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等带点的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重点)
3.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词语的读法。(难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词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2.教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快速说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3.导学:看到我们玩游戏,《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朱迪警官还想带我们去疯狂动物城里玩一玩、逛一逛呢,你们想去吗?
4.闯关游戏:读词语。
(1)教师说明闯关游戏要求:准确读出城堡大门上的词语,并把它贴到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
(2)多媒体课件出示:城堡大门,贴满词卡的图片。学生浏览词语卡片。
(3)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词语: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4)读准字音的学生获得字卡,并且把字卡贴在朱迪身上相应的部位。(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观察是否正确。)
5.识记生字——眉、鼻、嘴。
(1)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
多媒体课件出示:“眉”字的演变过程。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6.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脖、臂、肚、腿、脚。
(3)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预设:胳膊、脑、肩膀、胆、肤、胖……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7.小结:通过游戏互动,学生们正确地认读与身体部位相关的词语,闯关成功。多媒体课件展示:城堡大门开启。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小组合作读词语、归类识字等多种方法,总结带有“月字旁”的字与身体有关,突破“趣味识字”的难点,由此构建起“做游戏——认名称——学生字”的体系。
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
1.过渡:同学们在朱迪的带领下继续往前走,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啊(多媒体课件),城堡的果园里种满了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定很甜。
2.游戏闯关:摘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1)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
(3)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3.运用词语造句。
(1)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例如:小的时候,每天睡觉之前妈妈会给我讲很多有趣的故事。
从前,我胆子很小,爸爸给我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渐渐地我也变得勇敢了。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
预设: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玉盘。
我很喜欢吃妈妈包的糯米粽子。
(3)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4)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4.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预设:爷爷、奶奶、蚊子、黄瓜、狐狸、漂亮、葡萄。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游戏比拼,字词句的运用,学生们准确地认读词语,并总结带有轻声音节词语的规律。
三、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1.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闯关、师生竞赛、男女生比拼、同桌互动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在写字卡上按照正确笔顺书写带点的汉字,并且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
四、回顾全文,布置作业
1.导问:今天大家跟着朱迪玩得开心吗?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本节课朱迪带我们来到了动物城,通过闯关游戏,我们认读了带有“月字旁”的生字,准确地读出了带有轻声的词语,还能用两三个词语写一句话,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了带有笔画点的汉字。我们不仅玩得开心,还收获了很多知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跟朱迪说再见吧!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再次感受学习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作业的布置加强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来识记汉字。
第二课时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
一、诵读比赛,日积月累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朱迪去疯狂动物城里逛了逛。这节课动物城堡里还举行了赛诗会呢,想不想参加?
(2)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热闹的赛诗会。
(3)揭示课题:诵读诗歌比赛。齐读题目《寻隐者不遇》。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教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之间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精读古诗,熟读成诵。
(1)导学:同学们已经读准了字音,接下来我们展开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正确、流畅。
(2)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边评边读、齐读。
(3)指导学生通过二人对话的方式识记诗歌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诗歌。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5)学生自由背诵,比一比看谁背诵得最快。
(6)教师抽背,鼓励同学正确、流利地背诵古诗。
4.小结:我们跟随着朱迪参加了赛诗会,并且运用了多种方法诵读诗歌。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更多、更好的方法诵读诗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以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情景中灵活运用方法,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绕口令比赛,和大人一起读
1.导问:我们参加了快乐赛诗会,朱迪还给大家请来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2.多媒体课件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3.导学:从图片上看到了主人公是谁?在做什么?揭示主题。
预设:主人公是妞妞,妞妞去赶牛。
4.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重难点发音的生字。
5.朗读表演: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6.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7.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8.角色竞赛,分角色、分小组,和同伴朗读。学生有
韵律快速读绕口令,教师对朗读方法予以纠正指导。
9.活动小结:今天我们快乐地学习了绕口令《妞妞赶牛》,说一说你哪一句读得最好。通过复述,让学生对不同语句进行巩固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妞妞赶牛》内容的认知。
10.延伸活动: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读这首绕口令。
设计意图:绕口令是汉族传统的语言游戏,将声调极易混的字,组成反复、绕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本环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学生在认识了相近字音的汉字,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对读绕口令的韵律感、语速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设计分为三个环节,从认到读,从读到写,在活动中有规律地进行学习。第一环节以认读为主,并在认读中总结汉字的书写规律,根据总结的经验进行拓展练习。第二环节以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对带有轻声字的词语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带有轻声字词语的读法和规律,并拓展练习运用两三个词语造句。第三环节以写为主,在正确、美观的书写汉字的基础上能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同一个笔画出现在不同位置,书写的笔顺不同。
第二课时设计分为两个环节,两个环节以读为主。第一环节熟读成诵,不仅会读,在读的过程中还以多种方式诵读诗歌。第二环节,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对读绕口令的韵律感、语速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学生在认读汉字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学会观察、总结,把总结的方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并且在读中感受、在读中认知,在读中感受中国语言魅力与博大精深。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把“员”等10个生字写得正确、美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学习课后“我会读”中的句式来说话。
4、懂得对自己要有信心,能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己,初步形成应当为别人服务的情感态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书写生字:宁、室、样、校、教、班6个生字。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能学习“我会读”中的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级中的班干部是怎样选举出来的?他们都为班级和同学做了哪些事情?
2、揭题:有一个班级,在选举班干部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随机板书课题《我选我》。生读题
二、激趣读文,自学课文。
(一)激发读书兴趣。
师:读了课题,你感到好奇吗?那赶快打开课文,去读一读。
(二)出示自学建议,学生自读课文。
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读准生字的字音;用自己的方法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建议:
三、检查自学情况
(一)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同桌互查:把生字读给同桌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不正确,请你来帮助他。
2、指名几对同桌读,看哪一对同桌能互相帮助读好生字。(课件)
wěi bǔ shì níng lèng qiè jí zhǎng
委 补 室 宁 愣 切 集 掌
3、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
4、学生互相交流,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5、补、愣、掌这三个生字的意思和偏旁有什么关系?
6、把生字组成词语,让学生来抢读词语,看谁读得又对又快。(课件)
委员 补选 教室 王宁 愣住 亲切 集体 掌声
(二)检查朗读课文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读。(课件出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课堂作业:
1、写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宁、室、校、样、教、班(在田字格中)
①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哪些笔画比较难写,怎样才能写好?
②师范写,学生仿写。(着重指导:宝盖头、长撇长挪、一字一横和多横的写法)
③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让同学评一评。
2、出示“我会读”
①试着读读这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②归纳总结:虽然句子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
③出示句子:“林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你能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吗?但句子的意思不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能把员、青、切、响4个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
4、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竞选班干部。培养自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己。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宝宝。这节课,这些生字宝宝要请你们完成几道智力闯关题,考一考你们。
(二)课件出示:《勇闯智力迷宫》
第一关:出示拼音jiāo shì,请你写一写汉字。
第二关:出示错别字“ ”,你知道这个字错在哪里?
第三关:你能用“集体”说一句话吗?
闯关总结:奖励闯关成功的小朋友一面小红旗。
(三)写一写,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员、青、切、响”
1、这几个生字分别属于什么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己书写生字,师巡视。
3、同桌互评:你的同桌是不是写得又对又好。
(四)分节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师课件分别出示1、2、3、4小节,生个别读)
二、合作探究,朗读感悟课文
(一)形成探究专题
1、课件出示课文第4小节,生朗读。
2、理解“响起一片掌声”(指对一件事、一个人的赞同、赞扬。)
3、引导学生质疑。
4、师归纳问题:“为什么王宁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或者“同学们的掌声是在表扬什么?”(课件出示探究专题)
(三)反馈交流,分享成果
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1、理由(一):
⑴生找出依据,谈自己的理解
①同学们的掌声是在表扬王宁立志做个好学生,立志为班级、为大家服务的决心。
②其它理解(略)
⑵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可以与林老师说的'话连起来读)
今天开班会,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大家都愣住了。
2、理由(二):
⑴生根据具体句子,谈自己的理解
①掌声是在表扬王宁敢于肯定自己、表现自己的勇气。
②掌声是在表扬王宁比任何人都显得自信。
③其它理解(略)。
⑵随机引导学生理解“静悄悄”“愣住了”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大家的心理。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师小结:是啊,我们的集体中要有更多的像王宁这样的同学,那么我们的班级会是多么优秀的集体。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创设情境,实践活动
1、师谈话:同学们,这学期刚刚开始,我们班要竞选几位班干部。竞选的岗位是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体委员、小组长。你能不能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岗位,像王宁那样用1-2句话自信地说出自己参加竞选的理由。
2、让学生上台发表竞选演说。
3、师小结:刚才的几位同学都很自信,敢于表现自己。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愿意为班级服务的一颗火热的心。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像王宁那样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为班级、为同学做好事。请你们自信地说:“帮助别人,我能行!”
板书:
热爱劳动 充满自信
关心集体 敢于表现
因为
王宁 我选我—→
(表扬)
大家 愣住了—→一片掌声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 .语文知识和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成语,丰富成语积累,体会成语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中充分运用成语资源,通过储存、积累、揣摩和领悟,使学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滋补,从而引发学习的情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各种形式的成语练习中,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成语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扩大视野,升华情感,受到熏陶。
学习重点:
1 .通过欣赏成语动画故事、看图猜成语、趣味成语等,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 .使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成语,丰富成语积累,体会成语的魅力。
学习难点:
1 .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规律,学习积累成语。
2 .看图说成语,培养学生应用成语说话、写话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广阔的汉语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那里有令人心旷神怡的青山绿水,有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有生气勃勃的珍禽异兽,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成语乐园,畅游成语世界。
出示课件:走进成语乐园──语文园地四
二、欣赏画面,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有趣的动画成语故事,想不想看呀?在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认真看,仔细听,听请故事主要内容。
1 .欣赏动画成语故事:
出示课件:画蛇添足
看了刚才的动画故事,你知道这是什么成语故事吗?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吗?这时你最想说什么?
我们不仅可以从故事里读懂成语,还可以从生动的画面上读懂成语,下面我们来看图猜成语。
2 .观察图画,猜猜成语(出示课件)。
(1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 )猜猜这是什么成语,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并说说理由。(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老师这里还有几幅图,你也能猜出来吗?
(3 )教师补充图画,学生猜谜(出示课件)。
猜出谜底:指鹿为马、鹤立鸡群、朝三暮四、杯弓蛇影。
三、巧填成语,积累成语: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的成语吗?其实成语是有规律、特点的,只要我们
找到了一些规律、特点,就能掌握更多的成语。这里有许多成语,你能说出来吗?
1 .巧填成语(出示课件):
(一)心一意争 (先)恐(后) 九(牛)二虎
(七)嘴八舌 积(少)成(多) 打草惊(蛇)
(十)全十美 (大)惊(小)怪 单枪匹(马)
(千)钧一发 (左)顾(右)盼 顺手牵(羊)
仔细看,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成语是由数字组成的。同学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很神奇,能组成各种各样的成语。有些成语非常奇特,是由反义词组成的。 你们知道十二生肖吗?(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都可以出现在我们的成语里,可有趣啦!你还能举个例子,说出这类成语吗?
2 .接成语:
有些成语前后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你能根据成语之间的关系接成语吗?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 .你演我猜说成语:
有些成语生动形象,能用动作演示,你愿意试试吗?
捧腹大笑、张牙舞爪、东张西望、狼吞虎咽
同学们:成语有许多类型,有描写景色方面的成语,有描写人物方面的成语,有历史故事成语等等,读读书上的成语,想想这是什么方面的成语?你能读懂吗?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1 .你读懂了哪个成语?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2 .像这样关于勤奋学习的词语有很多,你还能说吗?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送给你们。
凿壁借光 悬梁刺股 开卷有益 手不释卷 学无止境
真才实学 学而不倦 发奋图强 争分夺秒 笨鸟先飞
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 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力争上游
3 .齐读成语。
4 .你对自己的学习想提出什么要求?
四、看图说话,应用成语:
刚才我们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老师看看你们会不会运用成语。
1 .仔细观察图画,(春天的美景图、玩具店、东方之珠、北京天安门)用成语说说你看到的情景。(根据学生发言,适当板书)
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正浓
风和日丽 春花烂漫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桃红柳绿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百花齐放
琳琅满目 眼花缭乱 应有尽有 各种各样
绚丽多彩 光彩夺目 五彩缤纷 金碧辉煌
课件配乐:
2 .用上几个成语描绘你所看到的.景象,并写一段话。
3 .交流反馈。
五、作业超市,拓展成语:
1 .填字成诗:(把填写的字竖着连起来读是一首诗)
张冠(李)戴 (忽)忽不乐 世外(桃)源 (不)甘示弱
颠倒黑(白) 耳(闻)目睹 春暖(花)开 过犹不(及)
(乘)风破浪 回头是(岸) 一(潭)死水 (汪)洋大海
刻(舟)求剑 蒸蒸日(上) 万(水)千山 不(伦)不类
将)功赎罪 脚(踏)实地 水(深)火热 雪中(送)炭
(欲)擒故纵 (歌)功颂德 (千)锤百炼 惟(我)独尊
(行)尸走肉 随(声)附和 (尺)幅万里 深(情)厚意
2 .成语之最:
最干净的地方。(一尘不染)最危险的时候。(千钧一发)
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最完美的东西。(十全十美)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最狭窄的路。(羊肠小道)
最奇怪的动物。(虎头蛇尾)最重的疾病。(无可救药)
最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珍贵的东西。(无价之宝)
六、总结活动,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成语一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你掌握了更多的成语,说话时成语会脱口而出,作文时成语会层出不穷,文章会生动形象,令人回味无穷。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猫的认识。
学生可以读和猫有关的书,也可以介绍猫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段意。
1.指名读,说出段意。
2.交流自己词语的理解,提出易读错、写错的字。特别注意:屏息凝视、生气勃勃等。
根据各段段意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了解猫的几方面的.特点。
四、 自读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出猫的特点,即大猫性格古怪:既老实又贪玩还尽责;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小猫则更淘气。
五、 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六、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 ) 呼( ) 遭( ) 生气( ) ( )备
2.多音字组词。
折 屏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人,了解猫的性格和刚满月小猫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导入
回忆猫的特点。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思考:大花猫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了解大花猫的性格特点古怪,因为它老实、贪玩同时又尽职。
2.出示句子,学生比较:
说它老实吧,它却贪玩
说它贪玩吧,它很贪玩
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句式,前一种写法是不确定的,后一种写法是肯定的。进而发现连接猫性格的词语为“吧,可是。”
3.请同学用“吧,可是”将老实――贪玩――尽职连起来说一句话,体现猫性格的古怪。
4.学生仿照句式进行迁移训练,说一个人性情很古怪。
(学生从发现――认识――迁移的过程,符合认知规律,也更加清楚作者写法的特点。)
5.引导全体学生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出示:说它老实吧,_____。可是,_____。
说它贪玩吧,_____。可是,_____。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这两个描写的猫的性格古怪在哪儿?
2.用第一段的句式说话、填空。
3.仔细品读第二段,学习作者是怎样把猫高兴和不高兴时的古怪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的。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运用一系列动词具体写出了猫的表现,让人感到真实、生动。
4.回读前三个自然段,读中体会大花猫性格的古怪及作者对它的宠爱。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合上书听老师读书,同时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出了小花猫什么特点。
(培养听的能力,听后概括,抓住要点知道主要内容,达到基本要求。)
2.请同学听老师读第二遍,把能表现出小花猫淘气特点的词记在本子上。
(教养学生运用听觉器官搜集有关信息的能力,提高写字速度。)
3.请同学听老师读第三遍,边听边想象小花猫淘气时的情景。然后大家介绍,尽量用上文中的好词佳句。
(边听边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情境。复述时鼓励学生将本文语言文字内化成自身语言,锻炼学生记忆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4.齐读这一段,读中体会小猫的淘气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全文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创新实践
1.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2.自己栽一棵白菜花,观察它的生长情况,坚持写观察日记。
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一、读读说说
1、谈话导入。
⑴小朋友在家里,仔细观察过爸爸、妈妈和你最常做的事有哪些?
⑵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建立句子概念)
3、同桌互读,指名读。
4、看图说句子。
⑴出示三幅孩子活动的图画。
⑵学生图画,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⑶小组讨论后交流。
5、出示:沙沙 。你能说说沙沙在做什么吗?(学生自由、充分地说,不拘于例句的形式。)
二、我会认
1、谈话激趣。
⑴出示带有姓氏汉字的工作花瓣。(包括全班所有同学的姓,如王、刘、林、石、张、陈、郭、李等)
⑵请你们把认识的姓读给同学听,可以引导启发:老师的姓、自己的姓、小组内同学的姓、自己家里人的姓。
2、学生交流,上把认识的姓氏花瓣组合成姓氏花,予以肯定。
3、全班交流,扩展识字画。
4、做练习。
⑴明确要求,看到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⑵涂好后,读给同学听。
⑶如果同桌又教给你新的姓氏,还可继续涂。
5、教师激励:看看谁的花开得更漂亮。
⑴要求学生边涂边交流,引导学生主动认,越认越多。
⑵教师巡视,可个别指读。
⑶请最漂亮的姓氏花的同学上台展示识字成绩及识字的方法。
三、读读背背
1、出示图,观察图上的大白鹅,说一说。
2、引导代表会:雪白的羽毛、弯曲的脖子、红色的脚掌。
3、出示古诗,指导朗读。
⑴教师范读。
⑵激趣:看谁读得更好?
⑶学生自读,要求把每个字音读得正确。
⑷指导学生评价。
为什么他读得好呢?引导体会读出“鹅”的快活、可爱,读出对鹅的喜爱之情。
4、教师再读,学生自读,赛背。
四、扩展活动
小朋友们,谁还会其他的古诗呢?愿意背给全班同学听吗?
语文教案 篇6
1、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出示挂图。(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
2.出示教材P1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 “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第 二 课 时
一、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四)
2.请四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简笔画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 “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图片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钩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图片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图片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图片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有趣的汉字
口-鸟----鸣
人-木----休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自由诵读,揣摩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主旨。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刚从小学升上来很难一下子过渡到初中的思维,课外阅读知识面窄,没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名著、文学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有写读书笔记、摘抄的好习惯。这篇课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能够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后能够有所感悟。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以“瞎子猜字”这个游戏导入,游戏要求: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名同学按照幻灯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一个字,计算成功率;做完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 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 我们便来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二、理清 “重塑生命”的历程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然后试着完成下列任务:
1.复述课文:莎莉文老师为“我”再塑生命,做了哪些事?
明确:主要写了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和文字。
2.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状况的语句,摘录下来读一读。
3.研读赏析:理清“再塑生命”的历程:(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_ 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
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②光辉的起点:________(相识,课文第5自然段)
③幸福的复苏:生命中拥有了________(文字,课文第13自然段)
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一个洋娃娃,在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之后,在我手掌上拼写“dll”这个词。——对于盲聋哑的海伦,要教她知识,谈何容易啊。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就在这里,热爱孩子,用孩子喜欢的洋娃娃为道具,用手指游戏激发海伦的兴趣,让海伦既认识了事物又掌握了文字。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
语文教案 篇8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揭露官吏的横暴
3、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介绍背景。
2、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石壕吏》简案第1页共2页
三、整体感知:
1、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01
语文《草原》教案03-01
语文教案(经典)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8
语文优秀教案02-04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园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