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5-28 13:26:3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7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乐于帮助得意识。

  2.使幼儿进一步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问,使幼儿将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情绪和体验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可变换表情的蜗牛图两幅(蜗牛壳上分散贴上双面胶)。

  2.彩色皱纹纸若干张,电话一部。

  3.一面铃鼓,粘在夹子上的彩带同幼儿人数一样多。

  活动过程

  (一)知道自己的帮助能使别人和自己都高兴。

  1.师生围坐在地毯上讲故事:

  森林里在开动物联欢会,小蜗牛被小河挡住了路还没来,它很着急。

  问题:请小朋友帮它想想办法。

  2.继续讲述并提问:

  大家帮小蜗牛过了河,小蜗牛真高兴,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露出了微笑?

  是谁帮它想的办法?

  你帮了小蜗牛,你心里感觉怎样?

  3.小结:别人有困难时,你帮助了他,他会很高兴,你自己心里也很高兴。

  (二)体会自己的帮助能使别人和自己都高兴。

  小蜗牛打电话说想参加服装表演,可自己的.衣服不漂亮,很着急,怎么办?

  1.小蜗牛又有困难了,我们应该怎样做?

  2.帮小蜗牛装饰衣服

  ①观察小蜗牛的表情(不高兴)。

  ②演示装饰方法:将皱纹纸团过后粘在蜗牛壳上有胶的地方。

  ③幼儿分两组装饰

  ④观察小蜗牛的表情(高兴)。

  问题:小蜗牛为什么笑了?谁帮它们穿的花衣服?

  你帮助了小蜗牛,他们很高兴,你心里怎样?

  请你看看你身旁的小朋友脸上怎样?

  3.小结。

  (三)通过游戏,进一步体验和表达互助带来的愉快情绪。

  1.继续叙述故事:小蜗牛的衣服最漂亮,得了第一名。

  2.小蜗牛送来了许多彩带感谢小朋友,大家用彩带做一个《揪辫子》的游戏。

  ①出示彩带,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②提示幼儿互相帮助夹辫子;

  ③教师与小朋友一起用鼓声当信号游戏。

  延伸活动

  到户外继续游戏。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处于萌芽且敏感时期,他们似懂非懂地了解一些社会行为—— 知道家人爱自己却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爱自己的、懂得要爱家人却不懂得如何感恩回报亲人的爱;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们逐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照顾他人。本活动以一个温情感人的故事为引子,创设一个感悟亲情温馨互动的平台,将幼儿带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爱、说出爱、做出爱的的行动,唤起幼儿内心深处真挚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小乌鸦与妈妈之间真挚的情感。

  2、感受爱人与被爱的幸福。

  3、尝试做一些关爱家人的行动。

  教具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挂图、一次性纸杯

  2、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之间的温情互动。

  活动过程:

  一、”爱”的诠释

  1、初次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与情节。

  A、师播放课件,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认真听,仔细看。

  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从大森林里请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瞧,它是谁?

  对!是小乌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吧!宝贝,把小眼睛看到这来,(出示课题)

  师:那是谁爱妈妈啊!宝贝把小耳朵竖起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B、倾听故事、提问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师:孩子你们从这故事中听懂了什么啊!

  2、再次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真挚情感。(配乐)

  师:刚才宝贝们说得都很好,但老师有个问题想不明白,为什么乌鸦妈妈自己不去捉虫吃?

  二、”爱”的教育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理解亲情的温馨。

  A、提问:对!乌鸦妈妈会一天一天的老了,那你们的妈妈会不会慢慢的老了呢?

  师:那你们可曾知道妈妈小时候是怎样照顾你们的呢?

  幼儿讨论

  师:请宝贝们把眼睛看到这来,看看爸爸妈妈为你们做了些什么?

  B、教师播放视频(感恩视频)

  师:看到这你们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吗?

  师:来!宝贝,我们一起对爸爸妈妈说:妈妈辛苦了!爸爸谢谢你!爸爸妈妈我爱你!

  2、引入播放电视公益广告,主题升华-爱是奉献给予。

  A、师:宝贝!老师从你们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爱,有些爱不光要说还要用行到来表达!像小乌鸦一样老师这有一位小朋友,他用行动来表达他的爱!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看见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呢

  B、播放电视广告

  提问:片中的小朋友看见了什么?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三、“爱”的行动

  1、师:孩子们!你们是否也可以用行动来说出自己的'爱呢?

  (拥抱、亲亲、捶背等)

  2、音乐响起(爸爸妈妈谢谢你)幼儿互动

  师小结:其实“爱“很简单,给妈妈一个吻,给爸爸一个拥抱,给爷爷送一杯茶,给奶奶一句谢谢等,甚至于你们乖乖的,不吵不闹,那也是对爸爸妈妈的一种爱!

  四、“爱”的延伸

  A、师:宝贝,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老师也一样,你们爱老师吗?

  师:老师也爱你们,宝贝在我们的后面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请宝贝们为客人老师送上一杯茶来表达我们的爱吧!

  B、播放音乐:《我的好妈妈》,幼儿把爱心茶送给身边的老师妈妈,结束。

  教学反思:

  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和奉献,教育孩子懂得爱并学会爱。因此我抓住这一点作为本课的情感主线,首先用故事让孩子体会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其次通过“爱” 作为本课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在玩中学效果不错,轻松的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深感觉到一节好的课是不断磨炼,在课堂实践中不断获取经验得来的,这为我以后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启示。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开衫和套衫;学习穿好套衫和开衫。

  2、在学穿开衫的过程中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2、每位幼儿带一件套衫和有扣子的开衫。

  3、教师准备两件有扣子的上衣、一件套衫。

  活动过程:

  1. 认识套衫和开衫。

  出示套衫和开衫

  师:小朋友们,用你们的小眼睛仔细地看一看这两件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师总结:这是开衫,衣服的前面是开着的,用过扣子或者拉链,把衣服扣(拉)好或者解(拉)开。这是套衫,衣服的前面是关着的,不是开着的。

  2. 幼儿穿套衫

  师:现在老师请两位小朋友上来穿一穿套衫。说一说你们是怎么穿套衫的啊?

  师:那你们来看一看老师是怎么穿的。

  老师边念儿歌边穿。

  师:请你们仔细地找一找,套衫上有几个洞?

  师:有哪些洞?请指给老师看一下。

  师:那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哪一面是衣服的前面啊?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幼儿按照前襟上的装饰、领子前后的位置、衣领后的标识、帽子的位置等进行识别)

  师:老师现在念诗歌,然后请一位小朋友根据诗歌内容来穿套衫。

  3.幼儿穿开衫

  师:那这儿还有一件开衫呢,这要怎么穿呢?来看看老师是怎么穿的`。

  教师运用儿歌,讲解并示范穿开衫的方法。

  师:有哪一位小朋友学会了,赶紧来试一试。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看他纽扣扣得对不对啊?

  4. 幼儿学扣纽扣

  师:我们来数一数衣服上的扣子有几颗?扣眼又有几颗?

  师总结:哦!我们发现扣子和扣眼的数量是一样多的,他们是一一对应的。

  师:那你们想一想应该怎么扣呢?试试看。

  教师边朗诵诗歌边一一对应扣纽扣

  师:老师是这么做的,我们先把下面对齐了,然后从下往上扣是不是就不会扣错了

  师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套衫什么是开衫,也知道了他们要怎么穿。我们在家在学校都来自己试试看,多练习一下好吗?

  穿套衫

  一件衣服四个洞,宝宝套进大洞洞,脑袋钻进中洞洞,小手伸进小洞洞。

  穿开衫

  捉领子,盖顶子,小老鼠,找洞子,东钻钻,西钻钻,吱吱吱吱上房子

  扣扣子

  扣子宝宝站一排,门儿也把队来拍。一人对着一个门,站错位置重新来。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我喜欢老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老师工作辛苦、关心爱护小朋友的特点。

  2、能用语言表达对老师的热爱、尊敬之情。

  3、喜欢自己的老师,有爱老师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能用语言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1、认识相关的老师。

  2、师生生活照片、老师制作的教玩具、幼儿自制的小礼物、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并欣赏教师朗诵诗歌《老师的手》,引出话题。

  (二)、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想老师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是如何关心和照顾小朋友的,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

  1、你喜欢的老师是怎么样子的?

  2、老师在幼儿园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3、老师教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三)、幼儿观赏、交流师幼生活、学习的照片和老师制作的教玩具。

  (四)、启发幼儿将自制的礼物赠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

  师:老师关心爱护你们,教你们学本领,你们想对老师说句什么话呢?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呢?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引导我们小班的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孩子们讲礼貌的好习惯。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电话一台

  活动过程

  一、学会打招呼

  1、带来布娃娃与孩子打招呼

  2、孩子与布娃娃打招呼

  3、出示词语:您好、你好、早上好

  4、小结:告诉孩子与人见面时要有礼貌地打招呼

  5、拓展:与人分别时该怎么做?

  二、学习打电话

  1、教师示范接电话,提示孩子要用上“你好”、“请问”、“再见”等礼貌用语。

  2、孩子学习接电话

  3、孩子互相打电话

  三、学会感谢

  1、教师帮女孩子梳头发

  2、引导孩子对老师说“谢谢”

  3、小结:告诉孩子在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而面对别人对自己说“谢谢”时,应该说“不用谢”。

  教学反思

  1、利用小朋友喜爱的布娃娃来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孩子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在问候的`时候声音也很甜,不会像平时早上来园向老师问好时一样大喊。

  2、孩子们在互相打电话时,有的孩子缺少老师的提示时就会一片茫然,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对个体多一些关注,及时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3、在学会感谢这一环节时,应该再延伸一下,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谢谢。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小白兔的基本特征。

  2、喜欢小白兔,愿意和小白兔亲近。

  [活动准备]

  1、拔萝卜,玩具进行曲的音乐。

  2、动物王国图形教具,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小白兔等。

  [活动过程]

  一、带孩子排队到“动物王国”去参观各种小动物,丰富孩子们对动物的认识。

  1、师:今天老师要带孩子们去参观“动物王国”,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带领孩子到了“动物王国”后,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名称,并简单了解它们的特征。

  3、引导幼儿,让幼儿惊奇的发现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动物没有见面,它会是谁呢?老师和孩子一起打开动物王国教具——引出主人公“小白兔”。

  二、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的基本特征。

  1、“这只小兔子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轻轻摸一下小兔子的毛,有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叫——毛茸茸。”

  2、“小兔子长着长长的什么?和小朋友的耳朵一样吗?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一下。”

  3、“它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4、“它的嘴巴什么样子?和我们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互相看一下,最后总结——小兔子是三瓣嘴。”

  5、“看一下兔子的'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6、“小兔子有几条腿?小朋友是几条腿?”

  7.小兔子喜欢吃什么?

  儿歌总结: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眼睛,三瓣嘴,四条腿,前腿短来后腿长,短尾巴,穿着一身毛茸茸的衣服,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三、游戏儿歌《拔萝卜》结束。

  老师准备的食物一会就让小兔子吃完了,等明天小兔子饿肚子怎么办呢?幼儿想象,老师这有一个好办法,拔萝卜喂小兔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围绕着目标,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了小兔子的基本特征,老师以孩子为主体,自己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去认识小兔子,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从而更加喜欢热爱小兔子,在最后拔萝卜游戏时,有个别孩子到处跑,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老师一定要顾及这些孩子。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分享成长的喜悦。

  增进亲子良好的互动关系。

  活动准备

  通知单、长大门、魔法棒、魔法帽、黑布披风、做长大糕的食材和器具。

  活动过程

  1. 事先发通知单,邀请家长参加「庆祝长大」的仪式活动,以全体中班的`师生及家长為对象举办。

  2. 请幼儿回想在「长大好快乐」的主题中自己有哪些成长?印象最深刻是哪个活动,让你学习到了什麼?

  3.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蒐集、準备所需的用品、材料,并一起著手布置场地,让幼儿有活动参与感。

  4. 活动当天,播放轻快的音乐,老师介绍掛了葱和芹菜的「长大门」(塑胶管一人拿一边弯成∩)所代表的含义(葱——「聪明」;芹菜——

  「勤学」),请家长牵著孩子的手一起通过长大门,期许幼儿升上大班后能聪明、勤劳学习、更长大、懂事。

  5. 由一位老师手拿魔法棒、头戴魔法帽和身上披黑布披风扮演成魔法师出现,接著,用「魔法棒」轻点每位幼儿的胸口,让幼儿能更有勇气和

  一颗帮忙别人的心;再帮幼儿戴上「魔法帽」,鼓励每位幼儿发挥自己的优点,培养乐於学习、事事求知的精神。

  6. 将家长与幼儿分成数组,进行「长大糕」〔附〕的製作,製作完成后先放一旁待凉。

  7. 播放温馨的音乐,由幼儿向家长分享自己这段时间有哪些长大的表现,及对将升上大班的期许,再请家长送上对幼儿即将升上大班的祝福。

  8. 由家长将长大糕送给幼儿享用,庆祝自己能顺利长大,并期待自己长大能越来越棒,再请幼儿抱抱、感谢爸妈辛苦照顾自己长大。

  评量

  1.能呈现长大的行為表现。

  2.能和爸妈愉快的参与活动。

  活动结束

  请幼儿将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画下来分享。

  〔附〕 长大糕的做法

  材料:

  在来米粉2杯+1 大匙(过筛)

  糖(细砂糖或红砂糖)1 杯

  水1+1/2杯(可再多一点点)

  麵粉3/4杯

  发粉1大匙

  做法:

  1. 混合麵粉及发粉,装在塑胶袋中摇晃均匀,过筛备用(此时将蒸锅水煮滚)。

  2. 将糖与水煮至糖融化(边煮边搅拌)放凉备用。

  3. 混合在来米粉与糖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混合均匀,将米糊倒入纸质模型碗中(约9分满)。

  4. 放入预热好的蒸锅内,用大火蒸20~30分鐘,蒸好后燜约2分鐘,再打开锅盖,以避免塌陷。用竹籤插入中间,无米糊沾黏即熟。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1-22

小班社会你好教案03-31

小班社会春游教案04-01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会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9-22

小班社会教案06-26

小班社会课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