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4-29 14:23:1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班社会教案模板汇编六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来源:

  小班的幼儿渐渐地长大、懂事,对自己长大了的感觉也十分强烈。为此,我设计了《我是怎样长大的》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的过程中,既感受到自己身体方面的成长,又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妈妈,体验自己和妈妈之间的亲情,从而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

  2、通过回忆和体验自己长大的过程,懂得关心妈妈。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我是怎样长大的"。

  2、妈妈的图片。

  3、红色嘴唇贴片。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谈话

  1、你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

  2、我们从什么时候就会笑了?

  二、看幻灯片,初步了解长大的过程

  1、妈妈怀孕了,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一天一天慢慢长大。妈妈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想到肚子里的小宝宝,开心地笑了。

  问:你知道你在妈妈的肚子里都做过什么事情吗?(踢妈妈的肚子、在妈妈的肚子里玩,会吃手指头,也会开心地笑)慢慢地,慢慢地……十个月过去了,妈妈的肚子越开越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2、宝宝出生了,他睁开眼睛,看到美丽的世界,看看这,看看那,咦!好奇怪呀?他对什么都很好奇。这时候的宝宝,好小好小,不会说话,只会哇哇地哭,所以,妈妈就要很细心的观察宝宝,为宝宝吃奶,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好辛苦呀。

  3、三个月过去了,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看图片),宝宝会翻身了,你是怎么翻身的?小朋友们来学一学?

  4、六个月过去了,这时候的宝宝,不想总是躺在床上,他想干什么呢?让幼儿想想,——坐起来,这样好舒服呀!

  5、又过了一段时间,七个月过去了,宝宝又学会了新的本领,想想看,是什么呢?——宝宝会爬了,摸摸这,摸摸那,真有意思。你们还记得自己是怎样爬的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6、后来,宝宝在大人的帮助下,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孩子们可以模仿妈妈和幼儿一起学走路的样子。体验妈妈的辛苦。

  三、懂得关心妈妈

  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了吧!在我们成长的这段时间里,妈妈辛苦吗?现在我们长大了,懂事了,不能再让妈妈这么辛苦了,想一想,我们能帮妈妈做些什么呢?(擦桌子、扫地、收拾玩具、端水、捶背,不淘气)

  四、亲亲妈妈

  你们看,这是谁,(妈妈),我们来亲亲妈妈吧,老师这有好多的红嘴唇,你想亲妈妈哪里,就把红嘴唇贴到妈妈哪里,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五、教师像妈妈一样拥抱幼儿,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幼儿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幼儿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回报的心理状态。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与个别幼儿的交流做得不够,教师在关注能力强的幼儿同时,也应多照顾不爱说话的幼儿。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专家点评:

  本次活动通过观看成长录像,引导幼儿在看、听、说、想等活动中,让他们将主观感受和愿望表达出来,培养了幼儿动口动脑的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尊重幼儿特点、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最大限度的发挥全体幼儿的主体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力求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

  本次活动,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抓住幼儿的需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做了充分准备,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电话号码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米奇头饰,

  2、观看过米奇妙妙屋动画片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扮演米老鼠,带领小朋友一起出发去米奇公园参加舞会。

  二、在游戏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1、(播放课件)看,到了什么地方?森林里发生什么事了?让我们想个办法2、由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呢?(119)拨打119后我们应该怎么说,消防叔叔才会来火灾现场救火呢?

  3、小结:119是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后拨打119请消防员叔叔来救火。那如果我们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4、继续出发,(播放课件)维尼小熊的头怎么了?怎么办?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2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求救。

  6、小结:有人受伤或者需要急救时,我们可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帮忙。

  7、继续出发,(播放课件)那是谁?(小偷)他在干吗?(偷东西)

  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1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报警。

  9、小结:遇到小偷、强盗这些坏人,我们可以拨打匪警电话110报警,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

  三、巩固

  1、总结特殊的电话号码今天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三件事,真惊险啊。森林里着火了,我们拨了火警电话?(119);维尼小熊受伤了,我们拨了急救电话?(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东西,我们拨了警察的电话?(110)

  2、做了三件好事,开心吗?时间不早了,让我们赶快去参加舞会吧。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东西会有食物残留在牙齿上,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淑口和涮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只口杯,黑芝麻糖果或饼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和品尝芝麻糖果或饼干。

  1、出示黑芝麻糖果,引导幼儿观察黑芝麻糖的外部特征。

  师:这是什么呀?(糖果),这黑乎乎的颗粒是什么?(芝麻)。

  师;芝麻糖果看起来很好吃,芝麻糖果香不香呢?爵起来是什么感觉呢?

  2、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象。

  3、每人发一颗芝麻糖果或饼干。让幼儿品尝。

  二、观察牙齿,发现问题。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嘴巴和牙齿,发现芝麻糖果和饼干随抹粘在牙齿上的现象。

  师:你们发现了同伴的牙齿上有什么?

  2、吃剩的糖果渣留在了嘴巴里和牙齿上有什么感觉?舒服吗?不舒服应该怎么办呢?

  3、让幼儿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老师小结:吃剩的糖果渣留在了嘴巴里和牙齿缝里有不舒服的感觉,感觉粘粘的,很不舒服。那应该怎么办呢?

  三、引导幼儿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

  1、引导幼儿用淑口的方法把嘴巴里的脏东西吐出来。

  师:嘴巴里的残留食物我们可以用淑口的方法,来把残留食物吐出来。

  2、教幼儿学习正确的淑口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唱“咕噜噜”地唱歌。然后把脏水吐出来。

  3、让幼儿练习后发现牙齿上有一些残留物还是无法去掉,又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刷牙)。

  4、教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上下来回刷,左刷刷,右刷刷。

  5、老师带领幼儿模仿动作练习。

  活动反思: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吃完饭或糖果以后都没有漱口及刷牙的习惯,不管家长如何哄、如何说都没有用。导致每次牙检时,我们的孩子都会出现很多的踽齿现象,这让很多的家长苦恼和担忧。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多注重一点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饭后漱口习惯就可以避免了。孩子往往比较听老师的话,有的家长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孩子。那为何教师就不能担负起家长的使命,让孩子们学会漱口、刷牙呢!《咕噜咕噜》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到正确漱口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模仿兴趣都十分的浓厚。活动一开始,我就直接拿出了一个脸盆和漱口杯子,幼儿的兴趣就上来了。活动中,我发现在示范漱口方法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趣也很浓,一个一个眼睛盯得牢牢的。当然,孩子即时的操作也很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漱口的正确方法。于是,就让孩子们一个个进行了实践,孩子们全都根据老师的示范,认真地漱着口,并且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局势,漱了一遍又一遍。我及时制止了孩子的这个愿望,让他们回家去以后再去漱口,让幼儿带着兴趣,将漱口活动坚持下去。最后,我对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及时的小结,让孩子们知道了漱口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了解到我们应该及时保护我们的牙齿,除了漱口,我们还可以学习刷牙。第二天,很多家长都来反映,孩子晚上全都自觉地要漱口、刷牙。这证明了,我的这个活动开展得非常有意义。当然,孩子的兴趣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教师应该经常提醒,以免孩子只是几分钟的热度。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诚实”的含义,知道诚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

  2、愿意做诚实的孩子。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投影仪。

  2、木偶表演。

  3、人手一张操作图片,笔、轻音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狼来了》。

  1、教师利用投影仪边投放图片边讲述故事内容。

  2、教师:你们喜欢放羊的孩子吗?为什么不喜欢他?放羊的孩子说谎以后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后果?

  3、教师小结:小孩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师幼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诚实的行为,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1、教师:平时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是诚实的表现呢?

  引导幼儿思考:做了错事应该怎么办?不是自己的东西能不能拿?能不能说谎?

  2、教师: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请把自己诚实的表现跟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如果你曾经有过不诚实的表现也可以和你的的好朋友说一说,好吗?

  3、幼儿交流讨论回答:

  4、教师有目的的请个别幼儿讲述引起自己不诚实的原因,如害怕和担心等?

  5、教师小结:小朋友做错事情时应该主动承认,及时改正,更不能说谎,大家同样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孩子。

  三、木偶表演:

  1、木偶表演,边看边想一想表演里的小朋友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2、看木偶表演: 表演内容:红红在家打扫卫生。不小心把桌上的茶杯打碎了,爸爸听到响声跑过来问:怎么回事呀?红红生怕爸爸责怪他连忙说:不是我弄的,是小猫跳到桌上把茶杯打碎的。

  3、教师提问:你觉得红红是个诚实的孩子吗?为什么?如果你是红红你会怎么做?

  四、幼儿练习判别对或错,讲述解决方法,明确诚实是好品质。

  1、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小故事,出示练习材料,引导幼儿观察了解画面内容。

  2、交代练习要求:如果认为画面上的小朋友是诚实的表现,就在他后面的格子里画上勾;如果不是就画叉。

  3、幼儿练习判断对和错。

  4、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练习结果(利用投影仪展示)

  五、师幼共同小结:

  大家都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这样才会受欢迎。

  活动延伸:

  欣赏歌曲《好孩子要诚实》,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根据自己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我认为一个支持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要追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德育实效。在《诚实的孩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思考并实践着开放式、活动化、对话式的教学策略,冷静而充满智慧地关注学情,树立“以学为中心”,创造“以价值观确立”为核心的课堂,活动间呈现递进化,评价过程提升学生能力,活化教材的育人价值。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社会活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 在集体活动中学会轮流和等待。

  2、 形成同伴之间谦让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幼儿初步了解哪些是正确的行为,那些是不安全的行为。

  2、 教学用图,《玩滑梯》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谈话:

  ——“大家说说我们怎么样玩滑梯才更安全?”

  教师和幼儿讨论活动情况,确定怎样的行为最安全。

  2、了解图片内容

  幼儿观察教师出示的图片

  ——“图片上有什么?”

  “谁玩滑梯是正确的?”

  “谁玩滑梯是不安全的?”

  “什么是轮流?大家一起来排队试试看。”

  3、 师生共同理解图片

  活动评析:

  玩是幼儿共有的特点,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玩法,是幼儿上了幼儿园基本要学的,要让幼儿在学习,玩耍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才是幼儿来幼儿园的目的,也同时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兴趣。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 知道一月一日是新年的第一天。

  2. 知道在新年节日里,人们会相互传递美好的祝福和问候,感受美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装饰教室周围环境,做迎接新年的准备。

  2. 录音带

  活动过程:

  1. 说说为什么我们的教室要装饰得这么漂亮?

  2. 告诉幼儿每年1月1日的`这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又叫“元旦”,是新年的第一个节日。

  3. 引出歌曲的名称,教师范唱。

  4. 播放录音,幼儿跟唱。

  5. 幼儿一边唱一边随音乐拍手,跳舞,感受音乐的快乐气氛。

  6. 小结:新年美好的祝福!

  7. 在歌唱中感受节日气氛。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9-22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春天教案03-18

小班社会课教案06-28

小班社会教案06-26

小班社会春游教案04-01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会你好教案03-31

小班社会课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