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桥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辨认迷宫图的走向。
2、 能用圆舞板有节奏地为儿歌打节奏。
3、 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 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自制磁铁船偶、迷宫图
2、圆舞板每人一个
3、糖、水果、饼干、蛋糕图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们经常到外婆家去吗?你是怎么去的?
二、 走迷宫图,学习为儿歌打节奏
1、出示迷宫图,提问:你们看,这就是小朋友的外婆家,中间蓝颜色是一条河,他应该怎样乘船,才能到外婆家呢?谁来帮助他开船过河呢?请幼儿移动船偶,教师念儿歌
2、请一位幼儿操作船偶,以另一条路到外婆家
3、师幼共同边念儿歌边开船到外婆家
4、继续学习儿歌: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和糕。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拍手。
5、一幼儿操作船偶,其他幼儿用乐器给儿歌打节奏。
6、游戏:摇啊摇边念儿歌边打节奏三、 结束师幼一起摇船回家。
活动反思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 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 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桥教案 篇2
课 时
总1课时
课型
阅读课
备课时间
20xx-10-9
第1课时
使用时间
20xx-10-10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所写的桥之美;与中国石拱桥比较,感受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一些难句的情味。
重 点
同上。
难 点
同上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展示桥梁图,让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直观效果较好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2. 通过初读、精读、研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 问题设置分层次,教师参与问题讨论,在平等的气氛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1、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感受特别) 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
2、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景致动人) 构成丰富画面
3、长桥之美(富于创造力)
4、风雨桥(形式独特)
教 学 过 程
教学修改、反思
○导入
○简介作者:吴冠中1919年生,中国现代画家。
○在早读课读过书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或看播放有关画面)思考:在作者看来, “桥”美在何处?你对此有什么感想,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提示: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
画家眼中的桥有什么特殊的美感呢? 学生先思考或回答,教师再明确指导:
概括地说,是桥在不同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随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具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这是对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进一步补足。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此后作者宕开一笔,开始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作者是所举实例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引导学生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赏析: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赏析: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赏析: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比较:《中国石拱桥》与本文的区别:中国石拱桥以准确的数据、例子等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是人对石拱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文则用艺术家的眼光对桥的美进行了描写和评价。
板书:桥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
例:1、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感受特别) 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
2、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景致动人) 构成丰富画面
3、长桥之美(富于创造力)
4、风雨桥(形式独特)
讲讲有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知识,再学课文。
桥教案 篇3
(一)课前准备
结合第32课《兰兰过桥》的学习,引导学生设计“未来的桥”,以便课上交流。
(二)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学习第32课《兰兰过桥》的时候,我们大家听说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帮助小猴子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子设计一座桥。现在,把你们小组设计的大桥图样拿出来,准备向小猴子推荐自己小组设计的桥。
(三)商议介绍词,准备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已经设计好的桥梁图样,讨论一下,怎样向小猴子介绍,才能让他采用自己的设计方案。
(四)小组间互相交流
1.每个小组选代表向小猴子(另一小组的同学扮演)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桥。
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力等方面质疑)
老师在这个环节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五)评选、展示最优桥梁
准备一块大黑板,把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张贴在上面,请学生评选最优桥梁设计。(只要方案有特色,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六)扩展情境,延伸交流
学生表演:小猴过桥以后,到了小熊家,向小熊介绍他过的什么桥,感觉怎么样。
在安排此次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可以参照以上教学设计,也可以创设其他情境,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多样“未来的桥”,而不必限定为河面上的桥。比如,学生设计空中立交桥、太空桥,或是其他类型的桥,都应加以鼓励。
桥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合作设计和建造一座桥,同时需要考虑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 状、结构等因素。
2、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3、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难点:能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一座美观坚固的桥。 教学准备
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双面胶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
它薄不薄?(薄)
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张小小的报纸,今天我们就要利用它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比赛造一座桥呢!
二、讲解设计要考虑问题
1、明确任务
师:各位桥梁设计师们,为了赢得比赛,我们先来认真地看看比赛规则: ①每组所用的材料为一张报纸。(当然,我们可以使用剪刀、尺子、双面胶等工 具。)
②所建的桥长为30厘米,宽为10厘米。不需要桥墩。(注意我们所造的桥长度 和宽度是有要求的,待会儿老师把你们的桥架在这两叠书上,然后在桥的各个部 分放钩码来测定它的稳定性。)
③比赛将评出美观奖、省料奖和最佳作品奖。(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材料只有一张 报纸,这个省料奖看的就是哪组所用的透明胶或双面胶最少。最佳作品奖就是集 各个优点于一身。)
2、交流怎样加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师:我们知道,一张纸不做任何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是很差的。谁能利用我们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怎样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如:把纸折成瓦楞形;可以把纸卷成粗细不同的圆管;把纸弯成拱形的。) 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是想通过增加它的厚度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3、交流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
(1)师:我们说,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那各式各样的桥会带给我们无限的灵感。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的桥。(出示:直板桥、拱桥、钢索桥)
(2)小组讨论
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想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注意要考虑到我们的材料只有一张报纸。
(3)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选择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为什么?
三、画设计简图
师:现在来画画你们的设计图,在作业本的19页,这里还要求我们写说明,这个说明写的就是你们小组是如何增强桥的稳定性?如你们使用了什么形状结构的.桥,你们怎样改变纸的形状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四、动手制作
1、师:你们的设计图都画好了吗?老师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你们的作品,并给你们的桥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时间一到,请各个小组将你们的作品放到讲台进行参展。老师把比赛规则也打在屏幕上了。现在请各个小组派代表上来领取报纸。
2、学生分组合作做桥,教师巡回指导。
五、全班汇报交流
1、逐一测试承重能力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小组的作品,你们给这座桥取了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来测
测它的稳定性。(放钩码)
2、师:刚刚哪个小组设计的桥最稳?你们派个代表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是怎么做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的?
3、师:请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获得美观奖的小组为哪一组?
老师看看,哪个小组所用的材料最省?
六、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当了一回桥梁设计师。这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感 想吗?
(设计和建造一座桥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的特、 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虽然这节课我们造的桥还不是很牢固。但是老师看到了大家的积极思考和团 结合作,这是我们科学课上难能可贵的。说不定,将来在我们班就会出现一位桥 梁专家呢!
桥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轻松调侃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关于摘苹果的比赛,通过不断变换比赛对手(“对手”、“老师”、“饥饿的孩子”),让学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学生谈怎么摘,就知比赛结果)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生谈)
师小结: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二、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三、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师: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师:小钱还应该感激谁?(出示李博士画像,并介绍)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在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认生字,写生字
强调:
暂是翘舌音。
峡、桂、移、湾、彼、怀、旷、胞、脉左窄右宽。
暂下边的“日”稍扁。
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语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难点:作者描写美景、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主教案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
1.生齐读课题。
2.师:从课题来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师:从这个“那”字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用极度喜爱、赞美的语气再次读课题。
感情强烈点,再读一次!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初游周庄。
2.交流汇报:日暮时分,作者来到周庄,见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2到4自然段。
1.开书自由读课文,再游周庄,想象画面,感受周庄的美景。
2.指导交流、说话:你刚才游览了周庄的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什么东西最可爱,最想跟别人说一说?
3.找出文章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地方,读一读,体会其含义。
如:
(1)桥啊桥,你是多么沉稳,任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你是多么坚韧,任流年似水,沧海桑田。桥,你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
“沉稳”、“坚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桥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如果说桥成就了周庄的美,那么,河升华了这种美。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四、学习课文第5到8自然段。
1.学习过渡句:“如果说周庄的白天是属于游人的,那么夜呢,便属于这桥,这水,这屋子。”
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师:夜色中的周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夜便属于这桥,这水,这屋子?
2.学生自学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哪些句子写出了夜色中周庄的美?用“﹏”划出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对周庄的喜爱?
3.交流汇报,结合汇报体会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1)①当太阳从黑黑的屋顶上沉下去,天变得昏暗时,在河上滑行了一天的船就像归巢的鸟儿一样,密密地挤在一起,或在桥洞下,或在小树边,互相依偎着,躺在静静的河上入睡了。
②河水不再是墨绿色,而是漆黑的了,就像一块极平滑的大理石,给人以冰凉的感觉。
③于是,你的面前出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世界,一个在水边,一个在水里。
④桥,不再是静静的、兽脊样的了。它在河水的倒映下,在灯光的合作下“动”了起来。桥上的每一块石砖,每一条缝隙,每一级石阶,都呈现出不同的韵律。
(2)人散尽了,灯笼却还亮着,像慈祥的老母那样,用柔和的光。抚摸着那桥,当那河,那船……
4.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五、全文。
1.说一说,学这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桥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理解写桥的深刻含义
2.理解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与本单元的其他文章作比较,巩固对散文这体的理解,启发学生自己阅读,锻炼能力。
教学要点:
1.的层次,写桥的含义,运用的.语言
2.文中的说明、记叙、抒情、议论成分
3.文体的比较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决字词
闲暇(xiá) 情愫(sú) 美轮美奂(huàn) 谚语(yàn)
啧啧称赞(zé) 潺潺(chán) 胯下(kuà) 河畔(pàn)
沟壑(hè) 天堑(qiàn) 匍匐(pú)(fú) 藐视(miǎo)
(二)让学生朗读自读提示,从中了解的内容与中心,明确的表达方法。
描述巴黎的桥多桥美,由此引申,赞美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三)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前两节的作用是什么?
①节、引子、点明题意,在回忆。
②节、承接上文,由回忆巴黎的名胜,引出巴黎的桥
2.“造型”和“风格”是介绍巴黎桥的重点,作者选了几座桥为代表?用什么方法写了桥哪的方面?
(七座桥
亚历山大三世桥和连接城岛,左岸拉丁区的小桥作比一个似“盛妆皇后”,一个以“农家少女”,对比鲜明;新桥有悠久的历史,风格“古朴”;
“淡妆素裹”的耶拿桥和“盛妆皇后”“农家少女”相比,似乎应不引人注意,但偏偏“游人如织,充满生气”,这使它在众多桥中独树一帜;
写这四座桥外型特点,重在艺术性,体现了“异”,对协和桥,阴葛尔桥,普安杜茹尔桥的介绍,重点放在有政治意义的故事上)
3.第四节写了什么内容?
(引用谚语,引出巴黎由小城镇到今日巴黎的发展史,说明发展的关键是巴黎的桥)
第4节中作者是怎样从赞美桥转入到赞美人的?
(作者把巴黎的桥比作“傲然藐视胯下喧闹奔腾的河水”,用自己的“臂肩”联系两岸人民的“勇士”,使无生命的桥成为有生命的人,桥成了建桥人的象征,由赞美桥的作用转入赞美人的贡献)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2-24
《桥》教案04-04
桥的教案03-10
《桥》优秀教案12-30
奇怪的桥教案01-11
精品桥教案01-13
有关桥的教案02-02
桥的优秀教案02-17
家乡的桥教案03-01
奇妙的桥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