幼儿看情景表演(二),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方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里,一个泥不认识的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有该怎么办呢?
小结:小明很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要当心,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3、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思考画面上提出的问题。
4、教师小结。教育幼儿遇到突发事件,应沉着、有信心,做任何事都要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活动反思:
《纲要》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发展,关注幼儿情感需要。因此,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有效探讨的引导者、个性发展的支持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1、 良好氛围的营造者
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如果幼儿不想、不能、不敢参与活动,与教师自由、愉快的交往,那么任何正面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应成为良好氛围的营造者。在活动中,运用游戏“猜猜猜”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又用生活情景再现,个体、小组、集体的问题讨论等形式引发幼儿学习热情,最后用我们来做“保健操”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有效探讨的引导者
“支架学习”理论提倡: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来积极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在本教学中,我是以“引”的方式带领幼儿完成探讨过程的。首先通过问题:“如果小虫飞进了你的耳朵,你会怎么办?”“玲玲可能会用什么办法取出积木?”再为后面“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获取安全的处理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在隐性的引导中,使幼儿积极、主动进行探讨,体验学习的快乐。
3、个性发展的支持者
《纲要》中指出:“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我抛出了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是安全的?”后,幼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当然有的意见是正确的,有的意见存在一定危险性。这时我没有马上否定幼儿的意见,而是鼓励其他幼儿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加以梳理总结。在这里,我的观点是,倾听不同幼儿的声音,支持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4、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在“沙子掉眼睛里了”的事件处理中,我与幼儿一起参与判断、辩论,充分感受师幼关系的平等和谐,也让幼儿在帮助、教导教师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幼儿探讨“哪种方法是安全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现有个别幼儿说理(如:医生是有丰富经验的、是专门给病人看病的……)比教师考虑的更全面,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确实,师幼互动是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幼儿在其中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教师也同样从中汲取经验与成长的养分,并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达到自身主体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这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期望的。
小百科:怎么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ěn me,常用来询问情状、性质、方式、原因、疑问、行动等,一般当做疑问用语。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经典]08-12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经典】08-17
[精选]大班教案08-18
大班《安全》教案06-11
大班健康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