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4-11 15:50:5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模板汇编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模板汇编7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阅读画面,了解鳄鱼和长颈鹿住进不同高度的房子带来的种种困难。

  2、学习预测事情的'发展,提高预测故事发展的能力。

  3、体验故事中相互关心、理解对方,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

  【活动准备】

  PPT、图片3张、五角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对新人结婚了,他们是谁啊?(鳄鱼和长颈鹿)

  二、观察画面,理解故事。

  1、鳄鱼和长颈鹿结婚后会遇到一些困难,都在《搬过来,搬过去》这本书里。

  2、鳄鱼和长颈鹿在干什么?(比身高)谁高谁矮?(鳄鱼矮长颈鹿高。)

  3、他俩决定搬家,是搬进鳄鱼家呢?还是搬进长颈鹿家?为什么呢?(幼儿讨论并做出选择)小朋友用因为····所以····说出搬进它们家的理由。

  4、搬进鳄鱼家。

  (1)他们搬进谁家呢?(鳄鱼家)

  (2)高高的长颈鹿搬进了鳄鱼又小又矮的房子会发生什么事?(幼儿猜测)

  (3)长颈鹿又遇到什么困难?(长颈鹿睡觉脖子伸到了外面)

  (4)如果你是鳄鱼看长颈鹿住的不舒服,你会怎么做?(搬到长颈鹿家去)

  5、搬进长颈鹿家。

  (1)鳄鱼住在长颈鹿又大又高的房子会舒服的生活下去吗?为什么?(幼儿讨论并做出选择)小朋友用因为····所以····说出理由。

  (2)鳄鱼遇到些什么困难?(吃饭、开门、晾衣服)怎么办?(升降椅、旋转门、感应门、升降衣架)

  6、想办法解决困难。

  (1)长颈鹿和鳄鱼一起商量想了个好办法,决定建造一栋两人共用的新房子。他们会设计怎样的房子?(幼儿大胆猜测)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新房子里吃饭、开门、晾衣服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三、迁移经验,结束活动。

  鳄鱼和长颈鹿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放弃,共同商量一起想办法建造了适合他俩居住的新房子,那你们在遇到困难时也要向鳄鱼和长颈鹿学习勇敢面对,互帮互助想办法解决困难。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一、选材: 《小机械立大功》这个绘本故事选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优秀幼儿读物系列,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故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与主题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契合点,可以在幼儿现有经验之上拓展幼儿的经验,为主题活动的开展进入更深层次的延伸;二是给幼儿一个语言能力上的挑战,用连环画式的绘本,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一次尝试。

  二、作品分析:

  《小机械立大功》是一个以图画来说话的作品,作品中的图画非常生动活泼,初浅易懂,简单的问句和答句告诉我们一个个妙招,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认知因素--机械原理。绘本中以小矮人为线索,将简单的而又被忽略的`,我们平时认为很难给孩子讲清楚的知识串起来,给孩子一个联想世界,不断地引起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从而形成新经验,积累下来留存在脑海中,这就是文学作品给予的力量。

  仔细阅读分析作品,你就会发现这个作品中所包含的认知元素有很多,有对机械工具名称的认识,它们有什么用,还有对机械原理的简单剖析。例如杠杆,滑轮,斜面等等。这些知识听起来是很难的,孩子们会理解吗?我认为在这个活动中,并不是要教孩子学会这些知识,让他们了解到底什么是杠杆原理,最重要的认知点是要将这些原理转化为一个认知,就是让孩子知道有许多事情都可以用机械工具来做,这样就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省时省力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惬意更加美好。

  作品以连环画式的多幅图画来表现故事,而文本却非常简单,是用几个问句和答句做了点睛之笔。这些问句和答句中没有人物角色,没有形象的动作描述,因此,根据大班下学期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将此绘本故事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也是对幼儿语言能力的一个挑战。

  三、目标定位:

  在分析作品的内涵价值之后,我将目标制定为1、通过阅读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工具的名称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给人们带来的省时省力和方便。2、理解图意,尝试完整讲述故事,体验小矮人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从目标来看,本次活动是凸显认知的,第一条目标指向的是社会常识,将作品的中心概括出来,第二条目标指向的是语言能力,同时整合了情感,也是活动中要隐性渗透的目标。相对于情感目标来说,活动中要隐性渗透的除了体验成功的快乐之外,还有为人类的聪明才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过程设计:

  本次活动的环节设计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以小机械工具为导入,说说名称和用途,激发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带着问题去思考,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第二部分是看看说说解读图意,意图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情,解决的方法,并且感受工具带来的省时省力和方便,其中包含了几个认知点,杠杆,斜面,轮轴,滑轮和螺旋。这里的操作要点是不仅要让幼儿看懂图意,而且能够用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在。第三部分是自主阅读完整讲述,是让幼儿边看小书边讲故事,将前面一个环节中组织的语言完整地讲述出来,这个环节作为整个活动的完整欣赏部分。最后以现代化的机械工具作为活动延伸,激发幼儿更多的探索欲望,对周围生活的更多的关注。

  活动内容与要求:

  1、通过阅读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工具的名称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给人们带来的省时省力和方便。

  2、理解图意,尝试完整讲述故事,体验小矮人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流程:

  介绍小工具--看看说说解读图意--自主阅读完整讲述--活动延伸活动过程:

  (一)介绍小工具:

  教师出示各种小工具图片,说说名称,引起幼儿猜测:它们能做什么呢?

  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小机械,它们都很有用。

  森林里的小矮人要做一件大事情,这些小机械能帮上忙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看看说说解读图意:

  1、出示图一:小矮人想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办呢?

  2、出示图二:小矮人想到了什么办法?

  锯子是怎么回事?(出示锯子的图片,模仿拉锯的动作)3、出示图三:木头又大又重,有什么办法让它移动呢?

  4、出示图四:小矮人是怎么做的?

  教师:原来一根棍子加上一块石头就可以让又大又重的木头移动哦,这就是杠杆。

  5、出示图五:小矮人想把木头般到树桩上去,可是木头好重哦,搬不动怎么办?

  6、出示图六: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教师:用两块木板搁在树桩上,斜斜的,就像小桥一样,再把木头推上去就省力多了。这就是斜面。

  7、出示图七:需要的木头又多又重,抱着走好累哦,怎么办呢?用什么办法可以把木头运到很远的地方去呢?

  8、出示图八:有轮子的小车真好用,可以很轻松地一下子运很多木头。小矮人很快就把木头运完了。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辨别出不同味道的食物,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ABB”结构的词语来描述味道的特征,如:香喷喷、甜滋滋、酸溜溜、辣乎乎、咸津津等。

  【活动准备】

  饼干、辣椒、盐、白糖、柠檬、西瓜、橘子等食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可多好吃的,小朋友们想不想尝一尝?但是老师在让小朋友们尝这些食物之前想了解一下小朋友都喜欢什么样的味道好吗?

  二、老师引导幼儿说说食物的.味道,启发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描述。

  师:食物的味道可以怎么说?比如有小朋友说他可喜欢吃糖了,那糖的味道可以怎么说?(引导幼儿学习:甜滋滋、香喷喷等词语。)

  三、组织幼儿品尝食物,并让幼儿交流品尝的结果。

  1、师:现在小朋友们可以品尝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食物了,但是尝过之后要想一想这个味道该怎么说呢?

  2、老师让幼儿在组内先交流。老师巡视并观察,同时跟幼儿交流食物的味道,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觉。

  四、集体交流品尝结果。

  1、师:请小朋友回忆一下刚刚自己都尝到了那些食品?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2、老师依次出示食物,引导幼儿用“ABB”的结构词语来进行描述。

  五、引导幼儿编儿歌记忆“ABB”结构的词语。

  1、今天我们尝到了好吃的食物和调料,我们还学会了好多新的描述味道的词语对吗?我们来讲它们编成儿歌,好不好?

  2、引导幼儿编儿歌。

  香喷喷的饼干,甜滋滋的西瓜;

  酸溜溜的柠檬,甜滋滋的橘子;

  辣乎乎的辣椒,咸津津的盐巴;

  麻乎乎的花椒,甜滋滋的白糖;

  ……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和妈妈一起看看家里或者厨房还有什么食物或者调料,在妈妈的允许下尝尝它的味道再和妈妈讨论一下它的味道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同伴讲话,并能迅速、正确地对话,提高语言反应的敏捷性。

  2.学会用三个字的词语形容和描述一件事物。

  3.明确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明确游戏规则,会愉快合作玩游戏。

  活动难点:学会用“某,某,XXX”规律性语言描述一件事物的形状、颜色等性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儿歌《金锁银锁》;认识锁和钥匙。 物质准备:自制的神秘箱子、苹果锁、星星锁、小兔锁(各配有两把钥匙);自制两把大钥匙;歌曲《甩葱歌》。

  活动过程:

  1.以“神秘魔箱”形式示范表演游戏,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苹果锁,示范“神秘咒语”。

  师:老师这个魔箱里有一些神奇的锁,如果我们想要把锁打开,必须对着魔法钥匙说一句神秘的咒语,究竟是什么样的咒语呢?我们用儿歌把锁请出来吧。

  (一边念儿歌一边出示一把苹果锁和两把钥匙。)

  师:这是什么锁?(用手势提示幼儿回答)(幼儿答:这是苹果锁。)

  师:请听清楚神秘咒语:苹果,苹果,红彤彤。(语速慢) (拿出一把钥匙咔嚓一声将锁打开)

  接着再插入另一把钥匙说:苹果,苹果,香又甜。(咔嚓又

  打开了苹果锁。)

  (教师边读儿歌边操作: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师:哇!成功啦!看来老师的咒语念对了。

  (2)出示星星锁、小白兔锁,再次引导幼儿理解“神秘咒语”的.语言规律。

  师: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神奇锁。请拍手念儿歌把它请出来吧。

  师:“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这是什么锁?(请用完整话回答:这是星星锁。)

  师:星星,星星,亮晶晶。(拿出一把钥匙咔嚓一声将锁打开)

  师:这里还有一把钥匙,请记住咒语要说两次星星,然后用三个字来夸夸它。谁来试试说出它的神秘咒语呢?

  (师:哇!星星锁打开了,你的咒语灵验啦。/师:哎呀,锁打不开,谁来帮帮他:星星,星星,XXX)

  师:魔箱里还有什么神秘锁呢?我们一起拍手念出儿歌把它请出来吧。(幼儿念儿歌。)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答:这是小白兔锁。)

  师:谁来说出这两把钥匙的神秘咒语呢?

  师:你的咒语灵验啦。/哎呀,打不开啊,谁来帮帮他。 (小白兔,小白兔,蹦蹦跳;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

  2.“开锁”游戏,让幼儿初步感知游戏玩法。

  (1)幼儿扮演锁,教师扮演钥匙。

  师:没有神奇锁了,你们来当锁吧。老师来当魔法钥匙,你们来当神奇的锁,看看老师能不能打开你们的锁。那你们想当什

  么锁呢?(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锁的名称。)

  师: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示锁起来了?可以这样锁,有没有不一样的。(两手握紧;两手交叉胸前等)

  师:锁打开可以是什么动作?(开花;两手向上打开等) 师:要边拍手边念儿歌,念到“咔擦咔擦把它锁”,你们的锁就要锁起来了。游戏开始咯,请拍手念儿歌吧。

  (请幼儿站到台上,与教师面对面站。)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这是XX锁。师:XX,XX,XXX 师:这是什么锁?幼儿:这是XX

  锁。师:哎呀,我想不出这把锁的神秘咒语,谁来帮帮我。(请幼儿说出两句咒语。)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老师快点来开锁。)

  (师用左右手分别拿着两把大钥匙。)

  (2)教师扮演锁,幼儿扮演钥匙。

  师:当锁真有意思呀,老师也想当当神奇的锁,让你们来当魔法钥匙。

  (引导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

  (幼儿:这是什么锁?师:这是XX锁。幼儿:XX,XX,XXX) 师:哇!锁打开啦,看来你的咒语灵验了。/师:哎呦,你没能打开我的锁,谁来帮他说出正确的咒语。

  (小花、西瓜、香蕉、太阳等)

  4.教师与一组幼儿玩游戏,边讲解边示范游戏,提出游戏规则。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金锁银锁》。这个游戏的玩法可难了,老师要先和一组小朋友来玩,其他小朋友可要听清楚游戏规则,否则你就不懂得怎么玩了。老师

  已经把你们按照座位分为了四组:1、2、3、4。哪一组坐得最神奇,我请他们上来和老师玩游戏咯。

  (先听清楚游戏规则:请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作神奇的锁,手拉手的两位小朋友要想好你们两是什么锁。我和邓老师扮演钥匙,一个站圆圈里,一个站在圆圈外,和所有小朋友一起边念儿歌边用手做开锁的动作。如果两把钥匙成功开锁,就可以扮演锁,如果失败了就要被冰冻5秒钟。游戏开始咯。)

  5.幼儿分组开展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看清楚《金锁银锁》这个游戏怎么玩了吗?现在请四组小朋友自己先商量好你们组哪两位小朋友先当钥匙哦。还要大声的一起念儿歌。找个舒服的位置开始玩游戏吧。

  6.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你们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来玩这个游戏。记住还是要遵守游戏规则哦。

  7.放松活动,分享游戏中的乐趣。

  师:请暂停游戏,小朋友坐下来休息一下吧。你们玩得开心吗?(不开心为什么呢?)你们觉得什么锁最特别?什么锁最难开?它的咒语怎样讲会更灵验?我们可以在区域游戏中继续玩《金锁银锁》这个游戏!好了,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放松一下吧。

  (在音乐《甩葱歌》中离开。)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 让幼儿体会儿歌的意境,有表情地朗诵。学习正确发出"南"、"老"、"奶"的音。

  3、 激发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1、 南瓜若干个,小拉车一个。

  2、 幼儿情景表演一组。

  3、 PPT背景图一张,老奶奶、小娃娃、以及指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PPT 出示一个南瓜,请幼儿猜一猜南瓜哪来的?

  2、 观看情境表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 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记住儿歌。

  (1) 教师有表情地将儿歌朗诵一遍,再让幼儿一边看手偶表演,一边轻声地朗诵。

  (2)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重点练习:老、奶、南的.发音。)

  4、 练习有表情地朗诵。

  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讨论:小娃娃拉着小车笑哈哈,他为什么这么高兴?教育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故事《萝卜的七天》表达了儿童理解和感受善良的珍贵品质,作品“导盲犬萝卜”寻找自己的栖身之所为线索,通过七天中“萝卜”遇到不同的人与小动物后它的表现诠释出萝卜的善良,但是“善良”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如何让大班的孩子感受善良的品质并且有要做一位善良的孩子的美好愿望为本活动的重点。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萝卜一次次离开的原因。

  2、 能大胆地用语言猜测故事内容。

  3、 体会故事中萝卜的善良品质,要做一位善良的孩子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1、 自制“萝卜”的卡片、将故事一到六天的场景图依次贴在大的地垫上编成“骰子”。

  2、 已经了解过导盲犬。

  活动过程:

  一、 了解导盲犬。

  1、我们都知道导盲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狗,它可以帮助人们干什么呢?(幼:帮助盲人,给看不见的人带路……)

  小结:导盲犬是帮助盲人带路的,真厉害!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只导盲犬,它是一只老狗,它的名字叫萝卜。萝卜一直和老汤姆生活在一起,老汤姆是以为盲人,萝卜每天帮助老汤姆带路,和他一起生活。可是老汤姆去世了,它只好去寻找另一个住的地方。

  二、 分组观察、描述画面内容。

  1、播放音乐,观察图片:幼儿自由观察,教师适时介入引导(这是哪里?萝卜可以在这里干什么?)在音乐声中请小朋友仔细地观察图片,看看萝卜会在哪里生活?为什么?音乐结束后回到座位上。

  2、音乐结束,出示“骰子”大图逐个讨论:

  1)出示图1:看,萝卜来到了什么地方?(幼:马戏团)它来到这里会看到了什么?(幼:小动物们表演节目、大象吃苹果等等)你觉得他在这里可以做些什么呢?(幼:萝卜也来表演节目,表演叼骨头……)萝卜留在马戏团了吗?为什么会离开?(幼:因为萝卜太老了,它没办法表演了,他怕连累其他小动物。)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准备: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

  (2)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课教案02-07

大班语言上课教案02-06

大班语言《昆虫》教案02-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10

大班语言秘密教案03-25

大班语言拜年教案04-02

大班语言动物教案04-02

大班语言礼物教案04-02

大班语言西瓜教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