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3-04-08 15:45:4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文言文教案汇总八篇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文言文教案汇总八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翻译常见误区

  2、学习文言文翻译要求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1、2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能理解并翻译浅易的文言文中的句子。

  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尽管我们平时很重视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但同学们翻译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信、达、雅”的标准相对照尚有很大差距。从句意理解上看,或者整个句子理解错误,或者个别词语认识有误,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整篇旨意的准确把握。从翻译方法上看,许多学生不能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致使译文只反映原文大意却破坏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如何实现“信、达、雅”的目标?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之外,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全文中理解句子。要整体把握全文,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充分利用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来理解句意。

  ③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点句子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理枝叶;或抓住关联词语,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④调动已有的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推断,帮助理解。

  ★文言文翻译要求:信、达、雅

  1. “信”是指译文的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即译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是指译文的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畅,没有语病。

  3.“雅”是指译文的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翻译时,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达,还应该用意译作为辅助方法,使句意尽量达到畅达、完美。

  三、翻译常见误区

  错译。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沛公军霸上 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

文言文教案 篇2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

  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文言文教案 篇3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①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伤仲永 教学设计。

  ②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

  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

  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

  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

  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

  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二、学生自读课文,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谒: 谒: 扳: 称: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三、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1.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2.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伤仲永 教学设计》。

  四、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五、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六、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简洁、洗炼的特点。

  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

  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七、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八、语言表达训练。

  以“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要求:

  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九、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文言文教案 篇5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注释

  (1)字、词:

  弈:下棋。通国:全国。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援:引,拉。俱:一起。

  弗:不。矣:了。为:因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文中几个“之”的意思

  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去:离。

  日中:正午。及:到。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决:判断。孰:谁。汝:你。

  (2)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译文:

  《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文言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明确方法,小组学习。

  三、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

  1、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相机出示对句子的理解。

  2、整体归纳回顾:(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教师分析其中原因,帮助学生解开疑惑。 (多媒体出示“走进科学”)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在学生充分的交流后,引导简练归纳。(多媒体出示启示)

  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作业设计: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向学生推荐阅读《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德育目标: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追问:“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

  2.简介天下奇观——海宁潮

  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3.分析钱塘江潮的成因

  (1) 江口成喇叭形,宽处超过百里,窄处仅十里,涨潮时,巨大的海潮涌向狭窄的江面,自然形成壮观的海潮。

  (2)河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潮水涌进时受阻,高掀上天,前浪受阻,后浪又到,潮水就奔腾咆哮、排山倒海。

  因此,观钱塘江潮水成了古今盛事。

  4.简介南宋观潮盛事

  杭州在南宋时称临安,是国都。

  (1)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2)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3)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狂热。

  二、作者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南宋文学家。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著有《武林旧事》、《草窗词》、《齐东野语》。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是他进入元朝后所作。

  三、初读课文

  1.听朗读磁带,注意读音

  雷霆(tínɡ) 杨诚斋(zhāi) 艨艟(ménɡ chōnɡ)

  如履平地(lǚ) 倏尔(shū) 一舸无迹(ɡě) 善泅(qiú)

  僦赁(jiù lìn) 罗绮(qǐ) 鲸波(jīnɡ)

  2.划分朗读节奏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tíng)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zhāi) 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méng chōng)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jì)﹨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lǚ)平地。倏(shū)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gě 无迹,仅有“敌船” ﹨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sù迎而上,出没mò于﹨鲸波万仞rèn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qǐ ﹨溢目,四马塞sè途,饮食百物﹨皆﹨倍穹qióng常时,而﹨僦赁jiù lìn 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3.字词解释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4.分为四小组,对本文进行逐段翻译。学生翻译后,教师对此进行点评。

  四、整体感知

  1.逐段分析

  第一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2)《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渲染的手法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总领全文。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

  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刻画了海潮的雄伟壮观。

  描写角度:

  形:仅如银线 色:玉城雪岭

  声:声如雷霆 势:吞天沃日

  (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描写方法:

  比喻、夸张(渲染潮涌之状)

  引用(概括上文,呼应首句,增强作者这样写的逼真感和真实性。(进一步描绘了海潮波澜壮阔的气势)

  第二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2)除开头仍是一句总述,水军演习写得扣人心弦,水军表演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演习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作战技艺娴熟——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撤退迅速

  (3)一场惊心动魄的演习,却结束在“烟消波散”的静景中,这采用的什么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动静相衬的写法

  静: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动:奔腾分合、乘弄标舞、声如崩山

  静:烟消波静、一舸无迹

  第三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2)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壮士形象:披发文身; 手持大旗;争先鼓勇

  泳技高超:溯迎而上;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3)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请摘记出来。

  “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

  (4)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赞叹弄潮儿本领的`?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5)作者写“观潮”,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图”?

  作者在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之后,有浓墨重彩描绘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使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

  第四自然段:

  (1)这段写什么?第四段写观潮人数之多。

  (2)文章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心,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映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潮来之状”,“演兵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3.本文语言之所以生动而形象,主要在于:

  (1)能准确地运用动词。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等动词的连用,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

  (2)文中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中,“玉城雪岭”是比喻,“际天’则是夸张,“大声如雷霆”用了比喻,“吞天沃日’则用夸张,使读者对钱塘江潮的气势如同亲见,感受很深。

  五、布置作业

  1.全文背诵

  2.完成语文同步

文言文教案 篇8

  一、筛选信息的解题步骤

  1.阅读,就是要对给定的材料进行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层次。重视对全文通读,明确基本信息。记叙性的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议论性的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对于一篇文言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读懂,可在运用“跳读”法时,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料。这些重要的信息,有时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段末的总结句、作者评论性的文字等。

  2.查找,就是要依据题干要求,判明信息的指向,带着问题,去理解、辨析。如20xx年高考,题干中“田单兵不厌诈手段”即规定了信息指向,其中“诈”更是关键,答题如不能以“诈”引导思考的方向,肯定会失误。

  3.辨别,就是要辨明信息的边界。信息的边界规定了信息的外延。如20xx年高考题目,“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陈述的对象是燕王不是田单,虽然能间接表现田单行反间计的“效果”,但不属于“兵不厌诈”的实施手段。

  4.判断,就是判断正误,选出准确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题目时,往往用“张冠李戴”“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办法迷惑人,解题时要认真分析辨别。

  二、阅读史传类文字,在筛选信息的时候,应理清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人物。既是传记文章,必有人物,所记谁人?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多少人?

  2.职官。史书中的人物,多是官员,所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3.事件。传记文章,肯定是记载传中人的若干事迹,或孝义,或勤学,或清廉,或爱民,或抗上等,边看边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写了多少件事。

  4.品格。高考所选的纪传文,传主都是正派人物,而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因此,阅读时,这方面应特别注意。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09-06

文言文教案03-08

文言文《离骚》教案05-31

文言文《口技》教案01-23

文言文教学教案11-07

【精选】文言文教案3篇06-30

文言文教案三篇07-02

【精选】文言文教案三篇04-30

文言文教案五篇12-28

【精选】文言文教案四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