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行管理制度11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1
一、目的
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计划的正常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三、职责分工
1、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全公司生产计划的组织、实施。
2、生产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下发,负责生产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生产计划管理的要求
1、为保障正常的生产秩序,各生产部门必须制定详实可行的生产计划。
2、各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以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以实际生产能力及市场需求为依据,并提出相关的组织保障措施。
3、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包含年度、季度、月、周计划,生产计划应包含产量计划、质量计划、原材料计划、设备检修计划。
4、年度计划必须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并签字下发。
5、季度、月计划必须由生产副总审批并签字下发。
6、各生产部门必须按照月计划分解为周计划、日计划,并指定具体的落实负责人。
7、各生产部门必须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有跟踪、有检查的计划执行管理原则。
8、各生产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无法完成计划的必须有原因、有解释,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及措施。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通过高效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办法,实现对企业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活化现有资源,将人员、物料、设备等有效地组织和整合,形成有机整体,形成以磨为中心的均衡稳定的物流管理理念,实现生产产品优质、发运快捷准确,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与生产运行有关的管理、监督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三条品质管理处是公司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安全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工作是在公司领导下,负责公司生产组织协调、计划统计、安全环保、品质管理、质量体系运行及公司各部门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指标的考核。
第四条水泥制造处是公司水泥制造、设备管理和工程管理、产品发运的生产管理部门,管理区域为原材料卸车、进料、水泥粉磨、水泥袋、散发货等。主要工作是:
(一)在公司领导下,按定员定编标准建立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二)负责所管区域的生产系统调试运行。
(三)依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指标,负责水泥生产组织、产品发运等管理。
(四)负责所管区域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维修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产能。
(五)负责销售业务管理、发货管理和产销协调。
第五条物资供应处是公司物资供应、仓储管理的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工作是在公司领导下,负责各类物资计划的编制、申报、权限内的采购、催运、验收、保管、发放以及物资定额管理工作。
第三章生产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内容
第六条结合生产工艺实际情况,按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范及淮海运营管理区相关要求,转化或制定以下文件:
(一)组织管理类制度
1、部门通用工作标准及职责范围: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二级机构,并通过界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明确责任主体。让二级部门知道什么事该做、应该做什么,减少彼此推诿的现象发生。
2、生产调度管理规程:对生产调度岗位上岗要求、生产调度的基本职责和权限进行规定,理清工作程序和生产调度信息的管理,明确生产调度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权。
(二)专业管理类制度
1、工艺管理规程实施细则:明确公司级、处室、工艺专业管理人员、岗位人员四级机构的工艺管理职责,依据本部确定的工艺原则确定磨机的工艺管理方案,揭示工艺管理的要点。
2、球磨机工艺管理原则是:降低入磨物料粒度,确定合理的研磨体级配、最佳的装载量、磨内结构和能量传递方式。经常保持保仓能力的平衡和料、球、风(水)、选粉效率的相互适应,以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电力、耐磨材料等消耗,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计划统计工作管理制度:根据管理要求,明确公司级、统计管理部门、处室三级机构的职责,对企业统计数据来源进行分类,并根据数据来源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统计方法,一般可分为依靠计量装置直接获取数据的方法、定期平衡数据的方法、根据国家或行业规定进行数据推算的方法。对于计划统计资料的管理、生产计划的编排方法、物料盘存的办法以及盘存盈亏的处理、统计技术方法的选用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4、中控操作规程和现场操作规程:结合设备性能和工艺运行要求,对每一工序、每一台设备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对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现场设备的规格、型号、能力进行介绍,明确开停机的顺序及注意事项,列示系统运转中参数操作范围、报警值、质量控制指标和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指导操作员、现场巡检人员如何发现工艺操作和设备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是进行日常生产、操作、巡检最基本的作业指导书。
(三)其他专业管理制度
1、安全管理类制度。
2、环保管理类制度。
3、质量管理类制度。
4、装备管理类制度。
5、物资管理类制度。
6、人力资源管理类制度。
7、行政综合管理类制度。
第七条生产例会制度
(一)主要生产例会
1、日生产早会。
2、周调度会(或工作例会)。
3、月度生产运行总结分析会。
4、阶段性生产形势研讨会。
5、技术研讨分析会。
(二)会议内容和形式
1、日生产早会
(1)会议时间:每天早上,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
(2)参加人员:会议由水泥制造处牵头,生产分管领导、调度、生产单位主要领导(或生产分管领导)、专业部门领导、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和各专业技术主管参加。
(3)会议内容:检查前一天产质量、设备运转、产品发运、原燃材料库存、布置工作的落实等基本情况,发布重要信息,提出存在的问题,布署当天的生产组织工作重点,明确部门工作内容。
(4)会议要求:会议内容应有记录,需落实的工作事项要列入检查表,力求一目了然、便于验证。
2、周调度会(或工作例会)
(1)会议时间:每周一,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
(2)参加人员:会议一般由水泥制造处领导主持,公司领导、生产单位和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专业领头人参加。
(3)会议内容:通报上周生产运营成果和生产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分析影响公司生产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布置本周工作重点和阶段性的工作目标。
(4)会议要求:形成纪要,参加人员签到,布置的工作要求按闭环原则抓落实。
3、月度生产运行总结分析会
(1)会议时间:每月初单独召开或与月初的周调度会一并召开。
(2)参加人员:会议一般由水泥制造处领导主持,基地领导、生产单位和专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专业领头人参加。
(3)会议内容:总结上月生产、发运作业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系统运行质量和成本控制指标,调整和优化下步的管理思路和管理重点。
(4)会议要求:应印发相关书面材料。
4、阶段性生产形势研讨会
(1)会议时间: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召开
(2)参加人员:一般由公司总经理召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人参加。
(3)会议内容:分析生产组织节奏的变化、外部市场形势的变化和内部生产条件的改变情况,制订应对措施,调整生产组织方案。
(4)会议要求:形成纪要,逐条落实。
5、技术研讨分析会
(1)会议时间:根据工艺设备和生产组织的运行情况,不定期召开。
(2)参加人员:由专业部门或生产主管部门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
(3)会议内容:针对生产组织过程中出现的工艺、质量、设备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4)会议要求:形成纪要,逐条实施。
(三)会议落实要求
会议明确需要落实的内容,牵头部门应根据纪要,跟踪检查完成情况,早会内容第二天通报实施情况,其它会议安排的工作可以在周调度会上通报完成或进展情况。工作落实遵循定人优先的原则,不能明确责任人的也应指明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落实结果应做好记录,
形成闭环管理,并根据完成情况列入当期业绩考评。
第四章生产组织策划
第八条生产计划编制和目标分解
(一)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1、目的与要求:在全面总结上年度生产经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的编制,明确年度经营目标,理清年度的管理思路,提出保证措施。
2、主要内容:
(1)产品销售计划。
(2)产品生产计划。
(3)质量管理计划。
(4)设备运转计划。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划。
(6)物资供应和消耗计划。
(7)设备修理计划。
(8)技术改造计划。
(9)土建维修计划。
(10)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11)美化绿化计划。
(12)财务预算计划。
(二)季度目标分解计划。
以年度计划为依据,结合季节性销售特点和设备运行规律,按季度对年度目标进行分解排定。
(三)月度生产作业计划
月度作业计划是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实施计划,是对年度计划根据客观条件和环境变化进行的具体安排。月度计划的编制步骤为:
1、全面了解当前设备运行状况和公司的检修安排,预测月度设备产能的发挥能力。
2、对当期市场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结合公司实际库存情况,排定需生产产品的数量。
3、对设备实际能力与市场需求量进行平衡,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数。
4、根据公司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和计划产量,对公司的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和布置。
(四)为保证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的兑现率,可以对作业计划进一步分解到周、到日、到班次。遵循年计划、季分解、月安排、周落实、日检查、班跟踪的计划执行管理原则。通过季度生产经营分析会、月度生产小结会、周调度会、日早会、跟班运行控制等手段,对计划执行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指导,从而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
第九条生产管理的系统物流原则
(一)目的
水泥熟料的生产和发运过程,实际是各种原燃材料在生产工艺线上实现有序流转的过程,系统物流策划是保证生产组织正常开展的关键。
(二)遵循的原则
1、产品生产服从于发运安排
生产是为了满足需求,发运是实现需求的载体。在物流组织中,应该建立以产品发运(实现销售)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在库存衔接上、在品种安排上、在能力配置上都应充分考虑发运环节的不均衡性和快捷要求。
2、运行控制服从于磨机稳定
水泥生产过程是高度连续的,磨机的稳定高效长期运行是生产组织的中心任务,无论是装备整修、品质调控、工艺优化,还是人力资源调配、物力保障都应围绕磨机的运行目标展开工作。
3、工序开机服从于库存需求
熟料生产线是由各工序组成的,各工序间设立物料贮库(料仓)。工序库(仓)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生产组织,为故障的处理、检修,提供了一定的可调控时间,也为适应外部条件和客观条件变化增强了主动,从而实现原材料工序非连续物流和烧成工序连续生产的统一。工序物流组织应以库存控制为原则,保持工序贮库的合理料位,从而满足质量控制和下道工序稳定运行的要求。
(三)生产管理的统一调度原则
1、目的
生产过程其实质就是建立信息流程,通过信息流的有序、有效传递,控制物料流的过程。
2、要求
信息流的运作是通过过建立健全生产调度机构和立体网络,形成强有力的生产调度系统来集中统一指挥生产,反馈处理各方面的综合信息,对全厂的资源、要素进行统一调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调度网络的组织形式
调度网络是生产管理效率的组织保证,各生产基地应建立以生产主管部门领导为首,以生产部门为信息收集、生产策划和指挥协调机构,以生产调度和中控操作员为区域指挥的生产调度体系,公司视管理幅度和复杂性、多变性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调度人员,形成完整的调度网络,及时调节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有节奏、均衡地完成生产作业计划。
4、调度网络的表现形式
统一调度包括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信息沟通。
(1)纵向信息沟通是指自上而下的组织、指挥和监督,由生产主管部门、工段、班组三层构成。
(2)横向信息沟通是对平行的各职能部门、各工段之间、各班组之间协调、监督和组织工作,其中品质管理处协调部门间的工作,
加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保证整体步调一致。
第五章生产组织的实施
第十条控制原材料库存
保持原材料的合理库存是生产连续进行和品质控制的基本需要。库存控制就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进货周期越长,存量应越多。
(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越差,存量应越多。
(三)利于质量搭配,成份波动大的原材料的库存应偏高控制。
(四)品质管理处牵头组织,物资供应处配合制定合理的原材料库存定额。
第十一条抓实原料进料工序的'设备预检预修
(一)预检预修的目的:
1、提高工序设备完好率和运行效率。
2、充分利用维修力量。
3、提前对系统设备进行修整,减少停磨检修工作量,压缩检修时间,突出主线修理(原则上安排必须停磨进行和耗时较长的项目)。
(二)预检预修的时机选择
1、对工序设备状况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下道工序的物料需求进行预测。
2、跟踪堆场或工序库存的变化趋势,在提升库存量的同时,进行检修项目、方案、材料、人员和工器具的准备工作。
3、综合分析库存物料的使用时间和检修项目需用时间,尽可能利用高库位时机安排停机。
(三)预检预修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准备必须充分,防止出现被动。
2、岗位人员应全过程参与检修,及时安排试机。
3、提前做好复产准备,尤其是备料准备。
4、在对与磨系统相关的设备进行检修时,必须严密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二条准确定位水泥磨系统的运行周期和检修安排
(一)规划水泥磨系统运行周期的目的
水泥磨的运行周期的准确定位是建立以水泥磨为中心的生产管理理念的中心内容。运行周期既是主机设备运转的目标,衡量各辅助工序和库存控制是否适应主线需求的标准。制订生产线检查、维修计划和备件、材料选用的依据。同时更是反映生产管理综合水平,反映驾驭全局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水泥磨运转率和台时产量的重要管理手段。
(二)水泥磨运行周期定位的依据
1、水泥磨内研磨体的使用情况。
2、粉磨系统设备的使用效果。
3、粉磨设备部件的使用周期。
4、其他主机设备的运行规律。
5、工艺操作员的综合技能水平。
6、熟料库存和原材料的供应情况。
第十三条产品发运工序实行弹性管理
(一)在线生产和产品发运的特点
生产是连续、均衡的,流程复杂、技术密集,随外界的变化其反应比较迟缓,产能发挥波动不大。产品发运是间断、不均衡的,流程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随市场的形势变化、时间段的不同波动明显。为适应外界变化,要求发运设备多通道、多功能、大能力。
(二)产品发运组织的措施
1、信息传递快捷(发运计划信息、库存信息、质量信息、运输车辆的到位信息,发运设备状况信息,作业人员上岗信息、气象信息)。
2、成品库或中间库保持合理料位。
3、接到发运指令,即装即走。
4、充分利用停装时间,进行全面的设备保养,保持完好状态。
5、探索推行巡检、操作、维修一体化的劳动组合模式,以提高功效和应变能力,节省人力资源。
第十四条经济用电(充分利用谷电)的做法
(一)间歇运行的工序生产避开用电高峰时段(7:00—11:00,17:00—21:00)、平电时段(11:00—17:00,21:00—23:00),最好利用谷电开机。
(二)库满停机安排在峰电时段。
(三)预检预修安排在白天进行,峰段过后恢复生产,既提高了检修效率,又节省了电费支出。
第六章生产运行管理的检查和分析工作
第十五条月度分析
(一)月度分析的指导作用
分析的过程是一个总结、查找问题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对原始数据、事例的搜集、处理,检查前期工作的成果,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通过及时的分析,可以查找出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下期如何更好的改进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二)如何做好生产月度分析工作
1、数据、资料的整理和搜集
月度生产分析必须有原始的产量、质量、设备运转数据做支撑,注重对生产过程中各类信息的捕获,为进行生产分析准备基本素材。
2、建立趋势模型,比较分析
将产量、质量、设备运转当期数据、上期和历史同期数据采用趋势图,进行比较。分析在同类条件、不同条件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3、提出整改建议和下期应注意的问题
(三)分析的重点
1、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产量完成进度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控制完成情况。
2、对影响和制约设备产能和稳定运行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和改进的办法。
第十六条物料平衡管理
(一)物料平衡管理的要求
1、通过计量器具、现场盘存、过程监控,保证全系统物料平衡,消耗合理。
2、建立合理的料耗比,为过程平衡提供依据。
3、通过实物盘存结果,及时处理物料盈亏,并分析工序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指导调整方向。
(二)物料盘存盈亏的处理
月末盘存数据尽量做到测量准确,减少误差,对于盈亏数量较大的进行及时处理。如单条生产线盈亏数量超过月生产量或消耗量的3%或产品库存盈亏在1500吨以上,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和整改措施,调整工序计量参数,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第十七条对工艺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一)工艺事故的定义和分类
生产工艺线因非正常原因或工艺工况出现异常而未能提前主动发现,也未能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造成主机停机,停机时间超过规定限额。停机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的定义为一般工艺事故,超过24小时以上,6天以内的定义为重大工艺事故(停机时间计算:主机从止料到重新喂料时间),造成人员伤亡的及造成设备爆炸、车间火灾、厂房倒塌的或造成生产工艺流程中主机停机6天以上的定义为特大工艺事故。
(二)工艺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1、工艺事故发生时必须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工艺事故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书面报告。
3、工艺处理方案的确定权限
(1)一般工艺事故由处室决定处理方法,报相关部门审定后组织力量进行处理。
(2)重大工艺事故,在水泥制造处和公司分管领导查看事故现场后,由水泥制造处和发生事故的单位领导研究决定处理办法并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
(3)特大事故发生后,应第一时间告知生产技术中心,由生产技术中心、公司相关人员成立工艺事故调查小组,进行处理。
4、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工艺事故进行分析及责任界定
(1)详细调查事故发生经过
(2)认真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3)根据事故管理办法,进行准确定性
(4)进行责任界定
(5)对有关责任人、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6)拟定防范措施,督促落实到位。
第七章生产组织中需重点关注的事项
第十八条统一操作思想
统一工序操作员的工艺操作思想,是提高设备运转率和台时产量、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消耗、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既使进行系统的再优化也要以班次间的统一操作为前提,在全面跟踪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十九条利用中间库的缓冲
水泥生产是连续的,但在较长的运行周期内,设备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工艺状况也需要做一些调整,充分利用好工序的贮库物料的缓冲调控时间,不失时机地安排故障抢修和工艺检查,是保障生产持续进行的有效手段。
第二十条雨季生产准备
即使堆场设有防雨棚也会面临长期多雨季节的生产组织困难问题。物料转运点的防堵控制,输送胶带的防漏,袋收尘器顶部的防积水,储气罐的及时放水,设备地坑的积水排除等必须要超前布置。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由水泥制造处负责解释、修订。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3
一、为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不断提高生产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范围为涉及生产管理控制的部门。
三、权责分工
1、财务部负责对全公司生产成本的预算及统筹核算工作。
2、生产部。
(1)负责对生产原材料及生产产品数量的统筹规划。
(2)负责生产部门的节能管理工作。
(3)负责提交设备检修费用及设备更换费用。
(4)负责统计报送有关经济技术指标,包括《生产月报表》、《生产计划》等。
3、仓储部。
(1)负责各种消耗材料的.采购及统计工作。
(2)负责对产品原材料及产品库存情况的统计工作。
4、生产车间。
(1)负责对生产现场的节能降耗工作。
(2)负责统计生产直接成本。
四、生产成本管理的要求。
1、各职能部门必须将生产成本控制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工作任务,坚持不懈的开展生产成本管理工作。
2、涉及生产成本管理的各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任何部门不得瞒报假报。
3、生产管理工作必须贯彻到实际生产工作中,并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五、生产成本的控制。
1、各部门必须制定生产成本控制办法及相关的奖罚标准。
2、各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3、各部门必须将生产成本控制任务分解到各班组及相关人员,并明确权限及职责。
4、生产车间必须将节能降耗工作作为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工作来抓。
5、对影响生产成本的工艺环节,生产部及生产车间必须及时组织技改攻关。
6、对涉及到生产成本控制的各项费用,各部门必须得到公司领导签字审批。
7、在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车间必须对成本形成的各个环节、成本管理的执行情况、影响成本管理的各种因素坚持检查、监督。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4
一、目的
为强化生产调度工作,保证生产组织系统高效、有序、顺畅进行,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三、职责
1、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负责生产调度工作的全面管理。
2、生产部负责生产调度工作的现场管理及内部管理。
四、生产调度管理的要求
1、生产调度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以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在生产领域中科学、均衡地组织生产,及时发现,研究和处理生产活动中出现在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全面完成。
2、生产调度人员要全面了解选煤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职责流程及生产经营情况,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协调,以使生产系统达到高效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生产调度工作必须妥善处理产量与质量,生产与安全等关系。
4、每周一在公司会议室召开生产调度会,生产副总经理主持,参加人员为公司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主要内容为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安排,紧急重大缺陷及安全、设备问题及事故的处理情况。
5、每周一调度会由公司调度室根据上周调度会工作安排,实行对口考核咨询问责制。到期完不成任务的,分管领导和单位责任人要进行工作解释,无正当理由的或找借口的予以处罚。
6、调度会上对总经理全面管理的工作指令,所牵扯到的具体事项,属于哪位分管领导管辖的,要积极做好本工作指令范围内的纳入。会后要立即布置落实好。对较繁琐、工作量较大的,涉及单位较多的工作,各分管领导会后要进行磋商协调合议,拿出措施,归口落实。
7、各分管领导在调度会上所安排到范围内的'每周、每天工作任务和具体事项,各单位负责人要做好记录,明确目标。会后分管领导要对自己安排的工作再进行合理编制计划,详细组织部署落实,各单位负责人要不折不扣地分解落实岗位责任人。
8、调度会上各分管领导要周密部署并落实好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各单位每周和每日工作计划任务。
9、部门领导每天的工作安排要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经常到现场指挥。当天调度会部署按排的工作任务,必须当天保质保量完成。
10、各部门负责人因工作需要跨范围指令落实的,要做好会后其他分管领导的协商,也可在生产调度会上要求调度工作安排协调,确保统一指挥性。
11、总经理对生产工作的临时安排,调度室要负责组织临时调度会议,需要落实整改的问题列为调度指令,立即予以部署落实。
12、调度室的调度令,各部门必须及时组织人员完成,不得无故拖延、拒不执行。
13、调度员必须完成公司领导的工作安排及正常的生产调度工作。
14、调度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突发性生产事故处理及指挥能力,必须全面掌握熟悉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5
一、目的
为规范工艺管理,保证生产工艺的正常运作,不断提高工艺布局的合理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涉及生产工艺的各部门。
三、职责分工
1、分管生产的'副总负责生产工艺的全面管理。
2、总工程师负责涉及生产工艺的技术管理,负责生产工艺技改的审批。
3、生产部负责涉及生产工艺技术资料的收集及归档管理。
4、生产车间负责生产工艺的现场管理,负责生产工艺技改的现场实施。
四、生产工艺管理的要求
1、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2、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3、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必须以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4、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5、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总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
6、工艺标准的修改需经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批准。
7、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生产部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8、生产车间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9、工艺文件的编写工作由生产部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6
一、目的
为规范生产管理,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不断优化生产过程组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涉及生产组织的各部门。
三、职能分工
1、主管生产的`公司领导负责生产的总体组织和协调。
2、生产部、调度室负责日常生产运行的组织和内部协调。
3、其他部门、车间在分工范围内,配合生产组织工作,确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四、生产组织的基本要求
1、生产组织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
2、生产组织必须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以提高产量为目标。
3、生产组织必须以生产计划为依据,以实际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准绳。
五、生产过程组织
1、生产部必须依据公司年度计划,下达生产月度计划,组织生产。
2、调度室根据生产运行动态,下达生产指令,组织指挥生产活动,控制生产运行过程。
3、生产车间接到生产指令后,应根据人员到岗情况、设备情况、原材料准备情况,及时组织生产。
4、生产车间要根据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物料动态平衡情况、产品质量情况,及时调整相关设备的生产负荷和运行方式。
5、品管部要及时对生产原材料及产品质量进行检查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6、仓储部要及时反馈及提供仓储数据,方便调度室调整生产。
7、在生产处于紧急状态和特殊情况下,生产车间有权决定立即局部或全面停车,并及时报告主管生产的公司领导。各部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赶到现场共同处理,并服从生产部门的安排。
8、生产车间根据设备的生产能力及运转情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7
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天然气生产运行部为甲级防爆单位。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保证生产安全运行,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防止各灾害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生产运行部站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班组的负责人对本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每位职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
2.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必须限期处理和整改,并做好记录。
3.加强事故管理,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事故,对重大未遂事故也不放过,要有事故原始记录,处理报告和复查记录。
4.认真执行岗位安全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随意动用未经许可的设备和工具。
5.严格执行进站管理规定。
6.非本站人员未经批准,严禁进入危险区,在站内行走时严禁在管道容器及工艺装置附近逗留,严禁在危险源区域逗留。
7.在禁火场所严禁吸烟,严禁带入各类火种,凡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设专储仓库进行存放并有专人监护。
8.每个岗位应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有关部门要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要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及消防演习,保证人人都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9.除在固定动火区域内动火,其它区域一律需经上级领导批准方可动火。
10.各种安全装置、监测仪表、警戒标志、消防设施和器材等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拆除、改动、挪用,安全通道要随时保持通畅,安全装置要按规定进行校验。
11.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由培训合格的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一律禁止私自维修工作,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线、严禁使用电炉及其他私人电器,仪表装置的修理工作应由培训合格的仪表工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擅自动用。
12.每年雨季前,要对避雷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检查、测试和检修,确保性能良好可靠。
13.禁止在站区生产区域堆放易燃易爆物,站场保持清洁,废料垃圾必须及时清除。
14.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坚持交接班安全检查。
15.定期组织职工培训,全站职工应熟知作业场所及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防范措施,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
进站须知
1.站区内严禁一切烟火,不准携带火种进入站区。外来办事人员随身携带的火种(火柴、打火机、电警棍等)入站时交门卫保管。
2.本站和外来办事人员一律不准穿化纤衣服和带钉子的鞋进入站区。
3.工作人员进入气站应按规定着装。
4.凡进入站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在发动机排气管的出口处佩戴防火帽(阻火器),车速不超过每小时5公里,拖拉机.电瓶车.蓄力车.放射性设备严禁进入站区。
5.不准在生产区内修车、擦车、放油水、扫车垃圾等。
6.外来学习、参观人员必须持单位行政介绍信,经本站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站,参观时必须有本站领导和安全员及有关人员陪同。
7.外来人员不准随意动用站内生产设备,更不准自行在贮罐区放残气。
8.对上述规定如有违反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理,对于造成事故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8
企业生产处生产运行和计量管理方面安全职责:
1、及时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规定、标准;
2、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服从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指挥生产,防止突击性或超负荷生产,以确保安全;
3、督促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严格工艺操作规程;负责本单位计量工的.技术培训和考核,严格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
4、汇总技术措施计划时,应将安全技术措施作为重要内容列入项目;
5、负责生产操作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和上报工作。
6、编制新装置开工方案,审查技术操作规程,下达工艺技术指标,并检查执行情况;
7、在制定技术改造措施和变动操作条件时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应考核安全技术及改善劳动条件等项目;
8、发现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者要及时制止,并向主管副总经理报告,同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9、负责水、电、汽、风等的停送及其不正常或紧急状态下处理的安全措施;
10、生产中发生险情或事故时,要采取果断措施以防事态扩大,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
11、负责调查处理跑、冒、串油或其他物料等生产事故,并统计上报;参加重大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12、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及时在调度会上给予有关单位表扬或批评。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9
为加强我部门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员工安全行为,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结合我部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2、按照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本部门及各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经公司安全及企业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各项制度要根据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修订完善。
3、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部门及各专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遵守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每个员工均有权拒绝违章作业命令,并有权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各专业要加强安全检查和事故分析管理,严格落实巡回检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并在保障自身安全前提下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5、本中心要定期组织开展部门内部安全生产检查,定期参加公司安全部门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得瞒报、谎报,对发生的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无法按时整改的应写明原因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并向安全部门和公司领导汇报。
6、按本部门安全技术培训制度的要求,定期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事故案例教育。所有员工应经相关专业培训合格取得国家级及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发放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7、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学习、事故预想,按公司规定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员工的反事故能力和应急能力。
8、各专业要加强设备完好检查与管理,减少现场跑冒滴漏和危化品泄露,加强动态检查,发现超标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9、各专业在布置各项检修及运行工作是要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事故预想,明确工作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对于大型检修和技改等工作还需进行安全和技术学习,考试合格才可进行作业。
10、各专业要加强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每个人员必须参加安全部门组织的安全防护用品培训,做到人人会使用操作。在日常巡回检查、检修作业、运行操作时,必须佩戴本岗位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要定期检查校验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器具,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11、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按公司统一部署定期开展安全会、安全活动日,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培养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习惯,及时掌握员工思想行为波动,做好不放心人的安全排查及帮教工作,对于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进行工作岗位变更。
12、各专业要严格执行两票制度,严禁违反规定无票操作或者工作。
13、本部门要按公司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办法,对于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格考核。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10
1总则
为规范生产运行管理工作,提高发电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健全责任制,保证发电设备能够在安全、经济、可靠、环保的状态下运行,结合电厂发电运行的生产特点,制定本制度。
1.1本制度适用于各项目所在电厂安全运行部。
1.2运行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1.2.1运行管理是发电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管理工作通过对生产运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经济、可靠、环保。
1.2.2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优化监控参数,调动和发挥运行人员的积极性,合理利用资源,努力降低消耗,保证电能、热能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电网及热用户的需求。
1.2.3服从调度命令,严守调度纪律。牢固树立“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思想意识,确保电力生产安全。
1.2.4各项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指标应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力争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
1.3运行管理工作的要求:
1)有一个通畅高效、快速反应的生产运行指挥系统;
2)有一套制度规范、符合现场实际的运行规程;
3)有一支训练有素、胜任工作、爱岗敬业、纪律严明的运行队伍;
4)有一个文明、良好的生产运行工作秩序和环境。
2运行管理工作的职责
2.1贯彻国家、电力行业有关运行管理的方针、政策,组织编制、修订运行管理的有关制度。
2.2检查、监督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行业规范等在各运行值生产运行中的落实情况。
2.3规范各项目电厂各运行值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归口指标汇总和对外发布,协调有关运行管理对外联系。
2.4收集、汇总、分析运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和存在的普遍问题,组织技术攻关,为各运行值提供运行管理的技术支持。
2.5监督、指导、协调、考核各运行值运行管理工作。
3公司级运行管理职责
3.1公司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司级生产管理人员的运行管理职责。
3.2公司总经理对本企业的生产运行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经常深入现场,参加生产调度会议,及时掌握主要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掌握运行方面领导人员和主要技术骨干的配备情况及存在问题。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每季度的安全生产会议。
3.3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总工是生产运行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公司副总经理、总工在运行管理上的职责:
1)贯彻电力生产的方针、政策,批准生产运行方面的各项规程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和督促实施;
2)参加XX能源集团安全生产会议,贯彻集团公司的指示精神;
3)健全以值长为首的现场生产指挥系统,赋予其职责和权限,并及时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4)主持生产调度会议,全面掌握生产运行情况,指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5)经常深入现场,掌握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夜巡、特巡和监督性巡视;检查、监督本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及运行值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予以评价并做出改进工作的指示;
6)每月召开一次本企业运行分析会议,每季度主持召开一次本企业运行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分析运行工作情况和运行指标完成情况,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任务;
7)参与对本企业运行工作领导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及主要岗位值班人员的调配;
8)审批生产运行计划、运行方式和全厂性的系统图,审批重要的热工及厂属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整定方案,审批重大的特殊试验方案,并主持该项试验;
9)审批年度运行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实施;组织制定各种典型事故处置预案,审批全厂性的反事故演练方案,并主持进行演练和做好总结评价;
10)主持重大的或复杂的运行情况调查分析和全厂性的安全大检查活动;
11)按要求组织、落实安全性评价及并网安全性评价的检查、整改工作。
4安全运行部应承担以下生产运行管理的职责
4.1参加生产调度会议,汇报运行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按副总经理、总工的指示,组织、协调有关生产部门予以完成。
4.2组织编制、修订、审核生产运行规程、生产运行技术管理制度、全厂性的系统图等,划分运行各专业的设备管辖范围及职责分工,并督促执行。
4.3组织编制、修订、审核生产运行岗位运行日志及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并及时审阅分析主要记录和数据,提出改进意见。
4.4组织编制本部门生产运行工计划。
4.5参加生产运行方式和热工、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整定方案的审查。组织制定和审核重大的特殊试验方案,并参加该项试验。
4.6组织本企业运行分析会议,运行管理工作会议,主持运行专题分析,并提出分析报告。4.7编制或审核本企业运行月报和月度运行工作总结报告,审核各种运行技术专题报告。4.8参加事故调查分析,写出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4.9会同本企业有关部门,制定各种典型事故预案;编制或审核全厂性的反事故演习方案、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现场培训计划、节能降耗措施计划等,并组织实施。
4.10严格执行电网公司关于一次调频及相关管理要求,保证电能质量。
4.11经常深入现场,掌握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缺陷状况,检查指导现场运行规程和技术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指导运行值运行现场的工作,做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并负责考核。
4.12按照要求检查、督促做好事故预想。
5生产运行指挥
应建立和加强以值长为首的现场生产运行指挥系统。在调度和运行操作上,值长受电网调度部门的指挥;在行政和技术上,值长按照本企业自行制定的行政和技术管理体系接受上级的`领导。值长在当班期间代表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行使生产指挥调度权。
6运行计划管理
6.1运行工作实行计划管理。运行工作计划是生产计划和其他组织技术措施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工作计划应按年度、季度、月度,实行自下而上的汇总编制,自上而下的下达执行。运行工作计划应将指标、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运行值、班组及个人,使所有运行人员都担负执行计划的责任。并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评比活动,将计划完成情况与考核、评比、奖励结合起来。在计划执行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6.2运行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各台机组的发电量;
2)燃料的使用量;
3)运行调度方式及变更;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调整;
5)主要可靠性指标及调整;
6)运行反事故措施及演习;
7)节能降耗及环保措施;
8)运行现场培训工作;
9)其他生产运行及管理工作。
7安全运行部运行资料管理内容及要求
7.1运行资料管理内容
7.1.1机组典型记录:每台机组每日或每周要有各专业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全面数据记录:同时在正常启停机及故障时,要记录机组实际的惰走曲线及升降压、升降温曲线等。对于供热机组,还要有典型供热工况全面数据记录。
7.1.2报警记录:机组报警记录是反映机组是否偏离正常运行工况的重要数据,是进行运行分析的依据之-,必须精心管理。对于有计算机报警打印的机组,要对其报警打印记录定期收集、分析,对于没有计算机报警打印的机组,运行人员要记录报警时间、内容、产生原因。
7.1.3事故分析报告:运行事故分析报告对运行人员有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对其进行分析学习也是提高运行水平的一种手段。
7.1.4各种试验报告:机组进行锅炉水压试验、甩负荷试验、深度调峰试验、燃烧系统调整试验、汽机调节系统静态试验、励磁系统试验、各种运行方式对比试验及检修前后的热效率试验等试验报告要妥善保管,以供运行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7.1.5各种技术资料:除贯彻《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外,要根据实际制定事故异常防范技术措施,如遇电网故障时保厂用电等措施,供运行人员执行并妥善保管。
7.2技术资料管理要求
7.2.1各值的技术资料应建立登记本,由各值培训员负责使用、登记、保管。登记本值和发电各一本。
7.2.2公用技术资料,由值长负责登记、保管。
7.2.3技术资料包括:书籍、规程、图纸、措施、设备异动、变更等。
7.2.4资料借出,当班不能归还时,应在借还登记薄记录清楚,归还后注销。
7.2.5当人员调动时,调动人员要及时交还所借资料。
7.2.6技术资料要放置在规定的资料柜内且摆放整齐规范。
7.2.7运行人员在翻阅规程、图纸、资料时,谨防损坏,且不得随意涂改,防止造成图纸的破坏而影响其正确性。
7.2.8技术资料由值长负责定期检查,以保证齐全完好。
7.2.9安全运行部对各岗位技术资料管理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管理不善者,按照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7.3运行规程管理内容及修改要求
7.3.1运行的技术管理主要体现在有关生产运行的各项规程、管理制度以及其他基础工作上。
7.3.2运行现场和运行管理部门应具备的规程、制度、原始记录及技术资料必须符合XX能源集团的要求,并严格执行。
7.3.3运行规程管理是指对运行规程的编制、审核、修改、批准、发放、存档等的管理程序。
7.3.4现场运行操作规程应以国家有关电力生产的技术管理法规、典型规程、制造厂设备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调试报告及集团的要求为依据进行编写。
7.3.5运行规程的管理工作由安全运行部经理负责总体协调。
7.3.6运行规程的管理工作由安全运行部经理主要负责。
7.3.7运行规程的管理工作由安全运行部专工及运行人员协助完成。
7.3.8机组单体试运前应完成辅机运行规程和操作制度的编写工作;机组部分试运前应完成集控运行规程的编写工作,在整体试运前颁布试行;在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后三个月内,颁布经试运完善的集控运行规程和其他运行规程。
7.3.9由安全运行部经理组织安全运行部各专工、值长及主值在机组分步试运前6个月编制完成机组运行规程初稿。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11
一、目的
为保证生产质量的稳定,不断优化产品质量,特制度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涉及质量管理的各部门。
三、职能分工
1、主管生产的公司领导负责生产质量的全面管理工作。
2、品管部负责公司质量的控制及指导工作,负责质量报表的制定、审核及上报工作,负责产品质量纠纷的解决工作。
3、生产部负责产品质量指标的制定及监督检查工作。
4、生产车间负责日常的质量检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工作。
5、仓储部负责原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
6、生产综合科负责设备的全面质量管理。
7、客服中心负责外销产品质量数据的统计、客户的质量要求及意见的反馈。
四、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质量管理必须遵循“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企业发展方针。
2、质量管理必须服务于生产,立足于生产。
3、质量管理必须满足指导生产进行的需要。
4、质量管理必须满足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5、质量管理必须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
6、质量管理必须保证其“公正、真实、快速、准确、高效”的基本原则。
五、生产质量管理过程控制
1、仓储部对进厂原材料的质量必须全面监督管理,并将数据形成报表,及时反馈到公司领导、分管生产及质量的分管领导、生产部、生产车间、调度室;对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及时退货或换货。
2、生产综合科必须全面监控设备的质量情况,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形成设备管理台帐,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对无法满足生产的设备及时通知生产车间进行维护及检修,损坏设备及时组织更换。
3、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中生产质量的检查必须快速、准确,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当生产质量不合格或生产质量波动较大时,必须及时调整生产参数。
4、品管部对产品质量的检查及监督必须及时、准确,建立健全“产品检验质量台帐”,确保质量检验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形成快速高效的数据汇报及反馈方式,确保检验数据能够指导生产的'正常进行。当产品质量需要进行调整时,必须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并配合生产部门进行相关的实验。
5、产品检验出厂后,客服中心必须及时跟踪客户对产品的质检结果,了解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建立健全“客户问卷调查统计表”及“外销产品质量统计表”,并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公司领导及生产部。
6、生产部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质量报表体系,建立高效快速的质量汇报管理流程,对生产流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督及管理,确保生产质量工作的稳定发展。
7、各部门必须有专业的质量管理人员。
8、各部门必须建立生产质量管理的培训制度。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02-19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3篇04-19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10篇04-06
生产运行岗位职责03-16
运行管理制度09-04
设备运行管理制度10-20
配电运行管理制度04-18
电厂运行管理制度04-01
日常运行管理制度03-31
安全运行管理制度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