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训练计划模板集合八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训练计划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训练计划 篇1
1、肌肉的增长原理:良性损伤发炎,产生超量恢复(例:伤口恢复)。
2、迟发性肌肉酸痛:乳酸系统代谢产生乳酸。
3、运动后的拉伸训练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加速恢复。
4、肌肉不能无限增长原理:肌肉生长抑制素与肌肉卫星细胞的相互作用(健美比赛用的激素)。
5、大肌肉群:胸、背、腿 (恢复三天)小肌肉群:肩、臂、腹 (恢复两天)肌肉不需要天天练。
6、跑步姿势:脚尖先着地,训练小腿肌肉;全脚掌着地,损伤膝关节,裸关节;最佳跑步姿态,大腿带动小腿,脚跟先着地。
7、碳水、蛋白质作用:碳水即糖类,肌肉增长的能量来源,即主食;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修补损伤细胞。
8、空腹训练效果好么:糖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空腹即无糖,分解肌肉产生能量,肌肉完全代谢掉需糖类分解的.中间产物草酰乙酸,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补充碳水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
9、科学减肥的速率:一个月减体重的4%-5%。
10、肥胖类型:肌肉型肥胖;向心性肥胖;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
训练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思想,发展个性,培养优良品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带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活跃校园气氛。同时进一步贯彻实行学校竞技体育精神,增强学校体育实力。为县运动会做准备。争取一个好的名次。二、训练目标:树立我校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苦练各种基本功,从技术入手。
三、训练时间:
5月中旬——10月中旬
训练队员:
指导教师:
第一阶段:
1、发球、
2、垫球
3、传接球
4、如何提高弹跳力
5、配合
第二阶段:
1、排球队员的速度训练方法。
2、排球队员的力量训练方法。
3、排球队员的恢复训练方法。
4、排球队员的.专项身体训练内容。
第三阶段:
1、分组以比赛的形式练习
2、心理训练
第四阶段:
1、去四中比赛场地适应。
2、和四中学生友谊赛。
训练计划 篇3
手臂是人们最常使用的部位,男性在日常运动时,一定要保持腰、背、胳膊和手臂这些部位的运动机能,多做有针对性地练习,有助于强健手臂肌肉。
屈腿双臂背后撑
屈腿双臂背后撑主要锻炼肱三头肌,同时可锻炼胸大肌和三角肌群。可美化臂、肩、胸部曲线,并可适量缓解关节不适。
1. 双手在背后支住后撑物,双脚与肩同宽,接触地面,双膝弯曲(双手与肩同宽)。
2. 将身体重心慢慢下落,直到肘关节成90度,双手用力将身体支起,手臂伸直,保持弯曲。
家中如没有专用器械,可选择固定的支撑物提高练习的安全性。
俯身屈臂伸
俯身屈臂伸可锻炼手臂后侧肱三头肌。
双腿弯曲,手握杠铃。躯干从髋关节其俯身向前,上臂基本与躯干在同一平面上,约与地面平行。前臂做下屈和向上伸动作。
杠铃弯举
杠铃弯举主要锻肱二头肌,这是发展肱二头肌的基本动作。
1.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直立,挺胸,收腹,紧腰。中握距(即与肩同宽)正握杠铃,垂于体前。两上臂固定在身体两侧。
2. 向上弯举,至肱二头肌完全收紧,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有节奏地反复练习。
练习时身体不要前后晃动,不要借助惯性,即使有意借力,动作幅度也不要过大。在最低点手臂不能完全伸直,以防肘关节受伤。
上臂肱三头肌拉伸
上臂肱三头肌拉伸能起到放松手臂后侧肱三头肌肌群的`作用。
向上抬起拉伸的手臂,使其与双肩所处的水平面垂直,尽量与前臂与上臂靠近。此时上臂后侧肌肉被充分拉近,另一只手可起辅助固定作用。
训练计划 篇4
本学年排球训练工作如下:
要求能正确、及时地判断和接各种来球,并尽可能地一传到位,二传手能灵活、巧妙地处理各种一传球,并传球到位,队员们能较为熟练地吊球和一定的扣球与拦网,整个场上要求灵活、机敏,跑位及时,做到眼疾手快。能一定的网前防守,并有一定的组织进攻。所有队员必须全部使用上手发球,逐学习简单的战术配合!
2月16日——2月29日
恢复性练习:熟悉球性,恢复球感。
巩固上手发球。
专项素质练习:主要以上肢力量的训练为主。
3月1日——4月4日
提高上手发球的稳定性,并要求能力较强的'队员练习线路的变化。接发球练习:要求全部队员接上手发球
专项素质练习:主要以灵敏度和移动速度的练习为主。
4月5日——4月28日
接发球技术的继续练习,并要求在到位情况下的有效进攻的训练。
上手发球的继续练习。
专项素质练习:主要以下肢和移动的配合练习为主。
5月10日——6月13日
接发球技术的继续练习,学习简单的战术配合。
上手发球的继续练习,主动吊球的练习。
专项素质练习:协调性练习,耐力训练。
本计划实行周二周四次训练
训练计划 篇5
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的能力是专项耐力训练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
一、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
有氧代谢能力又称一般耐力,它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专项耐力和专项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发展有氧代谢能力,首先要提高最大吸氧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负荷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不间断地连续训练较长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可匀速也可变速,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延长到40~120分钟。在训练实践中发现,每位运动员都有一个与其训练水平相适应并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而变化的负荷范围,其中负荷的强度要时时与每个人的竞技水平相一致,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训练效果。持续负荷的强度,如果以心率来衡量,应控制在140~160次/分以内。心率在这个水平可增加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可达80%左右,并产生心脏容积增大的效应。若以跑速来衡量,应以无氧阈左右区域的跑速进行不间断的持续跑。在训练现场直接测定血乳酸是确定运动员无氧阈的最好办法,并以此很容易找到与无氧阈相对应的跑速(简称无氧阈跑速)。在没有生理、生化测试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下面的简易方法粗略推算运动员的无氧阈及无氧阈跑速,具体逼作是把运动员最近测验的10000米成绩换算成米/秒,其数值就是这名运动员的无氧阈。此方法虽不像血乳酸测试那样精确,但也基本上反映出无氧阈值水平。例如,某运动员的10000米成绩为36分01秒,无氧阈值=10000米/36分01秒=10000米/2161秒=4.627米/秒,由此得出无氧阈跑速为1分27秒/400米(或3分37秒/1000米)。不同地形的越野跑、场地长时间不间断跑以及长时间的球类活动、游泳、滑雪、爬山、骑自行车等都是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常用训练手段,它们对改善心肺系统的功能,扩大能量储备、加速乳酸消除及提高专项耐力作用显著。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重视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切忌以速度耐力训练代替一般耐力训练,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
由于中长跑项目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因此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制造乳酸、耐受乳酸的能力就成了中长跑专项耐力训练的核心。现代训练实践表明:随着对中长跑项目本质特征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成绩的不断提高,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
(一)间歇训练法
实践证明,以次极限强度进行间歇训练对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非常有效,它可以提高运动员制造乳酸的能力,使运动员体内乳酸的堆积量超过比赛时的最高值。间歇训练法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训练科学化进程的发展,间歇训练法演变种类较多,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普遍采用的间歇训练法
主要有下列几种:
1.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400米×5次,每次间歇3分钟。
2.递增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每次间歇3分钟。
3.等距离,递减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400米+间歇3分钟+400米+间歇2分钟+400米+间歇1分钟+400米。
4.递减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xx米+1600米+1000米+800米+400米,每次间歇时间5分钟。
5.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例如,(400米x4次)×3组,每个400米间歇2分钟,跑完4个为一组,组间歇时间为10分钟,共跑3组。
6.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例如,(600米+间歇1分钟+200米)×4组,组间歇时间为5分钟,共跑4组。
运用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训练强度与间歇时间。一般来说,应选用85%~95%的次极限强度进行训练。间歇时间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恢复能力来确定,通常以心率恢复到20~22次/10秒开始下一次练习为宜。其次要考虑的是间歇快跑的距离,数量与专项特征及个人特点的一致性,换句话讲,就是要因人、因项、因课的训练目的来确定训练量的多少。
(二)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为了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耐受乳酸的能力,选用略短于专项的距离进行多次极限强度训练的'方法。如800米运动员,选跑600米;1500米运动员,选跑1200米;5000米运动员,选跑3000~4000米。训练中要求跑速等于或高于专项目标成绩的平均速度。由于训练强度大,因此每次课的重复次数以2~4次为宜,重复跑之间的恢复时间应确保运动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一般在10~15分钟之间。重复训练法对强化专项能力,提高专项成绩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三)变速训练法
在中长跑的训练中,常采用不同速度长时间的交替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速跑。变速跑分为越野变速跑和场地变速跑两种。越野变速跑多在公路和草地上进行,由于路线多变和距离测量不精确,因此加速快跑的次数、距离和速度一般由运动员自己掌握。而场地变速跑,由于距离测量准确,教练员可以对快跑和慢跑的距离、速度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不以运动员恢复到什么程度为标准,因此训练难度相对较大。场地变速训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多,如(100米快+100米慢或200米快+100米慢或400米快+100米慢)×10~20次;另一种是长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少,如(1000米快+200米慢或20xx米快+400米慢)×4~8次。变速训练法对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方式的转换能力及培养意志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发展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耐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因项、因人,控制好有氧、无氧及混合代谢供能的训练比例,科学制定跑的速度、距离以及间歇时间。只有根据专项特征,在强化有氧代谢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无氧供能训练和混合供能训练的比重,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提高专项成绩。
专项素质训练:
(1)一般耐力训练
一般耐力是发展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一般耐力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不同的任务应有所侧重地不间断地进行耐力训练。准备期比重较大,比赛期及比赛前也应有所安排。一般耐力是通过强度小、时间长的越野跑、骑自行车、游泳、滑冰、滑雪、爬山、各种球类练习进行训练。
发展一般耐力要从增加量开始,循序渐进,波浪式前进,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增加跑量和强度。中长跑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除训练课安排外,常常利用早操时间进行45′~1′30”的持续跑或各种形式的越野跑。一般耐力不仅可以提高内脏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改进跑的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
(2)专项耐力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实质就是专项能力,或速度耐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发展专项耐力一般采用间歇跑、重复跑、变速跑、接近专项距离、专项距离或超过专项距离的计时跑,以及专项检查跑、测验、比赛等。间歇跑时,使心率保持在120~180次/分的范围内,使心输出量处在最佳水平上,在间歇时肌肉得到休息,而心脏仍处在很高的活动水平,使整个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增强都有显著效果。一般在200~600米的距离上采用间歇跑。在全年各阶段的训练中均可采用间歇训练,准备期采用较多。重复跑的训练是反复跑几个段落,休息时间较充分,跑的距离、重复次数、要求的强度应根据专项特点、训练任务而定,可采用100~300米,400~600米,1000~1600米,20xx~4000米,甚至8000米的距离。在短于专项比赛距离的重复跑时,速度应高于比赛平均速度。与比赛距离相同的重复跑训练应适当减少,以免身心更大的负担。重复跑是发展速度和专项耐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培养跑的速度感和节奏。比赛期采用较多。随着重大比赛的到来,检查跑、测验和适当的比赛不可少,以培养竞技状态,提高专项能力和比赛能力。
(3)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不可忽视,速度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重要条件。中长跑运动员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衡量速度的标准也不相同。中跑运动员常以100米成绩来衡量速度,长跑则以400米来衡量速度。中长跑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要根据各个项目的需要来发展速度。在耐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因此,中长跑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基础训练过程中,应努力发展速度,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速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提高就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这时应着重在提高专项耐力上。速度训练仅能起到保持原有水平的作用。发展速度多采用加速跑、短距离反复跑、行进间跑、下坡跑、顺风跑等,以及60~200米之内的变速跑。中跑运动员速度练习比重大些,而且还需要增加力量、弹跳力的练习。中长跑各项在全年训练中速度占的比重大致如下:5000米约占10%,1500米约占20%,800米约占30%~40%。
(4)身体训练
随着中长跑技术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必须与成绩的提高相适应,中长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关键问题是要将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结合好。在进行力量练习时,采用较长的时间的跳跃,投实心球、沙袋、轻杠铃,也可采用加大困难条件的跑、跳练习。如上坡跑、沙滩跑、草地跑、松软土地和雪地上跑、跳练习。发展力量练习时还需考虑到上、下肢、腰、腹肌的协调发展。长跑运动员更应突出耐力和力量耐力为主的身体训练。中长跑运动员还要通过各种球类、体操、武术、游泳、滑冰、跨栏及其他田径项目进行全面身体训练。身体循环训练已被实践证明是中长跑运动员行之有效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不仅可以发展身体各部肌肉,还可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内脏器官功能。身体循环训练的内容、次数、组数和时间应根据训练任务、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个人的习惯进行组合和安排。
(5)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与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比例就越大,无氧训练比例则越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般耐力、长跑是有氧训练。现代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证明,氧债占70%时为无氧代谢;氧债占30%时为有氧代谢。 中长跑虽然以发展乳酸供能为主,但也要相应发展磷酸供能,特别像800米和1500米这样的项目发展磷酸能就更为重要。磷酸能是提高速度的关键,发展磷酸能不仅使其在中跑运动中有相当一部分能量可以供给,而且对于胜负的最后冲刺,它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各自专项训练时,必须考虑到有氧训练的比重,以保证专项能力的提高。
1.技术训练
从事中长跑训练的运动员,要学会在跑的途中尽量节省体力,适宜地发挥身体素质的作用,合理的技术是关键。中长跑的技术训练主要是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进行。还可针对运动员的技术情况,利用各种跑的专门性练习改进技术。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都是改进腿部技术、发展腿部力量和灵敏协调性的好方法。此外,如加速跑、支撑高抬腿跑、二人并列同步跑、跨步跑、多级跳、原地摆臂等练习,也是改进技术的有效方法。步幅与步频,腾空与支撑之比,呼吸与跑的节奏,上、下肢的配合,跑的距离与步长的关系等,都是中长跑技术训练不应忽视的。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节省体力的消耗,使中长跑技术合理。
2.战术训练
中长跑的战术非常重要,在水平相当的条件下,正确地实施战术是取胜的关键。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根据本人的实际和习惯确定战术方案,对手情况、场地、气候、风向、环境等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要知己知彼,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合理地分配体力是取得理想成绩的主要战术。匀速跑一般能取得好成绩。一般耐力好的运动员常采用领先跑。速度好的多采用跟随跑,为了摆脱对手还可采用变速跑。战术训练也要在困难条件下进行训练,以培养意志品质。平时训练还要培养速度感和跑的节奏,以便在比赛中掌握速度、节奏,灵活运用战术。战术训练还需要在测验、比赛中进行,通过参加测验比赛逐步提高应变能力、实战能力和临场经验,通过测验比赛,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
3.心理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不仅体力消耗大,心理能量消耗也很大,在艰苦训练中,在实力相当的激烈比赛中,心理训练水平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培养运动员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其在困难条件下充分发挥运动能力。要培养中长跑运动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对训练和比赛充满信心和激情;能承受大负荷的训练;不畏强手,敢于拼搏,有必胜的信念。培养意志品质要从小抓起,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利用困难条件,变换困难环境,提高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能较好地完成训练任务的能力,遇见气候的变化(风、雨、炎、寒),教练不要轻易改变计划,以培养意志和信心,提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在训练中还可以模拟比赛环境和对手进行训练,以增强比赛时的信心。中长跑运动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比赛之前可通过意念、思维、表象重现加深技术和战术的概念。通过轻松的散步,合理地安排学习、文化生活、休息,调节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疲劳。
4.恢复训练
恢复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重要训练内容之一。训练负荷离不开恢复,恢复训练有助于完成新的训练和比赛。在多年训练中,参加重大比赛之前,要进行恢复和调整;一般采用球类活动,野外、公园轻松跑和其他体育项目的练习。轻松和小强度的活动较好。中长跑运动员在大负荷的训练下,在比赛后,绕场或在草地做上轻松的跑步,各种徒手放松体操能够加速恢复。研究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用小强度做一些练习比完全静止休息恢复得更快。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医务监督也是恢复的一个方面。分析训练资料和医务监督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常采用的简便方法是早、晚、训练前、训练间歇、训练结束后测量脉搏,掌握心率的变化,了解体重、食欲、睡眠、身体状况、训练欲望、训练中自我感觉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定期进行心电图、脑电图、血、尿蛋白、血乳酸及全面体检,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安排训练和积极性休息,恢复身心机能的稳定性。
训练计划 篇6
一)篮球训练目标与任务
根据我校篮球队发展现状及建设规划要求,年度训练目标是:强化运动员的体能,完善基本技术和位置技术,形成具有符合本队实际要求的攻防战术体系,加强比赛作风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年度训练任务是:在训练中运用现代篮球运动理念,形成篮球快、灵的技战术风格,通过周期训练使得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智力方面竞技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升。
(二)年度训练安排
1、准备期训练安排(3月-8月)
准备期包括调整期(3月-6月)和假期(7月-8月)两个阶段。调整期是全面训练主要抓体能训练、基本技术完善和意志品质培养,负荷量逐渐增加。假期集训是以专项训练为重点,主要任务熟练掌握、提高实战技巧和对抗技术,保证专项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指标的落实。负荷量开始减少并逐渐增加负荷强度。
2、竞赛期训练安排(9月-11月)
主要任务是培养最佳竞技状态,使全队实战能力达到最好水平,争取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赛前阶段(7周)
训练安排与专项训练阶段基本相同,主要包括:⑴专项化身体训练;⑵球队固定配合,强化对抗技巧;⑶抓好个人特长训练;⑷在近似比赛的特点下演练。通过热身,积累比赛经验,即训练内容作为重要比赛赛程的实战学习,使全队出现最佳竞技状态。
训练中增强比赛对抗强度,减少负荷量,强度达到比赛要求。比赛前两周安排打3~4场比赛;赛前3-5天不安排大负荷,保证球队处在最佳竞技状态。
比赛阶段(2-3周):
作好思想和心理调整,激励进取动机。训练安排首先要保证恢复,然后针对比赛中的问题改进和磨练重点技、战术,采用较多的模拟演练。负荷稳定在赛前水平,根据场间隔和队员上场时间多少酌情而定;要严格生活制度,以纪律保证休息、健康和充沛的体力。
3、过渡期训练安排(12月)。
休息两周,恢复性练习两周,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下阶段训练计划。主要是消除疲劳,缓解训练和比赛的高度紧张状态。保持一定训练活动,中小强度,达到积极性休整。
(三)训练阶段划分
(四)计划实施的保证
(1)加强计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加强思想教育和球队的管理
(3)建立各种检测和考核制度
(4)年度计划要争取领导的支持
(5)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6)及时总结训练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二、周训练计划(准备期第5周)
抓两个环节,一个是两个转换(有守转攻、由攻转守)一个是提高阵地防守质量。继续提高三个技术基础(投篮、篮板球、防守能力)。
二、端线界外球配合篮球训练课
训练计划 篇7
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的训练(每天早晨7点,下午5点各训练一次) 训练前先热身,忙跑步800米左右、压压腿(在家找个地方跑)
1、触胸跳。两脚开立,与肩同宽。然后加之手臂向上摆动带动身体向上跳。跳起后收腿收腹,重复练习15个一组,每次三组。(爆发力和腰腹部力量的练习)
2、蛙跳。但是不是深蹲蛙跳,而是半蹲蛙跳。注意要连续跳,中间不停留。跳的距离你自己把握,不要急于求成。一般20——30米左右。每次3到5组。(这个是增强大腿耐力和基本力量)
3、跳台阶或楼梯。刚开始你会觉得很恐惧,但只要跳上去一回后你会发现其实不难。跳的时候最好戴个护腿,小心刮伤小腿。20个一组,每次3组(这个可以增强大腿爆发力和小腿的弹速)
4、课余休息时间可以利用垫脚尖这个简单的'动作来增强踝关节的韧性和力量,40个一组,每次3组。
5、负重高抬腿或高抬腿。找个杠铃或者其他负重的东西,快速的高抬腿,增加大腿综合能力。至于高抬腿就不用多说。80对一组,每次4组。(这个就是增强持久力)
6、后蹬跑——找墙面或者双杠,双手扶住,身体与地面成45--60度角,快速交换抬腿,注意支撑腿一定要直,抬动腿尽量往上走。
7、负重跑。腿上绑上沙袋,很痛苦,但非常有效果。
以上是下肢综合素质的训练。
腰腹、和手臂的训练:
8、仰卧起坐 40个一组 每次3组
9、俯卧撑 25一组 每次3组
10、静态支撑 动作和俯卧撑一样但不用做只要爬着就行,关键是腰部不能松。3分钟一组 每次2组。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11、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15个一组 每次3组
12、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回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每次完成3-4组。
13、下蹲,双手放在脖子后面,蹲下去,再站起来算一个。40个一组,每次两组。
14、带跳跃动作的蹲起,就是下蹲下去,起来的时候顺势向上跳起。15个一组,每次3组。
15、双手用力推离墙壁,人离墙面1米远,双手撑墙面,用力推离墙面,到直立,40个一组,每次6组。
另外就是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 仰卧腿上举、仰卧起腿、坐式缩腿、两头起这个到学校再练习。良好的起跑能力训练,这个也取决于反应速度和瞬间爆发力,当然腰腹力量必不可少。起跑瞬间你要最大能量的提高的摆臂效率,从而带动身体向前运动。建议起跑前10米的步幅不宜太大,步频要发挥到极限,一般10米后身体才完全直立。
坚持训练吧,相信自己能行的!
训练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最容易为儿童喜爱、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声乐训练,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百灵鸟一样美妙动听的歌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他们带着颗颗童心,对歌唱无不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对学好这门艺术也无不充满着坚定的信心。而兴趣则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活动目标
1、掌握基本呼吸及基本歌唱状态,能演唱初级声乐乐曲。
2、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能试唱二分、四分、八分的节奏。
3、让孩子们在歌声中陶冶情操,启迪聪明智慧,丰富精神生活。
三、活动要求
1、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少儿声乐教学中,我们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理解孩子的思想,采用人性化的教学,努力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此时此刻,教师的一言一行、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时,你一定要表现出亲和力,不要吝惜你温和的语言和灿烂的笑容,让他从你的眼神里感觉到你发自内心喜欢他,使他认为你是值得交往和信赖并能够给他带来快乐的朋友。不要板起面孔给孩子一种师道尊严的感觉。如果孩子对老师产生了惧怕心理,那么只会造成学习上的'拘谨,而对奔放自由的歌唱艺术来讲,拘谨是前进道路上的最大的羁绊。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杜绝揠苗助长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习声乐更是如此。孩子学习声乐,精神本身就很可贵。但就其学习的难度也可想而知,学生的条件也不一样,有的条件好,有的可能就差一些,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要揠苗助长。无论是练声曲还是歌唱曲目都要先易后难,一步一步地进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没有感觉到学习的困难,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信心倍增。
3、注重演唱的情感投入
声乐的演唱是需要我们投入情感的。我们都知道:无情不唱歌,唱歌为抒情。针对这样的目的,在声乐的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就显得比气息、发声等技术训练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一种人文教育,要求学生真正体会生活,感受生活,在社会的熔炉里学会感动,那时情感的流露就是发自内心的。
四、活动对象:
1—-6年级学生,共75人。
五、指导老师:
卫 波 王 霞 陈育芳
六、活动时间:
每周二、四下午第三、四节课。
七、活动原则:
教师方面:
1、上课采取指导教师轮换制度。
2、上课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案。
3、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和学期总结,并及时对活动情况作出调整以便更利于活动。
学生方面:
1、上课实施点名制度,不能无故缺席、旷课,有事必须提前向指导老师请假。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并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八、活动总安排:
第一周:复习上学期歌曲
第二周:《争当四好少年》
第三周:《红星歌》
第四周:《月儿明 风儿静》
第五周:《鲁冰花》
第六周:《童年》
第七周:《同桌的你》
【训练计划】相关文章:
训练的计划02-15
篮球训练计划04-05
田径训练计划02-25
散打训练计划02-18
篮球训练计划02-19
拓展训练计划03-26
短跑训练计划01-20
田径训练计划04-27
短跑训练计划05-22
足球训练计划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