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爱鸟,了解"爱鸟周"的意义。
2.感知鸟的多种多样,认识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鸟叫的磁带。
2.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内。
3.教学挂图:《各种各样的鸟》。
活动过程:
一、欣赏鸟鸣,激发幼儿观察、了解鸟的`兴趣。
1.出示小鸟。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小动物,它来和我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猜猜它是谁? 、
2.播放录音,让幼儿聆听清脆悦耳的鸟鸣声。
教师:你听到小鸟在唱些什么吗?
二、观察小鸟,感知鸟类的多种多样。
1. 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教师:你喜欢鸟吗?为什么?你认识哪些鸟?
2. 幼儿自由观察室内鸟及其相应活动的教学挂图,认认自己熟悉或喜爱的鸟。
教师:你喜欢什么鸟?为什么?
三、了解"爱鸟周"的意义。
1.观察教学挂图,引导幼儿了解鸟对人类的用处。
教师: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你知道哪些鸟能为我们做什么事呢?
2.介绍 "爱鸟周"鸟类中大部分都对人类是有益的。他们有的可以捕杀害虫,有的可以捕杀鼠类。他们对农业、对森林和果园都有益处,所以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国家在每年的4月底5月初的一周在全国开展"爱鸟周"活动,号召全国人民都来保护、爱护鸟类。
3.小结。
教师:鸟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有爱护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游戏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
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游戏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签、铃鼓等。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初次尝试用筷子把彩泥撑起来。
1、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
(1)这是什么?我们平时是怎么玩的?
(2)看谁能用一些筷子把橡皮泥稳稳地撑在桌上,想接受挑战吗?
那待会就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可以多选几根游戏棒哦,然后稍稍用点力插进橡皮泥里,
插完后要稍稍调整角度,松开手试试会不会倒,会倒就说明还没有成功,还需要在继续试,
如果能撑起来不倒,说明你成功了,那就请你把成功的作品放桌上不动,人走到座位上休息一下,好吗?
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桌上的材料去试试看,谁能用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让橡皮泥稳稳地站在桌上?
看看你用了几根筷子?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指导。
3、交流尝试结果。
(1)你们都成功了吗?你用了几根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的?
(2)教师:谁来介绍下,你成功了没有?你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的?
你是用什么办法让筷子起来的?上面怎么插的?下面呢?
(3)教师小结:我们在做的时候,每根游戏棒的一头插在橡皮泥的中间,
要靠靠拢,高度一样高,下面呢,要分分开,才能将橡皮泥撑起来的哦。
(比较幼儿的作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发现棒必须撑开才能站起来。)
二、第二次探索,尝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
1、交代操作要求。
师:刚刚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没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会老师给你们机会继续完成!那接下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咯!你准备好了吗?那听清楚了:我想请你们试一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是用最什么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是要比一比谁用的游戏棒最少哦?再试试看吧!
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
3、交流操作结果。
你最少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了?(3根) 有没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结。
我们发现,围绕一个中心点,把三根游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橡皮泥撑起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
三、介绍各种“三脚架”,结合生活,谈谈三脚架的作用。
1、人们根据这个发现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见过三脚架?它有什么用?
2、用课件演示各种三脚架。
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看看它们的三脚架在哪里?请你找出来? (请幼儿用笔划出三脚架的位置)
(1)出示相机三脚架图片
师:看看这是什么三脚架?他有什么用啊?
(拍照的时候可以把照相机放在上面,这样拍照就更稳更方便了)
(2)出示画画三脚架
师:那这个是什么三脚架?
(可以在上面画画,有了这个三脚架啊,就可以把纸架在上面画画了,很方便)
(3)出示三脚凳图片
师:看看这张凳子和我们坐的不一样吧,它有几只脚?所以我们叫它三脚凳。
(4)出示多层三脚架
师:这个呀是多层三脚架,它的每一层都可以用来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东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
(5)出示架子鼓图片
师:看看这张图片中哪里有三脚架?圆圆的那个可以敲出声音来的是什么啊?(鼓)
在鼓的下面有三脚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四、用三脚架原理制作“架子鼓”,体验成功的乐趣。
1、介绍材料及制作要求。
这里有一些竹签和扭扭棒,请你们用“三脚架”的原理,三人合作制作一个鼓架,把铃鼓撑起来。
一个人拿住竹签,一个人用扭扭棒把竹签扎紧,注意要多扭几圈。 再把三根竹签撑开来,摆成三脚架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配合示范)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一定要把竹签扎紧。
3、展示作品,请幼儿演奏,感受成功的乐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大声喊:“快来看,小蜗牛。”大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大镜等;
2.课前捕捉蜗牛。
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
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师:就长在触角上。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大。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
幼C:反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大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幼A: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
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在前一次“蜗牛大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师: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
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
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幼A:我爸爸帮我去图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
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师:蜗牛真有趣,我们观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做蜗牛。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大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大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区别枯叶和绿叶,发现绿叶中有水分。
2、在观察、比较中对树叶进行进一步探索。
二、活动准备:
1、绿叶和枯叶若干。
2、分组操作材料:小石臼、碾子。
三、活动重点:
观察绿叶和枯叶。
四、活动难点:
探索绿叶和枯叶的水分。
五、活动过程:
(一)观察枯叶和绿叶。
1、自主观察。
教师:每个小朋友的筐子里有两片树叶,请你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请幼儿自主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两片树叶中一片是枯叶,一片是绿叶。
2、看一看。
教师:你手上的树叶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两种树叶一样大吗?(幼儿仔细观察比较后回答。)
教师小结:枯叶比较大,绿叶比较小。
3、摸一摸。
教师:请你摸一摸这两种不同颜色的树叶,说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教师小结:黄叶子薄薄的、软软的、表面粗糙。绿叶子厚厚的、很坚硬、表面光滑。
4、捏一捏。
教师:请你捏一捏这两种树叶,说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尝试回答。)
教师小结:枯叶干干的.,绿叶有点湿润。
(二)探索枯叶和绿叶的水分。
1、用手撕一撕枯叶和绿叶,说说有什么不同。
教师:请你撕一撕这两片叶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幼儿操作后回答。)
教师小结:枯叶没有汁,绿叶有汁。
2、在小石臼里用碾子碾一碾枯叶和绿叶,说说发现了什么。
分组操作,幼儿轮流进行,一人操作时,其他幼儿仔细观看。
操作后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如:绿叶碾出绿色的汁水了。)
3、教师小结:枯叶不能碾出汁水来,绿叶里有绿色的汁液。
(三)枯叶的作用。
1、请幼儿讨论:枯叶有用吗?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落叶归根,最终能滋养树森木。树木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探索不在一条支线上的三根彩棒稳定站立的现象,初步感知三角架的原理。
2、 了解三角架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3、 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彩棒若干、皮筋若干条、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棒
指导: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彩棒站起来。(可以用小皮筋帮忙)
师: 小朋友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我们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呀?(彩棒 线 皮筋)那你们想喝彩帮做游戏吗?我们现在就来和彩棒做游戏,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彩棒自己站起来?你可以请托盘里的皮筋和线来帮忙。赶快来试一试玩一玩吧。(幼儿操作,教师巡视)都站起来了吗?站起来的小朋友请停下来,你的彩棒是怎样站起来的?那小朋友请你看看别人的再看看自己的,你们的彩棒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彩棒下面分开了,有的没有分开。)彩棒下面分开一些,就会站得更稳些。那小朋友赶快调整一下,让你的彩棒站的更稳些。站稳了吗?刚才小朋友固定彩棒的时候,我发现你们有的使用的是线,有的用的是皮筋,用线的时候需要绕两圈,再系上才可以,用皮筋的时候直接套上就可以了,那你们觉的用哪个回更方便些呢?那我们接下来做游戏的时候就用皮筋吧。
二、尝试用三根彩棒进行操作。
指导:能不能用最少的彩棒让它站起来。
师: 现在请小朋友包彩棒拿在手里数一数你用了几根彩棒?有没有不一样的了?刚才小朋友们有用7根的,8根的……。.那我们能不能用更少的'彩棒让它站起来?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用的彩棒又少,并且站的又稳。小朋友们赶快来试一试吧。
1、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2、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观察比较影响三角架稳定性的因 素。
提问:站稳了么?你们都用了几根?啊,原来用3根就可以站起来啊,那小朋友赶快来试一试用3根站起来,站起来了吗?站稳了请小朋友停下来,请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彩棒,它们皮筋的位置一样吗?怎么不一样?那他们下面分开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观察的真仔细,(老师顺手做一个彩棒)那现在请你们拿着彩棒跟我到这边来玩一玩吧。
3、教师出示一条直线,让幼儿尝试让彩棒在直线上分开站立 。
师:都站好了吗?站好了再稍微往后面退一下,接下来我们来完一个游戏,怎么玩呢?小朋友仔细听:请小朋友把你的彩棒下面分开,让三根彩棒同时都站在一条直线上,试试看,看能不能站稳。听明白了吗?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吧。(幼儿操作)能站稳吗?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开在一条直线上是站不稳的。
4、用:"连线游戏"初步感知三角架概念。
师:小朋友拿着你的彩棒回到位置上吧,托盘里有什么?(纸 笔)我们现在来玩一个点一点连一连的游戏,怎么玩呢?小朋友们仔细听?请你取一张纸放在桌子上,让彩棒站在纸上,用笔点出他的位置,然后把彩棒合上放进托盘里,再用直线将点连起来,听明白了吗?那小朋友来玩一玩吧。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纸给陈老师,我给你贴到黑板上。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小朋友看看是什么秘密呢?小朋友看你们画的都是什么图形啊?(三角形)请小朋友看看你自己的三角形再看看别人的三角形,你们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 形状)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非常的好,像这样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开,彩棒所在的位置连起来是一个三角形,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三脚架。
三、感受生活中的三角架现象。
师:那小朋友在我们生活当中你们见过像这样的三角架吗?三脚架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会用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教师讲解。三脚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那我们就把它介绍给别的小朋友认识好吗?结束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能仔细观察蝌蚪,初步了解蝌蚪的基本形态及生长过程。
2、乐于探索,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准备:
青蛙生长过程资料,蝌蚪若干。
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种春天里的动物朋友,你猜一猜它会是谁呀?(幼儿自由讲述)
(2)我们来请它出来好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小蝌蚪”)
(2)你在哪儿也见到过小蝌蚪呢?它长得什么样?
2、观察、认识蝌蚪。
(1)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愿意和它做好朋友呀?老师在每组上都放了一盆小蝌蚪,一会儿请你可以轻轻的走过去,先仔细观察一下小蝌蚪的样子,看看小蝌蚪在水里是怎么动的?(鼓励幼儿专注地观察,学一学小蝌蚪不同的动态。)
(2)组织幼儿充分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可配合身体动作表演一下。
(3)小结:小蝌蚪长着圆圆的、黑黑的大脑袋,后面拖着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里一扭一扭的,游到东来游到西,真快活呀!
3、设置疑问,了解生长过程。
(1)你们知道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什么吗?(有的变成了青蛙,有的变成了蛤蟆)
(2)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这里让幼儿大胆设想,创造性地表述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播放青蛙生长过程资料。看完后让幼儿再来说说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提问:小蝌蚪在变成青蛙前,它的腿是怎么变的?尾巴又有什么变化呢?
(4)小结: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消失,最后就变成了一只青蛙。(边小结变播放多媒体课件)
4、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1)放背景音乐,教师说:“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一个又一个蛙卵。”
(2)师说:“天气缓和了,蛙卵动起来了,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开心啊!”(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双手环胸学小蝌蚪游泳的样子)。
(3)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后腿。(教师和幼儿两腿向后踢)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开心了。”(教师带领幼儿学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4)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前腿。”(教师和幼儿伸双臂)四个腿都长齐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陆地上去找食物吃。”(学小青蛙抓虫子吃)
(5)师说:“尾巴慢慢变短了(用手假装尾巴越来越短)终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教师带领幼儿学蛙跳)
5、提升经验,保护青蛙
(1)小青蛙有一个很大的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捉田里的害虫)
(2)小青蛙能把田里的害虫都捉掉,保护庄稼,那如果我们小朋友看到有人在捉青蛙,你会怎么做呢?怎样来保护青蛙呢?
(3)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的办法,真了不起,请你回去后把你的好办法告诉更多的朋友,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3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05
中班科学活动《水》教案03-29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10-12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31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过冬08-2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7-15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4篇08-09
中班科学活动弹性教案11-19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