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水教案范文锦集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教案 篇1
《乌鸦喝水》
(教师展开一幅放大的课文中的第三幅插图)
师: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画着什么?它在做什么?
〔充分发挥课文有插图的特点,提供学生说的机会〕
生:图上画着一只乌鸦。乌鸦在喝瓶子里的水。
师:谁能用一句最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生:这幅图画着一只乌鸦,它口渴了,把嘴伸进瓶子里喝水。
师:再简短一点。
生:画着一只乌鸦在喝水。
师:再简短。
生:乌鸦喝水。
〔看图说见解,训练概括能力,发展语言〕
师:对!乌鸦喝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
生:(集体)想!
〔让学生看图归纳图意,点出课题,导入新课,很有新意。把观察、思维、说话训练有机结合,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
师:说说“喝”的字形。
生:喝字是左右结构,左边“口”字,右边上面是“日”,下面是撇,横折钩,小“人”在里边,竖折来关门。(曷)
师:为什么“喝”字是口字旁?
生:因为喝水用口喝,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诱导学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把话讲完整〕
生:“渴”字和“喝”字,字形相近。
师:口字与渴字都读第三声,连在一起怎么读?
生:前边的口字读得像第二声,口渴。
师:请这一行小朋友朗读第一段。
(学生按顺序朗读)
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到处”是什么意思?
生:“到处”就是每个地方。
生:“到处”的意思就是处处。
生:“到处”就是四面八方。
师:几个小朋友回答得不仅对而且好!乌鸦找到水了吗?我们学习第二段课文。
kě hěn zháo bàn
(教师在田字格中写可 很 着 办指导学生学习“很”字,注意书写笔顺。“着”字与“看”字比较字形。“可”字和“办”字要求学生自己想法记住。要求每个学生在生字本上写这四个字)
师:请小朋友用“很”字“开火车”组词。要求后一个同学组的词和前一个同学组的词的意思要相反。
生:很大。
生:很小。
生:很高。
生:很低。
生:很香。
生:很臭。
……
〔让学生边朗读边说话,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字的音形义教学和词句训练,为学生的说留有充分的余地。〕
师:请小朋友顺序朗读第二段课文。(学生按要求一个个读课文)
师:请大家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乌鸦的表情。想一想它喝不着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中插图)
生:天气很热……
师:你怎么知道天气很热呢?
生:从图上看出来的。天上只有一朵白云,太阳红红的,说明天晴、很热。
师:好!往下说。
生:乌鸦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两只翅膀紧紧地抱住瓶子,两条腿伸得直直的,乌鸦喝不着水时心里是很着急的。
(教师范读第二段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乌鸦找到水了,又没喝着,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达这个意思?
生:课文里用了一个“可是”。
师:为什么要用“可是”呢?
生:乌鸦找到了水,又没喝着,就用“可是”。
师:好!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páng biān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旁 边 后指名朗读第三段课文,这时有学生举手发言〕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乌鸦不是人,为什么会想办法?
〔听课教师议论:问得好!〕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回答?
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就像老师给我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样,是人们想象出来的。
〔听课教师啧啧称赞〕
〔教师善于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思维动向,因势利导,精心设问。教师“引”,学生“发”,广开学生言路。〕
师:乌鸦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才喝着水的?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插图。
〔学生看第二幅插图〕
师:大家读第四段的第一句。
(学生读)
师:再看第三幅插图。
(学生看图)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乌鸦把石子放到瓶子里,为什么就喝着水了?
(学生各抒己见。有一学生举手)
师:×××你有什么问题?
生:老师,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真的会升高吗?
〔只“引”不“逼”,让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教具棗盛有水的瓶子和一些小石子)
师:××小朋友爱动脑筋,问题提得好!老师要给你们做个小小的实验。好,就请××来
做。
(老师当众滴了几滴红墨水在瓶子里,让大家看清水位的高度。学生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水慢慢地升起来了。)
师:谁知道水为什么会升起来呢?
生:因为石子比水重,石子放到瓶子里就把水的地方占了,水就被挤得升起来了。
师:××回答得很好!请大家读一遍课文,要用心记住今天学习的生字和新词,要读出乌鸦先“焦急”后“高兴”的心情来。
(学生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
师:读得很好!小朋友们喜欢《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
生:(集体):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
生:乌鸦会动脑筋,想办法喝着了水,我喜欢这个故事。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开动感觉器官(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和思维器官(心到),亲自实践,提高认识,理解了课文的中心。〕
生:《狐狸和乌鸦》里的那只乌鸦只会听好听话,不动脑筋,上了狐狸的当,我不喜欢它。
师:今天小朋友们学得很好!
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书写“失、觉”等8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景之美,体会风景美和行为美之间的和谐。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2.体会小洁美好的心灵,懂得人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揭题读题。同学们,让我们荡起双桨,走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一边想象着绿树倒影,再把课题读一读。
3.把我们的高兴、快乐带上,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识记生字。
2.检查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开火车检查。
(2)去拼音读。
3.交流识记方法。
加一加:侧 欣 镜 映 演 龟
形声字:蕉 跨
换一换:赏 幻 扔 常 幼 仍
4.展示性朗读。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师生评议。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走进文本,品读领悟
(一)找读美景
让学生把描写湖面美景的句子找到标出来。(动作快的同学把找到的句子读给自己听听。)
(二)研读美景
(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湖水像一面镜子一句)
1.湖水像一面神奇的镜子,多美呀!我们一边听,一边看看,我们能从这个大镜子里面看到什么?
2.交流点拨。
(1)我看到了,湖水里有蓝天、白云,还有变幻的山峦。
变幻的山峦是怎么回事?
山峦是( ),说连成一片的山峰会变幻,是指( ),这湖里的山还会动呢!多美,一起读。
难怪小洁看得入了神,她觉得——(出示句子,学生接读: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有这样美妙的感觉,小洁不忍心把刚吃完面包的面包纸扔进湖里,而是紧紧地攥在手里。
就在这清澈的湖水里,就在这神奇的大镜子里,你还能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象?你可以再读读课文,也可以再读读课文中你画出的句子。
(2)在湖水里,我看到了山石。
课文中时怎样描写这些山石的?(出示句子: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读读这个句子,再看看这幅图,想想都有哪些山石跑到这湖水里去了?课件出示山石图,你可以一边欣赏一边读读下面的文字。
①一看就知道,这山石像——正要跳起的青蛙。别看这小青蛙一动不动,其实它正想跳起来唱歌呢!它会怎么唱(呱呱呱)它在说什么顶呱呱?我们也夸夸它。(读青蛙这句)
②这是——展翅欲飞的雄鹰。
这里有一个词儿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读读。(展翅欲飞)
让学生一起做“展翅欲飞”动作,一边体会词义。
③看,谁来了?——正在赛跑的龟兔!
看到这儿,你想到什么了?(龟兔赛跑的故事)
想到那么有趣的故事,现在看这山石,就觉得更有趣了。谁来读出有趣?④引读:这奇异的'山石环绕着清澈的湖水,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奇异的山石,欣赏这样的美景,我们的感觉是(),我们的心情是(),难怪小洁——(出示句子,学生接读: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所以,小洁再一次——(紧紧的攥着手中早就没用了的面包纸,而决不把它扔进湖里。
(3)这清澈的湖水,真的特别有意思。它不仅会把蓝天白云、奇峰怪石都搬到他这儿来比美,他还邀请许多小动物来游玩呢!你们说,谁来了?(小鱼)你找到写小鱼的句子了吗?(呦,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
这儿有一个生字,考考你,读(跃)。“跃”是什么意思?你做做小鱼跃出水面的动作。
你是小鱼,你跃出水面,做什么呀?(欣赏美景、表演节目、欢迎光临、嬉戏玩耍)
看到这样快活的小鱼,我们小洁——(出示句子,学生接读: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我们也觉得——(学生接读: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看看小鱼,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面包纸,小洁说什么都不愿意——把面包纸扔进湖里,而要紧紧地攥在手里。)
(三)回归切入点,发现悟其神
1.清澈的湖水这么美! 难怪小洁被吸引住了,要把面包纸——紧紧攥在手里。她攥住了什么?仅仅是面包纸吗?
2.是的,因为她紧紧地攥住了面包纸,因为她连一点点面包碎屑都没让掉进湖里,所以小洁留住了什么?
(清澈的湖水,美丽的风景,小鱼的快乐,一份欣赏时的好心情)
3.小洁和小男孩的行为进行对比:可是,另一个动作——“扔”,却让这美好的一切发生了变化。请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看看这个小孩扔走了什么?(自
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
4.课堂总结。
四、巩固延伸
说话练习 :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想对乱扔香蕉皮的小男孩说:
我想对小洁说:
我想对自己说:
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练习说话。
五、指导书写,掌握要领
1.认读“我会写”中的生字。
2.师范写,讲解笔顺,生书空。
3.生练写,师巡视。因人而异进行指导,并强调写字姿势。
六、实践活动
1.开展“弯弯腰,拾起一片纸”活动。
2.小组合作,设计一幅环保宣传画。
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观察自然与生活中有关水的情况,知道水的作用。
2、激发说话的兴趣,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与同学交流。
3、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收集家乡江河湖泊和水利工程的名称、样子、作用等资料。
教学设计参考
一、创设情境,激励交际
1、上课时,可以把学生带出校园,来到有水的地方,看水说水。
2、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间交流、说话,围绕自己看到的水说一说它的颜色、形状、作用等等。
3、说话的重点是节约用水,怎样节约。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并交任务,回家以后怎样宣传节约用水及自己的行动。先说一说设想,然后再付诸行动。
4、学生自由寻找说话对象,把以上内容说给同学听。教师以参加者的身份,相机进入谈话小团体并作指导。
5、让学生在刚才自由谈的基础上,说给大家听一听,并让同学们评价一下,谁想得好,说得好。
二、拓展活动
布置回家以后的节水任务。让家长简单签写一下是否有节水行动。
水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熟记4条成语。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
水彩笔 白纸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熟记4条成语
2、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披星戴月:披着星光,头戴月亮。
烘云托月:绘画时通过渲染云朵来衬托出月亮。比喻写作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重点和主题。
3、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读,要读正确。
齐读、背诵。
5、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的成语?
(日积月累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日新月异------)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
(2)未来的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3)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画一画,并给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起一个形象的好听的'名字。
(4)写几句介绍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就写在画的旁边)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上台介绍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颜色、构造、优点等。
(6)评选“最佳创意奖”。
水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
识字
三、教学难点:
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时间:
3月20日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本文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1-15
奇妙的水教案01-17
水的变化教案04-02
《水的游戏》教案03-25
水的秘密教案03-23
小学水的教案03-26
“奇妙的水”教案11-17
水优秀教案11-28
《水的秘密》教案12-03
水教案模板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