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2 08:30:2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经典10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课文悟读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全诗共4节,可分两层:1—3节为第一层,在树林里,“我”面临着两条路,而经过思考决定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在这一层中,诗人描述了选择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历程。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遗憾,“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写出“我”的犹豫和久久思索: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但“无限美景在险峰”,

  “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就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虽然如此,但依然义无返顾。

  第4节为第二层,是作者多年以后的感慨,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会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就看他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选择不同,命运就会不同。

  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它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变得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最后,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其中的哲理。因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我想这首诗之所以广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受。

  二、亮点探究

  1.思考诗歌中“路”的含义。

  探究学习:

  诗歌表面上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借自然之路来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文学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2.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探究学习:

  正因为人迹稀少,才会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也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

  3.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探究学习: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4.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探究学习:

  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三、选题设计

  古今中外有许多对“路”的感叹,如战国时代屈原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这样说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以上材料可以与《未选择的路》进行比较阅读,探讨人的一生如何度过,应怎样去面对人生的选择。

  研究方法:

  首先,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一定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其次,要使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意义、有价值。

  参读书目:

  《离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备教卡片

  ●卡片①

  弗罗斯特是一个旨在通过自己的诗歌说明某一哲理的诗人,他利用意象或比喻讲述他的心得体会,阐明他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正是由于他重视自己诗歌的思想性,所以他的诗歌不但富有智慧和哲理,而且常读常新他的诗歌永远是耐人寻味的,使人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摘自吴富恒、王誉公主编《美国作家论》)

  ●卡片②

  弗罗斯特以写抒情短诗著称,它的抒情短诗的质量很高,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劳伦斯指出他的主要艺术成就就在于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糅合起来,用抒情诗的形式表达。

  ……

  对弗罗斯特来说,生活是神秘的,诗歌也许能发现其中部分的奥妙,但永远不可能弄清全部真相,因此他的诗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个人生活经验所提供的启示和注释。但是尽管他的诗带有浓重的个人化色彩,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却不是一个自传体诗人,他是为了增加诗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而使用单数第一人称,并把似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写入诗中。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吟咏四季的古诗。古诗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体画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背属于那个季节的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少了哪个季节。

  生:没有夏季。

  师:很好。让我们先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生齐背)。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

  ),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夏》教学设计1》。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步曲》(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四)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1. 扫清字词障碍。对不识、不懂的字词句,自由发问。

  2.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 人勤} 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赞美

  (五)精读课文:

  1. 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

  ②它起什么作用?

  2. 指名一生读第二段。学生概括段意。哪些画面突出了夏的特点?

  3. 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个句子呼应第二段。

  4. 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解读:

  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1、师生都得认真地搜集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镜头。(出示课件)老师声情并茂读地随画面内容旁白:

  “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充足的水分; 茂盛的大树,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动物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的玩耍、嬉戏;人们在蓝天下愉快的生活,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载歌载舞,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哦!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大家是否想到过,这都是因为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孕育着大家幸福的生活呀!知道是谁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熟课文,自学生字:

  作者是想通过《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告诉我们有关地球的哪些内容呢?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生自由读课文)

  我们尤其要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及字形:

  突出“赐”“慨”的读音,并组词,说说“恩赐”“慷慨“在文中的意思。强调“裹”字的字形。

  2、初谈感知,质疑问难:

  你了解到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

  3、归纳问题,明确目标。

  你们刚才说到了许多,问题也很多,归纳起来,就是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的时候发出的一句感叹。大家一起读——(出示课件上的这一句话)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宇航员会觉得“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说“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相信我们读懂了这句话,其他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三)自主读书,小组研讨。

  (1)静心自学,自主选择。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学习: 就你感兴趣的话题,自由地与小伙伴组合成学习研究小组,去探讨这些问题。老师想对大家提两点要求:

  第一,每个人必须先静下心来读书。可以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和搜集到的资料

  去思考,看看作者是怎么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第二,自学好了,有了感悟和体验了,再到小组里去和小伙伴们交流。

  (老师把写有“地球太可爱了”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 我们别无去处” 的几个小牌子分别放在几个专题研究小组的桌子上。)

  2、 汇报交流,合作探究,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由“地球可爱”这一话题入手:

  (1)请大家一边读这一段,一边发挥你丰富的想像力,看看在你的脑海里能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生自由表达)

  看看,和你想象的是一样的吗?(师相机出示课件:美丽的地球外形)。

  (2) 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样的语言让地球的美跃然纸上的?我们再来读一读描写地球的这一段话,看看你觉得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

  大家一边读,一边欣赏“……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包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由于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地球写得更加亲切、可爱,一下子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

  点人读,评读,配乐朗读。老师可带头把这一段优美的文字背诵下来:

  这段文字非常美,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和画面,让我们美美地,尽情地抒发自己热爱地球母亲的感情。(师生共同背诵,配上音乐及画面。)

  (3)层层推进,理解“可爱”:

  不知同学们想到了没有,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么?会读书的孩子,会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去把握内容。请快速地浏览一下三段和四段,拿着笔,看一看除了地球外观上的美,还有没有描写地球可爱的地方,把它划一划。

  进入“地球无私,慷慨地向人类提供矿产资源”这一话题,:

  (1)、你觉得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地球无私地向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2)你了解矿产资源包括哪些内容么?有没有查一查资料呢?(金矿、银矿、铜矿、煤矿、铁矿、盐矿、石膏矿、油田……太多了)除了矿产资源,地球还向我们人类提供着什么资源呢?

  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相机说出它们各自包括的内容。就势理解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师小结:那也就意味着,地球有多少资源,她就愿意向我们人类提供多少资源呀!这就叫做(师出示红字)——“无私”,这才是真正的“慷慨”呀!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私而又慷慨地对待它的孩子们呀!正因为有了地球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人类丰衣足食的生活。(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向地球母亲表达么?

  “地球,你真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感谢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因为有了您的哺育,我们才能生活得这么幸福”……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我听到大家是从心里头发出来的赞叹啊。我们再回到这一句话,)相信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都要大声赞美自己的母亲——

  屏幕上又回到这句话,生齐声赞美——“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四)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书写生字词,并用“无私”“慷慨”写句子或写一段话。

  (3)、继续搜集有关人类毁坏再生资源或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料,以及人们保护地球的良好做法。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衔接过渡: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从地球的外形上,从她无私地,慷慨地为人类提供着她所有的资源,让人类得以安居乐业这一内容上,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地球的可爱,让我们再一次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男、女、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二)、师紧接着低沉地接过来:“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太容易破碎”呢?上节课大家都有所了解。现在我们再来读三四自然段,把你认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划一划。而课外搜集的资料这时也可以帮助我们的理解。(生又一次投入到与文本的对话中。)

  (三)、师生、文本三者之间产生对话。

  1、抓住重点,体会“容易破碎”:

  (1)读书后,大家纷纷交流。预设: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人类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搜集到的大量资料加强理解。

  (2)请大家再好好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作者在写这一段话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气愤、不满、焦急、告诫……)

  那么,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吧!读的时候,大家注意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出他心中的情感呢?我听到你读时,有意强调这样几个地方,大家也像这样读,你一定会有新的体会:

  “不是……而是……甚至是……”“但是,如果……必将……”(引导读的时候突出关联词的作用,体会到这一段话是在层层推进,条理清晰地说理。)

  (3)人们这样破坏不可再生的资源,使得地球容易破碎,那么对于可再生的资源呢?人们又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刚才你读到“ 毁坏 ”时,我很自然地想到“破坏”这个词(在黑板上顺手写下两个词)我们来比较一下,“毁坏”和“破坏 ”,你觉得这里用哪个词好一些,为什么?

  (它们都有破坏的意思,但是毁坏比破坏更加严重。)

  对了。我们通过比较,更加深了人们对自然资源恶意毁坏的认识。那么,这个“滥用”与“乱用”呢 ?(在黑板上顺手写下两个词)你们也比较一下。

  (滥,就是不加选择,不加节制;乱,则是没有次序,非常的杂乱。)

  (4)同学们,你看看,作者用词是多么严谨,多么精确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和搜集到的资料里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同学们此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纷纷地列举有关资料)

  老师也搜集到了这些资料。(课件显示与旁白有关的内容)

  师伴随着课件内容旁白:“因为人们大量的毁坏树木,狂风大作,黄沙漫天,沙尘暴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空气的质量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更使得洪水泛滥,房屋倒塌。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后果的往江河湖海里倾泄一些有害的物质,废气、废水…….人类和动物的生存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的威胁。”

  同学们, 我们读到这里,说到这里,看到这里,不知道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想说。

  (生激动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倾诉自己的肺腑之言。)

  (5)你们都很气愤,是不是?我们要对这些毁坏自然资源的人说理啊!再来读书,看看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语言,把他的这份着急、担忧、气愤的心情表达出来的,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讲清道理的。来,我们跳过这些括弧读,试试看。(括弧中都应是关联词,现在都有意空着。)

  看来也是念得通的吧,可是,请加上这些关联词,大家再来读,一定感觉不同。比较一下,作者运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好在哪里呢?

  对了,这些关联词,有助于使句子与句子之间表达得更严谨,有助于把道理表达得更清晰,也有助于作者把既气愤又焦急的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我们大家再一起来读一读,边读边体会。

  2、上牵下连,联系上文:

  (1)3段和4段集中地讲了人类的破坏,讲了我们的地球是很容易破碎的。联系上下文,看还有没有哪些内容讲到了地球是非常容易破碎的呀?

  (生自然到读第二段。)

  我们一起把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读一读——

  “这样,人类生活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

  小到什么样的程度?哪一句话形容了它的小?它在茫茫的宇宙中只像是一叶扁舟。你们来看这个比例图,(课件上显示比例图)除去了海洋、除去了高山,除去了沙漠,我们人类生活的地方只有五分之一了!这么小,人又多,它当然怎么样啊?(拥挤不堪。)

  (2)这一挤,是不是也是容易破碎啊?同学们,作者在一段里,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和比较的方法,使地球的小显得更突出了。尤其是把地球比喻成“一叶扁舟”,这语言多妙啊!我们就是这扁舟上的乘客,船如果毁了,船上的人会怎么样啊?(全船覆没!船上的人会淹死!……)

  总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读书,读出了地球的可爱,也读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

  所以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感叹。(再回到这一句):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四)上牵下连,联系下文:

  读到这里,我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资源又是那么有限,这个星球不行,我们就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吧!行吗?能不能就用你的读来回答这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点三人分别读5、6、7自然段)

  是啊,地球被破坏了以后,我们是真的是别无去处。因为我们只有——

  生齐答:一个地球!

  (五)回到课题,升华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去处!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此时,你心里又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表达)你们说的,正是课文最后一段呼吁我们的——要精心保护地球!来,我们一起向人们发出呼吁吧!(相机读最后一段)。

  现在明白了,作者为什么不仅仅以“一个地球”为题,而以“只有一个地球”为课题了吧。(生回答)对,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星球啊!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读课题,师相机评价。如:你强调了“一个”,是特别想突出地球的唯一呀。又如:你强调了“只有”。是特别想让大家珍惜这宝贵的地球吧?她强调了“地球”,是想告诉人们,我们生存的地方只能是地球啊!大家一起读:

  只有一个地球!

  师接过来:只有一个地球,她是那么的可爱又是那样的易碎;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就必须精心地保护它!让我们再一次满怀深情地读课题,告诉人们要谨记啊!

  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六)布置作业(任选一个):

  1、科学考察活动:关于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破坏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调查报告及治理建议。

  2、配合世界地球日,到社区去作宣传,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3、 创作环境保护广告语,如“让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了解一些有关马的典故,积累一些有关马的成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阅读相关的文章。

  3、初步了解马在我们中华民族中的象征意义和重要地位,认识、体验、感受中华民族关于马的悠久文化,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这文章,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相关文章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马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进取。

  教学准备与马有关的成语,图片诗句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巧填成语,趣味导入

  1、平时同学们都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谁来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

  ()到成功万()奔腾样鞭策()一()当先

  2、齐读这些成语,读了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除了这些成语,你还知道哪些与马有关的语句?

  3、今天我们要一起了解更多关于马的知识。一起学习课文《马》。

  二、反复读文明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课上又读过了,相信你们会读得正确。请4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学生读文,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把要求学会的生字找出来,做上记号。

  4、先描后写,再找学生到黑板上书写。重点强调“畜、素、演”三个生字。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朗读文章,说说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这课文。请同学们先复习生字,再进行听写。“朴素、扎实、纵然、课堂、创造、忠诚、家畜、弓弦”

  2、不同方式批改,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充分读文,品味作者的感情。

  1、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对马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

  2、说一说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马的怎样一种感情?(体会作者对马的赞美之情、喜爱之情、崇敬之情。板书:赞美、喜爱、崇敬)

  三、深入理解,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默读文章,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作者对马的赞美和喜爱?

  2、交流第一自然段:。

  (板书:幸福、吉祥、成功)

  3、交流第二自然段:

  4、交流第三自然段:

  5、学习第四自然段:

  四、作业

  1、阅读一关于马的文章。

  2、背诵文中精彩的语句。

  板书:马

  幸福吉祥成功

  中华传统美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①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②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

  二、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

  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文,借助工具书,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

  4.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

  四、熟读课文,动笔书写。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

  二、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顺学而导。

  1.学生自由汇报被捕前部分

  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体会父亲为了革命工作达到忘我的程度,从另一侧面体会当时形势紧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读出来。

  课文3—6段,引导学生体会一向慈祥的父亲,今天竟含糊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况,再次体会时局的严重,读出情况的紧急。

  课文7段,出示李大钊说的话的含义,从中体会父亲把革命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重点读好父亲的.话。

  过渡语:是啊,尽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紧张,尽管同志们多次劝他离开北京,尽管母亲不止一次劝说他,可父亲总是坚定地说(课件出示父亲的话)读好父亲的话,从读中体会父亲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2.学生汇报被捕时部分

  汇报10—11段,从“不慌不忙”一词体会父亲镇定自若,体会父亲为革命事业早已做好各种准备。从父亲的语言和动作中,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汇报17段,体会父亲在敌人面前态度严峻,猜测父亲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汇报其他段落,从敌人凶残和野蛮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

  尽管敌人似魔鬼一般,父亲却表现的镇定自若,这样勇敢坚强的父亲又怎能不令人敬佩,同桌合作读8--17段。

  3.汇报被捕后部分

  19段从“乱篷篷”一词你想到什么?(出示19段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出示22段,想一想父亲心里在想什么呢?难道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不留恋自己的妻子吗?

  教师小结:父亲为了革命事业早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更爱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人们,他愿意为自己所追求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觉得值,这就是一个革命者,他时刻不忘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亲人。学生再读22段。

  三、升华情感,读写结合

  1.课件出示李大钊图片: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眼前的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

  2.就是这样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亲,战友眼中的好同志,却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杀害了,同学们自由读29-30段,体会全家人的悲痛心情。

  3.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眼前的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缔造者,你想说点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记在书中。

  四、领悟表达,展示收获

  1.文章中的父亲给在座的每一位留下太多的感动,相信作者在写作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浏览全文,你领悟到怎样的表达方法?

  教师总结:作者按事情顺序,采取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给人留下很深印象,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仰和深深的怀念。

  2.作业

  ⑴抄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

  ⑵课外阅读《红岩》《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书籍。

  ⑶了解李大钊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时局严重形势紧急高度负责

  被捕中不慌不忙态度严峻勇敢坚强

  被捕后乱篷篷生死置之度外

语文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再认带调韵母,教师讲解:声调都标在韵母上面。

  (二)教学声母d。

  1、看图说话引出d:

  2、教学d的发音,记清形。

  (1)听:教师示范发音,舌尖顶住上颚,堵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让气流冲出来。

  (2)记:左下半圆d d d (生各抒己见)

  3、教学d的书写。

  范写:两笔写成,半圆在2楼。

  4、教学d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板书d,声母是→d。板书e,韵母是→e。声音不中断,紧接着带出e,直呼→de。板书:de。

  (2)自己试拼:da du di

  (三)教学声母t。

  1、出示雨伞,引出t:请同学看弯弯的伞柄,今天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t”的样子就像一把弯弯的伞柄。板书:t,将雨伞打开,伞面张开后,在伞柄上加一横,就是t了。看图想想:t 还像什么?

  2、教学t的发音,记清形。

  (1)看、听:用薄纸放在嘴前,示范d t的区别。(发t时,嘴里有一股气送出。)p、t一样。

  (2)记:伞柄朝下t t t。

  3、指导t的书写。

  4、拼读t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t---e---te谁会读?

  (2)拼读ta te ti tu及四声连读。

  (四)巩固复习。

  拿一把小花伞,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学生读字母。(机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位新朋友,出示课题。看谁学得又好又正确。

  (三)教学声母n。

  1、猜谜引入:两个门洞是什么字母?齐复习,两个门洞m m m。今天我们要学一个门洞的n,板书n。

  2、教学n的发音,认清形。

  (1)谁能看图,自己编一个顺口溜?(一个门洞n n n,一扇小门n n n,像只小凳n n n,倒放茶杯n n n。)

  (2)教师范读、领读、齐读、轻读、正音。

  3、教学n和u v a o e的拼音。板书。

  4、指导书写。

  (四)教学声母l。

  1、看图,说话引出l:

  2、读准音,认清形。

  (1)范读,讲解读n时,鼻翼两侧微微振动,而发l时,没有这种感觉。(开火车练习)

  (2)记忆字形:一根小棒l l l。

  (3)教学l和u v a e i的拼音。板书。对比读n l分别与u v的拼音。

  (4)指导书写:在四线格的三楼的四分之三处起笔,往下写到第三条线为止。

  (五)复习巩固。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猜字母游戏。

  2、卡片认读声母。

  (二)巩固d t n l的字形。

  1、比较区分:b—d、f—t、m—n、b—p

  (1)请同学看看b和d有什么不同?

  (2)编故事猜谜语区别。(伞柄朝下t t t,伞柄朝上f f f)

  (3)区别m—n,想想这两个声母的儿歌,n和m有什么不同?(两个门洞m m m,一个门洞n n n)

  2、做找朋友的游戏。

  (三)拼音练习。

  1、开火车拼读音节。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五)拼读儿歌。

  1、请学生自己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说说儿歌讲了什么?

  (六)总结课文。

  这几节课,我们学会了声母d t n l和它们的拼音。并能拼读词语和儿歌,还认识了几个生字。小朋友们学得很认真。课后,小朋友们要多读、多练、多识字。

  教学反思:

  比较区分:b—d b—p 的形,学生容易混淆。

  比较区分:n—l的发音,学生应多练习。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准生字字音并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星星是什么样的?你们平时都在哪里见过星星呢?

  2、今天,我们这节课中的星星有点奇怪,它是绿色的,也不在天空中,那么它们在哪儿呢?

  3、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问:读了这个奇怪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4、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的疑问边欣赏动画边仔细听这个故事。(播放全文朗读课件。)

  5、听了这个故事,你刚才的疑问解决了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同桌互读、请小老师领读。

  3、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做给拼音找主人的游戏。

  4、做生字开花的游戏、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三、感情朗读课文。

  1、感情朗读1---6自然段。

  自由朗读1---6自然段,分自然段出示课文内容,指名朗读。

  师生评价朗读情况。师总结点拨:注意读出小松鼠有时高兴、有时难过;小草、小花怕被摘而焦急、害怕的语气。

  谁愿意来当小草、玫瑰花、小松鼠,我们来演一演?分角色表演朗读。(其他同学读旁白)

  ④总结表演情况,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每组扮演一个角色再次朗读。

  四、本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还学习了1---6自然段的课文,了解到小松鼠因为怕小草、小花疼而没有摘它们。她既没有草帽,也没有胸花,那生日晚会,她过得开心吗?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耳朵上的绿星星

  祝 贺 胸 戴

  玫 镜 善 瑰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CA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

  3、简介紫丁香,学生边听边看画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学生边听边看录像。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

  三、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1、学习1~2小节:

  ⑴默读。

  ⑵说说读完后体会到了什么?

  ⑶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⑷自由练读,指名读,议读,评读。

  2、学习3~5小节:

  过渡: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呢?

  ⑴出示学习建议。

  ⑵小组合作学习,找出写紫丁香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句子做上记号,读一读,互相讨论。

  ⑶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①“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想像它在唱什么歌?理解“疲倦”一词的意思。

  ②“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理解“挂牵”一词的意思。回顾生活体验,想想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

  ③夜深了,紫丁香还会怎样陪伴老师?怎样理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

  ⑷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3、小结:

  同学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四、总结全文

  1、回顾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再写在小绿叶儿上。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学会“脱、妈、爸、依、闻、安、享、受”8个字,会认“鞋、偎、静、港、湾、温“6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重点:

  1.学会“脱、妈、爸、依、闻、安、享、受”8个字,会认“鞋、偎、静、港、湾、温“6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鞋)小朋友们平时穿的鞋子是什么样?你能来说一说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发言。

  2、有一位小朋友向我们介绍他家的鞋子,你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他家的鞋子吧!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在文中标出生字,读谁字音。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记号标出要学会的字和要会认的字,并读准字音。

  2.同座互读,互相听听字音是否都读准了,相互帮一帮。

  三、摆鞋子”游戏中巩固生字读音。

  1.出示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摆在鞋柜里。以此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2.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那一组的鞋柜上的鞋子最多。

  四、指导朗读,感受幸福。

  1.创设情景,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发生的事情,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

  2.想一想鞋子一家会说些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3.大大小小的鞋子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人在晚饭桌上聊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象,感受家的温馨。再读一读。

  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安静的`港湾,温暖的家,自己练习读第二节诗。

  5.在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

  6.愿意把这首小诗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吗?请试着把它背下来,回家当作今天的收获告诉他们。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脱”。

  (2)指名生分析“脱”字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脱”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脱、妈、爸、依、闻、安、享、受”8个字,会认“鞋、偎、静、港、湾、温“6个字。认识4个偏旁。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认读。

  2.在小组里识记要学会的字,推荐说得好的同学,代表大家在全班交流。

  二、指导背诵

  1、边读边想象你家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2、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还可以试着背诵。

  4、请生自由背诵。

  5、请生说一说一天的见闻。

  三、自主识字,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3、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厂家大自然的美丽。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课文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1、指导熟读诗句: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2、理解诗句:

  ⑴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⑵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板书课题:画)

  ⑶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朗读古诗:

  ⑴师示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⑵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⑶背诵诗文:

  ①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②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③指名背诵,齐背。

  4、识字:

  ⑴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⑵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用了哪些好办法?

  ①用熟字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入”“无”与“天”音形义。

  ②用熟字加笔画记“来”。

  ③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④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之”旁里面都是熟字。

  ⑤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5、写字:

  ⑴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⑵展评。

  6、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7-28

语文《绝招》教案06-02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草原》教案03-0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