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美术教案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创造人物的五官,并进行表述。
2、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重难点:
能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创造人物的五官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各类物品。
2、知识经验: 幼儿有以物代物的经验、对五官已有认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欣赏配乐散文诗《给老师画像》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问:这个小朋友他画的是什么?他是怎么画的?(孩子说散文诗的内容,老师拼出脸蛋。)
二、老师重点讲解:
这个脸蛋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不一样,是用替换想象的方法完成的,用树叶代替眼睛,用纽扣代替鼻子,用香蕉代替嘴巴。)
三、欣赏部分作品: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做的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用什么来做的`。
逐一欣赏图片,讲一讲作品中是用哪些物品来做五官的。
小结:同一样东西在这里是代表一样东西,到了其它地方可以代表另一样东西。比如光盘不仅可以用来制作脸蛋,而且还可以制作成眼睛。像毛线、布条、有点长的话可以剪一剪,折一折。
四、讨论、想象、扩展想象:
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
如果请你们利用这些材料也来拼一拼“不一样的脸”,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来做五官呢?
请个别孩子上来试一试,老师进行指导,丰富孩子的创意,提醒孩子注意画面的布局。
五、幼儿第一次想象、拼画: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先想好再拼图。对个别想象丰富的孩子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六、集中展示与交流:
老师将孩子已经拼好的作品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在电视上进行展示,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画。
刚才看过了小朋友的作品,小朋友真会开动脑筋,不过有些材料大家没用到,老师请小朋友再拼一次,这一次请大家用一下刚才没用到的东西。
七、幼儿再次操作:
幼儿再次操作,鼓励孩子尝试用一下刚才没用到的材料进行创作。
八、欣赏与分享:
请小朋友走一走,看一看,
活动反思:
通过诗歌《给老师画像》引出活动,接近孩子的生活,激发了孩子的活动兴趣。
通过老师的讲解、梳理,使孩子理解并接受“替换装饰画法”, 丰富孩子的想象,为接下来孩子的创作打好基础,解决活动难点。
展示活动使孩子体验到美术活动的快乐,通过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开拓了孩子的思维。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自己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动态、表情,体验其中的乐趣。
2.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专注地完成绘画活动。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花灯的经验,会表现简单的花灯。
2.人物活动图,笔、纸。
3.幼儿用书:《闹花灯》。
4.活动前布置教室,在窗上、墙边挂上各种不同的花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花灯?
(二)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
师:元宵节你是怎么玩花灯的?和谁一起玩的?玩花灯时看到了什么?许多的花灯挂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你玩花灯时心情怎么样?
(三)师幼共同探讨如何表现和大家一起玩花灯的情景。
师:玩花灯时都有哪些动作?身体的哪一部分发生变化?怎样来表现许多人一起玩花灯?什么时候玩花灯?怎样表现热闹的场面?用什么颜色?
(四)教师提供幼儿用书,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创作作品《闹花灯》。
重点:表现玩花灯的情景。
难点:人物的动态和色彩的运用。
(五)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交流展示的幼儿作品,鼓励在动态和色彩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了解花灯的制作。
在美工区为幼儿提供小纸盒、线、木棍和装饰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制作花灯。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课前收集的有关元宵、花灯的`图片、录像等,从欣赏角度直入课题,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制作花灯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后我出示一个花灯成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花灯的基本构造特点。.最后是评析作业、交流经验和拓展环节。将学生的作品悬挂展示,学生积极地谈了制作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和对作品的评价后,鼓励学生课后想办法让自己的花灯亮起来。
本课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每个环节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本课学习活动是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特征进行创造有趣的花灯形象,因此,我多让学生根据某一种形状来创作花灯,谈一谈自己看法和认识,并讲一讲自己会如何处理,怎样来做。在作业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对形象独特有趣的作品进行评议肯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上完这节课,让我感觉到:这样设计的学习过程,学生兴趣很浓厚。整节课学生的身心处于一种积极愉快、兴致勃勃的状态之中。
不足的是:感觉时间紧,巩固练习还不够。时间设计不够合理,如有机会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把学生实践和互评的时间稍微安排长一些。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在盘子上彩绘漂亮的图案。
2、制作架子,让盘子站起来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向同伴或老师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法。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盘子范画用布遮住
2、幼儿人手一份蜡笔,勾线笔
3、每人一只纸盘,一张硬板纸
活动过程:
1、师:今天我要开一个个人作品展,我邀请你们大三班的小朋友来参观。
现在展览会即将开始,进入倒计时"5、4、3、2、1、0"
2、师掀开布展示作品。
3、师:哇,我的作品漂亮吧!你们瞧瞧这些都是什么呀?(盘子)
4、师:我在盘子上画了漂亮的图案,这叫盘子彩绘。
5、师:那请你们看看我都画了些什么?;(刺猬、荷花、袋鼠、蜜蜂……)
6、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我都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
7、幼儿:有线描画8、师:对了这是线描画,那你们再找找有没有线描画了,请你帮它找到好朋友,将他们放在一起。
9、师:除了线描画还有什么方法了?
10、幼儿:色彩画、对称画、花边画…(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归类,将同种方法的作品放在一起)
11、师:欣赏完这么多漂亮的盘子,你们有没有信心也来设计一只呢?
12、幼儿:有!
13、师:好,请你们开动脑筋,彩绘出一只最漂亮的盘子,然后运用我给你们的材料,想办法让盘子跟我的一样站起来。
14、师:我的要求听清楚了吗?小设计师么开工吧!
1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6、师幼一起参观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自己说说他的盘子是怎么设计的。
游戏:盘子秀播放音乐,孩子拿着作品走秀,也可以走下去跟客人老师讲讲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设计的。
教学反思:
美丽的盘子《美丽的盘子》是一节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式,又注意活动的目的。因此,在对盘子的种类、历史、特点等的了解上,我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冲击学生的视觉。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视觉艺术,从图片的欣赏中明确盘子不仅是餐具还是美化我们生活环境的装饰品。在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意识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对准轮廓线粘贴心形纸。
2、在绘制父头像活动中增进对父母的爱意。
活动准备:幼儿美术用书《心心相印》、记号笔或蜡笔、胶水、抹布。
活动重点与难点:学会对准轮廓线粘贴心形纸。
活动过程:
1.演示范例,引起兴趣:
教师演示范例用心形纸翻转出爸爸、妈妈、宝宝三人的.头像。
——“为什么老师手中的心形卡片会变出三个人的头像?谁能发现这个秘密?”
教师出示三张心形纸,张贴在黑板上。
——“怎样使这三张纸变成心心相印卡片呢?”
请幼儿相互讨论,猜测。
教师讲解、演示对准轮廓线粘贴心形纸的过程〈见附图〉(可请幼儿仔细的看幼儿美术用书上的图示)。
2、幼儿操作: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是否做到了对准轮廓线粘贴。
提示幼儿要将自己父母的特点画出来〈眼睛、鼻子、嘴巴、发型特点等〉。
3、作品交流:
请幼儿相互交流,让同伴猜猜翻开画面看见的会是谁。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画、拼接的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2、知道废物利用,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废旧材料,如:报纸、挂历纸、包装袋、塑料袋等;剪子、胶水、双面胶、订书机。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3、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3件让3位幼儿穿在身上。
4、时装表演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流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明星时装队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时装表演。”(播放音乐,幼儿模特队上场)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装的样式、装饰方法。
(1)师:“他们最外面的衣服用什么做的?这几件衣服一模一样吗?哪儿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服装的样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细观察。
(2)探索装饰方法。师:“这些服装漂亮吗?怎样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儿自由回答)以魔术的方式把服装表的更漂亮。
师:“他们是怎样装饰的?”(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观察想象)
3、开拓幼儿思维,探索服装的制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节引入主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时装表演大会,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去参加……。
我们就来当回小小服装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你们想为自己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服装?”(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收集的废旧物品,幼儿讨论想象)师:拿到一个塑料袋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服装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师:“先要怎么样?”(撕领口)教师示范。师:“然后呢?”(幼儿自由交流想象)。
4、幼儿制作服装,教师适时指导。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制作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动手制作。
师:“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不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看谁的想法最新颖,谁就是我们班的设计大师哦!
5、幼儿穿上服装,自由评价。
师:“你做得是什么服装?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服装什么地方最好看?为什么呢?讲讲大家听一听?“你最喜欢谁的服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6、师幼共同进行时装表演。
活动反思:
传统的教学地点是学生在教室上课,老师是以“粉笔加黑板”为教学工具,这样学生的课堂空间太小,缺乏创新思维、思路狭窄,不知道自己所做所学是否与企业一致,碰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尝试下面的做法:
(1)、课堂教学走进企业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在于其成功地实施了双元制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和内涵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与技巧的培训。理论教育注重实用性,并与实际紧密相连,服从时间需要,整个教学是针对企业的需要来展开的,整个培训内容是在国家培训大纲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较好的保证了学生训练项目与毕业后工作的接轨。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是教学的宗旨。让企业走进学校、学校走进企业,通过校企结合使企业的血液得于常流常新,给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校企结合使学校的教学方向跟紧企业发展方向;从而做到洞悉市场行情,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为服装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让课堂走进市场
职业教育如何把握市场需求的脉搏,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加速顺利的走向市场,服务市场经济,这是个崭新的问题。对此,我对服装结构制图教学课堂地点进行了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教室,走向市场,走向商店,进行真刀实枪的课堂教学。如我们在上西服驳领配领时,教材的配领方法没有对领面进行翻领与领脚的分割,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西服的领面是进行分割的,其作用是工艺成品之后更服贴。如果光在课堂上直接讲解领面与领脚分割、教他们如何制图,学生会被动接受,但是学生学习求知欲激发不起来。因此,我尝试进行改革,要求学生通过对市场西服领子结构造型的直接感受,弄懂为什么要分割,分割有何好处,如何合理分割等等。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增加了我开设第二课堂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周末、假日、自习课等时间,对款式结构、色彩、面料等综合性资料的搜索收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所学内容与市场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小百科:服装,是衣服鞋包及装饰品等的总称,多指衣服。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缝制,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产品,又称衣服。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探索制作立体作品。
2、通过合作活动,分享刺猬背果子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份剪刀、胶水和《刺猬背果子》的手工材料。
2、长方形大、小铅画纸若干。
活动流程:
自由探索-------交流讨论--------幼儿创作--------分享活动
活动过程:
一、 自由探索
1、 教师出示一张纸,提问:“大家想想办法,怎么样让这张纸站起来?”
2、 幼儿每人取一张铅画纸,探索、摆弄,教师巡回观察。
二、 交流讨论
1、 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并请该幼儿介绍经验。
2、 教师小结:能让纸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有很多。如:向后折一部分;两边向中间折;将纸卷起来成圆柱状等。
3、 教师出示手工材料《刺猬背果子》,请幼儿猜猜手工材料上的果子、大树、刺猬分别是用刚才的哪种方法站起来的?
4、 讨论:如何让小刺猬的刺剪得完整、光滑?
(1) 幼儿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刺猬的刺可以一一对应之后再剪。
(2) 请个别幼儿示范较适宜的方法。
三、 幼儿创作
1、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 提醒幼儿沿线将刺猬的刺剪得光滑和完整。
四、 分项活动
1、 幼儿互相合作、自由结伴分成四组,将制做好的`刺猬布置在一张大纸上,适当添画背景。
2、 游戏比赛:刺猬背果子
方法:在一定的距离外,将果子套向刺猬的刺,比比谁的果子套得又多又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贯穿 于始终,让幼儿在愉快轻松地游戏中促进动作发展。下面我来谈谈这次教研活动的研讨过程。
第一次我们听了苏琪老师的试教。课后我们下午班老师对这节课的讨论非常激烈,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在内容设计上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整节课幼儿气氛活跃,积极性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最后爬过树林,钻山洞环节中,起先我们设计的目标是让孩子复习巩固钻,孩子们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没有按照钻的要求去钻,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又在讨论,是继续还是去掉这个环节,最后讨论结果还是按照原来的环节开展活动。
第二次我在试教中同样也出现了这种现象,我们找原因,环节本身出现问题,让孩子在快速爬的时候去钻,他们难以控制,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所定的教学要求,最后还是去掉了这个环节。
另外一个环节,让孩子学会侧身滚,身体躺平,脚伸直,两手放胸前,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刺猬是缩起来滚的。对于这种概念。我们也查了很多资料。到底刺猬滚得时候是缩起来滚吗?答案是;有时候会缩起来滚,有时候脚伸直滚,所以我们让孩子在尝试滚的时候让孩子去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滚,最后教师点评告诉孩子今天刺猬妈妈教你们新的本领滚------侧身滚
这次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始终能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不足是在开始部分老师说,今天妈妈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侧身滚,而应该是让孩子在尝试中发现的时候引出课题,说,这个刺猬宝宝滚的真好,我们一起来学学他的动作吧,这样的语句可能会更加完美让孩子感觉我们在做游戏而不是在上课。在背果子游戏中个别孩子没有按照“侧身滚”的示范动作做,教师应该提醒孩子纠正动作。
通过这次活动,对我来说,尽管内容上不难,准备中也显很轻松,但我更重视与活动的设计以及研讨过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师给我提出好的建议。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教材66至67页(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这样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一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
学生已经学会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
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准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分钟完成PPT上的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指名订正。
2、复习
师:同学刚才做的这些练习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什么类型的计算?
生:同分母加减法。
师:你们还记得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生: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PPT同时出示计算法则)
3、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PPT出示例题
师:请同学快速默读例题,思考该如何列式?
生:师:这样的分数加法跟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分母不同。
师:像这样坟墓不同的分数,我们叫做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分数)
2、操作感知
(1)师:请同学用你们准备好的学具(2张大小完全相等的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看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
A、同桌讨论
师: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方法,看看你们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B、全班反馈
师:谁来分享你的方法?
生:我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另外一张纸先对折,再对折,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然后我将第一张纸再对折,原来的纸就平均分成了四份,原来表示的二分之一,现在就表示四分之二了。二分之一加上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二加上四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三。(再任意指名回答2-3个学生)
C、PPT回顾推理过程
师:老师也进行了操作,请同学看看老师的跟你们的一样吗?
3、计算方法研究
(1)加法计算
师:根据刚才同学自己的操作,谁能尝试说说我们该怎么计算呢?
生: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将二分之一通分成四分之二,然后再加减。(教师板书计算过程跟格式)
师:为什么要通分?
生: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加减。
师:通分的时候,用谁做公分母呢?
生: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师:虽然我们通分时也可以用两个分母的其他公倍数做公分母,但是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会使计算最简便。
(2)减法计算
师:同样是这样的已知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减法问题呢?
生: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怎么列式呢?
生:
师:这样的算式你们会算吗?请快速完成在课本66页。
(学生独立完成减法计算过程)
师:谁来分享你的计算过程?
生:将二分之一通分成四分之二,再减去四分之一就等于四分之一。
(教师板书过程)
4、阶段总结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补充板书课题)
师:同学观察这两个计算结果,它们是什么样的分数?
生:最简分数。
师:如果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我们该怎么办?
生:约分成最简分数。
师:那同学认为在做异分母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运算符号、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进行通分、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
1、PPT出示67页练一练第一题
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回答。
2、PPT出示填空(分数加减法计算过程填空)
先在草稿本上完成,再在全班反馈时同桌相互订正。
3、课本66页试一试
请学生独立完成在课本上,指名在黑板上板演,再作为模板全班集体订正。
(四)方法总结
师:谁能根据我们刚才做的这么多的练习,完整地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生: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PPT出示计算方法填空)
师:请全班一起将这个方法补充完整。
(学生齐读方法并填空)
(五)拓展
PPT出示改错练习(不同类型的不准确计算)
师:老师发现有这样一些作业,同学来帮助帮助老师,该怎么教他们改正呢?(先独立完成在草稿纸上,再指名订正)
(六)总结
1、师:同学刚才改得非常好,你们在计算中可别犯这样的错误。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该怎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呢?
(PPT再次呈现计算方法,学生齐读)
(七)课堂作业
PPT出示课堂作业(课本67页第三题)
师:请同学牢记这个方法,按照方法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注意书写格式。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一、活动背景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对此更是喜爱有加。该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一样。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因为画在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充满童趣。活动抓住大班幼儿喜欢画画的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其探究兴趣,为他们的探索、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
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框红色、绿色各6个;黄、红两种折好的长方形纸,每人1张,没有折过的绿色纸每人一张;记号笔每人一支;作品展板一块。
2.经验准备:幼儿有照哈哈镜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擅长画什么。
师:你最擅长画什么?
幼:小兔子(哦,你最擅长的是动物)、汽车(交通工具是你最拿手的)、大树(哦,你植物画得不错,是吧)、妈妈(哦,你妈妈听了肯定很开心)……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今天汪老师也想请大家来画一幅画,请大家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什么叫“顶天立地?”
师:就是头顶天,脚踩地,所以要画得高,画得大,撑满整张纸
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3)幼儿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幼儿操作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要“头顶天,脚踩地”。
(评析:此环节虽然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技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强调画“顶天立地”的小人,是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准备,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笔。)
2.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师:这张黄色的纸和刚才的那张有什么不一样?
幼:被折过了。
师:请小朋友在这张折过的,有折线的纸上同样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提醒:不受折线的影响画小人。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师:小人怎么啦?哪里断开了?
幼1:手断开了。
幼2:身体断开了。
……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师: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怎么连?
幼儿上台尝试连线。
师:在折痕断开的地方上下(左右)连起来,断开的地方都要连起来。
(4)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师:你想让小人的哪里变形?
幼:头变形、脚变形……
师:想想应该怎么画呢?
师:把要变形的部位画在折线上,把断开的地方用线连起来。
师:画一张与众不同的。
(评析:此环节幼儿尝试在折线上画“小人”、连线,通过观察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变”与“不变”的原因,发现“变”的不同,寻找变化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从无意转向了有意想象与创造。而这里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幼儿展示、欣赏作品。
(1)幼儿观察、讨论最有创意的作品
师:你觉得哪张作品最有创意,变形以后像什么?
(2)欣赏课件各种动植物、水果、交通工具的变形效果。
(评析:此环节幼儿相互讨论有创意的作品将活动推向高潮。欣赏课件部分又一次激起了幼儿绘画的兴趣。)
三、活动反思
哈哈镜中人物的夸张形象常常让人嬉笑不已。孩子们对此更是喜爱有加。活动过程中“小人”的造型由于画在了折纸的不同重叠部位而变形夸张,非常类似于照哈哈镜的效果,充满童趣,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1.在折过的纸上表现人物造型的不同变化。2.感受作品的幽默,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一开始,请孩子绘画观察到的“小人”形象,这一环节虽然是让孩子绘画简单的单线小人,但实际是在挑战大班孩子的观察习惯与能力,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孩子就能准确地表现自己的所见,而不是自己的所想。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孩子不太了解,没有把这部分环节删除,如果班内幼儿有较好地探究、观察的习惯,讨论下来觉得这部分环节是可以删除的,删除以后孩子发现的内容可能会更加丰富一些。另外,在折过的纸上画“小人”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们拿到纸后会有意识地避开折线来画,因此活动中还需要老师强调什么是“顶天立地”,撑满整张纸,这样孩子出错的几率就会变小。
大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画救护车的外形特点和救护标志,添画适当的背景。
2.知道救护车的主要用途。增加自我急救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认识救护车的特点、功用,知道简单的急救常识。
2.教具准备:救护车图片若干,标志一份,救护车声音。救护车内部结构图,救护车拼图。
3.学具准备:画纸画笔若干,《画而乐》5岁下册幼儿用书p17。
活动过程
1.听一听救护车的声音,引起幼儿兴趣,引入主题。
教师:我们来听一听这是什么车的声音?(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救护车的图片或课件。)
2.认识救护车的外形特点及功用。
教师:救护车和别的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颜色的?救护车里有哪些救护工具?(出示救护车的内部结构图片,让幼儿认识救护车的各种功能。)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吗?(出示完整、放大的救护车标志让幼儿观察。)
3.拼一拼,说一说,讨论救护车的'绘画方法。
(1)出示打乱的几何图形拼图,让幼儿说一说,怎么拼成救护车。教师:这里有一辆还没有组装的救护车,谁来帮忙,拼一拼,把救护车组装好?(可以让幼儿口述方法。教师操作,也可请能力强的幼儿上来拼图。)
(2)教师:找一找救护车有哪些几何图形?用这些几何图形怎么组合,变成救护车?(幼儿口述,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在黑板上示范画救护车,也可请能力强的幼上来示范画。)你还想设计怎样的救护车?
4.幼儿开始设计绘画救护车,先观察作业纸背面的步骤图,与同伴交流,讨论救护车的设计绘画方法,鼓励幼儿添画相应的背景(如:受伤的人、忙碌的医生、事故现场、马路上的车等)
5.幼儿练习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与同伴一起交流分享作品。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6-22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7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1-17
大班美术《熊猫》教案11-19
大班美术春天教案11-06
大班美术特色的教案11-05
大班美术教案徐悲鸿11-05
树叶大班美术教案12-13
大班美术教案《插花》12-26
大班美术教案柳树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