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案模板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太阳的温暖,激发学生对太阳的热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2、向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形状、色彩、材质、声音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去感受,使学生们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的图片、资料(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激趣:体会太阳
选一个下了几天雨后放晴的日子,领着学生们来到室外,问,太阳出来了,你高兴吗?你为什么高兴呀?你喜欢太阳吗?学生们会很兴奋,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各种理由,“太阳出来了,可以玩喽!”“太阳带给我们温暖。”“没有太阳,我们不能生存的。”让他们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转圈,蹦跳,体验太阳的温暖,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2、探索太阳
①提问:你知道有关太阳的知识吗?你能把课前收集的有关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太阳是个大火球、太阳有黑子、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星球)
②师:“你们知道得可真多,想不想知道更多的.知识?”
③多媒体播放《蓝猫三千问》中有关太阳的动画片,让孩子们交流收获新信息。
3、想象太阳
①播放《种太阳》,播种太阳就是播种希望,每个人心目中的太阳都不一样,请你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太阳是怎样的?
②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③反馈:“太阳象***脸,很亲切。”“太阳可以象我家的小狗,很可爱。”“太阳应该是个年纪很大的老爷爷,有白白的胡子”。
④从三方面入手,自由地想象属于自己的太阳:(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A、太阳的外形。大胆地想象,太阳可以是你喜欢的人或动物甚至其他物体的形状,然后再想怎样才把太阳的形状画得符合想象,又让别人看得出是太阳。
B、太阳的光芒。太阳的光芒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直线式,火焰式等等。
C、太阳的颜色。你认为哪些颜色最能代表自己想象的太阳,就把它画出来,因为太阳本来就不是一种红色的,它的光其实是彩虹的颜色。
4、布置作业: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太阳。
5、教师巡视辅导,重点放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上。
6、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有选择地将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进行排列,组合出自己想表现的图形。
2、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视觉与触觉的感受,激发创作积极性。
3、培养合作精神,锻炼手脑眼配合,培养对物体的形与色设计排列组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发现生活用品外形、色彩特点,排列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教学难点:有选择地利用物体的形与色进行排列组合。
学具准备:
各种生活中搜集的材料等。
教具准备:
图片、各种生活中搜集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图片,组织学生欣赏和比较。
1、一盆花和花坛。
2、一个小石子和小石子铺成的小路。
3、一片水果和水果拼盘。 谈话:如果把很多一个个小小的东西摆一摆,排列起来,就会变得特别好看,今天我们也来摆花样。 板书课题:摆花样
二、知识新授
教师:
1、同样物品的排列组合。 演示:火柴的排列
2、颜色不同物品的排列组合。 演示:发卡的排列
3、不同物品的排列组合。
演示:
纽扣、区别针、糖的组合;铅笔、钥匙、钉子的组合
4、组织学生观察自己准备的东西。
学生: 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准备的'东西放在一起。
三、艺术实践:
用现有的材料摆花样。 合作使用材料,也可以合作完成作品。
2、可以多摆几次,选择最好看的。
四、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维持课堂秩序;帮助学生把材料按形状、颜色分分类。
五、激励展示:
鼓励学生展示、互相观摩,教师点评。
六、语言评述:
评价要点:点评摆得美观、整齐、有创意的作品。 七、拓展提升: 图片欣赏,生活中的花样。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它不同于明暗素描写生,主要是用线条来表现生活中的物象,是一种较为容易掌握的方法。本课分为三大部分:线在绘画造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审美价值;线描艺术的三种基本类型;线描写生的要点等。通过欣赏历史上成功的线描作品,引发学生对线的审美感受,进而知道线是造型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具有对立的审美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线是构筑视觉形象的最基本手段,同时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绘画线描的三种基本类型。
2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鉴赏线描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客观物象中线的感觉和对绘画艺术中线的审美感受能力,选一种绘画线描进行艺术尝试或表现。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感受艺术美,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加强鉴赏线描画的能力;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绘画线描的三种类型,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难点是感受和掌握绘画作品中线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对线描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实际写生中感受线条的艺术美。
四、教法
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 学法
首先我会对线描的类型和线条的特点以及线描写生中的要点进行讲授,在学生了解了线描绘画中线条的特点后,并结合课本上的线描绘画作品进行临摹练习,深入理解线条的变化。学习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室内课之后我将安排室外写生课,让学生自主的观察学习,在校园的花草树木中去学习线描,掌握线条的美。
六、教具准备
教师:教材,笔,速写纸
学生:课本 ,笔 ,速写纸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由前阶段的学习所了解的绘画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包括点、线、面、空间、光影、肌理、透视和色彩而引入:线---这种绘画语言。出示作品,讲解、引导和设问: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艺术语言?(重点引出以线造型的作品)
2.新授:
(一)线是构筑视觉形象最基本的'手段,也是造型艺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通过出示作品和相关文字,讲解、设问、小结:人类先有文字还是先有绘画?线条可表现哪些内容?
得出线条可以表现的内容:
A.各种物象(自然物、想象物、具象物、抽象物等)
B.作者的情感、审美
C.结构、空间、明暗、光影、质感、意蕴等
D.美感(韵律、节奏、和谐等)
(二)绘画线描的基本类型
出示相关作品和文字,讲解、引导、设问、小结:写实性线描、表现性线描、抽象性线描。(采用教授法、观察法、比较法,突出本节的重难点) 。
3.能力训练:
通过对线的了解和对线描作品的认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达到线描写生的目的。(从临摹到写生逐步推进)
4、总结:线的特征,绘画线描的基本类型和线描写生的要点
5、布置作业:完成一幅线描写生作业。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要求:
1、结合单元歌曲,体会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结合歌曲,加强对旋律发展守法的认识.
3、复习小节线,小节,终止,和拍子,拍号
教学重点:
1、歌唱
2、体会4/3拍的节拍。
3、巩固音乐知识
教学难点:
1、3/4拍的节拍表示力
2、重复、模进的守法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风琴 竖笛 放音器材.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复习
一、《我们大家跳起来》──重复、模进
二、拍子 ──节拍单位
记号───拍号──2/4
3/4
小节线.小拍。中止线
三、《我们在一起》───重复
教后记: 设计严谨,合理 达标度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开门见山,板书课题.
二、导学达标:
〈1〉复听我们大家跳起来
1、复听拍子,拍号。 1、导语: 什模是拍子
2、复习拍子。
A 进行学案练习之二.
B 教材定义
C 表示的方法──拍号.
3、复听拍号:
A 计写形式.名称
B 读法含义
C 节拍规律.
2、体会三拍子的节拍规律:
1、教师指挥同学竖笛练习
2、局部同学演奏,
局部同学舞步,并交换
3、歌唱 :
1、 拍手唱.
2、边唱,边用拍腿,击掌
动作表示三拍子节拍.
4、认识重复手法:
1、分两组唱统一守歌.
讨论前后有什模关系?
──重复
2、完成学案练习之三.
3、间介,除此,尚有模进之法
5、回扣目标之一.
〈2〉复习乐理知识:
1、概念.
1、自读教材。
2、完成学案练习之四矫正。
2、回扣目标之二。
〈3〉复习《我们在一起》
1、复听歌曲,了结基本动机。 边听边考虑:全曲是从那个乐句为原形. 采用什模守法发展而形成的?
2、赏析发展守法:
板演讨论:
1 3|5.6 54|3 1 1|2 5 5|3 1 为音乐动机,发展成四个乐句
3`重复守法的运用练习:
完成学案练习五,矫正
4、回扣目标之三
5、读格言,唱歌曲.
三、目标达标总结
四、目标达成度测试
1、测试.
美术教案 篇5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五、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第2课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古建筑图片和资料)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了解。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共同分享知识,揭示课题
二、欣赏
展示家乡古建筑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三、分析
1、教师引导: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是不是这样?
2、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师生共同讨论。
四、教师示范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五、布置作业:
按古建筑照片线描一幅古建筑速写。
六、展示评价
1、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3、这一部分你还可以怎样表现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造的乐趣。
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材简析:
本课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但不要讲定义,只引导学生具有用点线面造型的意识,边画边说,引导学生感受点和线能组合成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线面作画。
教学准备:
(1)师生课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
(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计算机图像、中国画资料。《康定斯基作品选》。
教学过程:
1、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
3、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细长。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4、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
发展阶段:
1、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
2、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3、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的画面。
课后拓展:
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学评价:
1、能否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能否用其中一种形式自由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画面所表达的意图。
教学札记:
本课在演示点和线的关系时我利用了一个简单的教具:在一张蓝色KT板上并排扎上三个彩色长头图钉,问学生:“这是什么?”“三个点”然后我在这三个图钉之间又扎上了许多图钉,“呀,变成一条线了。”接着我在板上随意的扎上一些图钉,请学生用毛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哇,三角形!”“太阳!”“五星!”孩子们再在欢快的游戏中了解到了“点多了可以连成线”。我又鼓励学生用图钉扎出各种图形,他们在摆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自然的考虑到了有疏有密,我趁机鼓励他们在画画时也要表现出疏密关系。利用了这间小小的教具,让我少费了许多口舌,也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气氛更加活跃。
美术教案 篇7
总课时
第 06 课时
年 月 日
课 题
第3课 画“说”空间
共 3 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出表现空间感的両,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
教学
重难 点
物体的体积感以及画面的空间感。
处理画面的空间感觉
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归纳、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题
体积本身具有空间感。多媒体展示。
二、讲授
1、形成体积的方法:运用面的转折、阴影、纹理能够表现体积感。
2、利用阴影或纹理可以使平面图形凸起和凹进,形成体积。
3、体积之间形成位置、距离、重叠等关系,构成了深度空间。层叠遮挡、明暗变化、透视变化是远近变化的重要规律,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的常用手法。
三、练习:
尝试将一个平面图形改画为立体造型。
提示:
1、太空失重环境确定了悬浮物体的表现。
2、表现素材:星球、空间站、航天器等。
3、提供参考图片或视频,启发学生在科幻美术或电影中找到灵感。
4、参照《色彩构成A》和《桥》等作品,置换其中造型,创作表现空间关系的绘画。
四、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欣赏、观察、感受。
1、学生观察、听讲、领会。
2、学生听讲、领会。
3、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情况、观察、听讲、体会。
学生尝试练习。
修改、补充、完善自己的画面。
美术教案 篇8
小班艺术活动:秋天,幼儿园里的树
集贤里幼儿园:魏文君
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2、充分发挥想象,体验点画活动的乐趣。
3、感受秋天幼儿园里金黄色树叶的美。
活动准备:1、印有树干的轮廓图、柠檬黄和深黄色颜料、小抹布
2、多媒体课件、《粗心的小画家》歌曲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伴随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进行歌表演,引出活动。
老师:刚才歌里有一个粗心的小画家丁丁,他可喜欢画画了,不过总是因为粗心闹笑话。他最近在寻找秋天的颜色,所以去了好多地方,瞧瞧他现在在哪?
出示图片(幼儿园),小朋友:咱们的幼儿园。
丁丁(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幼儿园真漂亮,看那金色的树,不就是我要寻找的秋天的颜色吗,我要把这么漂亮的景象画下来,留给你们作纪念。
(2)多媒体课件:丁丁作画,展示作品
老师:丁丁的'画画好了,咱们一起来欣赏下。咦?他画的是什么?(幼儿园的树)跟咱们的树有什么不一样?(没有叶子)原来呀,粗心的小画家丁丁忘记带黄颜色的颜料了,咱们能不能帮帮他呀?
2、教师操作演示,示范手指点画
教师:老师请两个好朋友来帮忙。(伸出食指,拿出颜料盘)念出咒语:小手翘翘,小手蘸蘸,小手点点,树叶出现。(在画纸上进行点画)点好了,我的小手有些脏了,赶紧用小抹布来擦一擦。
教师:老师刚才在这边变了树叶出来,哪个宝宝也上来到那边变试一试?
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
3、请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手指点画乐趣。
老师:小朋友都来帮帮丁丁点树叶吧,看看谁点的最干净又好看。
巡回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手指点画,提醒幼儿保证画面和衣服干净。
4、将作品放置到展示板上,教师点评,请幼儿互相欣赏。
老师:树叶都画好了,小朋友画的真漂亮啊,丁丁也对小朋友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咱们也先去洗洗小手,然后再到院子里和丁丁一起欣赏咱们美丽的幼儿园的秋天吧。
活动反思:
手指点画《秋天,幼儿园里的树》是结合秋天的主题开展的活动,主要目标是能用手指点画表现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养成认真绘画并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整个活动孩子很投入,活动效果良好。
1、课前准备需充分。
由于是手指点画,课前准备是比较繁琐,每组必须有三种以上种的颜料,让幼儿按意愿选择颜色进行点画。桌子铺设桌布,以免孩子将颜料弄到桌子上,不易清洗;每桌必须有一个清洁的抹布,让孩子在蘸另一种颜色时,清除手上的颜料,以免将其他颜色混入。可惜每位孩子没有袖套和围裙,课前让孩子将袖管卷起,并提醒轻轻蘸颜料,不吵也不闹,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
2、活动中让孩子有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
在示范画树叶时,要求手指是从上到下轻轻地进行点画,这样才会有尖尖的叶子成形。但这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个动作,孩子的想象更是发挥得很充分。每个孩子点画的树叶都是不同的。三种颜色不同的树叶相互补充和映衬,形成秋天美丽的大树景象。仔细想想在活动中我没有过分强调或要求孩子一定按照我的要求去点画。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让孩子有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只要是结合实际生活,哪怕孩子的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值得鼓励。
在活动中,结合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了秋天幼儿园里的树,激发了孩子的潜能,引起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非常高,也基本上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将尝试、制作的过程与游戏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好玩之中感受到有趣的美术活动。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扭、粘等手法进行加工纸条,让学生感受加工后的形状,强化视觉效果,并知晓对纸条经过处理后可使之飞起来更美。
教学程序的安排设置如下环节:
引导、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分析、尝试体验、欣赏感受——启发引导——游戏、交流。
评价方式是学生在游戏中交流制作心得并得到提高。
教学目的: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制作会飞旋的纸条。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有趣、好玩的美术活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的尝试,制作会飞旋的纸条。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引导、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纸条“会飞”的现象。
1. 组织学生在室外上课,出示一张A4纸。“今天,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我把这张纸从高空放下,谁能说出纸张是怎样飞下来的?
2.“到底是不是象同学们所说的那样飞下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把A4纸从高处放下,引导学生观察。
3. 教师再把A4纸剪成一条宽约2厘米的纸条后,再把它从高处放下。“这些纸条又会如何飞下?”
4.“请同学们回忆剪过的`纸条落下时和整张纸有什么不同?”
1. 学生争先恐后说出纸张飞下时可能产生的现象。
2. 学生观察整张纸飞下的现象。
3 .学生较好奇地观察纸条飞下的现象。
4. 学生讨论、归纳纸张落下的不同现象。学生讲出A4纸是摇摆着、缓慢落下的,而撕成条的纸是快速旋转着落下的。
新 授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纸条飞”这一现象。
探索、分析、尝试体验、欣赏感受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找出“飞旋的方法”。
启发引导
学会利用色彩来进行装饰物体,使之变得更好看。
1. “哪一种形状的纸落下更快更好看?”
2.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条“飞”旋起来呢?甚至旋转的更快呢?
1. 师鼓励同学们动手来尝试一下。
2. 师组织8人小组进行“找出纸条会飞旋的方法”的竞赛。(预先准备好奖品)
3. 师针对学生制作时遇到的困难进行小结。提醒学生制作时注意纸条两端的平衡。
4. .组织学生进行评选。
1. 教师出示两种形状相同,色彩不同的纸条(一个是色彩缤纷的、一个是没有色彩装饰的)同时从高空放下进行比较 “哪个纸条更漂亮”。
1. 学生观察,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怎样做才能让纸条飞起来?
1. 学生分成8人小组进行制作,利用自备的各种纸条尝试“纸条飞起来了”。
2. 小组长汇报尝试结果,介绍“我们的纸条是怎样飞起来的”——示范纸条折一下、扭一下、粘一下……。
3. 组员表演纸条“飞起来、转起来”。
4. 学生评选出做得较好的小组。
如:形状多样、飞旋时在空中停留较长时间、旋转时能保持平衡等方面。
1. 学生发现装饰过的纸条更美,再通过老师的提示,分别在自己做的纸条涂上好看的颜色,使纸条旋转时变得更漂亮。
评价游戏、交流
1. 老师和学生在游戏中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思:看谁的纸条在空中飞的时间长,谁的纸条旋转的更快?
2. 教育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做“垃圾虫”。
1.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互相指出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纸条的形状,使纸条飞旋得更好看,飞的时间更长。
2. 同学们把地上的垃圾捡到垃圾桶。大家共同爱护环境卫生。
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和熟悉工具和材料,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通过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设计和表现,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三、教学难点: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四、教学准备:
教师:图片、彩泥
学生:彩色笔和彩泥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安定情绪,检查用具。
2、导入:出示《后羿射日》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及讲述。
3、想象:请学生在画好的圆形上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的`太阳。
4、欣赏:欣赏课本上的彩泥作品,讨论、探究浮雕太阳的制作方法。
5、表现:用彩泥创作一件浮雕太阳的形象,注意五官和光芒的不同制作方法,注意色彩的对比。
6、展示:说说自己和别人的太阳。
7、延伸:展示自然界中的太阳、神话中的太阳形象、以及生活中的太阳图案。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3-08
美术教案02-20
大班美术教案06-22
《大树》美术教案12-12
《天鹅》美术教案12-14
美术夏天教案03-14
《蔬菜》美术教案12-06
《太阳》美术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