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8篇(优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中尾巴的区别,进一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根据问题与图片提供的线索,学习童谣。
3.积极地与同伴合作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
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观察第一组动物图片(鸭子、公鸡、松鼠),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们看,谁来了?
2.观察尾巴的'特征,学习第一段童谣。
(1)观察这三只动物尾巴的特征。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老师的提问完整回答。
指导语: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弯?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3)完整朗诵童谣第一段。
3.迁移第一段经验,创编第二段童谣。
(1)观察第二组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孑L雀),了解尾巴的特点,激发创编第二段童谣的兴趣。
指导语: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自由创编童谣第二段。
(3)集体交流。
4.用多种形式完整朗诵问答式童谣,感受问答式童谣的特点(问、答)。
指导语:这首童谣还可以怎么念?(分组问、答等。)
5.拓展经验,激发进一步创编愿望。
指导语:除了问小动物的尾巴,还可以问什么呢?
资料链接:
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
什么尾巴弯?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伞?
鸭子尾巴扁,
公鸡尾巴弯,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什么尾巴长?
什么尾巴短?
什么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长,
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教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电话,了解电话的发展、性能、功用及使用方法。
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增进幼儿的交往,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重点:
了解电话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
活动难点:
了解现代通讯设备的重要性和优越性,鼓励幼儿发明创造,积极寻求科学知识。
活动准备:
1、一组情境表演《该怎么办》。
2、教具:自制电话两部、大哥大、“小灵通”手机、磁卡、IC卡、一元硬币、磁卡电话图片、IC卡电话图片、可视电话图片、自制小电话(包括有线电话、无线电话两种)若干、磁铁。
3、学具:酸奶盒30个、1米长细管(或毛线)15根、曲别针、大牙膏盒20个、细棍20根、水彩笔10盒、大泡沫板、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看一组情境表演《该怎么办》,引出电话。
提问: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帮小红,让她尽快和妈妈通上话。
(二)基本部分:
1、围绕情境表演,拓展谈话:电话有什么功用?
2、配合实物及图片,讲解电话发展历史、发明者及电话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1)简要介绍通讯手段的发展及电话的出现。
(2)结合实物及图片,讲电话的发展、种类、构造和使用方法。
A、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从单色电话到多色电话,从大电话到小电话,总之,电话变得更美观、更方便、覆盖范围也更大。
B、请幼儿参与操作,共同探讨电话的构造及基本使用方法。
C、介绍几种应急电话:110、119、120。
如:明明的奶奶生病了,该怎么办?
(三)结束部分
游戏:《传电话》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分别向两组小朋友的第一个人悄悄地讲一句同样的话,喊:“一、二――开始!”再一个接一个地向后传,各组最后一人报传话内容,哪组传得又快又准则为胜。
(四)延伸:
1、从“小博士的电话”引出短小故事《蜗牛城的故事》。
2、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当一个“小小发明家”,发明出更先进的电话,更快更准的通讯设备,送给蜗牛城的.市民。
3、幼儿自制通讯设备。
教学回顾:
通过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采用游戏法、实物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操作法,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变枯燥的科学知识为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寓教于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原则,便于幼儿接受掌握。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别人能够理解的符号表示各种天气。
2.通过小组合作,设计表格"天气排行榜",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准备:
1.课件《天气排行榜》。
2.白纸、彩笔、硬纸板等。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讨论
1.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录像中表示天气的标志。
2.教师:气象预报里说到了哪些天气?还有哪些天气没有说到?
请幼儿用标志把这些天气表示在黑板上。随后教师播放课件“天气的标志”作为一个总结。
3.请幼儿讨论:我最喜欢的天气是什么?最讨厌的天气是什么?说说理由。
二、设计天气排行榜
1.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分发白纸和彩笔。
2.教师:如果想知道你们小组里面最受欢迎的天气和最让人讨厌的'天气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吗?
3.引导幼儿设计一个表格,统计在自己小组的情况,教师指导。
三、交流讨论
1.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将自己小组设计的表格给大家看,并解释自己小组画的天气标志,并说一说自己的统计方法(比如,一个一个地询问,或者报一个天气,请喜欢的人举手等等)的统计情况报告给大家:本小组最受欢迎的天气1、2、3名和最不受人欢迎的天气。
2.教师把四个小组的统计表格贴在黑板上,请大家评论哪个小组的表格好。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整个班级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天气计算出来。
延伸活动
1.与父母一起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不同气象的知识。
2.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天气排行榜上统计每种天气出现的频率,制作成另外一个排行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究鞋子的基本特点急作用。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体验鞋子的优点。
3、讲述自己喜欢的鞋子,感受鞋子带来的舒适。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鞋子若干(皮鞋 布鞋 球鞋 凉鞋) 会响的鞋子各一双
2、小鞋店的环境布置(鞋柜 鞋架)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认识,探究鞋子的基本特点急作用。
2、活动难点: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指导要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鞋子的基本特点。
活动过程:
1、出示会唱歌的鞋子,引出活动。
师:这是什么?它是一双会唱歌的鞋。(请一位幼儿上来穿上,并走一走)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师:你喜欢会唱歌的鞋子吗?为什么?
2、说一说自己的鞋子。
师:那么穿的鞋子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鞋?鞋子有什么好处?
3、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喜欢的鞋子,教师引导个别幼儿,并给不同表达能力的幼儿发言的机会。
师:你最喜欢什么鞋子?为什么?
4、鞋子的一家。(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子让幼儿辨认,并说出鞋子的特点及用途)
(1)出示布鞋。(引导 幼儿从鞋子的款式,材料,舒适程度观察,探究)
师:这是什么鞋?它是什么样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今天谁穿小布鞋来了?请你说一说,布鞋穿在脚上有什么感觉?
(2)出示皮鞋和凉鞋。(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材料,用途两发面进行对比)
师:这两双是什么鞋?看起来怎样?两双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款式 穿的'时间不一样)凉鞋在什么时候穿最合适?为什么?
(3)出示球鞋。
师:它是什么鞋?鞋上有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我们在什么时候会穿上球鞋?穿上球鞋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外观和功能上看一看,试一试,知道运动时球鞋会保护脚)
5、讨论问题(其他功能的鞋)
(1)下雨天怎么办?穿上布鞋会怎样?
(2)洗澡的时候要穿什么鞋?为什么?
(3)冬天穿什么鞋最保暖?
6、小结:鞋子真好看。有皮鞋,球鞋,布鞋,凉鞋,雨鞋,棉鞋,拖鞋等许多鞋,它们款式不一样,制作材料不一样,穿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冬天,夏天穿的,有防水的,运动的,凉快的,保暖的,各样格式。鞋子是我们的好朋友,穿上鞋子可以保护 的小脚,平时我们要穿合适的鞋。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科学活动,活动中孩子了解了鞋子的特点及作用,通过了这节活动内容孩子知道鞋子是分时间段来穿的,有皮鞋,球鞋,布鞋,凉鞋,雨鞋,棉鞋,拖鞋等许多鞋,它们款式不一样,制作材料不一样,穿的时间也不同。有的冬天,夏天穿的,有防水的,运动的,凉快的,保暖的,各样格式。鞋子是我们的好朋友,穿上鞋子可以保护 的小脚,平时我们要穿合适的鞋。 这节活动孩子理解很好,大多数幼儿都能分辨出鞋子的基本特点。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生蛋和熟蛋的特征,
2.能用不同方法操作探索,并用标记区分生蛋和熟蛋。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活动重点:
能用不同方法操作探索,并用标记区分生蛋和熟蛋。
活动准备:
电筒、生鸡蛋和熟鸡蛋人手一个、鞋盒若干、盆子
活动过程:
一、猜测生蛋和熟蛋
1.师:今天海宝带来了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可是它不小心弄混了,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它,猜一猜哪一个是生蛋宝宝?哪一个是熟蛋宝宝?
师:在猜之前我先要考考大家,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同呢?那谁有好办法,来区分生蛋和熟蛋呢?
幼: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听一听,摇一摇,转一转(教师同时将这些办法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探索操作,并请幼儿交流自己是用什么好办法来分辨生蛋和熟蛋,教师用标记记录下来。
三、共同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
师:现在海宝要用好办法来做实验,并且要把实验的结果用标记贴在蛋上,做区分。
1.摇一摇,通过感官感知生、熟鸡蛋的不同
师:海宝先邀请两个蛋宝宝都要开始玩摇摇乐的游戏,请每个小朋友拿好自己的两个蛋宝宝,仔细的听一听?
要求:请你轻轻地从盒子里取出蛋宝宝,然后放在耳边摇一摇,听一听!有声音的蛋宝宝就贴上五角星,把它和另一个蛋宝宝区分开来!先完成的小朋友做好,老师就知道你已经完成了。现在轻轻开始!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视,操作过后教师指导一名幼儿演示操作
师:请你来说一说你感觉到1号蛋宝宝是怎么样的?2号蛋宝宝呢?(1号蛋是晃动的,有声音的;而2号蛋是不晃动的,没有声音的)教师把结果记录下来。
师:那我们先给会发出声音的1号蛋宝宝贴上五角星吧!
2.照一照,利用光线区分生蛋熟蛋的不同
教师请幼儿来示范电筒的使用方法
师:接下去海宝邀请来小电筒,等一会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大电筒,请你小心的把蛋宝宝放在电筒上,而且要用身体把光线挡起来,仔细的看一看,哪一个蛋宝宝是透光的!先完成的小朋友就先给透明的那个蛋宝宝贴上五角星。
幼儿小组操作,讨论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引导幼儿发现透光和不区别)
在投影一下,教师验证幼儿的'发现:原来1号蛋宝宝是透光的,2号蛋宝宝看上去是黑乎乎的。(教师记录下来)师:好,那我们给透光的蛋宝宝贴上五角星!
3.转一转,通过旋转区分生蛋和熟蛋
师:接下去海宝要请两个蛋宝宝进行转圈比赛了,看一看,他们谁的本领大!
要求: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盒子,所以请你把你的蛋宝宝分别用小手让它转动起来,看一看哪一个转的快!就把五角星送给他。
幼儿小组操作:将生蛋和熟蛋分别放在桌上的盒子里,然后让幼儿用手转动鸡蛋,并在会转的鸡蛋贴上五角星,教师在旁指导。
师:你发现了什么?幼:一个鸡蛋宝宝转的很快。
师:现在我们看一看记录表,他们摇的时候有声音,在电筒下看是透光的,请你们来猜一猜,这些蛋宝宝是生蛋还是熟蛋呢?
幼:生蛋,因为生蛋宝宝里面是液体,所以会发出声音,看上去透明的,而且转的很慢。
4.教师将贴有两个五角星的1号蛋敲开,放在盆子中,验证猜测,并小结:原来,生蛋里面是液体,摇一摇会发出声音,照一照,看一看会透光,转一转能够转的很慢,有这些特征的蛋就是生蛋。
那谁来说一说,有哪些特征的是熟蛋呢?
幼儿验证自己的蛋宝宝,猜测正确的幼儿举手。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这么多方法来分辨生蛋和熟蛋,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区分生蛋和熟蛋,回家你可以试给爸爸妈妈看一看!
活动延伸:请幼儿拨蛋并品尝熟蛋。
活动反思: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意在创设一个情境,让幼儿在猜测中激发起兴趣,但是提的问题不是很到位,应该更改为“今天海宝带来了一个生蛋和一个熟蛋,在不敲碎蛋宝宝的情况下请小朋友来猜一猜!你有什么好办法?”,将“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去掉,猜测过后,可以根据教师记录下来的内容进行判断是否可行,从而在第二环节添加一个步骤,幼儿自由探索,并且交流“你会有什么发现?”在环节二中,共同探索区分生蛋和熟蛋,主要分为三个小操作,第一个操作幼儿基本上都没有问题;而在第二个操做中,活动中我使用了幼儿操作代替教师教的办法,但是发现不可行,还是需要教师教幼儿使用电筒,并且,如何照一照鸡蛋,从而有利于帮助幼儿操作探索,并且省去了临时添加的再次操作的环节;
在第三个操作中,同样也发现了幼儿转的时候有所不同,有的幼儿像教师一样双手转鸡蛋,但是有的幼儿是单手转鸡蛋,从而导致熟鸡蛋没法转到最快的速度,因而我邀请一名幼儿上前来掩饰转鸡蛋的方法,让幼儿从中发现在转圈比赛时需要我们用力转,才能真正的比出转圈本领大的鸡蛋,因为又添设了一个再次操作的环节,所以时间有些拖沓。在讨论中,其他教师也认为可以适当调整三个操作的顺序,从而便于幼儿在照一照操作时,仔细的探索,在照一照时需要教师的细致要求,如电筒的摆放位置,电筒照的时候该如何握,最好夹在腿的中间,将鸡蛋放在电筒上面,而且需要用身体遮挡住其他光源,才有利于实验成功。在第二教中,教师们都设想了多种操作的情况,从而让幼儿更自主。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因为一时疏忽,让幼儿也敲了生蛋,所以幼儿敲鸡蛋的技能还没学会,把蛋都打在外面了,所以在活动调整后,需要引导幼儿敲熟蛋,从而便于延伸活动品尝鸡蛋的开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生活中光透过物体后的变化现象探索兴趣。
2、通过操作,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糖纸、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片及各种玩具;记录图表、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
1、出示各色的布、纸,请小朋友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请小朋友用自己身边的的布纸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3、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实验结论。
4、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图表上。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
1、出示各种各样的玩具,请小朋友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2、请小朋友用自己身边的的玩具小实验,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
3、请小朋友交流自己的实验结论。
4、幼儿再次实验,并在记录图表上记录自己的发现。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
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起表演。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资源,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活动反思
刚开始进行有趣的光活动时,我和幼儿都遇到了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
最初,教师一厢情愿地投放了手电筒、颜色鲜艳的皱纹纸,并预设幼儿会喜欢的活动过程,可结果让人失望,幼儿的兴趣只持续了十分钟,是什么原因呢?我先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深层次地挖掘。于是我潜下心来观察思考,发现幼儿对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是很感兴趣的.,可是因为我投放的材料太单一,幼儿很快发现了规律,才造成了活动的停滞。于是,我物色了大量能让手电筒光改变的材料,如糖纸、各色布、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片等亲自试验,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不仅颜色变得鲜艳漂亮,形状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新发现使幼儿在新一轮的活动中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通过调整活动后,让我感受:追随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要求:
1.让幼儿在认识圆的基础上,通过做做、玩玩,让幼儿知道圆形的物体会滚动。
2.知道用轮子能省力。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室外:
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
装有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
2.室内:
各种形状的积木,幼儿人手一套;装有书籍的箱子一只;圆形的轮子两个;小推车一辆;大积木一块;每组一只盒子(装有橡皮泥、硬卡纸、彩色纸、剪刀、牙签、胶水、蜡笔)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尝试:滚动圆形和其他形状构成的物体
在室外供给幼儿装有圆形轮胎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以及装有除圆形以外的各种形状的小三轮车、四轮车、手推车。教师:这里有许多车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看一看哪些车子的轮子会滚动?
二、第二次尝试:圆形的东西会滚动
1.在室内供给每位幼儿各种形状的积木玩
(1)你们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状的积木?
(2)请你推动各种积木,你发现了什么?
(3)为什么圆形的积木轻轻一推会滚动,而其他形状的积木不会滚动呢?
小结:圆形的东西会滚动,因为它没有角。
2.圆形轮子会滚动吗?
师:人是很聪明的,人们利用圆形会滚动的特点,制造出许多圆形东西,你们见过吗?
出示圆形轮子提问:
(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
(2)轻轻推它会怎样?
三、了解轮子的功用(第一次尝试:利用圆形轮做事,又快又省力)
1.请两名幼儿把一箱书从a处搬到b处,问:你们搬得动吗?
2.教师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万向轮,再请两名幼儿推动。问:现在能推动吗?为什么?
3.请两名幼儿将两堆大积木从a处运到b处,一名幼儿用手推车搬,另一名幼儿用手搬,看一看,谁运得又快又省力?
师小结:使用轮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师问:除了这些轮子外,你们在幼儿园和家里还看到过哪些地方有轮子?
四、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轮子
1.教师介绍手工盘里材料,请幼儿给汽车的车厢制作轮子(幼儿每人一只纸盒做车厢,车厢下部打好穿牙签的'洞)幼儿将两根牙签穿入洞内。
2.请幼儿利用硬纸、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轮子装在牙签上,即成一辆汽车。
五、幼儿带自制小汽车到室外自由玩耍。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准备的材料充分,合适,吸引了幼儿的兴趣,所以后面的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了解轮子的特点时,我通过操作、比较,引导幼儿理解了轮子做成圆形更省力的原因。
在回忆日常活动中还看哪些地方有轮子时,开始幼儿思维比较紧,大都说是各种各样的车,直到后来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思维更加开阔,说了黑板、钢琴、行李箱、窗帘、推拉门等。
整个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难度不是很大,旨在引导幼儿总结生活经验,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奥秘。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油水分离的现象及几种粮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2、初步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培养幼儿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及乐于猜想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凉白开水、油、一次性透明杯、吸管、记录纸、笔、几种食物(花生、黄豆、芝麻)分装在盘中。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两杯东西,请你们猜一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
2、那除了喝之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猜出杯子里的东西?
3、(闻一闻)那请小朋友来闻一闻,周老师的杯子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你闻出来像什么呀?
4、那周老师来宣布答案吧,杯子里装的黄色液体是油,白色液体是水!
(二)实验:观察油水分离现象。
1、今天,油宝宝和水宝宝想要一起玩游戏,那周老师要把他们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幼儿观察、讨论。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呀?(油在水的上面。)
(2)那我来请一个小朋友用吸管搅拌几下再来观察,看看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3)油宝宝和水宝宝有变化吗?那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小结:原来,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油和水是分开的',而且油总是在上面,水总是在下面,这是因为我们的油宝宝要比水宝宝轻。
(三)实验并记录三种粮食放在油、水中的沉浮现象。
1、今天呀,周老师还请来了许多食物宝宝,一起来看看都有谁?(芝麻、花生、黄豆)
2、这些食物宝宝呀都想在油水中游泳,那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们,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放到油水中来?
3、在它们游泳的时候呀,周老师有任务要交给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观察记录表)
4、认识记录纸
(1)看看记录表上都有些什么?
(2)三个杯子里,“黄色”代表什么?“白色”代表什么?杯子里的小黑点又代表什么?
(2)“?”代表什么意思?“眼睛”又代表什么意思?
3、猜测实验结果
(1)认识了记录表,那我先请你们猜一猜,把你觉得食物宝宝会在哪一层游泳记录下来,猜测好了可以与同组的小朋友讨论下,说一说为什么你这么猜测。
(2)请哪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的猜测结果,并说说看你的原因。
4、幼儿实验、观察,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纸上。
5、交流实验结果
(1)先完成的小组可以同伴间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2)请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把你的实验结果告诉大家,看看大家做的是不是都一样?
(3)那周老师也做了一次实验,来一起看看我的结果:芝麻宝宝浮在油的上面游泳,花生宝宝夹在油、水之间游泳,黄豆宝宝沉在水的底面游泳。
(四)实验结束
周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别的食物宝宝,它们都被我藏在了教室里,那我们回去把它们找出来,也拿它们做一下实验,好不好?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5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1
【集合】科学活动教案07-20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优秀)07-20
【荐】科学活动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