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4-29 13:37:5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托班语言教案合集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托班语言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托班语言教案合集7篇

托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够大胆讲述。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树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让人喜欢的树。

  活动准备

  PPT(含故事)

  活动过程

  一、不发芽的小树

  1、出示PPT: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图,请你仔细观察。看,这棵树怎么没发芽啊?(只有一棵小树没有发芽,长叶子)(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话大胆讲述)

  2、师:你喜欢发芽、长叶子的树,还是不发芽,不长叶子的树?为什么?(喜欢有嫩芽和绿叶的树)

  二、不高兴的树

  1、师:那这棵树为什么不发芽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不发芽的树》,想一想这棵小树为什么不发芽?

  2、教师播放PPT及故事1段。

  3、提问:⑴去年小鸟为什么在树上做窝?老奶奶为什么在树荫下卖冰棍?风筝的线为什么会缠在树上?(引导幼儿认识绿树的可爱:因为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安家;树阴下凉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卖冰棍;风筝喜欢绿树,所以飞过绿树的上面。)

  ⑵这棵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因为人们没有感谢它,它觉得没意思。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要对别人说声谢谢。

  4、教师播放PPT及故事2段

  5、提问:小树不高兴发芽的时候,小鸟住到哪里去了?老奶奶还到树下了卖冰棍吗?风筝还喜欢往这儿飞吗?(让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讲述)那他们为什么都要离开这棵不发芽的树?(小树不发芽、不长叶,大家都不喜欢它,都不来了)

  6、师:你喜欢去年的树还是今年的树?为什么?(去年的树。发芽的树有绿绿的树荫,人们喜欢和它做朋友。)

  三、着急的`小树

  1、教师播放PPT及故事3段。

  2、师:什么是环卫工人?(环卫工人将垃圾全够清理干净,是地球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挖掉不高兴发芽的树?(因为不高兴发芽的树不发芽,人们以为它枯死了)

  3、师:不高兴发芽的树听了环卫工人的话怎么样了?(吓傻了,急的浑身发热)

  它真的会发芽吗?为什么?

  4、教师播放PPT及第四段

  5、师:不高兴发芽的树最后发芽了吗?环卫工人为什么搔搔头皮走了?(找不到不发芽的树,以为自己昨天看错了)

  四、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故事。

  2、故事的名称是什么?不高兴发芽的树后因为听到了环卫工人的话最后终于又发芽了。那人们为什么不喜欢不发芽的树?为什么喜欢发芽的树?(树不发芽就没有叶子,没有树荫,大家就不喜欢它;树枝发芽了,就会长出叶子,变成一棵绿绿的树,大家都喜欢绿树)大树发芽了,小鸟、风筝飞来了,老奶奶也来了,人们都喜欢发芽的树,看来帮助别人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托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感受语言的趣味性,愿意模仿兔子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

  重点难点:

  愿意模仿兔子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小兔子的样子,知道兔子跳的动作。

  物质准备:兔子手偶一个、教学大书《兔子兔子上山喽》

  活动过程:

  一、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兔子兔子上山了》

  边说"兔子兔子上山了!嘿哟、嘿哟"边做上坡很吃力的样子,慢慢的从指出爬到肩膀处,然后把手偶转向宝宝,对宝宝说:"你好,宝宝边说"兔子兔子吃草了!吧唧、吧唧"边从肩膀慢慢爬到头顶,然后把手偶从宝宝头顶探下,对宝宝说:"好香,好香呀!"边说"兔子兔子下山了!哧溜哧溜"快速从宝宝的头顶滑倒宝宝的胸前,然后将手偶面对宝宝说:"再见再见啦!"模仿宝宝的语气说:"别走、别走让我们永远做好朋友。"

  二、出示教学大书,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猜测画面,并逐页讲述故事。

  用遮盖的方式逐页出示画面,增加猜测的悬念。

  引导宝宝模仿兔子发出的声音,如:"嘿哟、吧唧、哧溜"引导宝宝模仿兔子的语言和动作。

  引导宝宝通过翻页发现宝宝衣服、头发颜色与山坡、草地间类似的地方。

  师:"兔子兔子上山了"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玩吧!

托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享受教师甜蜜的拥抱,体验和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2.感知重叠词:软软的、香香的。

  活动准备

  轻松、欢乐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引发兴趣。

  宝宝和教师面对面围坐在地上或地垫上,随音乐拍手。教师伸手摸摸宝宝的头或身体的某个部位,亲切地说:“鸡宝宝、鸭宝宝、狗宝宝、猫宝宝、都是我的好宝宝!”“宝宝们,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

  2.带领宝宝做“摸一摸”的游戏。

  (1)教师边说二歌边做夸张的`动作:

  让我闭上眼睛,

  伸出双手摸一摸。

  这边摸摸,

  那边摸摸,

  前边摸摸,

  后面摸摸,

  哟——

  摸到一个宝宝,让我好好抱一抱!

  说完二个以后,教师睁开眼睛说出宝宝的乳名将摸到的宝宝抱在怀里“老师喜欢抱宝宝,宝宝的身上软软的、香香的,抱一抱,好舒服!”

  (2)重复游戏,抱抱每个宝宝。在抱的过程中反复使用重叠词“香香的、软软的”让宝宝充分感知。

托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发展语言的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个领域的教育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语言活动则是首当其冲的担当着发展幼儿语言这个很重要的任务,由于年龄的关系,托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又好动,要抓住这宝贵的几分钟来达到最好的效果,需要老师用多种有趣的形式和形象的外部环境来吸引幼儿,把孩子的目光抓住了,他们感兴趣了,才会积极地开口跟着老师说话,因此本次活动就是以故事为引线,布置温馨的环境,以孩子喜欢的巧虎和手偶表演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主动的积极的跟着老师学说一句话,并通过最后的游戏体验大家一起玩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故事,懂得和大家一起玩很开心。

  2、学说短句:巧虎,我和你一起玩。学说故事名称。

  活动准备:

  布置温馨的巧虎的家,故事中角色的手偶(一个教师配合手偶表演),录音磁带。

  活动流程

  活动流程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巧虎家玩好吗?开辆小汽车去吧,啊,到了,我们敲敲门,看巧虎在不在家。

  咚咚咚,巧虎在家吗?扮巧虎的老师答:在家,欢迎你们来玩。

  教师:我们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脚步轻轻的走进去去坐好。

  结合手偶,边讲故事边提问。

  1、巧虎问好:小朋友们好!幼儿问好:巧虎好!

  2、教师:巧虎今天怎么低着头,巧虎说:小朋友们,今天我妈妈不在家,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没有人和我一起玩,好孤单啊。

  3、出示玩具小鸭子,讲述小鸭子对巧虎说的话。

  嘎嘎嘎,是谁呀?是巧虎家的玩具小鸭子,他会对巧虎说什么呢

  提问:小鸭子对巧虎说了什么?(个别回答,小组回答)

  4、出示玩具小猫,讲述小猫对巧虎说的话。

  喵喵喵,是谁呀?是巧虎家的玩具小猫,他会对巧虎说什么呢

  提问:小猫对巧虎说了什么?(个别回答,小组回答)

  5、小鸭子和小猫真是好孩子,愿意陪寂寞的巧虎玩,巧虎可高兴了,那小朋友你们愿意和巧虎一起玩吗?(个别回答,集体回答)

  6、你们都愿意和巧虎一起玩,他太开心了,笑眯眯的说:大家一起玩,真开心。啊,巧虎要把这件高兴的事编成一个故事讲给我们听,故事的名字叫《一起玩》。

  看手偶表演《一起玩》,幼儿完整得欣赏故事一遍,学说故事名称。

  大家一起玩。

  哦,大家一起玩是很开心的、快乐的,那我们也来一起快乐的做游戏吧,听《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两遍。

  我们跟巧虎一起到草地上去玩玩吧。

  以游戏的情景导入活动,一开始就吸引住孩子的目光。

  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手偶表演调动起孩子学说话的兴趣,分段扎实的进行学说一句话。

  通过完整的欣赏故事的手偶表演,学说故事的名称,帮助幼儿巩固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大家一起玩是很开心的。

  最后又以游戏来带动孩子,体验大家一起玩是很快乐的、开心的。

托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体验应答的快乐。

  喜欢和教师一起讲述图片内容,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制作PPT课件。

  孩子已认识PPT课件中的小动物,有日常来园点名的经验。

  活动过程

  环节一:点名游戏,引入主题

  师:孩子们,我们要做游戏了,先看看今天来了多少孩子,老师要点名了。(教师点名,被点到名字的孩子进行回应。)

  环节二:播放PPT,孩子跟随情节进行应答

  1.导入:今天动物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来上学了,看看谁来了啊?小熊老师要点名了,听听会点到谁呢?

  2.提问:小熊老师点到了谁?小老鼠是怎样回答的?(孩子模仿小老鼠进行回应。)

  3.总结:小老鼠真棒,听到老师叫它的名字会大声地回答老师,点到名字的小老鼠来到了小熊老师的身后,接下来小熊老师会点到谁呢?

  4.播放只有局部图像的PPT。

  师:小熊老师点到了谁?小企鹅是怎么回答的?

  5.教师用肢体动作引出小兔子。

  师:小熊老师点到了谁?小兔子会怎么回答呀?

  6.教师用谜语“大耳朵,卷尾巴,就爱偷懒和睡觉,走起路来哼哼叫”,引出小猪。

  师:这次小熊老师点到的是谁?小猪会怎么回答呢?

  7.出示最后两张PPT并提问。

  师:刚才点到名字的小动物们都排好队了,它们觉得点名游戏真好玩,它们大声地叫“小熊老师,我们也来试试吧”,小熊老师也和大家一样,大声回答。

  环节三:看小图书,根据指令翻到相应画面

  1.孩子入手一本小图书自主翻阅。

  师:刚才小熊老师和小朋友们玩了点名游戏,这次我们要看着小图书来玩点名游戏。老师在后面的桌子上帮你们准备了小图书,每个朋友找到一个小椅子坐下来,轻轻地翻一翻,找找看刚才的动物朋友都在哪里。

  2.听指令翻阅图书。

  师:小熊老师点到谁,你们就把它从小图书上找出来。(教师随机叫小动物,孩子找相应画面,并进行应答。)

  环节四:以点名游戏结束活动

  1.整理小图书,要求:合上书本,放在桌上。

  2.点到名字的孩子大声地应答,到教师这里排队,最后离开活动室。

  活动建议

  本次活动要做到“情境化”和“生活化”。

  第一,采用“情境化”的方式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调动孩子积极参与的情绪。活动中使用的PPT课件要生动、形象,使孩子融入到动态的故事情节中,既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又让孩子在与多媒体的互动中模仿、学习。

  第二,凸显“生活化”的学习形式。本次活动中的故事情节要与实际生活有联系,教师在活动开始与结束部分都以“点名”呼应故事情节,以便孩子进行经验的迁移和联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应答以及怎样应答。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慢慢将其引入活动中,使他们能逐渐懂得如何与外界接触,同时告诉孩子一些问候的方式,如和小朋友之间相互问好,当有小朋友叫你时,要回答“哎”作为回应。多给这些孩子表现的机会,多赞美,多鼓励,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接纳、被喜爱的,让其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建立自信。

  另外,帮助孩子建立应答意识需要家园共同努力,教师要提醒家长在家里叫孩子名字时,孩子要知道回应。

托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布偶娃娃三个;积木搭成的一个幼儿园,一个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宝宝们,今天我们小小班来了三位客人,让我们一起跟他们问声好。

  教师出示三个布偶娃娃

  幼:布偶娃娃你们好!幼儿齐说

  同时老师带着布偶娃娃们向小朋友们问好

  评析: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教师是一个观察者,课程应该建立在对幼儿兴趣的观察的基础上。”教师用布偶娃娃导入活动,有效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自然地进入了本节活动的主题。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布偶娃娃早上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是怎么做的?下午回家又是怎么做的?

  教师创设娃娃早晨入园、离园时问好和道别的情境

  提问:小朋友们,娃娃是怎样向老师和同伴问好的啊?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幼1:娃娃说,老师早!再见!

  幼2:娃娃鞠躬说老师早!老师再见!

  师:恩,布偶娃娃们都很有礼貌,见到老师或同伴会鞠躬问早、问好,下午回家会向老师、同伴说再见,他们是有礼貌的好宝宝。

  评析:教师表演布偶娃娃问好,引发幼儿模仿。老师根据教材和教学目的的安排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幼儿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用语言大胆的表达出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儿歌《好宝宝,有礼貌》

  师:今天老师和宝宝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好宝宝,有礼貌》

  老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好宝宝,有礼貌, 好宝宝,有礼貌,

  看见老师问声早, 看见同伴问声好,

  回家会把手儿招, 回家会把手儿招,

  “老师,老师再见了。” “XX,XX再见了。”

  师:老师读一句,宝宝们跟着老师读一句。

  幼儿跟着老师朗读儿歌两遍

  师:刚才我们看到布偶娃娃是怎么像老师和同伴问好的啊?现在请宝宝们一边跟老师读儿歌,一边做动作。

  幼儿在朗读的`同时做握手、鞠躬、再见等动作

  评析:由于小小班幼儿语言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老师的领读十分重要。同时,老师结合先前的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动作表演,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儿歌意思的理解。但我觉得在这个环节老师应该对幼儿的字词发音方面多加关注,因为该首儿歌中涉及翘舌音方面的很多,幼儿在这个方面很容易读错,教师应及时的进行纠正、指导。

  三、改编儿歌

  师:现在呢,老师想让宝宝们把儿歌里面的一些东西改掉。例如,我们下午回家时看见了乐乐乐乐为小小班的一名小朋友,我们应该说“乐乐、乐乐再见了!”

  老师请小朋友们上台尝试改编儿歌,并引导幼儿付诸身体动作向同伴问好。这时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

  评析:这个改编虽然很简单,但对于小小班幼儿来说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也有助于幼儿对儿歌的进一步把握,培养其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小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跟宝宝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儿歌《好宝宝,有礼貌》,我们宝宝们以后看见老师和同伴都要有礼貌的问好,回到家时还要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问好,这样我们的宝宝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总评:

  该活动通过一首儿歌来帮助幼儿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教师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根据儿歌的基本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有礼貌方面,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我认为对于小小班的幼儿来讲,一节语言活动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发音,纠正其发音中出现的错误,并能够对一些发音不准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着重对待那些平时比较沉默、不愿说话的幼儿,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

托班语言教案 篇7

  托班语言案例:大家一起玩

  背景、缘起: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变化,孩子得到了长辈们的百般疼爱,他们的无理要求总会得到家长的认可,导致现在的孩子养成了自私、孤僻、霸道、不合群等种种不良行为。在家里,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形成了他们比较任性的脾气。一旦他们要和同伴们一起生活时,就不容易和同伴进行相处。这样的状况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就会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和所从事的事业。就拿本班幼儿来说吧,有几个孩子就非常内向,整天一个人坐着,当然就没有朋友了;有的孩子比较霸道,经常动不动就打小朋友,也没有孩子跟他一起玩。没有了朋友,就会使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光彩。下面我就描述一下关于一个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时所发生的情况。

  案例描述:

  一次上午玩区角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分散在各个区域中活动,突然,建筑角传来了乐乐的尖叫声,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就连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原来她和佳佳正在枪一块积木,这时佳佳大声地说:“这是我的,她枪我的积木。”我看了看旁边,找了一块相同的积木给乐乐,劝解了两个人的争吵。不一会儿,在拼搭区中又传来了乐乐的尖叫声,我一看,她和栋栋两人在争抢一个空盒子,当她发现栋栋不肯放手时,竟然挥手打人了,而此时我看见地上有好几个相同的空盒子,我一看这情况,忙跑上去制止了她的行为。

  分析:

  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生活的空间就是自己的家庭,而在家里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他们要什么就有什么,成了皇帝与公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而形成了他们比较任性的脾气。一旦他们要和同伴们一起生活时,就不太容易和同伴进行交流和相处,乐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得知:孩子是由奶奶照顾的,因此比较宠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坏脾气,而且由于老年人不太会陪着孩子玩,所以经常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的吵闹。因此乐乐到了幼儿园后,她看到幼儿园有这么多家里没有的玩具,很高兴,这个也想玩,那个也想玩,但却不知道怎么玩。一旦发现同伴有好的玩法,她就认为这是好的'玩具,就去枪同伴手中的玩具,哪怕是自己的手中已有了一个和同伴相同的玩具。另外,她还不懂得怎样跟小朋友交流,因为在家里任性惯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形成了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霸权,缺乏了用语言来表达她的想法。以上案例中的小主人公,就是不懂得表达,不会用:“times;times;我跟你一起玩,好吗?”而是直接用枪的,这中间很容易就会引起她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因为她缺乏和小朋友之间用语言来沟通。针对以上这一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游戏活动时,多关注乐乐的行动,让她拿和同伴相同的玩具,引导她看同伴怎么玩,自己也学着怎么玩,同时让她多与同伴说说话,多沟通、多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懂得如何与同伴沟通与交流的方法。

  2、在自由活动时,多带乐乐一起玩,让她体验不同游戏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和大家一起玩的情趣。

  此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教师的辛勤教育外,父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也要注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教育,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尽量多抽点时间陪孩子玩,教孩子一些玩游戏的方法,让孩子感受相互游戏的乐趣。

【托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托班语言活动教案03-02

托班语言教案12-16

托班春天语言教案02-14

精选托班语言教案4篇08-22

托班语言教案15篇02-09

托班语言教案(15篇)02-20

托班语言公开课教案03-02

托班语言教案三篇03-05

幼儿园托班语言教案12-23

关于托班语言教案8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