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计划

时间:2023-04-26 16:33:19 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训练计划汇总10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训练计划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训练计划汇总10篇

训练计划 篇1

  我们推荐的8周跑步训练计划的目的是让初学者从入门开始,以较为缓慢放松的步伐连续奔跑30分钟(大约3公里)。这是简单易行、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行走的时间和路程要大于奔跑,之后逐渐过渡到更多奔跑直至不间断奔跑。每周的训练计划还包括来自激励性的名人名言和训练贴士。一旦你可以不间断奔跑3公里,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训练了。研究表明,如果一周能有三四次这样的不间断3公里跑,就足以保持体型甚至达到减肥效果,使各项健康指标得以提高,比如胆固醇、血压和胰岛素含量等。千万不要小看这短短的3公里,如果适应了这样的训练强度,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就会相对容易,只需要计划好训练时间,保持耐心,严格遵守训练规划就可以轻松实现。

  在开始这项8周跑步计划前,有四点需要重点说明;

  1. 如果你已经年逾40而且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者超重10公斤,那么还是先咨询一下医生的意见。不过除非你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否则你的跑步锻炼计划一定会得到医生的鼓励。

  2. 做好训练时间的规划,并记录在手机、电脑、记事本里,或用贴纸粘在冰箱、办公桌等一切显眼的地方。

  3. 贵在坚持。不要因为一开始的艰苦和困难轻易放弃,迈过一道坎,你会看到更好的风景。

  4. 不要急于求成,这样轻则会导致挫败感,重则受伤。循序渐进,保持耐心。我们的目标很简单,是30分钟不间断奔跑。

  第一周

  “尽量少坐,不要相信任何闭门造车且不能自由发挥的理论。”——弗雷德里希·尼彻(19世界德国著名哲学家)

  周一: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周二: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周六:走跑结合,跑一分钟,走两分钟,循环10次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为了保证体力,在开始跑步前两小时吃一点水果或低热量食物。跑步一小时之后,补充1.5升左右的.运动功能饮料,防止脱水,并保证体内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含量。

第二周

  “要超越同侪和前辈,省省吧,不如尽力做比自己做得更好。”——威廉·福克纳(20世界美国著名作家)

  周一:走跑结合,跑2分钟,走1分钟,循环10次

  周二: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3分钟,走1分钟,循环7次,走两分钟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4分钟,走1分钟,循环6次

  周六:走跑结合,跑4分钟,走1分钟,循环6次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作为热身,每次训练前都应该走2-3分钟,训练后再走2-3分钟放松下来。热身不要过猛,放松倒是可以尽情。

  第三周

  “只有当我们不再专注于目标时,困难才会变得如此阴森可怖。”——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创始人)

  周一:走跑结合,跑5分钟,走1分钟,循环5次

  周二: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5分钟,走1分钟,循环5次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6分钟,走1分钟,循环4次,再跑2分钟

  周六:走跑结合,跑6分钟,走1分钟,循环4次,再跑2分钟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跑步时用尽量舒适的姿势摆动双臂,以达到最好的放松效果。建议弯曲成90度,在腰间前后摆动。手指轻握,手腕保持固定姿势。

  第四周

  “遇到困境時,全力以赴,尽其在我。”——西奥多·罗斯福(美国前总统) 周一:走跑结合,跑8分钟,走1分钟,循环3次,再跑3分钟

  周二: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9分钟,走1分钟,循环3次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10分钟,走1分钟,循环2次,再跑8分钟

  周六:走跑结合,跑11分钟,走1分钟,循环2次,再跑6分钟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在炎热的天气,要涂抹一些防晒霜,戴上太阳镜和遮阳帽。在酷热潮湿的情况下,行走的时

  间相应延长。如果时间允许,尽量清早或深夜进行训练。

  第五周

  “流汗可以从内部净化人体,这是洗澡所无法做到的事。”——乔治·希汉博士(著名跑步运动专家)

  周一:走跑结合,跑12分钟,走1分钟,循环2次,再跑4分钟

  周二: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13分钟,走1分钟,循环2次,在跑2分钟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14分钟,走1分钟,循环2次

  周六:走跑结合,跑15分钟,走1分钟,再跑14分钟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有时也可以跳出此训练计划,采用别的方法,比如骑车30-40分钟,尝试体育场的椭圆型跑道,或力量型训练。这些都可以视为调剂,但你可以通过它们使不同部位的肌肉得以锻炼。

  第六周

  “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如果你真的非常想得到;你能变为你想成为的人,完成你打算做的任何事,如果你能一心一意。”——亚伯拉罕·林肯

  周一:走跑结合,跑16分钟,走1分钟,再跑13分钟

  周二: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17分钟,走1分钟,再跑12分钟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18分钟,走1分钟,再跑11分钟

  周六:走跑结合,跑19分钟,走1分钟,再跑10分钟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跑步可以强健骨骼,但是你也需要补钙,平均每天1000毫克,50岁以上则每天1500毫克。每天喝1-2杯低脂牛奶或酸奶。另外深绿色叶状蔬菜也是钙的优质来源。

  第七周

  “只有那些敢于走远的人,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到底能走多远。”——T.S.艾略特(英国著名诗人)

  周一:走跑结合,跑20分钟,走1分钟,再跑9分钟

  周二:走跑结合,跑20分钟,走1分钟,再跑9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22分钟,走1分钟,再跑7分钟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24分钟,走1分钟,再跑5分钟

  周六:走跑结合,跑26分钟,走1分钟,再跑3分钟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初跑者都有可能患上胫纤维发炎和膝盖酸痛,如果在训练之后马上采用冰敷15分钟,这些症状会很快消除。如果疼痛依旧,那么不妨休息几天。

  第八周

  “当人感觉到有飞扬的冲动时,他一定无法同意匍匐前进。”

  ——海伦·凯勒(19世纪著名残疾教育家)

  周一:走跑结合,跑27分钟,走1分钟,再跑2分钟

  周二:走跑结合,跑20分钟,走1分钟,再跑9分钟

  周三:走跑结合,跑28分钟,走1分钟,再跑1分钟

  周四:全部行走,走满30分钟

  周五:走跑结合,跑29分钟,走1分钟

  周六:走跑结合,跑26分钟,走1分钟,再跑3分钟

  周日:休息

 训练贴士

  为了让你的肺呼吸到新鲜空气,不要在繁忙的街道或上下班高峰进行跑步训练。条件允许,尽量在公园等有绿化的场所跑步。但是这只是开始,人生有限,跑无止境。

训练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为教师的自己一定要学习十二五小继教继续教育精神,以师德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内容,以建设骨干教师为对象,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认真学习,为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二、学习方式:

  全体教师集中学习。

  三、学习目标及要求

  1、新课程的`教学要达到“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

  2、新课程的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四、学习内容:

  第三章: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单元一、整合性教学能力的研究。

  1、 整合性教学能力概说。

  2、 整合的内容。

  3、 整合性教学的目标要求。

  单元二、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1、教学与脑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2、教学与广义的社会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教学与广义的自然科学整合性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4、教学与“三大科学”的全面整合。

  单元三、案例。

  1、高一语文话题作文教学片段。

  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单元四、反思与自我评价。

  1、反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拓展的程度,自我评价本节课学生全面发展价值。

  2、反思整合性教学对学生素质水平提高的程度,自我评价本节课学生发展的质量价值。

  五、措施

  1、以教材为依托,最大限度地与有关知识、技能融合。

  2、抓理论学习,促观念更新 。

  3、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 。

  4、以教学过程为中介,最大限度地实施“人格本位”教育。

  5、期末认真总结,认真体会,不断完善自己。

  6、让老师们同步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学习笔记。

训练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研究,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开展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体育的多功能特征,为学生健康服务。

  二、工作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能力。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机智、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3、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

  三、参加人员及地点

  人员:六年级爱好篮球学生

  地点:篮球场

  指导老师:宗海江

  活动时间安排: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课后。

  四、具体工作安排

  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篮球的`运球

  传接球练习

  学习各种投篮技术动作

  学习进攻的技战术

  学习防守的技战术

  综合练习篮球比赛

  五、主要学习内容

  1、篮球的发展、身体综合素质训练(中长跑1000米跑,变距折返跑,助跑摸高,半场多种运球上篮、半场移动对目标传球与投篮、全场综合)

  2、篮球的基本技术。

  (1)运球。包括高低运球、变向、转身等。(体前运球,运球接力,运球上篮技术、半场Z型折返运球、全场多种变向运球)

  (2)传接球。包括原地双手胸前、移动中双手胸前、单手肩上、行进间等。(两人一组胸前传接球,半场移动对目标传球、全场移动对目标传球)

  (3)投篮。包括原地双手、原地单手肩上、行进间单手肩上、行进间单手低手等。(定点投篮、多点投篮)

  3、篮球的竞赛规则。

  4、简单的防守技术。

  5、简单的进攻技术。(传切配合,空切配合,挡拆配合,全场比赛。)

  六、器械要求

  篮球40个以上

  七、要求

  1、加入要求:

  个人向各班主任老师申请,取得同意后到王老师处报到。

  2、活动要求:

  (1)服从老师的管理,分配。

  (2)按时上课,有事不能到需向老师请假。无故无假缺席累计达到5次者开除活动小组。

  (3)活动中需服从老师的要求,不得在训练中做出危险性的动作。

  3、离组要求

  需向老师说明情况,经同意后方可离开。

  八、训练效果

  第一学期达到:

  第1月、各种运球技能的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2月、个人简单运球上篮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3月、两人各种传球训练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4月、多人传球和定点投篮练习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二学期达到:

  第1月、各种投篮练习的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2月、简单半场3人制比赛(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3月、掌握半场比赛规则和防守技术(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4月、简单全场5人制比赛(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以后训练根据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训练计划 篇4

  为了丰富学生在校业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音乐艺术修养。努力创建负责、和谐、多元的校园环境;本学期,我校将在学生中组建锣鼓队,因我校坐落于茶子山下,故名“茶子锣鼓队”,具体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选拔组建)

  1.从9月8日——9月15日,在一年级各班中报名,并进行初步考核并选定人员名单。

  2.9月15日开始,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第四节课,进行乐理教学,掌握锣鼓谱的读法。

  3.聘请苏州艺校退休教师尹自力先生来校指导1-2次。

  第二阶段:

  1.9月22日起,到10月中旬止,认识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使用打击乐器。

  2. 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第四节课并利用晚自习活动,主要练习实际的.敲打训练。

  3.聘请苏州艺校退休教师尹自立先生来校指导1-2次。

  第三阶段:(乐队合成练习)

  1.10月、11月进行打击乐合成练习。

  2.全曲由大鼓、小鼓、大钹、小钹组成,主要练习这三种乐器的连接合成。分组指导。

  3.各声部要求整齐、明亮、统一。动作协调、美观。

  4.提高阶段并润色,表情等。注重舞台效果。

  备注:锣鼓队将于11月份,参加吴中区艺术节,曲目为《欢庆锣鼓》。

  备注:苏州艺术团退休教师尹老师担任音乐顾问

  潘正兵老师为主要指导训练老师。

  12月底,我校锣鼓队还将参加吴中区新年联欢晚会,曲目为《孙子兵法》 由彭武老师主要负责指导。

  校学生会

  20xx年9月8日

训练计划 篇5

  包括:1、原地拍球。2、行进间运球。3、双手胸前传球。

  1、原地拍球:

  概念:指幼儿原地用单手连续拍按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拍球。 原地拍球动作是由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组成。

  (1)身体姿势 幼儿拍球时应保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眼睛看着篮球。(水平提高后要求目视前方),非运球手臂屈肘平抬,用以保护球。脚步动作的幅度和下肢各关节的屈度随运球速度和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手臂动作 拍球球时,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

  (3)球的落点 幼儿在运球时应学会控制球的落点,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身前能控制到的'位置。可在地上划标志物。要求幼儿把球控制在标志物范围内。

  2、行进间运球:

  概念:幼儿在移动中单手连续拍打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行进间运球。

  训练方法:幼儿在掌握了原地拍球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可发展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需要求幼儿手、眼协调配合。运起时既要使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动作节奏。幼儿在初学时眼睛必须看着篮球,控制好篮球。一般要求幼儿走一步、拍一次球。

  (1)直线运球:在直线上来回运球,先慢慢走,学会如何控制篮球。熟悉后可以慢跑运球。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可要求其全速奔跑运球。

  (2)运球绕雪糕桶:幼儿在熟悉运球的基础上,学习运球绕过雪糕桶(也可以是其他标志物)雪糕桶间隔2米。要求幼儿左右手全面发展,在雪糕桶右侧用右手,左侧用左手。绕完雪糕桶,全速运球回到起点。

  3、双手胸前传球

  概念:双手胸前传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一般在中、近距离运动双手胸前传球。由于其传球距离短、准确性高、容易控制,所以在众多传球技能中,是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一种传球技能。

  技术动作分析:幼儿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

  训练方法:

  (1)对墙传球:老师可在墙上画一个标志,与幼儿胸部高度平行,让幼儿对着标志传球,要求尽量把球打在标志上面。

  (2)双人传球: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距离为两米进行传接球。接球者必须伸出手主动接球。

  (3)三角传球:三角传球是广州市幼儿小篮球交流花会的比赛项目之一。三角传球在双人的基础上加一个人,间隔也是两米,要求幼儿站在呼啦圈内,传、接球是脚不能跨出呼啦圈。

  (4)行进间传球:行进间传球在幼儿阶段属于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需要幼儿有良好的协调性、力量跟传球基础。要求幼儿先行进间近距离的传接球。层层递进,慢慢拉开距离。

训练计划 篇6

  课时一(运球)

  训练内容

  一、 球队名字

  1、 每人想一个,举手表决

  2、 少数服从多数

  二、 推选队长

  1、少数服从多数(建议分成两队,形成互相监督、合理竞争的氛围,方便组队比赛)

  三、 课堂常规

  1、 队长整队

  2、 队长报告人数

  3、 无论你在干什么,听见老师哨声必须马上停止你所干的一切活动,然后站好看着老

  师,等候老师的进一步指示。

  四、 准备活动

  1、慢跑10圈

  五、 柔韧性练习

  1、 教会学生正确的练习顺序(先从原来心脏端开始)

  (1)踝腕关节

  (2)膝关节

  (3)腰绕环

  (4)肩绕环

  (5)正压腿

  (6)测压腿

  (7)体前屈压腿

  (8)跨栏坐压腿接后倒

  2、 老师领做一遍,告知学生下节课队长领做。

  六、 球性练习

  1、 学生学过的球性练习

  2、 单手肩上托球向上推,为以后的单手肩上投篮打基础。

  3、 单手直臂抛接球,为行进间低手上篮打基础

  4、 体前抛球单手向下卷球,为抢篮板球打基础

  七、 原地运球练习

  1、 老师讲解示范

  2、 告诉学生运球的'目的是什么。

  3、 告诉学生运球违例的规则:非法运球(两次运球)、带球走、携球走

  八、 行进间运球练习

训练计划 篇7

  专家了解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脑组织各部位功能尚未专一化,一般约到6岁后,神经系统各位功能才发育分化完善。这些为脑功能康复潜在基础。

  儿脑瘫医治黄金时机是出生后6个月。儿童脑瘫应早发现早医治,如果能在6个月内早发现,早期医治,大部分脑损伤儿经过综合性康复医治后,均能达到正常化或基本正常化。脑性瘫痪目前已经成为继儿童麻痹之后,引起小孩肢体残疾主要疾病之一。

  患者脑瘫治疗最佳时期是什么?一般来讲,6个月是发现脑瘫关键月龄。如果发现小孩身体存在异常姿势,如左右手不对称运动,手总是握拳,不会抓东西等时,家长应带小孩到专业医院检测,一旦发现有脑瘫早期表现,请务必尽早进行康复医治。

  ①生3个月以内婴儿常常出现惊厥或异常啼哭,并伴有吞咽困难

  ②婴儿在3个月大时仍无站立表现,也不会抬头;

  ③婴儿出生4个月以后,双手仍呈握拳状,无法自主张开,或者能张开但看到眼前有活动物体时却不会用手去抓;

  ④婴儿四肢活动不灵活,肌肉松软,穿衣服时其上肢难入袖口,换尿布或清洗臀部时,婴儿下肢不易外展;

  ⑤婴儿双脚着地时,下肢呈伸展交叉状,或者仅足尖着地,犹如芭蕾舞演员。

  婴儿一旦出现了上述5种症状中任何一种,家长就应想到婴儿有患脑瘫可能,并应尽快送孩子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如果此时宝宝未能得到及时治疗,那么,孩子到6个月大时,其脑瘫症状就会清楚地显露出来。

训练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研究,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开展学校的课余文化生活,充分利用体育的多功能特征,为学生健康服务。

  二、工作目标

  1、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能力。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机智、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3、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

  三、参加人员及地点

  人 员:篮球爱好者(每班6人)

  地 点:篮球场

  指导老师:徐义培

  活动时间安排:

  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星期一、三、五,七八年级训练;星期二、四,九年级训练。)

  四、具体工作安排

  1、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2、篮球的运球

  3、传接球练习

  4、学习各种投篮技术动作

  5、学习进攻的技战术

  6、学习防守的技战术

  7、综合练习篮球比赛

  五、主要学习内容

  1、篮球的'发展、身体综合素质训练(中长跑1000米跑,变距折返跑,助跑摸高,半场多种运球上篮、半场移动对目标传球与投篮、全场综合)

  2、篮球的基本技术。

  (1)运球。包括高低运球、变向、转身等。(体前运球,运球接力,运球上篮技术、半场Z型折返运球、全场多种变向运球)

  (2)传接球。包括原地双手胸前、移动中双手胸前、单手肩上、行进间等。(两人一组胸前传接球,半场移动对目标传球、全场移动对目标传球)

  (3)投篮。包括原地双手、原地单手肩上、行进间单手肩上、行进间单手低手等。(定点投篮、多点投篮)

  3、篮球的竞赛规则。

  4、简单的防守技术。

  5、简单的进攻技术。(传切配合,空切配合,挡拆配合,全场比赛。)

  六、器械要求

  篮球40个以上

  七、要求

  1、加入要求:

  个人向各班主任老师申请,取得同意后到徐老师处报到。

  2、活动要求:

  (1)服从老师的管理,分配。

  (2)按时上课,有事不能到需向老师请假。无故无假缺席累计达到5次者开除活动小组。

  (3)活动中需服从老师的要求,不得在训练中做出危险性的动作。

  3、离组要求

  需向老师说明情况,经同意后方可离开。

  八、训练效果

  第一学期达到:

  第1月、各种运球技能的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2月、个人简单运球上篮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3月、两人各种传球训练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4月、多人传球和定点投篮练习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二学期达到:

  第1月、各种投篮练习的掌握(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2月、简单半场3人制比赛(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3月、掌握半场比赛规则和防守技术(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第4月、简单全场5人制比赛(身体综合素质训练)

  以后训练根据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训练计划 篇9

  周一训练:

  1

  仰卧哑铃平板卧胸

  热身1组*15个

  练习3组*8-12个

  2

  仰卧哑铃上斜卧推

  练习3组*8-12个

  3

  哑铃负重深蹲

  练习4组*10-12个

  4

  坐姿哑铃交替弯举

  练习3组*10-12个

  5

  仰卧哑铃提拉

  练习3组*10-12个

  6

  仰卧卷腹

  练习4组*15-20个

  END

  周三训练:

  1

  阿诺德哑铃推肩

  热身1组*15个

  练习3组*10-12个

  2

  直立哑铃交替前平举

  练习3组*10-12个

  3

  单臂哑铃俯身划船

  练习3组*12个

  4

  哑铃负重直腿硬拉

  练习3组*10-12个

  5

  仰卧卷腹

  练习4组*15-20个

  END

  周五训练:

  哑铃负重硬拉

  练习4组*12个

  仰卧上斜哑铃卧推

  练习3组*10-12个

  哑铃箭步蹲

  练习3组*12个

  坐姿哑铃弯举

  练习3组*12个

  单臂哑铃颈后臂屈伸

  练习3组*12个

  仰卧卷腹

  练习4组*15-20个

  END

  总结:

  以上即为哑铃健身计划一周表,用哑铃健身的朋友可以按照以上计划进行锻炼,或者以此计划为参考,安排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

训练计划 篇10

  一、训练目的任务

  迎接吴江市的小学生篮球比赛活动,争取好成绩,特制定本计划。

  二、基本情况

  由于我校篮球球队,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高,基本功不扎实,训练时间缺乏,因而面临重重困难。结合去年在吴江市篮球球比赛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训练计划。

  三、加强课余篮球队训练

  1、培养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兴趣。

  训练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的方法有:

  (1)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效果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上海小巨人姚明在美国篮球联赛中的'辉煌业绩。并且利用电视录像观看大型篮球比赛,来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

  (2)学习难度适中,循序渐进。如:三步上篮技术;先教篮板底下定点投篮技术→跨两步跳起投篮技术→拍一次跨两步跳起投篮技术→完整运球上篮技术。让学生看老师的动作,尽量地去练,获得三步上篮投术的第一感觉。

  (3)采用竞赛法进行比投篮命中率比运球速度,注重让学生经常体会成功的快乐,这样使学生需要不断满足,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对教学训练的兴趣就易于形成和巩固。

  2、篮球运动队训练的实施。

  训练过程由浅至深,循序进渐。根据中高年级学生体质与接受有限的特点,在训练中常采用分解练习法,并利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训练运球中,在篮球场上设制几个标志物,让学生快速绕过,从而提高自己控球能力;练习三步上篮时可在场地上画上合适的标志线,让学生明确起步时自己与篮板的位置。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良好的个人技术,在加强练习自身技术的同时,主要以队员间的配合训练为主;内容有全场三人间的短传快攻与运球快攻、半场三打三与全场五打五等练习,教师常采用图解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跑动与穿插的位置。

  四、篮球队训练次数与时间

  每天中午11:45~12:45训练,每次1小时左右,

  每天下午16:00~17:00训练,每次1小时左右

  星期六上午训练。

  五、运动员名单

  五(6) 任一闻、李振羽

  六(1) 丁凯

  六(2) 蔡伟田、费俊风、徐秋晨

  六(3) 王显东、

  六(4) 钱斌、祝胜喆、王凯强、俞振威

  六(5) 姚正豪、

  六(6) 李博闻 张亮

  六、具体训练要求

  分类

  重点技(战)术

  一般技(战)术

  自学技(战)术

  移动

  原地重心移动、起动、侧滑步、跨步急停

  转身、跳步急停、基本姿势、变向跑

  撤步、侧身跑、后退跑跳

  运球

  原地、行进间高运球

  有防守运球、运球急停急起、运球转身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投篮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底手投篮、

  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双手胸前投篮

  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

  突破

  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

  原地持球同侧步突破

  转身突破

  传接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

  单手肩上传球、单手反弹传球

  双手反弹传球、双手头上传球

  防守

  防无球队员

  防有球队员

  中锋技术

  抢防守篮板球

  抢进攻篮板球

  快攻

  发动、接应、2X1结束打法

  推进、3X2结束打法

  基础配合

  传切配合、掩护配合、挤过配合

  侧应配合、突分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关闭配合

  全队

  半场人盯人防守、进攻

  2-1-2区域联防

  战术

  半场人盯人防守

  进攻区域联防

【训练计划】相关文章:

训练的计划02-15

篮球训练计划07-03

拓展训练计划08-26

运动训练计划11-09

短跑训练计划11-20

短跑训练计划01-20

篮球训练计划04-05

散打训练计划02-18

田径训练计划02-25

个人训练计划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