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计划模板(热)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元计划模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单元计划模板1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角和直角本册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关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的教材中进一步学习。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
2、帮助学生建立角、直角的空间观念
课时建议:
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圆纸片、剪刀、吸管、三角板、三角形纸片、红领巾、图钉、两个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天天在这里学习、游戏、锻炼。出示课本38页主题挂图:图中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好多平面图形,你发现了吗?
2.借助三角形纸片,问:为什么叫三角形?角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找角
(1)我们的新朋友就藏在这幅图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2)出示红领巾、三角板、剪刀、吸管,指出它们上面的角。
(3)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当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哪里有角呢?让学生多说。
2。折角
(1)取出圆形纸片,上面有角吗?你能想办法在上面折出角吗?
(2)生折角,展示不同形状的角(贴在黑板上)。
(3)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师把不同形状的`角画出来。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同学们把你折出的角,像老师这样做(师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手心),说说有什么感觉?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我们把这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
(2)请同学们再摸摸这个地方(师示范摸边),有什么感觉?生说。
我们把这直直的地方叫做角的边。(板书)
(3)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生说,师板书。
4。制作活动角
(1)用一个图钉,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注意安全)
(2)转动硬纸条,体验角的大小:如何让角变大、变小?
5。画角
(1)试一试画一个角,并让生说是怎样画角的。
(2)教师示范画角的方法。(板书: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3)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指出一些角的顶点和边。
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在角的下面画“√”)
3。做课本练习八的第二题: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4。做第3题.先让学生作出判断,再让学生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最后教师要借助活动角:依次剪短角的边,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从而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5。课堂作业:
(1)角有()个顶点,()条边。
(2)画出形状不同的两个角,并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表现。
单元计划模板2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大小比较。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掌握了百以内的加、减计算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因此,这部分内容是百以内数的延伸,是认识万以内数、亿以内数乃至更大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千以内四则运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能为学生认识更大的数积累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探索并掌握相应四则计算的方法提供支持。因此,这部分内容很重要。教材先后安排认识了整百数,认识几百几十、认识几百几十几,并结合着安排相关的'口算,使学生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接着安排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安排本单元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编写主要有如下特点:
1、让学生经历由方块表示数到算珠表示数,再到认、读、写抽象的数的过程,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掌握千以内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重视数数在认数过程中的作用。
3、精心选择认数的素材,引导学生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有日常生活素材。有环保方面的素材,还有自然现象和知识方面的素材。这些素材既丰富多彩又趣味盎然,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认数活动,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不断丰富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4、结合认数过程,灵活安排估计。在具体情境中判断数的大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单元教学重点:
千以内数的组成及含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
三、单元教学难点:
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四、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数数、操作、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认识千以内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千以内的数位名称及其顺序;会读、写千以内的数,能按指定要求从某个数起数到一千;能根据千以内数的组成及含义,正确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以及整百数加整百数加整十数与相应的减法;能合理灵活地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五.课时划分
1.认识千以内的数 3课时
2.练习二 1课时
3.比较数的大小 1课时
4.练习三 1课时
5.复习 2课时
单元计划模板3
复习内容:
9《母鸡》、10《一只贝》、11《狼群》、12《美丽的眼睛》、《积累运用三》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理解一些重点的、常用的词语
2、掌握课文要点、理解课文重点段落及句子。
3、有感情读诵的.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体会本单元课文重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复习重难点: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复习课时安排:
两课时
复习过程:
(一)出示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理解一些重点的、常用的词语
2、掌握课文要点、理解课文重点段落及句子。
3、有感情读诵的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体会本单元课文重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方法,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自由复习,解决下列问题:
1、本单元生字生词。 2、本单元中心思想。 3、本单元要求会背的段落。 4、积累运用“语海拾贝”和“互动平台”内容。
三、检测复习情况:
1、听写词语。
预备 凄惨 如怨如诉 疙瘩 警戒 颤颤巍巍 稀罕 烦腻 名誉 棱角 旋涡
望而生畏 俯首帖耳 配合默契 身先士卒 退避三舍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如怨如诉 颤颤巍巍 配合默契 望而生畏 俯首帖耳 身先士卒 退避三舍
至高无上 丑陋 走投无路
2、给下列字选择的正确读音 ,用“V”表示
敷(fù fū)药 证券(quàn juàn) 退避三舍(shě shè)
蒙(méng mēng)眼 折磨(mó mò) 闷(mēn mèn )热
3 试着归纳概括《母鸡》、《一只贝》、《狼群》、《美丽的眼睛》的中心思想。
四、再次本单元课文,讨论交流如下问题:
1 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那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了呢?
2《母鸡》一课你对”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是如何理解的
3 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
单元计划模板4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奋斗与生存”,共安排了4篇课文,有讲述在生活压力下坚持写作、发奋努力的夏落蒂.勃朗特的故事《小草和大树》,有介绍非凡的科学家霍金在自己长期瘫痪,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挑战命运的课文《轮椅上的.霍金》,还有介绍孩子们喜欢看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的课文。这些课文的编排,都是要让学生明白,在生活当中,我们要努力奋斗,不怕困难,顽强地生存下去。
[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单元生字词语,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3、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4、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感受和学习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感受和学习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
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单元课时安排]
9小草和大树 2
10轮椅上的霍金 2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
我读书,我快乐 1
习作3 3
练习3 3
单元计划模板5
【教材分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让学生了解我国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是培养民族魂、民族情的基础。
【学情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自我意识的增强,即将跨入九年级的学生视野逐步扩展,生活范围逐渐从家庭、学校、扩展到社会。了解各民族的文化风采,是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是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内在要求。
【教学目标】
1. 知道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每个民族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感受民族风采,体会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猜一猜、说一说、跳一跳、唱一唱、奏一奏等形式)、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制作学案和PPT
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搜集不同民族的风情如:服饰、饮食、歌曲、歌舞、乐器(音乐)、礼节、风俗习惯、世界文化遗产等。
【集体备课意见】
1、本框内容不属中考考试内容,但是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还是要从感性上多感悟和体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师生搜集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巧妙设置情境,由情境话题展开课堂讨论,在师生、生生合作中明理导行。建议以活动为主,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有很大的参与度,同时在问题的设置上又注重思考和归纳,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参与得出结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各民族特色文化的了解和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3、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民族**的国情,又要运用历史、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民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听歌曲,激发感情)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朵争奇斗艳的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领略。
活动一:【民族文化展示会】把每个小组的交流成果进行全班展示:
1、根据搜集不同民族的风情如:服饰、饮食、歌曲、歌舞、乐器(音乐)、礼节、风俗习惯、世界文化遗产等课前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分别展示。
2、学生用多种方式在班上交流汇报。形式如:讲故事、表演、演讲、图片等
例:歌舞秀民族:学生唱出一句民族歌曲或展示一个民族舞蹈动作,猜猜是哪个民族?
思考:为什么根据服饰、歌曲、舞蹈就能分辨出是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分辨民族的标志?举例说明一下。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择机展示补充资料。(如幻灯片:黄帝陵、书法作品欣赏)
你还知道其它民族文化的资料吗?(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补充)
归纳:五十六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画卷。
活动二:【魅力中国】东方文化的魅力(阅读教材92页辅助资料,展示“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周”活动的图片资料)
讨论分析:世界各地出现的“中国热”,反映了什么问题?
归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活动三:【民族特色游】
通过民族展示会我们知道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文化宝库。我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建筑、雕刻、和园林设计等方面给世界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多媒体展示:古城丽江古城、布达拉宫、苏州园林、故宫、孔庙孔府孔林等。
对话:1、以上这些景点你去过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你最想去哪个地方?理由是什么?
3、你的家乡有哪些文化名胜或旅游景点?向大家推荐一下。
在旅游中我们流连忘返,被这些名胜古迹的建筑文化所吸引,同时还品味了当地的饮食文化、感受了当地的历史服饰等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又都有不同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是不是每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毫不相干的呢?不是。比如语言文字,出现融合现象,这是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结果。
归纳:在长期的交往中,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每个民族又以不同的风格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本框题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抒发你的感受。
齐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结束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下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单元计划模板6
体育教学单元计划是课程总目标的重要体现,是水平计划的分解和细化,是课时教学计划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在体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说,编写单元教学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编写好一份高质量的单元教学计划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把握好一个中心是编写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基础
体育单元教学计划是依据各学段学习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规定的活动或内容要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学校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学内容教学文件。因此说,体育教师在编写单元教学计划首先要把握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中心。
课程标准是依据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学科本身的体系而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包括了诸多内容。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体育学科的特殊作用,以及体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体现了时代对体育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拓宽了体育教师创新思维的思路;导向了学生全面兼具特长的发展。体育教师只有认真研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吃透标准的指导思想、熟练掌握各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在编写单元教学计划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具体要求,这样的单元教学计划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并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文件。脱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计划只能是一种形式,这样的单元教学计划的实用性可想而知。
二、处理好两种关系是编写体育教学单元计划的关键
每一个水平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和实现的`具体目标各不相同。为了更好的完成各水平阶段的教学任务,在制定体育单元教学计划时我们应该处理好两种关系。
1.处理好同一教学项目不同水平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各水平应该完成的具体教学目标,不同的水平要求学生所掌握的内容不同,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各水平的具体要求,教师在编写单元教学计划时,就可能会出现同一教学能容的反复重复,或者漏掉在该水平应该学习的内容。
2.处理好学习技能与应用技能的关系
体育教学是以学习体育技能为载体,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通过对技能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一种实践活动。但是,掌握体育技能是体育教学的一项目标,但不是最终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单元计划制定的教学措施中应体现技能运用环节,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编写体育教学单元计划要体现好三个有利于
在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完成单元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以及教学措施的选择。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时以体现三个有利于。
1.有利于关注个别差异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很多教师在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时,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措施的选择,往往考虑的是一个班级整体,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会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忽略了那些体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不能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程理念,也会造就所谓的体育差生,在编写单元教学计划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措施的选择和教学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让每一个学生有所收获。
2.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作为同一个教学项目,在不同的节次中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所选择的教学措施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教学手段千篇一律,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就缺乏了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单元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重难点,在不同节次中选取有效的突破重难点的教学手段,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影响提高课堂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的场地器材的数量、教学分组、练习的密度、教学措施的选择等。在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使我们制定的单元教学计划给可是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合理的指导性参考,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当然,在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是还应该考虑很多因素,笔者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以上问题仅供大家参考,不对指出敬请批评指正。
单元计划模板7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到五年级下册为止,学生累计认字3 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单元计划模板8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淡化枯燥的跳绳练习,能让学生主动式、探究式的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选择
跳绳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内容,经常进行跳绳,通过游戏提高团结、协作、竞争以及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在运动中体验成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教学思路
整体思路是:课堂常规——教与学内容——组织与实施——学生评价。常规教学中安排队列队形练习,教与学内容中穿插游戏,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进入一个较好的体育锻炼状态,从而完成创编韵律绳操和花样跳绳的内容。
四、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重视体育学科在校本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2、民主性原则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3、趣味性原则
要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五、内容
一、二年级学生跳绳兴趣的培养,三、四年级学生花样跳绳技术、技能的培养,五六年级示范推广。
六、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自愿原则)
七、带队教师及训练时间
带队教师:XXX 、XXX
训练时间为:每周五下午3:05——3:45
八、训练基本内容
(一)单摇、双摇
1、每次训练时间60分钟,早上学生自由练习
2、一分钟测试(两人一组)2到3次
3、连续跳两分钟2到3次
(二)“8”字跳绳
1、学生按老师指定的路线进行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过绳步法进行改进
3、三分钟测试(老师计时)
4、五分钟练习(发展学生的耐力、速度)
九、详细分周明确学习目标:
第一周:基本摇绳与单人花样练习
第二周:个人花样跳绳练习
第三周:一人一绳、两人一绳、两人两绳
第四周:跳长绳(正跳)
第五周:跳长绳(反跳)
第六周:交互绳花样跳
第七周:四长交互绳的花样,
(具体内容单人连续跳、附加动作跳(拍手跳、叉腰跳、触肩跳、摸地跳、高抬腿跳、前后踢腿跳、开合腿跳、传接球跳)正入反出式 21-30人/组 穿越长绳
十、学生评价
学生在教学的活动,参与意识,参与态度好,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较强,都能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愿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遵守纪律和规则要求,捡拾器材,放还器材。
单元计划模板9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包括《识字4》、《识字5》、《识字6》和练习4。
二、单元目标
1、认识3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18个生字。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3、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4、了解大城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5、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三、单元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
2、结合插图,在想象中诵读韵文。
四、单元课文间的联系:
《识字4》带我们到大自然,认识昆虫。《识字5》带我们到海边,认识美丽富饶的大海。《识字6》带我们到城市,看看现代城市新面貌。
五、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4》 两课时
《识字5》 两课时
《识字6》 两课时
《练习4》 三课时
单元计划模板10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渗透分类思想。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回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重点难点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教学准备课件、尺子、手电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创设情境,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从情境图中感知,现实中的铁轨、课本、射灯的光柱等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通过活动,动手操作,体会到他们都是直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将三个图形进行对比,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建立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模型
教师板书: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列表格)
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
二、合作探究,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1、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小组交流完成表格(略)
3、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读法
注意:读射线时要注意,它的读法一般是从端点读起,只有一种读法;而直线、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教师板书三者的区别与联系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并掌握读法
活动三
三、动手操作,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过两点又可以画几条直线呢?
学生动手画一画:
1、同桌互相交流
2、画一画
3、展示汇报。
教师巡视、评讲感受“点与线”的关系
课堂练习
17页“试一试”第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内容
平移与平行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能在生活中找平行线的实例。
3、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重点难点认识平行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板,直尺,长方形的纸,方格纸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看一看、想一想
观察图中的车轮印痕,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让学生想一想,车轮印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引出互相平行。活动二
二、移一移、摆一摆。
1、用两支小棒或铅笔,按P18的图移一移、摆一摆,说一说哪两条线段是平行的。
2、让学生思考,只用一支小棒或铅笔,能得到平行线吗?
3、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线。
4、找出小鱼平移后的平行线。观察P18的小鱼图,小鱼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了几格?那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平行线。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活动,感受并理解平行线。活动三
三、折一折
通过用纸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1、自己折一折。
2、讨论:你折的是平行线吗?
3、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用纸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通过用纸折一折,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
活动二
四、画一画
1、观察老师如何画一组平行线。
2、自己尝试着画一画。
3、相互交流画平行线的心得。
4、展示自己所画的一组平行线。教师演示画平行线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并能画一组平行线
课堂练习
第19-20页的练习。
课堂小结
平行线有什么特点?怎样画平行线?
作业布置
课外实践。20页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重点难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教学准备课件、铅笔或小棒,三角尺,正方形的纸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摆小棒活动,用两根小棒摆出平行图形。除了平行还可以怎样?
教师引导
板书课题:相交引出相交
活动二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摆一摆,说一说
用小棒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引出垂直
比较相交与垂直
1)相交的图形的线与线之间形成的是什么角?
2)用三角尺验证直角时引出: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并画图表示。
3)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并标出垂足。
2、折一折
1)学生用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
2)相互看一看,你折的是互相垂直吗?
3)介绍你是怎么折的?
4)用三角尺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两条折痕的关系。
3、说一说。完成P22的说一说生活中的互相垂直的线段。
4、练一练。按P22要求完成。
5、画一画,学习画垂线。
1)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学画垂线。
2)完成P23“画一画”的第二
教师引导
补充课题:相交与垂直
教师指导画垂线
教师演示画垂线的方法,并讲解。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感受并理解垂直
学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活动三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P23的小实验,小组合作讨论,集体汇报交流。教师引导体会垂线的特征。
课堂练习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3、我说你摆,同桌互相练习摆小棒。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找一找生活中的垂线,在生活中它们有什么用途?
教学内容
旋转与角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与周角。
2、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子、三角板、点子图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动手操作,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与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再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教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各种角。教师引导、组织
让学生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引出平角和周角。
活动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角的形成过程,得出什么叫做角?
2、旋转,认识各种角。
1)让学生用活动角演示各种角。
2)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角,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说明是如何构成的.。
4)平角、周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
5)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6)说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平角、周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理解平角和周角。
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课堂练习
1、用身体来表示所出示的角。(估算角度)
2、说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
3、在点子图上画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再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交流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作业布置
练一练1、2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教学准备量角器、尺子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问题导入
1、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
2、(指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你知道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两个角相差多少?你能用一个具体的数据来表示它吗?
教师引出课题:角的度量,并板书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求知欲
活动二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量角器。
2、认识1度角的概念,让学生在量角器找出1度角,同桌互相检查。
3、学习量角的方法。量角时,重点突出“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开始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量角器
教师板书小组交流后概括出的方法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活动三
三、实践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的各角度数。
2、量出钟面时针、分针的夹角,再让学生思考,不用度量,你能知道钟面时针、分针的夹角吗?教师指导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学生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课堂练习
练一练:
第1题,分组讨论
第2题,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因此,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全班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强调“点与点的重合,边与边的重合”的测量方法。
作业布置
做28页的数学游戏。本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估计角度的能力
教学内容
画角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重点难点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活动一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
1、让学生说说一副三角板各角的度数。
2、让学生任意画一个角,说说是什么角?有几度?同桌互说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画角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激发求知欲
活动二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让学生猜猜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的角。
2、让学生用三角板拼出一些特殊的角,再用量角器验证。小组合作
3、让学生归纳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如30°、45°、60°、75°、90°、105°、150°等
4、尝试画其他度数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学生提出自己在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5、让学生自己看书上29页画角的步骤。
6、让学生讨论画角的步骤。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一副三角板的度数。
并组织学生讨论用三角板可以拼出哪些特殊的角,再用量角器验证。
让学生尝试画其他度数的角。
会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角度的角。
活动三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2、让学生讨论:画角时,读内圈数还是外圈数?
3、用量角器画55°、140°的角,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4、学会判断所画角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
师板书画角的步骤。
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课堂练习
1、画出15°35°80°165°105°
2、用纸折出45°135°的角,并演示折角的方法。
3、用学具画150°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试一试1、2、3
单元计划模板11
一、教材说明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加大了教学步子,例题从原义务教材的16个减少为6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四、教学难点
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的方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措施:
1.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结合当地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数量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计算意识。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教学时,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
六、课时安排: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0课时左右
(3)整理与复习2课时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百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20×4=30×7=120÷3=320÷8=
2.估算:81÷8≈122÷4≈
3、同学们对学过的口算和估算方法掌握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光明小学要开运动会了,同学们都在忙着布置会场,为了把会场装点得更漂亮,学校特意买了一些气球,准备分发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题)
(1)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生列式:80÷20=
(2)学生先独立思考口算方法,然后组内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口算方法。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再和同桌说一说。
(5)估算:83÷20≈80÷19≈
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做一做:(口算,并说出想的过程)
60÷20=40÷20=80÷40=
62÷20≈43÷20≈80÷38≈
分气球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学校还有120面彩旗准备分发下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列式:120÷30=
(2)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的口算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生汇报得数,并说出是怎么想的。
(3)估算:122÷30≈120÷28≈
同学们,你们这么快就把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解决了,真了不起!
3.小结:
对比例1(1)(2)两题有何相似之处?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整十数除整十数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口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1)20×3=60÷20=
(2)60×4=240÷60=
在口算第一组式题的基础上,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2.争夺智慧星。
3.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4.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红的故事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她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体会,师总结)
单元计划模板12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
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合作探讨,老师点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结合八册上整式中的有关概念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项等.
3)通过掌握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方法,导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过大量练习巩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通过用已学的配方法解ax2+bx+c=0(a≠0)导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接着讨论求根公式的条件:b2-4ac>0,b2-4ac=0,b2-4ac<0.
5)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整式》的第5节因式分解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用练习巩固它.
6)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由事实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等有关概念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通过一元二次方程也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使同学们体会到转化等数学思想;经历设置丰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它有关的概念.
2)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3)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这个问题.
5、教学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讨论.
3)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程解与实际问题解的区别.
6、教学关键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分析实际问题如何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的推导.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时间约需1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22.1 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22.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7课时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课时
教学活动、习题课、小结3课时
单元计划模板13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形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本单元分三部分编排:第一部分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的初步认识;第二部分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入计算;第三部分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活动,使学生有空间观念和估计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措施:
1、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中,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从现实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在教学中教师就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估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戌经验,进而形成表象。
单元课时安排:
6课时
单元计划模板14
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本期将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工作核心,以扎实开展课程改革为教学工作重点;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学生在玩中学,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基本情况:
本届学生,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 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电现象和磁现象,了解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单元计划模板15
教学目标 :
1、熟悉了解跨栏跑的技术动作,区分摆动腿和起跨腿
2、蹲踞式起跑后能较顺利的跨过四个栏,然后冲过终点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课次
教学内容
(一)
1、结合示范,讲解跨栏各项技术
2、学习跨栏步技术
3、利用小垫子练习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技术动作
(二)
1、栏侧摆动腿攻栏练习
2、栏侧起跨腿过栏练习
3、进距离慢跑过一个栏练习
(三)
1、连续过栏练习,先连续过两个,后连续过四个,不要求栏间跑动作
2、站立式起跑过第一栏练习
(四)
1、站立式起跑过第一栏练习
2、蹲踞式起跑后过第一栏练习
3、蹲踞式起跑后连续过两到三个栏的'练习,纠正栏间跑动作
(五)
1、复习蹲踞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2、全程练习,蹲踞式起跑50米跨过4个低栏,巩固提高
(六)
1、复习全程跨栏跑
2、讲解考核标准及技术要求
3、考核
【单元计划】相关文章:
单元计划模板07-30
单元工作计划03-05
(优)单元计划模板07-21
足球单元教学计划05-23
排球单元教学计划12-09
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计划02-03
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计划11-07
《统计》单元教案11-09
语文单元教学反思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