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集合)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习计划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复习计划 篇1
一、复习内容:
五个新授单元,两个复习单元,两个文化单元
四会单词/词组87个四会句型5组问答句
二、课时安排
总课时:八课时
口试:两课时
书写强化训练:两课时
单元教学内容梳理:两课时
综合练习:两课时
三、复习目标
A口试达标:
1能熟练认读每单元的课文、句子、单词;
2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对话;
3在图片的帮助下完成规定内容下的问和答;
4能各尽所能进行英语方面的才艺表演。
B基础知识达标:能在情境中熟练正确的运用四会单词、词组及句型进行交际。
C语音知识达标:了解并能根据语音规律轻松地认读、拼写、记忆单词。
四、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等学习习惯,让学生享受愉快的英语学习。
2。通过谈论放学以后、谈论我们最喜爱的食品、谈论参观水族馆、描述人物、描述我们的四邻,了解他人的喜好;培养学生对老师、同学、家庭成员及邻里的热爱之情;建立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并通过参观、饮食等文化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关注班级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课堂活动尽可能把机会让给这一部分学生,并及时做好课下交心,结对辅导等工作,激励他们争取新的进步。
五、复习措施
1、通过观察以及对学生的`兴趣、能力、技能、知识的了解来调整原有的教学设想。
2、明白学生在哪里容易发生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例如:学生单词学多了,容易导致中英文意义上的混淆。
3、对于后进生,注意分析症状,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4、对于有潜力的学生,在口头和笔头练习中及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使其聪明才智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六、复习的日程安排
周次、复习内容
第二十周
口试;书写强化训练
第二十一周
单元内容梳理;完成综合练习卷
复习计划 篇2
1.每天给自己定量背单词。
(1)生活中无处不是英语,零食包装袋、交通牌、学校公共设施等都是一行中文,下面一行英文。要注意看到的英文,要及时用手机网络、词典等设备快速翻查,争取快速记住。
(2)每天给自己规定20个单词,一个月就是600个单词,这种定量因人而异。有一定单词基础的,可以一天背30个到40个单词。记忆单词时,可以找小伙伴提问,互相默写,互相出生词题考对方。
2.培养英语兴趣
(1)星期六和星期天可以听听英文歌曲,看看英文老电影,特别是那种中英文互译的电影和电视剧要推荐。
( 2 )在电脑上学习英语也是不错的选择,利用寒假或者初二的暑假,复习一下初三的英语课文。在电脑上学习每个课程中的单词和拼写,预习一下语法知识,电脑上可以点鼠标就听到了单词发音和句子发音,是不错的`学习手段。
3.多做经典题和中考题
1.在单词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英语成绩就算不会语法,基本也能达到70分的水平(满分120分)。这是需要做题进行英语知识点的积累。
2.在做完经典题和中考题时,自己先做一遍,再看答案。学会把相似的英语知识点进行归纳,家长和老师,或者和小伙伴交换检查归纳到的知识点。
复习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要求:
1、认真复习《课堂作业本》,结合配套练习卷,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习材料。
三、复习要点:
1、溶解单元
科学概念:
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通过搅拌、切碎、加热等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定的,并不能无限量地溶解下去。
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溶解现象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之间。如水里的动植物就呼吸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科学实验:
1、过滤实验
要点:需要材料: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
2、怎样加快溶解?
要点:对比实验。记清楚哪些条件相同,哪些不同。
3、液体与气体的溶解。要点:研究计划。
4、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见《作业本》第6页
5、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见《科学》书第15页。
简答题:
1、面粉溶解了吗?(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所以没有溶解。)
2、海水怎么变成盐?见《科学》书第18页。
2、声音单元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可以借助其他物体的变化观察到物体的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是可以被控制的,在许多场合和环境,我们应当控制自己发出的声音。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利用这一原理我们可以自己制造小乐器。
声音以波的形成传播的,它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四、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习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07-22
复习计划【经典】07-24
【经典】复习计划07-24
(精选)复习计划07-24
[精选]复习计划07-28
【精选】复习计划07-28
复习计划(精选)07-27
[经典]复习计划07-28
(经典)复习计划07-26
复习计划(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