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

时间:2023-06-03 12:54:21 计划 我要投稿

有关国培计划集合4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培计划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国培计划集合4篇

国培计划 篇1

  XX年10月12日——11月17日,我在贺州学院接受了为期35天的(XX)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培训。通过学习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中也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更重要的是使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研意识,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中也有幸结交了来自三县两区的教育同仁,大家一起分享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遗憾和在“国培”中的学习心得。学习中,大家相互鼓励,生活上,我们互相关心,增长了知识,收获了经验,增进了友谊。现总结如下:

  在培训中,贺州学院安排了丰富的专题讲座,内容科学充实,风格迥异,每一个讲座都绽放着一位讲师的独到的思想火花。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辟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来自区内外的各位专家、教授们的身上学到了“为人、为师”的道理,体会到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光荣,并且也感受到了专家、教授、学者们知识的渊博与人格的魅力。这次,“国培”请到的专家有:黄亢美、黄世忠老师、杨超有教授、孙杰远教授、余丽英教授和帅小梅等大师和教育专家,课程内容上涵盖了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学科教学技能与素养等各个方面,例如:黄亢美的示范课《遨游汉字王国》、《雷雨》,专题讲座《自理识字教学研究》;黄世忠的`示范课《数的产生》,讲座《数学课堂的本位坐标》,余丽英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语文品位的提升》等等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专家的报告让我们深思,作为国家投巨资进行培训的骨干教师,我们必须规划自己的近期、远期职业生涯,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要有成为教育家的雄心,要有走专家型教师之路的信心。

  课程中提供的具体素材和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日后在教育教学上少走弯路,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培训课程的学习,使我的教学技能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我的教育教学和学科知识也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在教学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按“国培计划”课程按排,贺州学院还组织我们到蒙山文华实验小学的高效课堂,到了桂林的榕湖小学和育才小学听了他们的四节示范课。随后,我们又到了国培研修基地——贺州八步实验小学进行影子教师教学活动,先分组看导师上课,然后评议和“同课异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体会到教育反思的强大作用。

  这一次,国家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这次国培计划,其目的,就是把我们这些学员,当做一颗颗种子,去提高当地教师的专业水准。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感谢“国培计划”给了我们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一线教师,能够坐到一起共汇教育心得,共沐大家思想润泽,机会难得。在学习中、交流中、生活中,以培训为平台,以工作为纽带,以责任为动力,以真诚为基础,我们又感受到了久违的学生时代所独有那种单纯、那种灵动、那种抱负、那种激情。不一样的是,我们又增加一份责任和深邃。这次培训真正体现了其“引领师范、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作用,同时,我们作为学员又深感责任重大,回去后,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在这儿学到的、想到的和同志一起分享,一起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民族复兴贡献毕生精力。我们庆幸能有这么好机会,重回校园重回课堂,重新做回一名学生,在培训中我们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从专业知识到专业技能,无不体现“充实”,专家的报告,向我们传递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过程比方法更重要”这些信息,使教师的教学内涵变得深厚,眼界变得高远。在这次培训中,不论是作报告的专家还是做课的普通教师对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如数家珍,备课先分析课标,再细化成课堂目标,用课标作为课堂指南,避免课堂走偏,盲目性,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过去,很多教师对课标重视不够,备课时一般只有备教材、备学生两个视角,这样做出的课会有时会感觉缺少地理的味道,或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就教材教教材,难以顾及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培训,弥补了我们在课标认识、使用方面的缺口。

国培计划 篇2

  1.专家观点: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重在通过训练语言使学生习得方法。

  反思:

  我曾听过赵老师讲《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在指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之后,赵老师便将教学重心放在从“作者描写小艇”中悟得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运用了。

  比如,对小艇外形描写时所使用的几处比喻,写“船夫驾驶技术好”时所采用的段落结构与连句方式,都是赵老师教学的着力点。最后,他指导迁移,引导学生总结写景物的一般方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展开联想。

  回顾我们的课堂,敢这样坚持着力于一点的几乎没有。每次下课,似乎总要感慨:“某某知识点我没来得及教。”一篇300字的文章,教师要下功夫去深挖,相信可喋喋不休3-4节课。而这些“知识点”都是属于内容的,对训练语言没有多大作用。

  吴教授说:“语文之所以什么都没有教会,是因为什么都想教。”赵老师从“写作”入手,以训练学生表达为目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明白了写作要领,也就悟得了课文的学习方法,举一隅而三隅反,语文素养的提高指日可待。

  2.专家观点:

  听讲座的教师不乏有这样的困惑:提倡语文工具性,那人文

  语文课的人文性是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不是把他抽象出来,加以放大、分析。

  反思:性不是暗淡了吗?难道教师不该用课文教给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吗?

  吴教授的建议“语文课的人文性是在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完成的”可谓一语警醒梦中人。我们来看赵老师作文实践的几个要点:

  (1)写作为表达生活、解决生活问题而来。

  相信听过赵老师讲座的教师,一定对他所列举的“引导学生观察操场上的小草”、“通过写作教育学生公平竞争”、“以写作教育学生不迷信”等事例记忆犹新。

  赵老师的作文教学为什么受学生的.喜欢?很大原因就是他让学生写的都是真实生活。观察小草、观察梅花,领悟平凡中的坚持和倔强;作文倾诉,既帮助“蒙冤”学生以合理方式抒发怨气,又教育“作弊”学生认识错误,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以写作让学生了解迷信的荒谬,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不盲从,学会独立思考判断。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教育意图很好地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少能把人文教育巧妙地蕴含于语言训练的,专家常说小语教师爱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就是因为我们把语文中的人文性孤立来说,结果课堂上常出现以下现象:

  1)人文教育变成“喊口号”。

  所有的课文似乎都能被套在“爱祖国”、“爱自然”、“爱父母家庭”、“保护环境(动植物)”、“思念家乡”、“舍己为人”等概念化的情感之中。

  2)学生的表达练习变成“表决心”。

  个别教师为了体现课堂中有“写”的环节(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会要求学生:“写下你想对文中人物说的话。”结果学生写的大都是:“某某,你真如何如何,我赞美你!”“某某,我一定要向你学习,学习你怎样怎样的品质。”等相当于“入党申请”的话来。

  或许,有些学生的光说不干就是受此影响。

  人只能在把情感真正地倾注于关注对象的时候,说出肺腑之言来。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学《称赞》,与其让他们写对人物说的话,不如指导学习如何得体地称赞别人;引导学习《月光曲》,与其让学生代盲姑娘向贝多芬表达感激,不如指导学生会用“事物﹢联想”的方法写作。

  学生在内化语言、表达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思想教育。

  3.专家观点:

  教师教学生表达方法,不能只求教过,不求教会。学生只有对方法形成迁移,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会运用了,才算真的掌握了。

  我的反思:

  赵老师的学生在上初中、高中之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同龄学生相比,无论口头还是书面表达都显得与众不同。为什么?就是因为赵老师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因为他指导学生会观察、会发现、会想象、会迁移、会评改。你想,会评改他人作文的学生,自己写作的时候不就有了一定的遣词造句、修改润饰的意识了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怎样学到的才是知识?他认为,就是伴随着思考将所学应用于实践。赵老师没有空谈方法,有的只是拉着学生的手伴随他们摸索过一条黑暗的小巷,当最终来到阳光下时,学生已经收获了继续前行的本领与力量。我想,赵老师最大的骄傲不是获得了多少项国家级奖励,而是社会对他学生强大的生长力的认同与赞赏。

  “你现在不理解我的某某做法,因为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见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的某某做法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这些话相信很多人说过。赵老师没有说,但做到了;说过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去追访一下自己的“教学成果”。我是不敢的,因为参加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感觉自己误人子弟数量之多。

  或许,写到这个地方真的应该来《史记·李广列传》里的那句话——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3.专家观点。

  现在很多教师注重文本解读。要知道,学生的感悟力与教师提供给他的智力背景有关系,不可能因教师感悟到某种境界,学生就能感悟到某种境界。因此,我们要从偏重挖掘文本转向偏重训练语言。

  反思:

  专家所说的“很多”其中我想应该是包括我的。专家的观点很对,但是弄错了两点:

  (1)解读文本贵在有度,不等同与“文本深挖”。这一点错误,在逻辑推理上属于概念混淆。

  (2)文本解读的目的很多,我能想到的有:一帮助教师形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只有拥有独特感受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独特感受的学生;二是帮助教师尽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对文本的看法、疑惑作出全面准备。

  因此,文本解读不是为了把教师所想到的最终让学生全部接受,而是让教师能站在离文本稍远的地方,以求再接近学生一些;而是让教师能站在离文本稍高一些的地方,以求能更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

  4.专家观点。

  小学语文课程形态需要重构。

  反思:

  这“重构”是打破重来,还是继承发扬,吴教授没有说。但他敏锐的洞察,精准的把握令老师们十分敬佩。

  我曾经读过《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其中很多观点与吴教授不谋而合。不管怎样,希望未来的孩子们能不再作实验的小白鼠。

  毕竟,童年只有一次。就算是教师,也只能有那二十来年的黄金时期。

国培计划 篇3

  x月12日上午,教育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xx年西藏乡村幼儿骨干教师保教技能提升培训班结业典礼在C105教室举行。教育学院领导、培训管理小组成员、班主任及50名培训学员参加了结业典礼。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谭万宝主持。

  典礼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大卫作总结讲话,并代表教育学院向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全体学员表示祝贺,对参与培训的所有老师和管理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在短短15天的集中培训中,50名学员都能认真学习,潜心思考,积极转换角色,有所收获。希望老师能把培训班上领悟到的理论经验贯穿在日常的幼教管理工作中,切实提高所在地区幼儿园的培养质量,要把收获、责任和希望带回去,相互学习和勉励,为共同开创西藏幼儿教育的春天而不懈努力。

  学员代表罗布卓玛代表全体学员发言,感谢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对国培的精心策划和所付出的辛苦努力。在短短培训时间里,聆听多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收获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将带着收获和感恩回到工作岗位。

  典礼最后,教育学院领导向德央、罗布卓玛等9名优秀学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国培计划 篇4

  在为期一个月的(20xx)国培计划脱产置换研修中,我们有六天时间是作为一名“影子教师”,到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进行基地研修活动,我感觉到了基地学校对这次国培学习的重视。我也深深地被学校各位教学领域的精英对教育教学中的许多精辟见解所折服,

  在前面三天里,我们听了基地导师的上课,那是一节节随堂课,没有过多的修饰,真实的课堂,却依旧上得很精彩。授课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课时我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及时对照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反思,有疑惑的地方就主动与老师们交流,认真总结,吸取授课老师课堂上的亮点和精华。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导师们的课,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理解,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关注,我感受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后三天里,我们每个小组进行了“同课异构”--先派一人与导师进行异构,小组其他成员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然后修改教学设计,再在其他班级重新上。我们小组的导师是张桂凤主任,我们对《黄山奇松》进行了同课异构。虽然张主任一再安慰我们,只要按常态课去上,无须太多的花俏。但我们仍然是觉得不安,在备课时只能备到教材,备不到学生,而且在这个名校里,上课也无法放开手脚,效果当然也不尽人意。这节课使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自己与其他优秀老师之间的差距。我的心里很慌乱,我开始深刻的反思自己,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这次学习让我体会到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这次研修,我认真听课,学习到了一些解读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研究课堂教学,以及听课、评课等的方法和技能,让我更深刻地懂得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使我转变了教学观、教材观和教师观、学生观,为我今后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这次研修虽然自己有着种种的遗憾,但我知道,我不仅仅是来学习一节课如何上,而是学习一种思路,一种理念,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责任意识。在经历了听课、上课、评课和研讨后,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还有多少没学到”的意识,简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这已是当今时代,人们生存的须要。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的40年工作生活之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可说是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把教育学习延长为“八十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在这高速变化的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

  回想于漪老师当年探索语文教学“大门”在哪里时的艰难,我感悟了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不至于落伍。我想,我要以优秀老师为榜样,抓紧时间,抓住机会,永不间断地刻苦学习,不断汲取和沉淀教学素养,博采众长,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出路。

【国培计划】相关文章:

国培个人计划07-24

国培学习计划02-21

国培计划反思02-19

国培计划总结02-21

国培个人计划02-10

国培计划日记12-17

国培计划总结09-19

国培研修计划11-25

关于国培计划01-03

精选国培计划10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