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1
1、了解苏轼在北宋词坛的重要地位及情感。
2、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奇阔大的意境以及作者积极奋发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难点:体会豪放派的写作风格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宋词《雨霖铃》,那么宋词可分为那两个主要派别呢?《雨》又是属于哪个派别的?(提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与婉约派截然不同的豪放派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作家作品:
1、作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还是著名画家。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2、作品:
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赋》、《石钟山记》等。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正字正音:
1、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2、补充注音: 垒(lěi)、瑾(jǐn)、纶(guān)
樯(qiáng)、橹(lǔ)、酹(lèi)
3、请学生自读
4、指读
5、集体朗读
6、补充注释: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②群山。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对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了:“初嫁了”就是刚嫁过去。“了”字是衬词,填词时遇到文气不完整处,常加一、二字作衬,并没有实在意义。
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四、讲读上阕
1、提问:三个思考题:一、找出上阙中写景的'句子。
二、句子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哪些?
三、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者描写的基调怎样?
明确:一、写景的句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二、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有“乱、穿、惊、拍、卷、雪”。
三、采用的修辞法有比喻、拟人。描写的基调是豪放的。
(以上问题主要由学生自由讨论解决,讨论解决以上问题后,老师总结: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伟的景象,大刀阔斧纵画横抹了一幅奇险惊绝的赤壁之景。)
2、提问:“人道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看课文注释①)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
3、提问:上阙的最后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一时多少豪杰”引起下阙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追慕。
五、小节:学生齐读上阕,体会景中之情。
总结内容: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满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六、作业:预习下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提问:下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情。
二、 讲读下阕
1、 提问: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2、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
明确: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3、 提问: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
明确:“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
4、朗读下片,小结。
下片第一层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三、总结
1、艺术特点:
这首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语言简洁生动,意境壮阔博大,有着动人的艺术魅力。
2、思想感情:
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有消极的一面。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3、婉约派与豪放派对比(课件)
四、作业:背诵课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2.指导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3.指导学生领悟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大意
教学难点:
领悟词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讲读
教学手段:
电脑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
导语:赤壁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也正是由于这场战争,三足鼎立的局面才得以形成。因而后人描写同赤壁有关的诗、词、文很多,仅苏轼就写下了名篇《赤壁赋》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他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
一、作者简介(内容见课件)
二、问题思考(见课件)
三、作品朗读(要求:边听朗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四、意境分析:
1、首先要理解“意境”这个概念。
要清楚什么是“意”,什么是“境”,“意境”又指的是什么。(内容见课件)
2、结合词的内容分析领悟词的意境。(师生问答、讨论)
问:第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的意思是:滚滚的长江水一直向东流去,大浪淘洗尽了千百年来江水中的风流人物。这样解释对不对?
[这样解释不对]
问:“浪”在这里指的是浪花吗?
[不是指浪花,比喻时光]
问:同学们还知道用水比喻时光的句子吗?比如孔子曾经说过的,“子在川上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苏轼劈头一句,非常有气势。江,直接用一个“大”来修饰,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
问:如此的磅礴气势,让我又想到了李白的一句,写黄河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有这样两句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句,跟苏轼这两句几乎完全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就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么,我们就用这两句来改写苏轼这两句,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大家觉得可不可以?为什么可以?道理是什么?
[如果可以换用的话,那么苏轼为何不干脆用“英雄人物”呢?虽然“英雄人物”跟“风流人物”都指的是杰出的、有成就的人物,但苏轼心中其实是不等同的。究竟怎样不同,接着往下看。]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已经把前三个小句子具体化了,怎么具体化的?分别看看。
问:“大江”具体化为“故垒”,“千古”具体化为“三国”,“风流人物”具体化为“周郎”,如果说,前面是大场景,远景,而这里就是——
[小场景、近景]
问:大家再考虑,这个地方能不能改成“周瑜赤壁”?
[不能,“周郎”给人一种年青的感觉。]
问:“郎”字,显得特别年青潇洒,我们再想想,人名地名相提并论,即“周郎赤壁”,有什么特别意义吗?赤壁在赤壁之战前闻名吗?不闻名。那么——
[赤壁是因为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是周瑜指挥的,因而,赤壁是因为周瑜而闻名的]
问:反过来说呢?
[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
“赤壁”是怎样的一种景观呢?我们接着看。
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比如,“乱石穿空”是从形的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角度来写]
问:“惊”的繁体字是“驚”,这里是“惊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 一江怒涛。想想这两句分别是从什么视角来写的。
[“乱石穿空”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
一个往高处写,一个往低处写,而“卷起千堆雪”是往深处写,写颜色,浪花如雪一样。
这样,由岸边到江面,由江面到大江深处。壮丽雄伟、气势磅礴的`赤壁江山图就形成了。所以,“江山如画”是对前三句的概括。“一时多少豪杰”是对下阕写人的开启。“一时”,指的当然是三国这段时期,而下片就集中笔墨,描绘周瑜。
问:赤壁之战中那么多的英雄好汉,为什么单写周瑜?
[周瑜是统帅,而且他年轻有为]
问:我们再试着修改一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我们能不能把“公瑾”换成“周郎”,把“初嫁”换成“出嫁”?
[不能]
公瑾是字,这里带着尊敬的态度去写,而且再用与前面重复了;“初嫁”是刚刚出嫁,而“出嫁”则没有这种刚出嫁的意思。有句话,新婚燕尔!如按上面的解释,这里就突出强调小乔的年轻,刚刚嫁给周瑜,周瑜还在度蜜月呢!如果用“出嫁”,那就体现不出小乔,而是老乔了。可是,我要告诉大家,这里,苏轼是真的“错”了,在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小乔并不是刚刚出嫁,而是已经嫁了十年了,真的不是小乔,该是老乔了。
问:那么,我们考虑一下,苏轼恐怕不是真的不知道小乔已经嫁出十年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难道是强调周瑜还沉浸在热恋当中吗?
[其实,这里词人是故意为错。大家是否记了开头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风流人物”,而不用“英雄人物”?这里是美女衬英雄,在苏轼心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风流人物”须得有儿女情长,不仅仅是勇武有力,还要有柔肠,所以,词人有意将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周瑜的新婚放在一起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
“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的那种豪气、气概,就如同词中四字写英雄气概——“雄姿英发”。
问:那么,“羽扇纶巾“说的又是哪一面呢?“羽扇纶巾”的形象很容易让人想到诸葛亮,因为这实际不是武将的装扮,而是文臣的装扮。
[这表面写周瑜的外在装扮,其实以此来写周瑜智慧与聪明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的儒雅风度。]
问:如果说,“雄姿英发”与“小乔初嫁了”,写周瑜既有刚又有柔的话,那么,后面两句,“雄姿英发”与“羽扇纶巾”,又写周瑜什么呢?
[能文,又能武。]
问:接下来,词人仍围绕着周瑜进行细致描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果说前面几句属于正面描写的话,那么,这一句应当属于——
[侧面描写,用“樯橹灰飞烟灭”来反衬他的指挥艺术]到这时,一幅赤壁豪杰图就画成了。
那么,我们再考虑开始的那两道思考题,自然景物就是赤壁江山图,社会场景就是赤壁豪杰图。
最后几句:
问:“故国神游”,“神游者”是谁?周瑜还是苏轼?
[苏轼,苏轼来到大江边,观看长江的景观,又怀想英雄豪杰,想做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这些都应是苏轼在“神游”。]
问:“多情应笑我”怎样理解?
[“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风流人物”,多愁善感]
问: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认为苏轼借酒浇愁,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但纵观全词,格调昂扬向上,且在作者简介时我强调了好几个地方,苏轼在写这首词时已经有了达观的人生态度,虽然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有一种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再看看人家周瑜,在三十几岁时,就已名垂青史,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同周瑜一样吗?有些消沉之情,但他又能真正看开,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消失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一般,何必过于执著,所以他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这就是苏轼的壮志难酬情。]
到这里,我们的意和境就应该出来了吧。
五、课后总结(内容见课件)
六、板书设计:
赤壁江山图
小乔初嫁 柔
赤壁豪杰图 雄姿英发 刚 境
武
羽扇纶巾 文
壮志难酬情 意
七、作业布置(见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
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 惊涛 浪花
4、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 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8 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总结,归纳主旨
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评价
《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六、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 ,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篇4
教学课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步骤和方法,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自主学习检查内容和方法
一、导入
古代许多文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柳宗元游西山而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今天,我们就通过品味苏轼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来领略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
二、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1.对苏轼你了解多少?
知人论世:见《新新学案》第24页“作者名片”。
2.你知道多少关于宋词的“豪放派”的知识?
文学常识:见《新新学案》第24页“相关知识”。
3.本首词的写作背景吗?
写作背景:见《新新学案》第24页“背景资料”。
4.你能准确朗读这首词吗?
检查朗读,看同学们能否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三、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根据学生的问题整理的。
四、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上阕:
1.词章写了什么内容?上阕着重是在写什么?
明确:以长江为背景,着重在写赤壁的壮丽景色,并称颂当时的英雄人物。
2. 开头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原因是什么?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的想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3.作者描写赤壁景色,为什么用“人道是”三字?
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
4、上片又具体写了那些景?请从词中找出?
明确:大江,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
5.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在全词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7.学生自读上阕,体会景中之情,总结上阕内容。
小结上阕: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众多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下阕:
1.下阕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回忆什么?感慨什么?
前五句:所忆——周郎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才华横溢;
后五句:所感——自己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下阕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明确:周瑜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苏轼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的深刻含义在于: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以上这些正是作者所没有的,又是他十分渴望的。
3.词人为什么只写周瑜,对周瑜形象的刻画,又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婚姻 幸福美满 三十丧妻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务 东吴都督(2 4岁)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 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4. 下阕后五句作者是怎样抒发人生感慨的?
明确:“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热诚向往。但想到自己头发斑白,空有才华,一事无成,作者用自嘲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伤感,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与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所以最后诗人以酒酹月,表现自己的伤感。
5.下阕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思想感情。从情感上看具有激奋和伤感的双重色彩。词中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对英雄人物的尽情赞颂,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奋发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人生如梦”的感慨,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郁闷和忧愤。但从全诗主题看,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是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情绪的流露。因而不能孤立地看成是诗人悲观失望的自白。我们应该更多地体味作者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追求。从词的意境和语言分析,这首词感情热烈,富于激情,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怀。因此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是《赤壁怀古》的理趣所在。
6.朗读下阕,总结下阕内容。
下阕第一层描写周瑜形象,第二层抒发对身世的感叹,咏史、抒情自然结合。
板书:
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或精讲
五.内容探究:
俞文豹《吹剑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苏东坡豪放词的风格可见一斑。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板书:
课堂练习检测设计
七、教学小结及练习反馈
1.课堂练习:活页卷“基础能力测评A”以及学案精研文本部分。
2.课后作业:背诵本首词;活页卷“能力提升层次B”。
教学
反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相关文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1-1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1-0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01-0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06-2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11-15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01-09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教案02-14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4篇04-09
【精选】《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3篇04-1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五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