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班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教育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2、帮助幼儿了解蛀牙虫的危害及几种预防蛀牙的方法。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带、牙齿模型(一个完好的,一个龋齿的)、牙刷、一条毛巾。
活动过程
一、观察模型,引起幼儿兴趣。
1、看牙齿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后说一说;牙齿怎么了?让幼儿知道有了蛀牙就会牙疼。
2、请幼儿自由讨论:为什么会有蛀牙?有了蛀牙怎么办?怎样才能预防蛀牙?
教师小结:要保护牙齿的健康,就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睡前不吃食物等。
二、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先从上往下刷,再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干净。
2、幼儿集体练习刷牙方法。
三、学唱歌曲《蛀牙虫》
1、师示范演唱一遍。
2、师分句教唱歌曲,幼儿分句学唱。
3、运用各种形式学唱歌曲,如:唱给蛀牙虫听,和老师比赛等。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蛀牙的危害,以及几种预防蛀牙的方法。并且知道了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由于许多幼儿都有保护牙齿的'常识,所以本次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纪律也很好,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活动结束
可以让一两个小朋友谈谈对刷牙的意识和感想。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能按大小标记分类。
2、 在游戏中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幼儿操作卡:大小萝卜若干、大小花片若干、大小积木若干
2、 大小标记三对,背景房子四座、沙盒若干、篮筐两个
3、 音乐磁带、小兔挂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兴趣
兔妈妈:“孩子们,秋天到了我们去公园玩吧!”(随音乐做律动进教室)“来妈妈给你们拍照”
二、 认识大小标记
1、 兔妈妈:“刚才我给你们拍了照,现在也请你们给妈妈拍张照吧!”(幼儿做拍照动作)
“快看,妈妈的照片印好了。来请你们也学妈妈的样子,两手伸开,两脚分开”(教师出示大标记)
“好,请你们再给妈妈拍一张。”(做小标记动作)
“好了,照片又印好了,这上面的动作,两脚并拢,两脚靠拢。”
2、幼儿根据照片的动作,来区别标记的不同
兔妈妈:“你们看看,两张照片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说出感受)
“当你们两只手伸出来,两只脚分开,有什么感觉”
“对了感觉大大的,这表示大的意思,这叫大标记。”
“当你们两只手靠着身体,两脚并拢,就觉得怎样?”
“对了,感觉小小的,这表示小的意思,这叫小标记。”
三、按标记进行分类
1、 幼儿操作。
兔妈妈:“你们认识大小标记了吗?妈妈这里有两只篮筐,请你们来认一认上面的标记。”
“这两只篮筐是装积木的,可是妈妈不小心把积木都打翻了,你们愿意帮妈妈把积木放回篮筐吗?”(启发幼儿说出大积木放入有大标记的筐,小积木放入有小标记的筐。)
集体检查,纠正。
2、游戏:萝卜回家
兔妈妈:“你们真聪明,把积木都送回了自己的家。可是,还有人也想回自己的家,就是那边的'萝卜宝宝。你们看看这些萝卜宝宝有什么不同?
“这里有四座房子,房子上贴有什么标记?这就是萝卜的家。”(启发幼儿说出有大标记的房子是大萝卜的家,有小标记的房子是小萝卜的家。)
“现在我们一起去把萝卜送回家吧,一定要看清标记,不要送错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检查,集体纠错。
[page_break]
活动结束:
听音乐,做动作离开教室。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经过两周的“春天”主题活动,孩子们对于春天的季节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寻找春天的活动中,幼儿对于各种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吹泡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因此,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尝试印泡泡,在活动中感知不同的颜色。
2、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吹泡泡玩具人手一个,红色、蓝色、黄色水粉颜料,长卷纸,卷筒纸芯,圆形玩具,纸杯,粗毛笔管等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抓泡泡
教师吹泡泡,幼儿抓泡泡。
老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我们来抓泡泡吧!
老师:你抓到泡泡了吗?你抓到的'泡泡长得什么样子?泡泡是什么颜色的?泡泡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印泡泡
(一)小动物吹泡泡
老师:今天呀,有许多小动物也要来吹泡泡,我们看看哪些小动物要来吹泡泡?我们帮助他们把泡泡变出来好吗?
老师:有什么办法可以变出泡泡?
老师:小纸筒的本领真大,可以变出泡泡,还有什么可以变出泡泡?
(二)印泡泡
老师:你们想要帮助小动物吹泡泡吗?吹的时候,你要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想吹(红)颜色的泡泡。
幼儿印泡泡,教师个别指导。
三、泡泡满天飞
老师:今天啊我们帮助小动物吹了好多泡泡,开心吗?你们还想吹泡泡吗?那我们一起来吹泡泡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讲讲、尝试操作中学擦鼻涕,并教育幼儿养成自觉擦拭鼻涕的良好卫生习惯。
重点与难点:
使幼儿知道有了鼻涕就要擦,擦拭方法基本正确。
活动准备:
“主题:小医生”墙饰、看讲图片、娃娃若干、纸巾、手帕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流鼻涕了
1、引出话题:冬天来了,天气很冷,你看,宝宝出门时妈妈是怎样做的?我们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给我们穿上什么?
2、马路边的.汽球很漂亮,你们猜猜宝宝会干什么?他把口罩怎么了?
3、大风钻进了宝宝的身体里,“阿嚏!”宝宝怎么了?宝宝怎么会感冒的?
二、尝试操作:擦鼻涕
1、出示流鼻涕的“宝宝”:哎呀,宝宝真的流鼻涕了?怎么办?
2、请个别幼儿为宝宝擦鼻涕,教师注重观察并正确示范。
3、幼儿分别为娃娃、动物宝宝擦鼻涕。
4、为好朋友擦或自己擦鼻涕,并互相检查和提醒。
活动结束:
“小手帕,真漂亮,天天放在口袋里,吃完点心擦擦嘴,还能擦汗擦鼻涕。”手帕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了鼻涕我们就要用手帕擦掉。
活动后反思:
生活活动是一种活动形态,既指日常生活起居的各个环节的活动,也指为进行生活教育专门组织的活动,还指在其他活动形态中涉及到有关生活教育内容时短暂的插入性活动。本次活动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以游戏化的形式组织开展。在整个活动中,虽然孩子们爱好较高,活动效果也不错,但存在着一些“传统”问题:其一重点可以更加突出,例如在学习正确的擦拭鼻涕方法时,教师除了示范两三次之外可以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再练习几次,帮助巩固。其二在每个环节中应更注重师生互动,让孩子多说、多做、多发表建议,做到真正放手。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探索蛋宝宝摔不破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蛋的能力。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发言的能力。
活动准备:
熟蛋若干(并画出五官)、米、沙、海绵、棉花、泡沫套、铅丝、报纸、布头、袋子、橡皮泥、实物记录表1个、母鸡头饰1个、情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去鸡妈妈家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导语:我是鸡妈妈,我生了好多的蛋,太高兴了,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去我家做客。
2、幼儿随鸡妈妈,到家里。途中幼儿需经过一个门槛,师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从门槛的高处往低处跳。
二、引发思考并尝试保护蛋宝宝的办法
1、以游戏口吻:“我的蛋宝宝真淘气,也想从高的地方跳下去,可是我又害怕我的小宝贝会受伤,怎么办呢?”“小朋友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的蛋宝宝跳下去,且不会受到伤害呢?”师启发幼儿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2、自由探索:在不让蛋宝宝受到伤害的情况下,让蛋宝宝从高处跳下去。
(1)第一次探索:激发幼儿小心翼翼地保护蛋宝宝,探索各种能让蛋宝宝跳下去又不会摔破的方法。
引导语:“请材料王国的朋友们来帮助蛋宝宝,让蛋宝宝也能跳起来。”介绍材料名称:米、沙、海绵、棉花、泡沫套、铅丝、报纸、布头、袋子、橡皮泥。
交待规则:①拿材料时要声音轻,动作轻;②注意安全,不将沙子弄到衣服上及眼睛里。③听到老师拍手的声音,就要赶快做回来。
(2)幼儿操作,师观察并及时鼓励。在观察中,重点让幼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蛋宝宝跳下去且不会受伤。鼓励能力差的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用多种方法去尝试,帮助其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乐趣。
(3)集体分享第一次探索的经验。
请幼儿讲述并演示刚才自己尝试的'几种能使蛋宝宝跳起来且不会受伤的方法,并针对刚才发生的蛋宝宝不小心摔破了,以及同样的材料可以用什么方法让蛋宝宝更安全,让鸡妈妈更放心等问题,激发幼儿进行第二次探索。
(4)幼儿第二次探索:什么样的方法更安全?
幼儿再次利用各种材料,深入探索。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增加材料的量或结合2-3种材料为蛋宝宝提供更安全的跳的条件。
(5)集体分享第二次探索的经验。
师出示实物记录表,请个别幼儿讲述和演示自己想到的办法,并做记录。
共同讨论、对比哪种方法让蛋宝宝跳得更安全、更开心。
三、以“蛋宝宝送礼物”分小礼物,活动自然结束。
四、延伸活动:
拓展思维: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蛋宝宝的好朋友能帮蛋宝宝跳起来,让我们再去找找看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直线和波浪线,并尝试绘画。
2、练习画圆形,并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的天气真好,太阳照得我们暖烘烘的,那你们觉得太阳宝宝有没有爸爸妈妈呢?
二、出示范画,并进行示范讲解。
1、我们看,太阳宝宝的一家,中间是宝宝,两边是爸爸妈妈。我们看宝宝的脸怎么样?爸爸妈妈的呢?
2、爸爸妈妈的头发和宝宝的有什么不同呢?
3、小结:爸爸的头发是很短的,还有胡子,妈妈的头发是长长的.,还是卷卷的,而宝宝的头发也和爸爸一样是直直的,比爸爸的长一点。
4、那你们想不想来画一画太阳宝宝的一家呀?
5、我们先画好脸,然后用直直的线来画出爸爸和宝宝的头发。我们一起伸出小手来试一试。
6、妈妈的头发有点难哦,看好哦,像开小火车一样开到上面,再慢慢下来,像爬小山一样,一条波浪线就画好了。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来画一画吧!
现在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白纸,你们也来试一试画画太阳宝宝的一家吧!记住爸爸妈妈和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主题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来进行,幼儿对爸爸妈妈的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绘画过程中对直线掌握的较好,波浪线对孩子来说难度还比较大,需要多加练习。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甜美温馨的意境,学习相应的叠词。
2.感受冬季太阳的温暖,知道冬季要勤晒被子。
活动准备:
1.挂图22号
2.小猪、小花猫、小山羊、小松鼠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师:在冬天出太阳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干嘛?
师:为什么小朋友喜欢晒太阳呢?除了小朋友喜欢晒太阳还有也要晒太阳呢?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我的森林里的.朋友在干嘛?
2.欣赏故事并理解并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讲述后提问:故事里都有谁?他们都做了什么事情?
教师出示挂图再讲故事提问:
胖小猪为什么喜欢晒被子?
小花苗为什么喜欢晒被子?
小山羊为什么喜欢晒被子?
(引导幼儿说叠词)
最后小松鼠是怎么做的?
小松鼠的被子在哪里啊?
到了晚上小松鼠又说了什么?
3.教师完整讲一遍故事。
请幼儿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分别学故事里的对话。
活动反思与建议
公开课的选课很重要,作为新老师更加难以抉择,蔡老师的这个活动选的很好。《香香的被子》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而且故事贴近幼儿生活,知道晒太阳的作用,培养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1、PPT;西瓜、猕猴桃;果汁。
2、幼儿已积累关于水果的一些相关经验。
活动关键点: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果汁,并说说果汁的味道。
1、你们喝过果汁吗?喝过什么果汁?
2、果汁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小结:果汁的味道有甜甜的,有酸酸的,也有又甜又酸的。
二、幼儿看看果汁的颜色,找找水果朋友。
1、提问:果汁是什么做成的?(水果)
2、PPT出示果汁,问:这杯果汁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你怎么知道的呀?
小结:用眼睛看看果汁的颜色就能知道是什么水果宝宝,紫色的是葡萄汁,
葡萄汁是葡萄的好朋友…
三、幼儿观察比较,尝尝果汁的味道。
1、教师出示一杯绿果汁,问:这杯果汁什么颜色?你们知道它的'好朋友是谁?
2、出示西瓜、猕猴桃,谁是这杯绿果汁的好朋友呢?为什么?
(西瓜说:我有一件绿衣裳,我是你的好朋友;猕猴桃说:我的果肉是绿色的,我是你的好朋友。)
3、到底谁是它的好朋友呢?让我们来尝一尝。
现在你们尝出来了吗?谁是这杯绿果汁的好朋友呀?
4、教师现场验证。
小结:原来有些果汁的好朋友不单单要看颜色,还要想想果肉的颜色。
延伸活动:
水果宝宝夸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她还带来一些果汁朋友请你们尝一尝,尝好了告诉客人老师你喝的是什么果汁哦!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捕鱼小班教案09-13
《漱口》小班教案08-17
《野草》小班教案08-17
小班教案过河10-20
花瓶小班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