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习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平、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说完后可
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习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桂林山水的特点写清楚的,同时了解比喻、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用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特色:
品读审美,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汇报资料、交流感受。
1.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桂林的资料。
生1:桂林在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湘桂铁路经此,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生2:桂林以风景秀丽著称,独秀峰,象鼻山,七星岩等为著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
生3:……
2.师相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桂林的'了解还真不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桂林的了解将会更深。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发现特点。
1.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地读文章并在书上写好旁注)
2.师:谁想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
3.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三、学习桂林山水的特点。
(一)学习桂林“水”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找到写桂林“水”的段落进行朗读。
2.指导学生提问题:
a。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
b。作者是怎样写桂林的“水”的?
3.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相机板书。
静
桂林“水” 清
绿
5.指导学生 朗读写桂林水的有关语句。
(二)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找到写桂林“山”的段落进行朗读。
2.指导学生提问题:
a。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b。作者是怎样写桂林的“山”的?
3.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相机板书。
奇
秀
桂林的“山”
险
5.指导学生 朗读写桂林山的有关语句。
(三)指导学生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段落。
四、尝试背诵,体验美。
1.学生 再读2、3自然段。
2.学生 试背2、3自然段(背不出来的学生可看书)
五、读写有机结合,创造美。
1.选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进行仿写。
2。根据本文的写法写写自己家乡的风景。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提高说话和评议的能力。
2、会用句式“先……接着(然后)……最后”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能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吹泡泡的过程按顺序说清楚以及想象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2、教学难点 :观察吹泡泡的动作,能分解出一个一个的动作。
教学准备:
肥皂水及吸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观察游戏的说话课,题目叫《吹泡泡》。要求小朋友一边玩,一边认真地观察,我们来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谁观察得最仔细,并能把吹泡泡的过程有条理他讲清楚。
2、吹泡泡,练习说吹的过程。
(1)自由吹泡泡,边吹边想: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板书:吹
(2)看别人吹泡泡,说说吹泡泡要有哪些动作。(吹的人要注意将动作较清楚地演示出来)板书:拿放吹
(3)用上句式“谁先______”把吹泡泡的过程讲清楚。(如:小明先拿起吸管放到有肥皂水的瓶子里蘸一下,接着把吸管
的另一头放到嘴边,最后对着吸管口轻轻一吹,泡泡就吹出来了。)
(4)评议:1、过程有没有颠倒?
2、关联词有没有用对。
(5)”轻轻一吹”还可以换什么词?
(小心地、小心翼翼地……)
(6)连起来说说吹出泡泡的过程。
同桌互说一指名说
3、再吹泡泡、观察泡泡的样子。
(1)比一比,谁吹的泡泡最大、最多。一边吹一边看:这些泡泡怎么样子的?像什么?板书:看
出示基本句式:
(又大又圆的、串串的、圆圆的、彩色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
(刀评议:从泡泡的形状、大小、颜色上去评议泡泡像什么说得好不好。
(3)变换句式说1、泡泡(),像()。
2、()的泡泡(),像()
(4)任选一种句式说说泡泡的样子像什么。
(5)用句式:把泡泡的`样子说具体。
(6)当你看到这些美丽的泡泡时,你会怎么赞美它们呢?(真是美丽极了!多美啊!……)
(7)把泡泡的样子连起来说一说。(自由说——指名说)
(这些泡泡有的又大又圆像只大皮球,有的五颜六色像节日的彩球,还有的虽然很小,但一个挨着一个,像一申串葡萄,真是美丽极了。
4、观察想象
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们是怎么样的?会飘到哪里去?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动脑筋,看谁的想象能力强。板书:想(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愿望、心里话讲出来)如 ①这些泡泡慢慢悠悠地飘呀飘,它们想飘到祖国各地去,看看改革开放的新景象。②这些泡泡自由自在地飘呀飘,它们要飘到月球上去,看看月球上究竟有些啥。
5、把整个活动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基础好的班级可以把想象的内容也说上去。
6、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2-21
小学语文教案08-26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