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用多种材料进行测量,探索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次数、长度的关系,对测量活动感兴趣。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蜂蜜蛋糕树绘本ppt;大图(次数一样,测量工具不一样;长度一样,测量工具不一样);测量工具(棉签、回形针、小棍);笔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感知测量(8—9分钟)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1、阅读绘本前几页,引出问题
提问:小老鼠和阿力挖到蜂蜜了吗?为什么没有挖到?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出示图片,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长度的关系
师:小熊猫从家门口走路5步,小老鼠它们也走路5步,它们是用什么测量的?
【说出脚步,一种自然测量工具】
师:这是它们走一步的距离,你们觉得哪个是小老鼠一步的距离?哪个是阿力走一步的距离?
【幼儿进行选择正确的脚印】
师:小老鼠走了5步的距离有多远呢?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
【老师示范测量,运用儿歌复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大河马阿力也走了5步,阿力走的长度,谁来测量一下?
【请个别幼儿测量】
师: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它们没有挖到蜂蜜了吗?
师小结:小老鼠的脚步小,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短,所以测量出来的长度短;河马的脚步大,用来测量的测量工具长,所以测量出来的长度也长,因此,虽然都走了5步,测量了5次,但是长度不一样。
3、再次阅读,发现秘密
师:我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发现?
小结:原来,小小的测量还有这样一个秘密,怪不得它们挖不到蜂蜜。测量还有什么小秘密呢?请你们来发现一下。
二:操作体验,探索关系(15分钟左右)
1、幼儿测量
师:老师把大熊猫的家到蜂蜜的距离画出来了,请你用老师提供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一下,看看测量结果都一样吗?
【师交代要求:请你每次选择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好后,把测量次数记录下来。】
2、记录结果
师:用回形针测量时测量了几次?用棉签测量用了几次?用小棒测量了几次?
【师幼共同记录】
3、发现关系
师:用什么测量工具测量的次数最多?用什么测量工具测量的次数最少?为什么?
师小结:相同的长度,测量工具越长,测量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次数越多。
三:经验迁移,应用生活(6分钟)
师:你们喜欢测量次数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呢? 小结:测量次数少一些会更准确. 你们经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都长高了,马上要上小学了,会学习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还有学习用品等,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常见的尺子,你们猜猜测量不同的物品时会选用哪种尺子呢?
【引导幼儿选择量具,激发测量兴趣。】
小朋友们真聪明,故事里的.小老鼠也很聪明,我们看看它有没有挖到蜂蜜?
活动反思:
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要求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活动测量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用脚步进行自然测量,最后回归到生活,测量我们的身高、教室等,对测量感兴趣,对进入小学学习根深的内容埋下伏笔。
选择绘本内容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故事中。通过阅读图文并茂的小故事,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基础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简单易懂,可以快速地增进孩子的基础数学认知,促进思维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星期的天数及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顺序。
2、认识表示天气晴、阴、雨的符号,并能用符号记录天气状况。
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记录不同的天气。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知道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阴天、雨天。
年历表一张、幼儿用书、笔。
活动过程:
一、在黑板上写数字,幼儿认读。
二、结合年历,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三、认识天气符号和复习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引导策略
1、 复习认读1~6的阿拉伯数字。
2、 在每个阿拉伯数字下面对应地写上汉字数字。
3、 复习1~6数序,请幼儿说出1的`后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5的后面是几,排列1~6的顺序。
4、 出示年历,边问边看年历,认识一星期的顺序。
有效提问
1、“请你们来读读这些数字,1的后面是几,2的后面是几```````5的后面是几,请你们来帮1~6排队?”
2、“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方块,你们知道这每一个方块表示什么吗?(告诉幼儿,每个方块表示一个)接着来看看每个月的上面一排写有什么。(日、一、二、三、四、五、六)这表示一个星期有七天。指导幼儿看天气符号,根据天气画出不同的符号。
3、“每个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星期日过了是星期几````````?”
4、“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天气?幼儿回答后教师把晴、阴、雨的符号画在黑板上。
5、“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今天是星期几是什么天把它画出来?”
活动结束:
不朋友一起听音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统计的方法,提高计数能力。
2、按照物体的形状、数字等特征进行分类并统计。
3、感受统计带来的便捷,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点:
了解一些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带来的便捷。
活动难点:
用分类、数数的方法进行小组合作统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看看这是什么?(小货车)它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王牌汽车,想要那样的话,就要参加王牌汽车大会,被选为最受欢迎的小汽车。
2、那你们觉得,怎样才能成为最受欢迎的小汽车呢?
3、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小货车也有一个办法,它决定去问它的汽车朋友哪种最受欢迎。
二、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用数数、分类等方法进行表格统计
(一)设置情境,引出表格统计
1、他找到他的汽车朋友,问了很多问题。听听它都问了什么?
2、小货车从它的汽车朋友那里,得到了很多很多的答案,可是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它非常地难过,为什么呢?
3、小货车想啊想,终于有了一个好办法,它决定用表格的方式进行记录。
(二)用数数的方法统计汽车们最喜欢的'颜色
1、小货车很快就制作出了一份表格,这是什么表格?对啦,是记录汽车们喜欢颜色的表格,看看小汽车都喜欢哪些颜色?
2、那喜欢这些颜色的汽车在哪里呢?我们来数一数喜欢蓝色的有几辆?所以我们应该在蓝颜色的下面,写上数字几啊?
3、汽车们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4、教师小结:这种通过数数,将结果记录到表格中的方法就叫做统计。统计可真好,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种颜色最受欢迎?
5、统计应用:那小货车会怎么办呢,谁来试试看,它怎么了?小货车变成红色了。
(三)用分类、数数的方法统计出汽车们最喜欢的图案
1、紧接着小货车又制作了一份表格,是什么表格啊?是汽车们喜欢图案的表格,我们看看汽车都喜欢哪些图案
2、那你们能一下子知道哪种图案最受欢迎吗?不能,因为图案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那怎么办呢?别着急,我们一样样地来,先数数看喜欢爱心的有多少,还有没有了?那爱心下面应该写上数字几啊?
3、汽车们最喜欢什么图案?为什么?
4、教师小结:原来当许多图案放在一起时,我们首先要将图案进行分类,再统计出数量就容易多了。你们现在知道哪种图案最受欢迎了吗?对啦,是五角星。
5、统计应用:小货车又要变身了,谁来帮他变一下?小货车在身上画上了帅气的星星图案。
(四)小组合作,统计出汽车们最喜欢的数字和花
1、刚刚小货车统计出了汽车最喜欢的颜色和形状,可是它还有一些东西没有统计出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可是数字和花太多了,小货车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呢,它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帮助它吗?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分工合作,然后把统计结果记录到任务单上面。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汽车们最喜欢的数字是哪个?最喜欢的花是什么?
4、小结,谢谢你们互相合作,帮小货车统计出了汽车最喜欢的数字和花。
5、统计应用:小货车又要变身了,谁来帮帮它?他在两边的门上贴上了数字5和7,还戴上了汽车们最喜欢的花—向日葵。
三、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统计出汽车们最喜欢的轮子
1、王牌汽车大会很快就要举行了,小货车决定把自己的轮子也变一变,他想请小朋友们帮助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轮子。
2、你们是喜欢小轮子还是喜欢大轮子呢?喜欢小轮子的举手,我们一起来数数看。喜欢大轮子的多还是小轮子的多啊,因为喜欢大轮子的很高,小轮子的很矮。
3、小结:原来除了用表格的方式进行统计,这种像柱子一样比较高矮的方法也能帮助我们统计。
四、讲述故事结尾
1、终于到了举行王牌汽车大会的这一天,小货车换上了大轮子,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来到台上讲话了:如果选我做王牌汽车的话,我可以做大家都喜欢的小汽车。
2、他怀着紧张的心情等待投票的结果。“会有几辆汽车选我呢?就在这时,巨大屏幕上的表格一闪一闪!天啦,最受欢迎的汽车竟然是小货车,小货车成了王牌汽车!
3、听听小货车说了什么?(谢谢汽车朋友和大一班的小朋友帮助我当上了王牌汽车,下次我比赛,还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4、小货车当上了王牌汽车,我们一起祝贺他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2.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知道钟面上的结构。
2.初步认识整点,知道整点的记录方式。
3.能较专注地参与活动,积极动脑思考。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大钟面一个,整点的时间记录卡若干,幼儿用书第3页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时钟,知道时钟名称及用途。
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你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教师出示时钟) "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时钟的?时钟有什么用途?"(总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它和人们关系密切)二、观察认识钟面。
(教师手指钟面)"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它们是怎样排列的?""仔细看,钟面上三根针一样长吗?"(数字是按1~12的顺序排列在钟面上,12在上面,6在下面,3和9分别在两边;指针有三根,它们的长短不同,最短的是时针,长一点的是分针,不停地在走动的是秒针。)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1.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赛跑,现在他们都踩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会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得快?(分针)2.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3.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练习拨整点。
1.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整"。
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十二点钟"2.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
讲游戏规则: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住,老狼看拨对了就不吃小羊,拨错的小羊就要被吃掉。
五、幼儿操作。
打开幼儿用书,请幼儿将贴纸上的.数字正确地贴在钟面上,并根据画面左边的时间记录卡,将制卡上的时针和分针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这一课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10-30
大班数学教案03-22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07-21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07-23
大班数学教案【必备】07-23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