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

时间:2023-06-01 08:06:31 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行动计划汇编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动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行动计划汇编5篇

行动计划 篇1

  一是服务流程不断优化。

  截至9月底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有9家接入安徽省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建成11个区域远程医学中心,形成覆盖市、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网;3家医院开通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功能;更多患者从中受益,减少了排队次数和等候时间。

  二是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

  全市所有公立医院落实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加强对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等重点药品监控力度,完善药品重点监控预警管理机制,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模式,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截至9月底全市县级二级综合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临床路径工作。

  三是紧密型医共体助力分级诊疗。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目前全市共建立紧密型医共体试点11个,每个医共体牵头医院都分别选择1-2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紧密型试点,要求做到“三联、四通、五确保、六不变”。坚持医保基金预算包干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序实施双向转诊。开展县乡医疗机构部分病种“同病同价”试点,用价格机制倒逼县级医院将病人向下转诊;建立医共体内利益分配新机制,用激励机制鼓励县级医院将病人向下转诊。上半年可补偿费用占比为89.29%,实际补偿比为78.63%,分别高于省试点县平均水平0.31个找总结点和1.84个找总结点;县域外住院人次同比减少12.2%。

  四是临床路径管理和按病种付费规范医疗行为。

  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根据医院类别不同分类实施,实施病种不少于100种,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完成率占出院总例数的30%,二级医院不少于50%。同步推行临床路径下的.按病种付费,上半年,市、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补偿共59207例,占上述医疗机构总住院人次的34.9%,按病种付费补偿支出占上述医疗机构总住院补偿支出的41.3%。与20xx年度同期相比,市、县两级医疗机构总的按病种付费执行率同比增长10.8%。

  五是开展处方点评,加强对价格高、用量大、非治疗辅助性等重点药品监控力度,完善药品重点监控预警管理机制,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行动计划 篇2

  “教育要发展,师资须先行”。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要发展孩子,必须先发展教师”。为了持之以恒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制定我园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一、现状分析中心幼儿园幼儿园目前拥有教职工29名,其中专任教师24名,后勤员工2名,保安2名,司机1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有23名,45岁以上教师有1名。大专学历的教师有19名,在职学历培训有3名。

  教师队伍总体上一方面表现出了年龄结构较合理、学历层次在提高,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新教师教学经验尚不足、教师培训任务重、难度大的现实。

  二、指导思想从幼儿园新三年发展规划及教师的实际出发,坚持师资队伍建设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打造新一轮教师发展梯队,整体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建设一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匹配的教师队伍。

  三、总体目标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突破口,积极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有时代精神和创造能力、基本功硬和业务强的幼儿园教师队伍。

  四、基本任务(一)师德建设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我园将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并确立以德为重的管理理念,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积极实施师德建设的思路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师德建设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学历结构到20xx年,力争使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比例的教师数量占在编教师总数的90%以上。

  (三)专业能力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把握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新推出镇、园级新秀、能手1—3名,争取使1-2名青年教师在是市内展示教育教学。

  100%的在编一线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到20xx年,50%以上的在编一线教师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100%的在编一线教师能运用新课改主题活动多媒体资源库开展教育教学。

  四、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措施(一)加强规划,有效落实。

  分析幼儿园师资情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和计划。从幼儿园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学期园务计划——学期业务计划,加强审核,层层分解,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加以有效落实。每学年对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调整。

  制定师德师风建设计划,根据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倡导“立足农村,心系孩子,无私奉献”。围绕幼儿园绿色教育的实践,提倡“爱生、爱业、爱园”的“绿色教师”。依据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要求和任务,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党、政、工、团联合开展活动为思路开展活动。树立师德高尚的教师典范,学习他人优点,弘扬先进精神。

  (二)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1、建立分层负责制。形成师资队伍建设中以校长为总体责任人,业务园长为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项目组长为具体责任人的分层负责制。使幼儿园中层干部明确各自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协调一致地开展活动。

  2、建立捆绑考核制。开展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结对带教活动。将新教师的成长与指导老师的考核成绩相挂钩,形成新教师培养的捆绑考核制。

  3、完善分层培训制。完善幼儿园师资的分层,形成从“青年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的层次合理、整体性强、水平较高、充满活力教师发展梯队。

  4、实施结对互评制。开展与市级一级幼儿园的结对共建活动,派遣教师向结对园学习,拓展教师的思维,推动教师成长。同时,邀请结对园老师来园观摩活动,开展相互观摩评价。

  5、确立评优奖优制。设立镇首席教师、镇学科带头人、幼儿园教坛新秀、幼儿园绿色教师等奖项,开展评优奖优活动,不断弘扬先进。

  (三)分层培训,整体成长。

  第一层面:骨干教师层面。指幼儿园的教研组长、镇学科带头人、幼儿园教坛新秀等成员。从政策和配套资金上,加强对现有骨干教师的培养,切实发挥教研组长的主导作用,以教研组为主阵地,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形成一个个共进的.团队。通过教研组长例会、幼儿园课题组研究、“新芽”俱乐部活动的研讨,提高骨干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通过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

  第二层面:成熟教师层面。指幼儿园30岁以上,具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通过开展成熟教师与青年教师的各类专题带教,在成熟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中发挥特长,不断成长。如:环境创设、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区角活动、班级管理等有针对性的专题带教,发挥成熟教师的特长,形成良好的学习指导氛围,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第三层面:青年教师层面。指幼儿园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活动想得出、技能拿得出、班级带得出。其次,让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合适的个人发展规划,做到心中有目标,发展有阶段,专业有成长。

  (四)加强考核,多元评价。

  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自评、互评、管理者评价和社会家长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开展相关的评优奖优活动。强化对教师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增强幼儿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行动计划 篇3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每天在正式上课之前,对一天要进行的教学任务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令今天的教学任务圆满的高效率的完成。首先,要提前对授课内容进行预习,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在课上思绪混乱,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及我们思路的清晰;其次,要详细了解学生,只有这样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使实际实行时效率能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制订计划必须按自己的特点自己制订,不能仿制别人的计划,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计划只是一种手段,绝不要为了列计划才去列计划,只要是能达到目的的计划才是有用的计划。实施计划时,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每天合理的计划,我们教师一定能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疏忽对自己的提升,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行动计划 篇4

  (一)短期计划

  20xx~2010年:

  1、 初步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职业,可与学长学姐交流(尤其是大四毕业生),向他们询问并

  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情况;

  2、 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增强自己的交流技巧和人际关系,锻炼检验自己的

  各种能力;

  3、 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有效利用网络知识和计算机辅导自己学习;

  4、 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补充课外知识,充实自我。

  20xx~2011年:

  1、 可尝试兼职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持之以恒,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

  或英语专业有关的工作;

  2、 增强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拿到专四考试证书和计算机二级证书;

  3、 选修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

  20xx~2012年:

  1、 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会在攥写学期论文、课程论文等专业文章时,

  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以后就业时员工所需的创造性作准备;

  2、 培养就业能力,可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暑假工作,与同学交流求职心得,学习写简历。

  求职信等,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

  3、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拿到专业八级考试证书作准备;

  4、 积极加入校友网,向已毕业的学长学姐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20xx~2013年:

  1、 对前三年的准备作总结,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

  2、 开始工作的申请,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单位信息,

  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和实战演练;

  3、 复习专业知识,拿到专业八级考试证书。

  (二)中期计划

  20xx`~20xx年:

  1、 掌握职业技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弄清岗位职责,明确工作任务;

  2、 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树立良好的职业工作形象;

  3、 适应组织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包括与领导相处和同事相处。与上司相处方面,要明白

  并努力达到上司对自己的期望,获取上司信任,培养自身的亲和力、适应性、可塑性和忠诚性(不包括盲从);在与同事相处方面,要遵循团体规则,学会合作,承认他人能力,不可自视过高,徒增嫉恨;

  4、 在工作中学会在压力下处事不惊,保持冷静,经得起考验;在困难中进步,不心灰意冷,

  萎缩不前,积极解决障碍和困难;

  5、 寻找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给自己定向,使自己的才干与组织要求相适应。

  20xx~2016年:

  1、 成为基层管理人员,培养本基层的管理能力,如:业务知识技能、统御力、行动力、谈

  判力、企划力、指导培养部署能力、创造力等。

  2、 找到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组建家庭,承担家庭责任,处理好自己与配偶的关系,不把

  恶劣情绪带至工作上,影响工作能力和决策。

  20xx~2018年:

  努力工作,争取成为中层管理人员,培养本基层的管理能力,如:领导统御力、企划力、先见性、对外调整力和领导魅力。

  (三)长期计划

  1、在自己有了丰富的职业阅历之后,可自主创业,注册一家外国语言培训公司,使其在三年内在国内成为知名企业;有机会的话,可扩展到国外;

  2、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在基层和中层管理人员的基础下,还需不断提升领导魅力、决断力和组织革新能力;

  3、可利用去国外出差的机会旅游,增强自己的见识,娱乐自己。

行动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各项目标。

  二、疟疾流行特点与流行区分类

  我市属疟疾的非恒定性和低流行区域,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经过多年综合防治,我市消除疟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年达到了卫生部确定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近年来,全市疟疾疫情时有波动,但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连续多年控制在0.5/万以下。卫生部根据年疟疾疫情报告,确定疟疾流行区以县为单位分四类:一类县(区)为3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于万分之一;二类县(区)为3年内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1年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三类县(区)为3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四类县(区)为非疟疾流行区。对照上述标准,我市9个市(县)、区中,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新区为二类县(区);滨湖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为三类县(区);无一类县(区)和四类县(区)。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年,全市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年,全市达到消除疟疾标准,并继续开展巩固监测工作;到20xx年,全市通过省消除疟疾考核认证;到年,巩固消除疟疾达标成果,确保疫情不反复。

  (二)阶段目标

  1.到年, 4个三类县(区)和3个二类县(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目标,年底前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2.到年,江阴市、宜兴市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的目标,年底前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3.到年底,所有市(县)、区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并继续开展巩固监测工作;到年,全市通过省消除疟疾考核认证;到年,巩固消除疟疾达标成果,确保疫情不反复。

  (三)工作指标

  1.技能培训

  (1)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从事疟疾防治相关业务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及消除疟疾工作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2)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从事内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等临床专业的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生以及二类县的村卫生室医生,接受疟疾防治知识和诊断、治疗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3)市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相关检验人员,接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4)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比例:年达到95%以上;年达到100%。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

  (1)到年,市和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产、儿童、传染等专科医院全部能够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年达到90%以上;年达到100%。

  (4)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接受实验室检测的比例:年达到100%;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得到基因检测的比例:年达到75%;年达到100%。

  (5)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自境外疟疾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的比例:年达到100%。

  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到年,疟疾病例诊断后12小时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

  4.疫点处置

  到年,疟疾疫点处置率达到100%。

  5.媒介防制

  在疟疾传播季节,二类县(区)居民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设施的比例:年,达到80%;年,达到90%。

  6.健康教育

  (1)到年,二类县(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边境口岸和卫生检疫相关工作人员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2)在出入境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场所放置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的比例:年达到90%;年达到100%。

  7.到年底,以市(县)、区为单位,全部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认证。所有通过认证的市(县)、区,县级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继续保持完备的疟原虫血检设施和能力,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能及时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检,流行病学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疟疾病例均进行实验室基因鉴定。

  四、防治策略和措施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地区疟疾流行特点、防控工作和能力状况,采取适当的防治策略和措施。其中,二类县(区)实施以清除疟疾传染源、阻断疟疾在当地传播为重点的综合措施;三类县(区)实施以加强疫情监测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传播为重点的综合措施。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1.及时发现疟疾病例。按照逐级培训的原则,开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由市培训到市(县)、区,市(县)、区培训到社区和乡村,按期达到疟疾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指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具备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的能力,配备发热病人血片镜检所需器材,及时对“三热”病人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按期达到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工作指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并采制滤纸血;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基因检测,按期达到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工作指标。

  2.规范治疗疟疾病例。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其中对境外输入的疑似恶性疟病例可直接采用青蒿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例要进行全程督导服药。为提高临床治疗及时率,市和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规定储备一定数量的抗疟药品,并加强对药品保存和使用的管理。年底前,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储备用于治疗间日疟的氯/伯喹至少30人份,用于治疗非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复方青蒿素类口服药至少10人份,用于抢救治疗重症输入性恶性疟的青蒿素类注射剂至少10人份(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各5人份);每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储备氯/伯喹至少10人份,复方青蒿素类口服药至少5人份,蒿甲醚、青蒿琥酯各1人份。年后的药品储备数量根据各地消除疟疾工作进程进行调配。

  3.依法加强疟疾疫情报告与病例核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都要在1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核实,并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所有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要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复核;所有镜检阴性的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滤纸血,要送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进行基因检测。

  5.有效落实休止期根治和人群服药。各地要在每年疟疾传播休止期,组织对上年度发现的所有间日疟病例进行休止期根治。

  (二)加强媒介防制

  2.抓好个人防护。提高居民防蚊意识,提倡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触。

  (三)加强健康教育

  1.强化公众疟防宣传教育。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结合“全国疟疾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开发和制作健康教育材料,为开展公众宣教提供技术支持。

  2.强化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在出入境口岸设置公益广告宣传栏或电子屏幕等设施,在出入境旅客通道摆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旅游部门要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组织对领队、导游人员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向旅客和游客宣传疟疾防治知识。

  3.强化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教育部门要对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进行部署和安排,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工作指导。中小学校要结合健康教育课或主题班会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通过发放规范性宣传教育制品等方式,向学生家庭宣传相关防治知识。

  4.强化社区宣传教育。二类县要在各医院候诊大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三类县应在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

  (四)加强流动人口疟疾防治

  1.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卫生、教育、公安、商务、旅游、检验检疫等部门参加的流动人口疟疾防治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卫生、检验检疫等部门定期向公众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旅游部门按照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定期或不定期向旅游者发布境内外疟疾流行状况和相关信息。

  2.开展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防护。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对出境人员宣传疟疾防治知识,提供咨询服务。旅游、商务等部门要督促旅行社、劳务派出机构等有关单位为出境人员提供抗疟药品和防蚊设施,并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对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培训。

  3.做好入境人员疟疾筛查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在入境口岸对自境外疟疾高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疟疾筛查,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疟疾病例信息。各级卫生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返回居住地的境外输入疟疾病例以及居住地周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同批集中入境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和健康宣教。旅游、商务等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入境人员疟疾防治相关工作。

  4.加大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力度。在疟疾流行区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为施工人员提供蚊帐等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并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疟疾防控工作。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病例发现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向感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信息,协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沟通等工作。

  (五)加强疟疾监测检测网络建设

  1.健全全市疟疾实验室网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规范开展发热病人的疟原虫血片镜检。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进行复查,并抽查至少5%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确诊的疟疾病例血片进行复核,并抽查1%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各级实验室要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与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网络正常运行。

  2.开展主动病例侦查。二类县(区)每个镇(街道)在疟疾传播季节至少开展5次主动病例侦查,对近2周的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血检或RDT检测。

  3.做好消除疟疾地区的监测工作。对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的地区,继续开展相关医务人员疟疾诊治技术培训,重点加强临床疑似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并加强对来自疟疾流行区人员的疫情监测,防止出现继发病例。

  五、政策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市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血地防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市消除疟疾工作,建立由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多部门协作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挥血地防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军队系统消除疟疾工作按照军队管理体系组织,与当地政府消除疟疾工作计划同步实施。武警、公安现役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

  (二)依照法律法规,科学消除疟疾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三)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卫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做好综合协调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消除疟疾工作相关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疟疾防治专项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旅游、商务等部门配合卫生部门,加强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出入境防病管理,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文广新部门负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科技部门负责将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列入科技计划。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协调抗疟药品、试剂的生产供应。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各级爱卫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蚊虫等病媒生物防制管理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

  (四)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市和市(县)、区两级分别建立消除疟疾专家技术指导组,健全寄生虫防治与病媒生物防治专业队伍,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消除疟疾技术方案,为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市卫生局要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负责疟疾等寄生虫病防治的专门科室并配备得力人员,负责消除疟疾行动的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承担消除疟疾工作任务的科室,并配备专职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有专人负责消除疟疾工作。各级卫生部门逐级分期分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保证培训质量,提高业务水平。

  (五)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经费物资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根据当地疟疾流行程度和消除疟疾工作实际,将消除疟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全球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二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全球基金项目单独账户,三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有消除疟疾专项经费账目。合理利用全球基金和各级财政安排的疟疾防治资金,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消除疟疾工作。

  (六)强化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

  各地要根据国家和省、市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订消除疟疾实施计划和方案,并将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根据“科学、定量、随机”的原则,制订详细的督导检查方案,定期不定期开展自查和抽查。到年, 4个三类县(区和3个二类县(区在达到消除疟疾工作目标并完成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向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到年市、市在达到消除疟疾工作目标并完成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向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到20xx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市参加省级达标考核认证。市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对各市(县)、区进行复核,并确认达到相关考核标准后,报请省人民政府血地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考核评估。

【行动计划】相关文章:

制定行动计划11-22

精选行动计划四篇08-14

行动计划书11-03

行动计划(精选11篇)12-20

行动计划7篇12-30

【精选】行动计划3篇05-22

【精选】行动计划4篇05-23

行动计划5篇01-01

行动计划6篇10-08

行动计划三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