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找春天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找春天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春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信息资料: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找春天)
2、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复习
1、字词: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朗读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引导学生进行问答式的句式训练: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其他三句也可以模仿训练。
3、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读文:引读、竞赛读、表演读等。
4、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拓展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想到的一些诗句。
背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境,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借助板书背诵、看图背诵、想象情境背诵。)
拓展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找春天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春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音乐曲目《春天畅想曲》,各类春景的CAI课件。
2.画一画春天中的各种花儿、草儿、树芽儿……并剪下来。
3.收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诗歌、散文……)
【教学过程】
一、直观图象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老师播放CAI课件的部分内容)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绽放的花朵,嫩绿的小草,还带来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我们一块儿到课文中去“找春天” 吧。(老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春天还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老师配乐范读。)
2.幼儿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啊!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注意把字音读准。
3.指名读自己最喜欢读的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一评。(3~4名学生读,老师注意引导学生从正面评价。)
4.齐读课文,老师评价。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到了,找出来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指名读。)
你知道“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吗?能做给大家看一看吗?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演示课件。)
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一读。(2~3名学生读,老师注意提示疑问语气,必要时可范读。)
(2)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找出来的四人小组内读一读,一人读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棒。注意可以边读边做做动作,加上自己的表情。
(实物投影4~7自然段。)
A.老师选择一小组来表演读,生正面评价,提出建议。
B.老师演示课件表演读。
C.仿照句式,练习说话。
(什么)(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一听,再全班交流。
D.全班起立,表演读4~7自然段。
〔点评:这两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读、合作读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表演读的方式来读这部分,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感知春天的动态美。〕
3.你还从哪些句子知道春天来了?把这些句子读出来,把你的理由讲出来。指名读,说理由。
4.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老师播放课件,和学生一起小结过渡。)
师:百花开放了(生:我们看到了她);百鸟鸣不停(我们听到了她);花儿开放,清香扑鼻(我们闻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我们触到了她)。
齐: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春天真是无处不在!
四、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1.大自然中的春天美不胜收,音乐中的春天充满幻想,孩子们朗读中的春天犹在眼前。除了课文描绘的春天景色以外,老师课前请小朋友收集的有关春天的资料,都带来了吗?
2.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向你的小伙伴介绍春天的美。(学生在四人小组长安排下有序地介绍。)
3.哪位小朋友上来向大家介绍?(实物投影相关的资料。)
4.评出“小小收集家”、“小小介绍家”。
五、合作分行,拓展思维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景象,让我们留住春无,让春光打扮我们的教室吧!
师生合作在教室的展板上贴画,共同完成《春之味》图画。
找春天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春天,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2.画春天,说春天,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寻找春天。
2.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点击放大
一、观察--寻找春天(可以课前进行)
观察校园或公园:春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交流。
二、作画--描绘春天(可以课前进行)
画春天,把自己观察到的最感举了的'内容画下来。(可以是一处景物,也可以是一种动物,或一棵树、一片草、几朵花......)
三、小组讨论--春在哪里
1.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画,说一说自己的画是怎样表现出“春天来了”。
2.说说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来了。
四、展示作品--美丽的春天
1.每个小组选一至两名代表,把全组同学的画展示出来,介绍我们眼里的春天--我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来了。
2.从各组的画中选出若干幅春天特征明显的作品组成一组画,请同学说一说春天什么样,春天美不美。
3.出示课本的插图,请同学说说图中小朋友眼中的春天和我们看到的一样吗。
五、布置作业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还有什么秘密没被我们发现。
板书:
学生的画:
春天的树木、花草
学生的画:
春天的昆虫等动物。
学生的画:
春天的人。
柳树
桃树蝴蝶、蜜蜂小朋友......
小草......蚂蚁......
找春天教案 篇4
教案名称:小蝌蚪找春天(幼儿园春天教案)
教案前言:都说春天到了,春天的信息在广泛流传,小蝌蚪在小河里游啊游,一边寻找妈妈,一边听到了无数的议论,大家都在说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看着周围人开心的样子,小蝌蚪沮丧了,看不到妈妈的小蝌蚪流下了委屈的泪水,就在这个时候,金鱼阿姨过来了,带着小蝌蚪找到了妈妈,也找到了春天。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到春天到来时候的预言。
教案目的: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
2、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
教案准备:
一次性盘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张桌上放一只鱼缸(事先用布遮盖),内有蝌蚪、水草、玻璃弹子等:背景图一幅(上面画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盖):录音机及录有
青蛙叫声的磁带。
教案过程:
一、引起兴趣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迎春花张开了小嗽叭,小蚂蚁伸伸懒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们听,又有谁来了?(录音机
传出青蛙的叫声,教师适时掀开背景图上的遮布。)
2.青蛙妈妈的小宝宝是谁?它们来了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掀开鱼缸上的'遮布。)
二、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
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
2.小蝌蚪长得什么模样?
3.它们游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
三、幼儿操作
1.青蛙妈妈想请你们给它的小宝宝塑像。这样吧,我们用橡皮泥来试一试。
2.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请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儿讲述造型的方法和过程。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两种方法来做蝌蚪,正面我来介绍
找春天教案 篇5
“读”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读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多读的目的在于将课堂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领会课文。本课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
1、听读:
学习课文之前,我首先进行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让学生受到教师朗读的熏陶。
2、自读:
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要求:
⑴ 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
⑵ 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
⑶ 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圈出生字。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和较长的词组,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
3、细读:
所谓细读,就是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进行字、词、句、段的训练。这一步是以“情”贯穿的`读。课文第一段我抓住两个它“!”第二段我让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脱”、“冲”、“奔”、“找”这几个动词,描绘出孩子们急着到外面去找春天的心情。这时适时引导:这段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这两段应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去读?使学生明白面对春天这美丽的景色,我们应用盼望、高兴的、急切的语气去读。课文第三至七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句话把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机。读这一部分时,要读得亲切活泼。
4、赛读:
经过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能读熟课文。这时,可安排学生分组比赛读,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再比。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熟、读出感情后,再进行背诵的练习。
【找春天教案】相关文章:
《找春天》教案07-27
找春天的教案09-10
《找春天》教案11-10
找春天教案11-14
《找春天》教案03-23
找春天教案09-14
口语教案:找春天09-07
关于找春天教案11-14
小班找春天教案03-02
大班找春天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