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5篇[精品]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在材料的帮助下初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
3:培养幼儿喜欢参加排序游戏,感受规律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中号衣服红、黄、蓝:不分色,一人一件2:制作一件爸爸的大衣服,衣服扣子按红、黄、蓝顺序排列。
3:每人一张作业卡。衣服袜子若干4、订书机(展示作品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每个小朋友衣服穿的干干净净,小脸洗的白白的,可精神了。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洗衣歌》:红太阳,白云彩,妈妈洗衣我来忙~~~~~
1、刚才我们唱的什么歌?(洗衣歌)
2、小朋友的衣服谁洗的?(奶奶,妈妈)
3、他们辛苦吗?(辛苦)小朋友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衣服,不能爬地上,不能跪地上,弄脏了自己的衣服。
4、妈妈是怎么洗的?搓,摆,拧干(创编动作一起做),
5、最后要挂起来晒干。衣服喜欢晒太阳,能把水晒干,还能晒死衣服上的坏细菌,让我们不生病。
刚才小朋友帮妈妈搓衣服,摆衣服,拧干,今天呀,老师要请小朋友帮妈妈晒衣服。
二:认识颜色,找规律。
(1)、师:老师把妈妈洗的衣服带到我们小班了,先来看看妈妈洗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1、出示红、黄、蓝衣服,请幼儿认识。
2、师:晒衣服前,先得帮衣服按颜色分分类,老师说颜色,你们来放。红衣服放红篮子,黄衣服放黄篮子,蓝衣服放蓝色篮子。(师先示范,后请所有幼儿操作)小结:小朋友的小眼睛看的清,小手放的'准,太棒了,给自己鼓鼓掌。
(2)、找规律师:衣服分好类,该晒太阳了。我们先仔细看看妈妈是怎么晒的。
出示图片:(蓝天、白云、太阳、草地、挂好的衣服)请幼儿观察,根据颜色特征,发现规律。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
2、妈妈一共晒了几件衣服?有什么颜色的?
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妈妈最聪明了,她是按照一件红,一件黄、一件蓝的规律晒衣服的,真好看。给妈妈鼓鼓掌。
4、凉衣绳上还有两个位置,如果请你来挂的话,该挂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到台前操作。(真是妈妈的好帮手,让老师抱抱你。)(3)、巩固规律师:哎呀,还要一件大衣服没有挂,妈妈忘了吗?我们看看怎么回事?请幼儿自由发言。
哦,原来妈妈给爸爸洗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洗掉了一些扣子,我们帮妈妈补扣子吧。仔细看看该补什么颜色的扣子?
请幼儿观察扣子排序的规律,再请各别幼儿将扣子补齐。
小结:我们检查检查!全都补对了,我们把爸爸大衣服也挂起来吧。
三、分组排序师:老师星期天的时候也洗了很多的衣服和袜子,还没晒呢,小衣服和小袜子们都想出去晒太阳,你们快来帮帮忙吧。
出示大作业卡: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作业卡,卡上有一个凉衣绳,请小朋友认真的按照红、黄、蓝的规律帮老师晒衣服或者晒袜子。。
1、老师先示范喜欢晒衣服的做左边,喜欢晒袜子的坐右边。勤劳的孩子们,开始劳动吧2、分发材料,请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挂衣服A、把幼儿作品用订书机挂在绳上展示,先请幼儿自由欣赏评价。
B、提问:你的作品在哪?你最喜欢拿一副?有没衣服晒错的?怎么改正?
四、结束师: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帮妈妈晒衣服,你还能帮妈妈干什么?(扫地,~~~~~)会这么多呀!妈妈每天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一定要乖乖的听妈妈的话,帮妈妈多干活,干活多了,吃的多就长的高,有力气!我们唱首歌送个我们的妈妈吧!《我的好妈妈》
真好听,我们和小衣服一起去外面晒晒太阳吧!
活动反思:
小班孩子对排序比较感兴趣,但是排序是有一定难度的,他们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模仿、练习,才能对“找规律,接着排”建立感性认识。本次活动是幼儿第一次接触排序,所以我重点是让孩子学会寻找规律、发现规律,然后模仿着有规律地排序。
1.语言提炼帮助幼儿理解规律。我示范的规律是比较简单的,幼儿比较容易发现,但他们的回答还是五花八门,我就帮助他们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进行总结:一个红色、一个绿色交替的规律。这样既可以帮助幼儿正确地排下去,也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新的排序规律时,能够快速、正确地发现规律。在“给大衣补上扣子”的环节,幼儿寻找规律之后,我再一次总结前面扣子的排序规律。
2.“边说边排”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小班幼儿在排序时虽能对差异明显的物体产生较深的印象,但常常缺乏贯彻规律的能力,往往前一个排得正确,后一个就出错了。因此,我要求幼儿边说边排,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语言的加入有助于幼儿形成清晰的思路,增强行动的目的性。
3.分层分组帮助全体幼儿实现发展。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为了能够顾及到每一位幼儿,我在设计活动时,采取了分组分层的策略。如第二次分组动手操作,提供了三组材料,难度逐步加深,让能力不同的孩子选择适当的材料完成任务。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量?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套,电脑屏幕,软件、录音机、磁带。
2、学具人手一份:作业纸、点卡、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3、隧道口三个,每个隧道口上有不同数量的点卡和数字卡;点卡标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8以内的数量。
1、听音乐、让幼儿自由开汽车去探望小动物。
2、屏幕依次出现小猫、蜜蜂和大象,让幼儿通过听、看、点数说出每一种动物的数量模仿其动作或叫声。
二、教师示范、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操作示范、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①教师示范点数动物、
匹配相对应数量的食物。
②教师示范,看点卡标记,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
2、让个别幼儿看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和食物。
3、让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学具操作分三种水平)①按纸上的点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②按纸上的小动物数量找出相应数量的食物。③让幼儿按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和食物。
4、教师小结幼儿操作情况。
三、游戏《乘车》
玩法及规则:让幼儿数一数自己选择的爱心点卡(车票)上的`点数,
然后根据点卡乘上相应的车,并让幼儿相互检查。接着听音乐做游
戏,并提醒“司机叔叔”在穿隧道时,必须选择相对应的点卡隧道。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许多小鱼游来了”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游戏,而且他们对抓到小鱼以后吃小鱼的部分也很感兴趣,他们常常很兴奋的跟着我一起数抓了几条小鱼,然后告诉我应该先吃哪一条。于是,一个想法就在我的脑中孕育而生了,小班的小朋友不是正要学习数字:1、2、3吗,那我何不利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进行教学呢。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便有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2、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2、“许多小鱼游来了”的音乐
3、课前学习游戏“许多小鱼游来了”
活动重难点:认识数字1、2、3,并初步理解这三个数字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数字
教师介绍数字1、2、3的特点。
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这位长的像棍子的.叫1,小朋友们可以叫它小棍1。
接下来这位是2,你们看它长的像什么啊?
对了,2 长的很像小鸭子。我们可以叫它小鸭2。
最后一位新朋友叫3,它长的有点像我们的小耳朵。所以我们可以叫它小耳朵3。
我们再来摸摸它们,跟这三位好朋友打声招呼吧!(幼儿跟着老师念,加深幼儿对这三个数字的认识。)
二、与数字宝宝做游戏
1、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2、抓小鱼
我们请我们的新朋友一起来玩“许多小鱼游来了”的游戏吧!
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抓牢! 哈哈,被我抓到了,我现在要把它关起来。这是我抓到的第一条小鱼,所以我在他的身上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棍1。
一条小鱼还不够,我又要来抓小鱼了。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二条)
那我就在他身上贴我们的新朋友小鸭2。
我还要再抓一条。
这是我抓到的第几条小鱼啊?(第三条)
那我应该在他身上贴什么呢?
对了贴上我们的新朋友小耳朵3。
游戏重复三次,抓三条“小鱼”
3、吃小鱼: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小朋友,你们看看我抓到了几条小鱼啊?
我们一起来数数吧,1、2、3。
哈哈,我抓到了3条小鱼。我可以美餐一顿了。你们说说看,我应该先吃谁呢? 你们这样我听不清楚。告诉我是第几条小鱼。
(幼儿)先吃第1条小鱼。
请小朋友指出小鱼身上的数字,并大声地念出来。按小朋友的要求“吃”完3条小鱼。
根据时间安排,可重复游戏(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当大鲨鱼)。
三、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朋友请小朋友到他们家去一起玩游戏,我们出发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
《搓元宵》
二、活动设计理念及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在愉快生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事物,获取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根据本期幼儿学习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堂名为《搓元宵》的数学活动,让幼儿能够以兴趣为切入点,大胆、自主地参与操作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让幼儿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并按点卡上的点子数匹配同样多的物体。
2、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操作中学习数学的快乐。
重难点:目标①
四、活动准备
1、1~5的师用大点卡一套,幼儿用的小点卡若干套。大范画一副(缺花朵花瓶),若干彩色花朵。
2、自制足量彩色面泥,小盘子若干(幼儿数+桌子张数),大盘子三个。
3、《搓元宵》韵律磁带、录音机。
4、邀请五名幼儿客人参加。
五、教学活动方法
观察法、示范法、操作法
六、活动过程
1、点物匹配:根据数花瓶上的点子数匹配贴上同样多的花朵。
2、物点匹配,等量匹配:
请出小客人,欢迎小客人。请5个小客人可以用点子是5的.点卡表示,5位客人1人一个凳子,需要5个凳子。
3、幼儿操作实践点物匹配。
搓元宵招待客人。幼儿自选点卡,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搓同样多的元宵。
4、点数元宵数与点子数是否一样多。
活动基本设计为四个环节。第1、2环节采用引导法、观察法和个别示范法,第3、4环节采用操作法。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数及点物匹配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儿能力发展各不相同,幼儿在根据自己能力自主选择点卡操作的同时,也在互相观摩和学习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使他们在愉快的操作中自然而然得到知识和经验的内化。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并比较物体的大和小。
2、了解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大小小的皮球若干。
2、大小不同的球形操作图卡。
3、小兔的头饰。
4、记号笔一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头饰展示皮球宝宝,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小兔给小朋友们送来了很多很多的皮球宝宝,你们开心吗?我们快一起看一看吧!
2、教师带领幼儿玩皮球,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玩法,体验皮球带来的快乐。
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皮球的大小。
1、师:这些皮球宝宝一样大吗?我们来做一个“我举你说”的游戏,我拿两个皮球,小朋友们告诉我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与幼儿做若干组“我举你说”的游戏,让幼儿能正确的比较大小。
三、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
1、教师准备大、中、小三个皮球宝宝,先让幼儿比较大、中两个皮球宝宝的大小。
2、教师:请你告诉我,这两个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让我们在小的皮球宝宝身上做上标记吧。
3、教师展示中、小皮球宝宝:请你看看这两个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
4、教师:为什么同一个皮球宝宝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又变小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当一个物体与比它大的物体比较时,它就显得小;当这个物体又与比它小的物体比较时,它又显得大了。
四、游戏《举皮球》。
1、教师:今天我们请皮球宝宝来做游戏,现在请你在操作盘中选两个皮球宝宝卡片。
2、教师: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手中的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
3、教师:请小朋友听口令选皮球宝宝,请把大(小)皮球宝宝举起来!
活动延伸 教师准备两个颜色不一样的筐,一个用来盛放大皮球宝宝,一个用来盛放小皮球宝宝,让幼儿把自己手中的皮球宝宝按大小放入不同的框里。
家园共育 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物品,如路上有大汽车和小汽车、有大树和小树、有大人和小孩,家里有大桌子和小桌子、有大碗和小碗等等。在让幼儿比一比、说一说的过程中,家长有意识的向幼儿渗透大小的相对性观念。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7
小班数学教案04-17
小班数学教案11-03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30
(通用)小班数学教案07-21
(通用)小班数学教案07-21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07-23
小班数学教案【优】07-21
小班数学教案[精华]07-24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