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美术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通过前一阶段的“瓶艺”活动,幼儿充分体验到在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也在多姿多彩的成品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因此,我结合主题活动“七彩世界”开展艺术活动:“七彩花瓶”,满足幼儿的创作兴趣,进一步提供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创设自由发挥的平台,使幼儿在制作七彩花瓶的过程中创造美、感受美,并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试用多种材料,在光滑的瓶身上创造性地进行装饰,能耐心地完成作品。
2、让幼儿学习、体验新的装饰方法:“灌沙”法、“粘沙”法。
3、感受作品的色彩美,体验成功的快乐。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瓶子,作品展示台。
2、彩纸、固体胶、剪刀、橡皮泥、彩沙、胶带、毛笔、丙稀颜料。
3、统计表。
活动过程:
1、导入话题,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
1)引导幼儿谈论、回忆已有的制作经验。
2)扩散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想象用其他材料来制作。
3)介绍提供的新材料:彩沙,让幼儿学习新的装饰方法:粘沙法、灌沙法。
2、制作七彩花瓶。
1)交代活动要求,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2)幼儿制作,老师适当指导。
3、七彩花瓶展示会。
1)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花瓶放在展示台上。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重点欣赏作品中丰富多变的色彩。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3)介绍有关统计表。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欣赏瓶艺作品,并可填写统计表,数一数相同材料装饰的瓶子有几个。
活动反思:
《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那么,作为一次装饰花瓶的活动,我想完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来装饰,特别是一些废旧材料,如果壳、棉絮等等,这样,我想幼儿的装饰兴趣会更浓厚。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线描画人物速写
线描画:人物速写(中班)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
2、懂得简单速写的'方法,体验速写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作画工具人手一份(记号笔、卡纸)
师作画工具一份
活动过程:
一、师现场作画(添画),逐步出示。
1、师画圆,引导幼儿:你们看,这是什么?(逐步引导,方法同上)。
人物速写完成,师提问:他在干什么?(站着) 那里看出来的?(脚)
2、师:好玩吗? 幼:好玩。 师:那我们一起来画画吧。
引导幼儿师生共同手指作画。
二、了解速写的概念
速写: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快速地画出一个简单的形象。
三、师引导不同动态,幼儿作画。
1、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做动作,下面幼儿观察动作(手、脚的动作),师示范作画。
2、 师动作,请幼儿提笔作画。
3、 请一幼儿上来动作,下面幼儿作画。
4、 请一家长上来动作,幼儿作画。
四、作品展示于黑板上,幼儿相互交流。
五、活动结束,师小结、评价。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中班美术课教案评价《妈妈的温柔》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调出柔和、温暖的色彩,运用多种方式创作妈妈的肖像,欣赏绘画作品,感受妈妈的美,并积极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欣赏绘画作品,感受妈妈的美,并积极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2。尝试调出柔和、温暖的色彩,运用多种方式创作妈妈的肖像。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投放:音乐《摇篮曲》,水溶性炫彩棒,素描纸或彩色卡纸,妈妈肖像底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一)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在甜美、舒心的.音乐旋律中,感受妈妈的温柔和爱抚。
引导语:夜晚,星星和月亮出来了,蓝天像一个摇篮,轻轻地摇着星宝宝,星宝宝睡着了,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花宝宝睡着了。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小宝宝睡着了。
(二)鼓励幼儿积极用语言描述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提问: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她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最喜欢妈妈和你一起做什么?
小结:妈妈在宝贝眼里是最美的,妈妈喜欢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裙子。宝贝们都喜欢和妈妈一起玩。
二、欣赏作品《坐在窗前的妇女》,(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感知描绘妈妈的颜色。
引导语:这是画家马蒂斯画的《坐在窗前的妇女》。马蒂斯擅长画人物,这幅画上画的是一位妈妈。
提问:这幅画上都有些什么?都用了哪些颜色?她看起来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这幅画上的妈妈坐在房间里,妈妈身上穿着黄色的衣服,戴着橙色的帽子,给人感觉很温暖。
三、引导幼儿感知色彩,并选择合适的颜色描绘妈妈。
(一)引导幼儿凭着感觉,找出适合描绘妈妈的颜色。
引导幼儿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调动起来,找出描绘妈妈的颜色。
幼儿自己动手调出柔和的颜色。
(二)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白色在颜色调和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白色能使各种彩色变幻出朦胧、柔和的色调。
四、幼儿创作自己心中妈妈的肖像。
引导幼儿依据自身的经验和感觉,选取颜色在妈妈肖像底板上描绘妈妈的发型,添加妈妈的五官和表情;背景色的选择应和描绘妈妈的颜色形成对比。
五、欣赏与评价。
(一)将幼儿画作逐一展示,师幼共同欣赏。
(二)引导幼儿从色彩、线条上说说最喜欢哪一幅画中的妈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用玩具汽车作画的方式,享受与同伴共同创作的乐趣。
2、观察不同车轮留下的不同纹路,感受操作中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玩具汽车若干辆、图画纸若干张、装满各色颜料的盘子(盘子中放有海棉以控制颜料用量)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玩具汽车怎样跳舞?”
1、幼儿围成一圈坐好——今天有好多玩具到咱班来聚会,看他们跳起舞来了。(展示玩具汽车)小朋友跳舞用什么跳?那这些玩具车跳舞用什么?请你们玩一下这些汽车,试试怎样让他们用轮子跳舞。(幼儿自由玩汽车)
2、请幼儿演示开汽车的.不同方式——你是怎样让玩具车跳舞的?
二、示范作画——“把玩具车跳舞的路线画下来。”
1、“这里有一些盘子,里面装着颜料,都有什么颜色?”“我们用这些颜料把玩具车跳舞的路线画下来吧。
2、请一名幼儿用另一辆玩具车的轮子蘸另一种颜色,在纸上滚动,引导幼儿观察两种车轮画出的不同效果。
3、在请几名幼儿轮流蘸不同颜色的玩具车,一起欣赏画出的效果。
三、幼儿操作——“你也来试一试。”(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车,分组与同伴合作,在铅画纸上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适当指点)
四、欣赏作品——“瞧,我画的多棒!”(将铅画纸贴在活动室的墙上,教师用彩纸剪成汽车状进行装饰,共同欣赏)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
活动目标:
1、画出新年里最开心的事。
2、知道用暖色调来表现过年热闹的气愤。
3、选择合适的形式表现新年的好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美术》第一页,油画棒或水分颜料等。
2、剪刀、浆糊、各种彩纸等。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引导幼儿想一想在新年里人们都要做哪些事?幼儿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一、画画新年里的开心事。
1、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新年里人们都要做哪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问幼儿,想用什么色彩来表现这些开心的事情呢?老师举例子,使幼儿感知色彩的冷暖,用冷色来表示安静用暖色来表示热闹引导幼儿说出用暖色来表达人们的'心情。
3、幼儿选择自己合适的色彩和形式画出新年里的开心事。(幼儿在绘画和剪贴时,老师要注意提醒幼儿要讲卫生、注意安全)
二、“过年了”画展。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墙上。
2、幼儿自由欣赏画展,并向幼儿讲解为什么要用这种色彩和形式来表现新年里的开心
3、请幼儿说说哪些画给人快乐、热闹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来源:屈老师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服装、发型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2. 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使以彩鲜艳
3.知道华人新年,元宵节时的习俗,体验过节的愉快气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二、 重点与难点
知道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 用发型与服装的变化表现男、女人物。
三、 材料及环境创设
1. 彩色水笔、蜡笔、红、绿、兰、黄等水粉色。
2. 在区域里,可张贴各种范例画,如:各式彩灯、节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四、 设计思路
本活动为了让幼儿区别颜色深浅,会用对比的颜色配色,继而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使画出的人物更具体、更生动。 中班幼儿已会有意识地调换颜色,并能注意与客观事物的固有色相对应,但还不能有目的地配色。因此,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过节时的'弟弟妹妹的衣着这一环节,让幼儿了解同一种颜色有深浅之分,并学习有目的地用对比的颜色配色,避免色彩混乱,使画面更鲜艳。 在设计中,使用水粉色。活动的最后环节——花灯的制作,可延伸到区角活动中去完成,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兴趣。
五、 活动流程
介绍元宵节——欣赏讨论——幼儿创作——引导讲评 ——制作教具(灯笼)
1. 介绍元宵节
知道华人新年中的元宵节 ——我们华族特有的节日,是全国华族共同欢庆的节日。节日里大家穿上新衣,门前挂上彩灯,走亲访友,美丽的花灯和鲜艳夺目的各色衣服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装点得更加美丽。
此环节可放在生活活动中进行。还可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去逛逛街,看看观灯的人流,看看彩灯的排列及颜色,体会节日的欢快气氛。
2. 欣赏讨论。
①建议在观赏范例时,可引导幼儿讨论:画面上有谁?哪几位是弟弟?哪几位是妹妹?他们的衣服和头发有什么不同? 通过讨论可帮助幼儿解决难点,理解发型和服装的不同可表现出人物是男还是女。
②教师还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人物在干什么?说说自己看到的彩灯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不同?(颜色、排列) 以上设问主要是引起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见的兴趣。给幼儿创设交流有关彩灯知识的机会。
③讨论作画方法。 建议教师出示人物基本部分,让幼儿思考并示范怎样画头发和服装才能分出弟弟和妹妹。
3. 幼儿创作
(1)教师可启发幼儿把人物画大。(可以看清头发、五官和服装)把画面画满,想象变化不同的发型和服装来表示弟弟和妹妹,并引导相互启发。
(2)用蜡笔画服装的图案、花纹。
说明
画得快的幼儿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齐”即可去“看彩灯”——手指点画彩灯。
(3)手指点画彩灯。
建议如在点画彩灯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已有深浅搭配和间隔排列的意识, 则应马上介绍给集体,使幼儿逐步有配色的意识。对来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儿,要鼓励他们在区角活动中完成。
4. 引导讲评
找一找画面上弟弟妹妹都来看灯了吗?看看彩灯漂亮吗?为什么这些彩灯特别漂亮?
5.制作教具
准备白纸数张,各色皱纹纸数张,订数机数个,剪刀数把,彩笔无数
先用各色皱纹纸制作彩灯,也可用白色纸制作灯笼,让幼儿在灯笼上任意作画,涂色。把做好的各色灯笼挂在角落增添节日气氛。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01-09
美术中班教案11-18
中班美术教案10-19
中班美术教案:鱼04-01
中班美术教案:大树06-17
美术夏天中班教案06-19
中班美术教案【推荐】01-28
中班美术教案【精】01-28
中班美术教案【热门】02-13
中班美术教案【荐】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