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个儿子教案汇编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个儿子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个儿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探究汉字部件表音和表意的规律。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胳”“膊”“拎”“桶”4个字,探究汉字部件细小的变化规律,从而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在文本语境中知道“一个……又一个……另一个……”的表达作用,并在运用中提升表达能力。
3.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写好4个字。
2.知道“一个……又一个……另一个……”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1.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规律、记忆特例。
2.在运用中提升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突破随文识字以“一”带“串”的局限性,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在识字能力上有所提升。在随文识字中找到读词、认字的规律和特例,提升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增强识字、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直奔课题,了解学情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23课《三个儿子》。(生齐读课题)
二、规律识字,高效识记
1.在自主学习中读准字音
师:请大家把课文读通,注意读准字音,等会儿接受挑战。
2.在检测反馈中探寻规律
(1)探寻部件的读音规律。
师:老师要考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出示词语“水桶”“拎着”“沉甸甸”)谁来读?
预设:“拎”字正音
出示“令”字,与“拎”字读音作比较。
师:回忆一下,我们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字也带有这个“令”字?(生答,师板书。)
师:像这样念后鼻音的字远远不止这些。(出示字典中所有读“ling”的字)
师:读一读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呢?(生读,师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师:看来带这个部件的字有着念后鼻音的规律。而今天学习的“拎”字却是一个特殊字,它念前鼻音。请大家齐读3遍。
师:在探寻规律中我们发现了记忆特殊字的好方法。遇到这种特殊情况,可以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探索声旁表音的规律中发现记忆方法。通过学生认读、教师抽查等方式,了解学生认读生字的难点。本环节教师让学生发现字音认读的矛盾,通过借助工具书验证,并得出方法。在把握这一类字读音的规律中,落实高效的识字学习方法。只有把握住学生的认知起点,带动学生亲历学习探索的过程,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2)探寻词语的轻声规律。
师:哪位同学读读这组词语?(出示:“聪明”“嗓子”“晃荡”“胳膊”)
师:仔细听老师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师:要把这些词语读好,特别要注意轻声的读法。咱们再一起读一读。
师:词语都读得这么好了,放到课文里就不要忘了它的正确读音。大家齐读课文第7、8自然段。
(3)探寻形旁的表意规律。
师:妈妈拎着水桶,胳膊都痛了,快帮妈妈捏捏胳膊吧!胳膊在哪里呢?(生指自己的胳膊)
预设:生错误地认为肩膀也属于胳膊,师出示人体结构图,引导学生找对胳膊的位置。
师:继续看看身体部位的名称,发现这些词有什么规律?(生找到字形规律:表示身体各部位名称的字带有肉月旁。)
师:表示身体部位的字大多是肉月旁,但也有特殊例外。识字多有趣啊,只要我们寻找规律,记记个例,就能轻松学会。
【设计意图:在导的困惑处继续探索字形规律。大多数学生只能模糊理解“胳膊”的意思,当学生理解产生歧义时,教师顺着学生思维引导。由图画直观展示胳膊的位置,一目了然。随后,由“胳膊”形旁表意的规律发现“肉月旁”的秘密,但也有特殊字,如“手指”的“指”,顺势强化了“找规律,记特殊”的记忆方式。为了避免二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平面上滑行,在语境识字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探索规律、记忆特例,实现得“字”、得“法”、提“思”多重教学价值。】
三、寓教于乐,游戏放松
(师播放《健康歌》)
师:老师邀请大家来放松一下吧。咦,音乐怎么停了?哦,原来是要来一个全身总动员呢!
(师宣布游戏规则:不许说话。听音乐,用动作回答问题。这个字念平舌音还是翘舌音,伸伸胳膊表示念平舌音,拍拍胸表示念翘舌音。)
师:各就各位,音乐一响就答题。
师:恭喜你们,都答对了,跟着音乐继续动起来。
【设计意图:课堂要求孩子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去亲力感知,在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课中休息,教师创设音乐突然停止来激趣,紧紧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身体的律动游戏兼顾前面的知识点的复习,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四、集中再现,巩固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现在把它送进儿歌里,你还会读吗?同桌一起练习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看,生字原来都藏在这里呢!
【设计意图:言语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习”文本表达,“迁”生活表达,从“感知”到“学懂”,从“懂得”到“会用”,不断帮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言语机智。】
五、观察比较,规范写字
1.对比两个结构不规范的“胳”字,探寻写好“胳”字的奥妙。师生共同圈一圈不规范的字。一起提醒它“收收脚”“变苗条”。
2.教学“膊”字。观察发现:除了注意“收收脚”“变苗条”外,还要特别记住小钩变没了。
师:这些细微变化都是写字时部件互相谦让的结果,也是写字时要掌握的规律。(板书:胳膊)
3.自主学习“拎”“桶”字的书写。
(反馈,评价。)
4.追问:“桶”字为什么“钩”没有变没呢?
(出示生字:“桶”“勇”“膊”。生观察、发现并交流。)
师:小朋友在写字的时候可要仔细观察细微的变化,部件放在不同的位置写法也许还会有不同。找到写字的规律就能把汉字写得更漂亮。
【设计意图: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再次强调了写字时找规律的思维方式。课堂上落实10分钟的写是识字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此环节的设计力求发挥生字的范例功能:以简单为例——“胳”的'书写;以复杂为练——“膊”的书写;规律揭示——以“一”带“串”的变化,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得到了发展。由扶到放,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
六、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师生交流)
【教后所思】
一、体现课堂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本课教学,从读准字音到写好字形,多处凸显探究式学习。当学生读错“拎着”的“拎”字时,我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错误的原因,并通过“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特殊字音。在学习“胳膊”一词,发现“肉月旁”表意的规律后,我并没有止步,而是带领学生发现特殊字例“指”不是“肉月旁”,再次印证规律中有特殊的现象。在教学写字时,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汉字部件的细小变化,并在对比、分析中得出写正确的方法,懂得写字要用心观察的道理。纵观这节课,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在识字、认字、写字上,而是在整理、分析中掌握新了的学习方法,从而得“字”、得“法”、提“思”。
二、体现课堂学习结果系统化的原则
识字、写字教学时力求使学生对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得法。本节课特别注重识字方法的学习。本节课写了4个生字,其中2个生字体现了由扶到放的思想。我以简单字“胳”为例,用儿童化的语言总结出汉字相互谦让的规律——“收收脚”“变苗条”。然后引导学生学着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形难字“膊”,在“圈不同”的练习中,再次发现汉字谦让的规律。教学到此,我并没有止步,继续引导学生用新获得的方法进行比照,得出更加准确的变化规律。整个写字环节,学生在观察字形、临写生字的过程中习得合体字书写的部分规律,并在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时及时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检验,教学既生动又让学生得法。
三个儿子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你的妈妈爱你吗?你的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
反思一下:作为妈妈的儿女,我们曾为妈妈做过什么?
今天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会让我们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板书课题:23.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述说。由反思进入到课题的揭示,留给学生学文过程中读中感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读边看插图,听完后说说你听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带着不明白的问题自读课文,课文下面加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以疑促思,以疑促读,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
说说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老师在黑板贴示生字卡片)
既聪明又有力气 嗓子 拎着水桶 晃荡 沉甸甸
(选择个别重点字进行指导)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巩固识字成果
(生字的学习经历 读准字音——分辨字形——巩固识记的认识过程,尽可能的建华、明了,最多的留给学生自主掌握的机会)
再次大声,稍快速地读课文,表明自然段。(1—13段)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可以动笔划出答案: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在三个妈妈眼里,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
(边听边想边划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学生听读后回答:1.课文中的人物——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位老爷爷。(板书)
2.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有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指导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的朗读,前两个妈妈的话显出自豪、得意,语速快、语调高,第三个妈妈的话显得平静,语调平稳。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课文内容)
师生四人分角色朗读1—6段,读出不同的语气。
学生四人小组练习后展示成果。
谈话过渡:通过学习1—6段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中确实是有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却不是这么认为的,老爷爷是怎么说的呢?
指导朗读第13段老爷爷说的话,读好反问的语气,读出意味深长。
(采用跳跃式教学法,巧妙过渡到第13段,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愿望)
同桌讨论、交流,可以动笔划划: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他看见了哪一个儿子?
借助课文9、10、11段帮助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有优秀的品质、美好的心灵,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别人,这样的`儿子才是好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利用教材的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从人物的行动推向人物的内心,从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引领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再进行语言训练,讨论课文的中心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解决了课文地重点问题,一箭双雕)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通读全文,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体会。
老师小结,点明课文内涵。
布置作业,延伸课文内容: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会怎么想?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回顾上节所学: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交流上节作业: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写字指导
指导把字写正确,重点指导易错字:“荡”字是上下结构,“拎”“桶”“膊”字中的点不要漏写。
指导把字写美观,学生认真观察范字,老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三个儿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课前准备:
1、 制作课件
2、 收集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大意,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学生讲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 导入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 认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字词
四、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五、 质疑问难,梳理归纳。
六、 作业
1、 有感情地读熟课文。
2、 与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3、 写好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游戏巩固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学习23三个儿子的生字,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现在老师来检查你们掌握生字的情况)
2、 看图导入新课:看插图,谁能用一个句子来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整体回顾,明确学习目标
1、 师生共同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引出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同学们知道这么多,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是大家提出来的最主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里探个究竟。
三、 学习课文,体验探究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次课文,边读边找出三个妈妈是怎样说自己儿子的句子,用“——”线画出来。
2、 学生汇报有关句子,完成板书:聪明有力 嗓好会唱 没有特别 (加下画线)
3、 指导读好三个妈妈说话时的语气。
①、 幻灯出示三个妈妈说的句子。
②、 学生自悟:想想第1、2个妈妈讲自己儿子聪明有力、嗓好会唱时用了什么语气,
③、 学生读后评议。
4、 老师指导读两个妈妈的话
①老师也想读一读,给我一个机会好吗?如果老师读得好,给点掌声吧!
②你们能像老师一样读一次吗?
5、 老师设悬念:一个儿子聪明有力,我们班拔河比赛肯定派他当代表,老师喜欢他,一个儿子唱歌这么好听,文艺表演肯定能为我们班争光,我也喜欢。恩,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呀!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个儿子呀?
6、 学生质疑:三个儿子都很棒,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是什么?
7、 老师再设问题让学生质疑:
※ 课题讲三个儿子,在你眼的也展示了三个个性不同的儿子,可课文里有一位老爷爷又是怎么说的'?你能在节里找出答案吗?这是为什么呢?
8、 读好老爷爷说的话,引出板书(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9、 细细品味第三个儿子的优点,读好有关句子,]
10、完成板书 会帮妈妈…… (心形圈住)
11、老师导入问题:是呀,三个妈妈打完水提着回家,三个儿子也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请看图!
12、读一读三个儿子表现的句子。
※ 13、总结全文
①、老师引导同学看板书时说:“一个儿子会这样,一个儿子会这样,另一个会这样?你学了课文之后懂得了什么(学生说)
②、老师总结:是呀,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父母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我们应时时处处,一生一世孝敬父母。
四、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 仿句说话练习(下面,老师想检查同学的口头说话能力,看谁是仿句说话的小能手。要求说话时句子要完整,有条理、具体。
2、 分角色表演课文:
同学们,课文写得很有趣,下面,你们想不想把课文的人物表演一下呢?谁愿意上来表演呢?三个儿子谁来演,三个妈妈谁来演?老爷呢?
②指名上台上场表演,共余学生认真看。3评议:谁表演得精彩?为什么?
要求:一边看,一边欣尝表演的同学的效果( 如表情是不是丰富,动作是不是到位,语言是否感人等。)
3、我知道(欣赏孝敬父母的三字经)
五、 作业
1、 用实际行动做一个为父母分担生活负担孝敬父母的孩子
2、 在5月14日母亲节来临之际,做一件令爸爸妈妈开心的事。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聪明有力气 嗓子好会唱歌 会帮妈妈。。。。。。
三个儿子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 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任的道理。
2.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三个儿子》这一课的生字和词语。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齐读)
二、理解课文
过渡: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时都在评价自己的儿子。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时,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三个儿子》。
1. 学习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在井边打水时,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儿子的?请听老师朗读,边听边做记号。(指名回答)
投影出示: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问:A. 这个儿子的优点是什么?
B. 谁也比不过他这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怎么样的?
C. 既聪明又有力气,瞧,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儿子呢。请你也用既又"说句话吧。
投影出示: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问:A. 这个儿子有什么特长?
B. 好听极了说明了什么?
(1)指导朗读两位妈妈的话。
(2)指导读第三位妈妈的话。
(3)指名分角色朗读三位妈妈的话。
(4)齐读三位妈妈的话。
2. 学习课文第七到十一自然段
过渡: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一桶水可重啦!(随机出示相关段落)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指名表演读。
(3)喜欢这一段的.同学一起读。
从井边到家里可远啦,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大家想想,此时,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啊?
当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重重的水桶在路上走时,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
(1)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2)指名读,随机出示句子。
(3)播放动画,指导学生用一只一只另一只说话。
(4)联系生活场景照样子说一句话。
3. 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课文。当三个儿子都出现在眼前了,这时候一位妈妈又是怎样夸她们的儿子的,老爷爷又是怎样说的呢?
投影出示:妈妈: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老爷爷: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教师示范读
(2)分四人小组讨论: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指名回答(因为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4)指名分角色朗读老爷爷和妈妈的话。
4. 文中的三个儿子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平时,你碰到妈妈在做事的时侯,你是怎么做的?
三小组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简评。
四、总结全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人。)
五、实践活动:从现在起,我们每天至少为长辈做一件事。你还可以把做这些事的感受写在自己的日记里。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5
一、授课时间: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培养听读欣赏的能力,写正确、美观的字。
四、教学难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
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
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自主读通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c、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d、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e、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眼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自主识字
1、学生保持出生字卡,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
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小组且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在小组内质疑、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
4、如学生对老爷爷的话提出疑问,老师可组织讨论,重点理解;如学生没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可随机提问,让学生讨论:
这“一个儿子”是指谁?老爷的话是什么意思?
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指导重点: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左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小结:
第二课时
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编写课本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为、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排练课本剧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a、人物的语气。
b、人物的动作。
c、人物的表情。
课后拓展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课后小结:
十、作业布置:
十一、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104页第23课《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插图卡片。
【设计思路】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会边读边想,围绕“为什么老爷爷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
世上谁是你最亲的人?最爱你的人是谁?
(用一首歌来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2、导入课题: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今天,我们也来看一看,三个儿子他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妈妈的。
(出示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根据文内注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
2、以游戏形式学习生字,给生字宝宝找朋友。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宝宝的。
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带着以下三个问题,继续阅读课文:
1、这件事发生在哪里?
2、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3、三个妈妈提水时,三个儿子怎样做?
四、加深巩固课文内容
1、分角色朗读。
2、表演巩固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3、提问:
你喜欢谁?为什么?
4、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提问:
三个儿子中,你们最喜欢谁?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谁吗?
6、教师小结:
老师喜欢歌声嘹亮的儿子,也喜欢力气大,能翻跟斗的儿子,却更喜欢体贴、关爱妈妈的好孩子。
思考:
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五、课文延伸
平时你是怎样孝顺妈妈的?以后又准备怎样做?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 聪明 有力气 翻跟斗
一个 爱唱歌 好听 唱着歌
一个 不特别 接过水桶
老爷爷: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交流课前询问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主读通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学得难读的句子,作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择读:
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既是第四声)
⑵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拎是前鼻音,桶是第三声)
⑶ 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晃是多音字,在此处读第四声)
⑷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眼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甸是前鼻音,在沉甸甸一词中读一声)
三、自主识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老师参与学生活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摘苹果:如果大家都认识并能读准,苹果生字卡片就成熟摘下来。没掌握的生字,留在树上,提示学生在读课文时进一步学习)
四、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小组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老师可通过范读让学生感悟人物的语气。
2、在小组内质凝、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随机通过说话练习感悟既又的意思)
4、如学生对老爷爷的话提出疑问,老师可组织讨论,重点理解;如学生没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可随机提问,让学生讨论:
这一个儿子是指谁?老爷爷的话是什么意思?(真正的儿子应该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在老爷爷的眼里,不懂得孝敬父母和为父母分忧的儿子,不能算真正的儿子)
五、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六、指导重点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右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更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二、编写课本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像,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三、排练课本剧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四、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⑴ 人物的语气:
前面两个妈妈说的话,应该用自豪的语气,第三个妈妈的语气应该是平静的,老爷爷的'说话应该用意味深长的语气。
⑵ 人物的动作:
在情境中理解迎面迷住沉甸甸直晃荡等词语的意思。
⑶ 人物的表情:
前面两个妈妈的表情应该是骄傲的,第三个妈妈的表情应该朴实,老爷爷应该慈祥;前面两个儿子应该天真,第三个儿子应该纯朴。
五、课后拓展
1、节选《新三字经》中的内容印发学生,供课外阅读:
为人子 方少时 尊长辈 习礼仪
能温席 小黄香 爱父母 意深长
孝与悌 须断承 长与幼 骨肉新
亲养儿 多苦辛 报春晖 寸草心
亲有教 儿恭听 做错事 即改正
2、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后记】
三个儿子在这三个母亲的心中有着不同的优点,然后在这篇文章中要让学生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儿子表达的爱是最合适的。最能让母亲感受的。
三个儿子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当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本课在教学中,通过质疑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换位思考,移情体验,让学生融入角色,体会情感,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理解老爷爷的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升华主题,让学生对孝顺父母的道理有更进一步的感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思维活跃,大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在课堂上受到关注,愿意得到表扬。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文本深层面的涵义挖掘不是很透彻,需要老师在课上及时关注表扬,给少部分胆怯学生以鼓励,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2、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到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1、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一、视频导入,读文入情
同学们,有一则公益广告,老师看过了特别感动,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播放视频《妈妈洗脚》)
师:同学们,视频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啊?
生:帮妈妈端洗脚水。
师:在生活中,你帮妈妈做过什么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点评。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23课《三个儿子》中,也有三位小朋友。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吧!
二、检查字词句,阅读课文
1.读字
师:在学习之前,先让我们和生字小朋友打个招呼!
2.读词
多媒体课件出示字,学生认读。
师:老师也给这样生字找到了好朋友,让我们和这些词语打个招呼吧!
师:晃荡、胳膊、拎着,这三个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3.写字
师:字词都认识了,看看这些字,你会不会写。
师:同学们先来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偏旁都是“月”。
师:非常好!观察得真仔细,偏旁是“月”的字,还有哪些?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字,都是和我们身体的器官有关。
师:同学们,我们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尤其是这个“膊”字的右边的上面的“甫”要变形,没有提,下面的寸要写得大一点儿,这样才好看。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观察下面的这两个字,和上面两个字的左右结构不同,他们都是上下结构,尤其是这个“荡”字,三点水可不能在草字头的左面啊!
师: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试试写写吧,在你的田字格里,把“胳膊”描一遍,再写一遍好吗?写完了,觉得自己写得比较好的同学,我们来展示一下吧!
三、朗读交流,感悟情感。
⑴三个妈妈的话。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能干呀!既能准确认读字词,又能工整地书写汉字。真为你们高兴,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文章中也有三个妈妈也在评价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快快去读课文,找出妈妈评价孩子的话,用“——”划出来。
师:读完了,也划出来了,谁来说说?
生:回答找到的`三句话。
⑵ 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范读。“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儿子有什么特点?
生:既聪明又有力气。
师:有没有比他更厉害的?
生:没有。
师:从哪里知道的?
生:谁也比不过他。
师:真厉害啊!那他就是天下第一了。有这样的儿子,妈妈感到骄傲吗?高兴吗?好,谁来读读?
⑶ 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二个妈妈的话,看看她的儿子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齐读。“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哦,我听出来了,这个儿子有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怎样啊?谁能告诉同学们。 生:好听极了。
师:这么好听啊!妈妈爱听吗?
生:爱听。
师:谁来读读这个妈妈的话。
师:读得真好!
⑷ 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那第三个妈妈的儿子呢,他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读一读。
生:“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师:同学们听出来了吗?她的声音要低了很多。
(5)分角色朗读这段文字。
四、品读语段,悟情悟理。
⑴ 第7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看看妈妈们说完这些话后,做了些什么。
生:三个妈妈回家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面慢慢地走着。
(2)第8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水桶里有多少水啊?谁来告诉同学们。
生:朗读第8自然段。
师:一桶水可重了!你怎么知道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晃荡 走走停停 痛 酸。
师:这桶水真重啊!同学们做值日的时候,如果拎着这样一桶水,如果有同学走过来,
你特别想他能怎样做啊?妈妈们拎着这样一桶水,看见自己的儿子,希望他们怎样做啊?
师:这三个儿子又是怎样做得呢?用“﹏“划出来。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③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⑷ 老爷爷的对话。
师:看见三个儿子的表现之后,老师也想读读妈妈和老爷爷的对话。
师:明明是三个孩子啊!老爷爷怎么说只看见一个孩子啊?这是第几个孩子啊?让我们再来认真看看他做了些什么吧。
师: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找出其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师:怎样到达妈妈身边的?
师: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师:再来想一下老爷爷的话,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啊?前后位之间可以讨论一下,组长把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告诉全体同学们。
师:这是一个有孝心的儿子。
五、回顾课文,拓展提高。
⑴(出示课件:人物图)瞧,这三个儿子都站在我们面前了,你最喜欢哪一个儿子啊? ⑵如果那两个儿子看见第三个儿子的表现,又听了老爷爷的话和同学们的话,他们会做些什么?
⑶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老师也设置了一些生活场景。你们来说说自己会怎么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情景,想一想,说一说自己会怎么做?
同学们,有时候,孝敬父母就是妈妈提一桶水的时候,我们去帮妈妈接过水桶。
六、延伸拓展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老师这里有一些彩纸,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上面,并做成精致的卡片送给妈妈。记住这可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啊!
三个儿子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朝阳区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具、课件】
小黑板、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
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an) 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⑴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⑵ 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⑶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
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
分角色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么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⑴ 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⑵ 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⑶ 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⑴ 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①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⑵ 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① 找动词。
(跑到、接过、提着走。)
② 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⑶ 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
(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知道帮助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集体评议。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个儿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7-19
三个儿子教案01-13
三个儿子的教案01-20
《三个儿子》 教案03-08
关于《三个儿子》的教案03-05
三个儿子优秀的教案03-07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4篇04-13
三个儿子教案五篇04-14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6篇04-16
《三个儿子》教案15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