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5篇[热]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在一次春游的路上,孩子们看到一个正在过马路的盲人,有的孩子便好奇地叫了起来:“你们看,那边有个瞎子,哈哈……”,全班幼儿的注意力便集中了过来,有的嘻嘻笑;有的无所谓,表情各异。通过这件事,我不断的反思: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得到家庭、社会给予的关爱、照顾太多,而关心他人、照顾他人意识却非常淡漠,有的甚至嘲笑和歧视残疾人。目前,在我国拥有九千万的残疾人,因此,引导孩子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便迫在眉睫。5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我国法定的“助残日”,结合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开展了关爱残疾人的教育,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和帮助残疾人的情感,让爱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中萌芽、开花……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和体验盲人生活的不容易和困难。
2、激发幼儿尊重、爱护、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情感,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用品若干。
2、《盲人的日常生活》课件、《关爱残疾人》课件,音乐《感恩的心》。
3、眼罩(与幼儿人数相同),盲杖(幼儿人数的一半)。
4、红、绿灯、台阶等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黑暗的5分钟:
请幼儿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初步体验盲人生活的不便。
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眼前的世界真是美丽而多彩,赤橙黄绿蓝青紫。可是有另外一群人,他们的世界却永远是黑暗的,你们知道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吗?(盲人)
师:对,但有的人叫他们瞎子,这样是不礼貌的。
师:盲人的世界为什么是黑暗的?
师:你们知道盲人是怎样生活的吗?现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
1、请小朋友们带上眼罩,现在我们是一群“盲人”,请你们和老师个游戏。
(“盲人”根据老师的口令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请到老师这边来,或请坐到左边的位置上等。)
师:你眼睛看不见时是怎么找到老师的?(听声音找到的。)
2、准备若干日常生活用品:请“盲人”完成一些简单生活动作:如洗脸,梳头、穿衣等。
师:脸盆、毛巾等不会发出声音,你是怎么找到他们的?(用摸的,差点摔倒……)
师:蒙着眼睛走路和事情有什么感受,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很不方便……用了很长时间……很困难,看不见真难受,……平时这些事情很简单很容易。)
小结:盲人什么也看不见,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方向,用手指触摸来事情,所以他们的生活会遇到很多困难。
二、幼儿观看VCD—“盲人的生活世界”,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盲人的生活。
观看后提问:
师:
1、盲人是怎样生活的?(走路拄着拐杖)
2、在盲人的生活中需要谁的帮助?
3、盲人上街走哪里?(盲道)盲道起到什么作用?(盲人走在盲道上不会摔倒)
4、他们是怎样工作和学习的?(他们学习盲文……)
师:失去光明的人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很简单的事情他们起来却很困难。除了盲人还有哪些人生活也很不方便?(聋哑人,还有的失去双手或失去双脚的人……)
小结:对,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都是身体有缺陷的人,这些人都叫残疾人。现在全社会的人都在关心和帮助残疾人,设计了很多方便他们的生活用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幼儿观看“残疾人”课件,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及社会为残疾人所的贡献,激发幼儿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情感。
师:你看到了哪些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
师:你看到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马路上有为盲人设置的盲道,公共汽车上的“爱心”座位、奥运会场上有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厕所里有扶手……。)
师:哪些残疾人值得我们学习?(奥运会上残疾运动员们在拼搏,还拿到了金牌……)
小结:残疾人的生活很不容易,要克服很多的困难,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关爱,很多残疾人非常坚强,为社会出很多贡献。生活中有很多人主动关心、爱护残疾人,热心帮助需要关心和有困难的人,我们小朋友也要学会尊重和爱护残疾人。
四、争“爱心”小天使,在“感恩的心”的音乐声中感受被别人帮助和关爱时的情感,并体验帮助别人时的快乐。
1、游戏“我来帮你”(音乐:“感恩的心”)
游戏玩法:一半的幼儿带上眼罩当“迷路的盲人”,另一半幼儿帮助把“盲人”送“回家”——走过不同路线:经过红、绿灯的路口,过马路帮“盲人”送回“家”。
2、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当你扮演“盲人”时感觉如何?(黑乎乎、暗摸摸,什么都看不见,走路时有点害怕,想要拉住别人……)
师:当你帮忙把“盲人”送回到家时有什么感受?(很开心、很快乐)
小结:盲人和其他残疾人一样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都是健康的人,要好好保护自己,多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小朋友,你们可以为他们些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不能对盲人不礼貌,要尊重他们,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时的开心、快乐和自豪。从体验中也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健全人是多么的幸福。)
延伸活动:
1、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为盲人设计“盲人生活用具”。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更多盲人和其他残疾人的生活、了解残疾人的坚强不息和拼搏的事例。
活动反思:
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等。本次活动老师通过让幼儿“了解、体验、感受、传递”几个环节把“认识、意识、品质、行为”等融为一体,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幼儿残疾人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对残疾人大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本次活动,老师选取幼儿相对比较了解的残疾人之一——“盲人”作为引子展开活动,通过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盲人行动的不方便,从而初步了解和认识盲人生活的不容易。接着老师通过直观、生动的课件,引导幼儿了解盲人和其他残疾人的生活及工作,以及人们对他们的关爱,一幅幅真实而生动的画面配上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把幼儿带进残疾人的世界,幼儿的情绪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对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激发了幼儿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的美好情感,在此基础上教育幼儿尊重和关心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关心和帮助的残疾人,因此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想帮助他们……”,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想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在最初的“游戏体验”中,从幼儿慢慢走,互相碰撞,找不到方向等表现中可以看出幼儿初步体验到盲人的不便,接着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感受”(课件欣赏)把幼儿一步步引入情感体验中,孩子们的笑脸没了,此时的表情和刚开始游戏时有点新奇和好玩的表情截然不同。最后又回到“盲人”的世界,通过“我来帮你”的“游戏体验”让幼儿体会了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后自己所得到的开心和自豪,同时感受到当自己有困难时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有了互相的“帮扶”,世界便充满了爱……
在社会活动教育过程中,爱心情感和关爱教育的培养不是一日一时的事,该老师在活动结束后能把关爱教育继续下去,让更多的家长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家长作为幼儿最亲近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更有机会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在最后环节,该老师让关爱特殊群体的教育在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下达到最佳的成效,让“爱”继续延伸……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笑的社会价值 ,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并从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一封信、图片、音乐《歌声与微笑》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有好多老师和我们一块儿上课,你们高兴吗?而且我收到了一封很特别的信,看:是小蜗牛寄来的,收信人是大三班,小蜗牛给我们写信会写些什么呢?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打开看一下,原来是一幅画,画的是小蜗牛,上面写着什么呢?亲爱的小朋友们:当你们孤单、恐惧、和不快乐的'时候,别忘了你的好朋友小蜗牛正在对着你们微笑!那么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写信呢?这还得从森林里的动物们说起呢:
二、幼儿欣赏故事
1、师:“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他们可喜欢为朋友做事情了,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能为朋友做事情他们心里可高兴了,只有小蜗牛很不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他只会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不会做,小蜗牛不知道能为朋友们做点什么,心里可着急了,小朋友们你能不能帮它想一想,小蜗牛应该为朋友们做点什么呢?(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
2、师:”小朋友们可真是热心,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这时候小蜗牛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心想:我可以向朋友们微笑,我可以给我的朋友鼓励,给他们祝福,给他们力量。所以小蜗牛就画了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的微笑,信里还写着:亲爱的朋友们,当你们孤单、恐惧、和不快乐的时候,别忘了你们的好朋友小蜗牛正在对着你们微笑。现在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要给我们写信了吧?
三、微笑的意义
提问:你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微笑能带给别人什么呢?
(1)、幼儿看图片,说说图片中的人的微笑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a、老师的微笑 b、医院里的医生微笑 c、 运动员的微笑 d、解放军的微笑……… )
(2) 你觉得还有哪些人需要微笑?
(3)那你都给谁带去过微笑或者做了什么让别人高兴的事情呢?
四、制作微笑卡片,给灾区小朋友祝福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尝试根据蔬菜的特殊功效为他人开菜单,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
重点难点:
根据常见蔬菜的特殊功能为他人开菜单
活动准备:
1、前期已经收集了关于蔬菜营养及特殊功能的资料,并进行过交流。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一)交流自己对蔬菜的了解
1、这几天我们在研究蔬菜,你知道蔬菜有哪些营养呢?
2、蔬菜除了有许多营养,你们还知道蔬菜有哪些神奇的本领呢?
3、教师小结蔬菜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纤维素、以及钙、铁等我们人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东西。除了有多种营养以外,还有多种奇特的效果,萝卜能治咳嗽、青菜能使大便通常、西红柿、黄瓜能美容
(二)讨论:谁更需要多吃蔬菜
1、教师出示图片一:嘴唇开裂、嘴里长泡泡
(1)师:这是我们班的钟颖,她因为一直不喜欢吃蔬菜,嘴唇开裂,嘴里长出泡泡,你们快点帮帮她,让她吃些什么蔬菜好呢?
(2)个别幼儿为她配菜,教师用笔画出相应的菜。
2、出示图片二:人瘦小,贫血过渡:你们的本领真大,能根据不同的人给他们配制菜谱,你们真的很有爱心,现在,请两个人一组为我们这里的老师去配菜,要配一道适合每位老师食用的菜。
二、实践操作
1、引导幼儿与同伴商量怎样配成适合老师食用的菜。
2、引导幼儿用语言与老师去交流。
3、代表小组介绍自己的配菜理由
4、教师小结你们真会关心人,真是个有爱心的小厨师,我们一定去试试,是不是象你们说的这样灵,谢谢你们!(幼儿回应)
5、请幼儿为自己家里的人配制蔬菜,排菜单。
(1)引导幼儿想想自己家里的人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需要吃些什么蔬菜对他们的身体有好处?
6、请个别幼儿介绍,说明自己配菜的理由
活动延伸:
你们真是很有爱心,我们家里的`人吃了你们配制的菜身体一定会越来越健康的。我们都知道蔬菜有很多营养,多吃蔬菜身体好,可是中班的弟弟妹妹他么还不知道,有的还不愿意吃蔬菜,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成功之处:
1、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内容的选择较有新意,而且有机巧妙地融合了责任心内容,体现了集体活动的价值。
2、整个活动围绕着目标进行,重点难点把握地较好。
3、过程中注重了对孩子提问的设计,开放性的问题给于孩子思维和想像的空间。
4、整个过程中我提供了自由自主的空间,孩子的自主性较强。
5、能运用责任心培养的方法进行贯穿活动。
不足:
1、教师在回应孩子及时生成的问题时还不够灵活。
2、对孩子经验提升不够,不能使孩子的经验得到进一步拓展。
3、给孩子交流的机会太少,情感激发还不够。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和体验黑猫想变白猫的心理变化,敢于保持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2. 正视理解自己和他人,在鼓励他人的同时感受悦纳自己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PPT、 黑猫、 彩色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我眼中的黑猫——出示黑猫激发兴趣,引发幼儿对黑猫喜好的表述
1.教师出示图片黑猫,引发幼儿的讨论。
提问:这是谁?你觉得它长得怎么样?
2.出示PPT1,幼儿欣赏第一段故事(引出故事)
指导语:从前,有一只很黑很黑的'猫……,因为它与黑黑的天连在一起啦!
3.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黑猫的态度和原因
提问:你喜欢这只黑猫吗?为什么?
二、假如我是黑猫——分段欣赏故事,揣测黑猫的心理和选择
1. 出示PPT2,幼儿欣赏第二段故事(感受黑猫的心理和对自己的态度)
指导语:“有一天,它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白白的猫真漂亮,你是我的小宝贝。”
提问:(1)故事里主人和黑猫说了什么?
(2)黑猫听了主人的话心里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第一次选择:黑猫的选择
提问:你觉得黑猫听了主人的评价后,它会怎么做?继续当黑猫还是要变成白猫?
小结:有的小朋友认为黑猫选择当黑猫,有的小朋友认为黑猫选择当白猫,你们都讲了自己的理由。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变成白猫呢?
3.出示PPT3、4、5、6、7,幼儿欣赏第三段故事
指导语:“黑黑的猫来到面粉店……,黑猫变不成白猫,心里伤心极了。”
提问:(1)黑猫想了几个办法变成白猫?哪几个办法?
(2)这些办法能让黑猫真的变白吗?
小结:黑猫用了各种办法把自己变白,但是改变只是暂时的。
4.第二次选择:假如我是黑猫
提问:如果你是这只黑猫,你现在还想不想变成白猫?为什么?
小结:黑猫也不想变成白猫了,他觉得当黑猫挺好的。
5、出示PPT8、9、10,幼儿欣赏第五段故事
指导语:“有一天夜里,……又与黑黑的天连在了一起。”
提问:这时候黑猫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三、黑猫,你很特别!——鼓励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予黑猫赞扬
1.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赞扬黑猫
2.说说自己能干的地方
指导语:黑猫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你们也来说说自己的优点吧。后面的桌子上有大拇指,你可以把自己的优点画下来,然后送给黑猫。
3.幼儿将卡片粘在黑猫的身上。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优点,有自信心。
2.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愿意向同伴学习。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做的好事,并用简单的标志符号记载心形标志牌上。
每小组设置一个优点展示台。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以参观幼儿优点展示台的形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要求讨论讨论分组交流的方法与要求。幼儿进行小结:在小组活动中,要轮流介绍,讲述要大声连贯,倾听要认真,互相补充幼儿的雨点,最后推选一名幼儿在全班发言。
3.幼儿交流
(1)幼儿分组进行交流活动。大;考吧.幼,师网出处鼓励幼儿愿意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所做的好事,并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有自信心。
(2)小组交流:结合记录图,以"我是一名能干的小朋友"或者是"我做的好事"等话题,引导幼儿在小组中轮流大胆地介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别的幼儿可以补充,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
(3)全班交流活动:由每组推选代表结合全班的记录图,介绍自己以及本组幼儿的优点长处。
4.夸夸好朋友
(1)引导幼儿说一说:平时还发现哪些小朋友做了什么好事?什么优点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
(2)评价活动:你认为小朋友好在哪里?要向小朋友学什么?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愿意向同伴学习。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平时要互相学习,做个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团结友爱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1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1-31
大班社会龙的教案03-20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会教案11-30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4-21
大班社会安全教案11-05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