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1
设计思路:
在五月初的一次谈话"我要上小学啦"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于是我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这次活动是大班学习活动"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下的一个活动,在这个主题的开展中,孩子们发现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离开上小学越来越近了,前段时间我们参观了小学,回来后孩子们谈论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小学有上课下课但幼儿园却没有,后来他们会问我小学一般上课时间多久,特别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关心上课时间长不长;再后来他们关心的重点从上课转移到了下课,起先觉得下课的时间很短,后来发展到在自由活动中,不少孩子在谈论到了小学下课的时候能干什么事情。于是我抓住了孩子之间谈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孩子现在对于时间概念不是十分明确,每当老师说上课的时候仓促收拾东西的现象,我开展本次活动,解决孩子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与要求:
1、尝试合理安排十分钟的下课时间。
2、感受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向往做小学生。
材料与环境创设:
课件、记录表、笔
活动流程:
讨论交流——模拟体验——分享小结——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课件解释:
一个班级里的小朋友,他在下课的十分钟内玩玩具做小舞台的观众、跳绳等做了很多事情,10分钟过去了,到上课铃响了,他很着急地跑去上厕所,结果上课迟到了。
一、讨论交流
1、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知道小学和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幼1:下课的时间不一样
幼2:要上英语课、语文课
幼3:厕所在外面(师:你发现了时间安排不一样,课程安排不一样;位置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你能用小学里是什么样?幼儿园是什么样的话把话说完整吗?
2、师:嗯,你们刚刚说下课只有十分钟游戏的时间;那怎么知道十分钟的时间到了呢?
幼1:会有下课铃的`(师:听铃声知道的)
幼2:看钟(师:看钟表知道的)
3、十分钟在钟表上怎么走的?
小结:时钟上的长针走两大格,就是十分钟。
师:那十分钟长不长?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对有的小朋友来说,十分钟挺长的,可以做好几件事情;但对另外一些小朋友来说,十分钟很短;可能连一件事也做不完;
4、我们班级的一个小朋友也安排了他的课间十分钟,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安排的?(播放课件)讨论:
1)你看到这个小朋友十分钟里安排哪些事情?哦,你发现了一件事情?谁发现了和他不一样的事情?或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师:那他一共做了几件事情?
师:那四件事情中;那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噢,你们小眼睛看得真仔细。(做了这样事情之后结果怎么样?)
2)他上课怎么了,迟到了。
他为什么会迟到?
师:上厕所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放在最后合适吗?哦,所以我们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
师:那我们短短的十分钟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师:那你觉得课间十分钟什么事情最重要?为什么?
师:哦,课间十分钟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时间我们再做其他的事情;
师:刚刚你们说了在短短的十分钟里她做了4件事情;你们觉得数量多吗?哦,原来课间十分钟里做的事情不适合太多。
小结:哦,原来课间十分钟我们要考虑做几件事情;还要考虑这几件事情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重要的事情先做;这样才是合理的安排。
二、模拟体验:(10分钟)
师:你们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那现在寇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课间安排表;那现在就请你们试着合理的安排你的十分钟吧。记得把你的安排记录下来;一会我们比比看谁安排的最合理。
指导:
1、观察幼儿安排了几件事情?
2、观察幼儿安排了哪些事情?安排的是否合理?
三、分享小结:
讨论十分钟发现的问题:
请个别幼儿(2或3个)来分享。
合理:请你来介绍一下;你们觉得合理吗?
合理在哪里?有谁觉得自己比他的还要合理?
不合理:你们觉得怎样调整呢?那我们要好好的调整一下了。
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学会了合理的安排我们的课间十分钟;寇老师希望你们到了小学都能为一个很会安排课间活动的小学生。
四、活动延伸:
那我们现在尽情的去体验我们的快乐十分钟吧。
活动反思:
收获: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讨论交流的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也不错;模拟体验的环节;孩子们玩得项目和小学里真正的十分钟还是有区别的;原始教案的这个环节是让孩子记录;我觉得简单得记录不能让孩子很好的体验课间十分钟的合理安排;有的孩子想得很好;但是做又是一回事;所以我把这个环节稍稍改动下;让孩子边记录边体验;孩子们还是有收获的;在PPt中我结合发生在幼儿身上的实际问题;结合幼儿身边的事情会让让孩子更有理解和领悟。我也结合了以前的表现收获了以下几点。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玩具和时钟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引出话题
1、讨论:小学生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课与课之间可以休息几分钟?
2、观看时间:知道时钟的长针走2大格,就是10分钟。
二、下课10分钟该做什么
1、在下课10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须做好?(幼儿根据操作材料选择)
3、教师按幼儿的讨论总结:
(1)必须做,如喝水、上厕所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等。
(2)可选择做,如看图书、下棋、聊天、到操场上去转一圈等。
4、儿歌小结
三、模拟小学生下课活动
1、模拟下课,规定10分钟休息。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动。
3、按上课铃声准时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师检查幼儿是否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2、介绍自己在课间10分钟所做的事情,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总结:课间10分钟是很有限的,必须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和必要的休息,这样的10分钟才会过得有意义。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较好地达到了《细则》的要求"教育内容要符合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为幼儿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教育内容要与本班幼儿已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应是幼儿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问十分钟"不仅是幼儿现在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同时又是他们即将上小学面临的一个比较难把握的问题,所以开展此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注重了"体验"的过程。只有当幼儿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发生变化时,学习才能称得上是主动的,只有幼儿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并在实际中去运用。尤其是"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只有让他们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来亲自感受、体验,才能了解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和活动的关系,了解时间对于我们合理安排活动的重要意义。
(3)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对于大班活动提出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要求。注重了自主性、连续性、共同学习。例如,通过让幼儿自己制订活动的计划,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计划去完成,并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调整计划,很好地调动了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的清单,都想在课间十分钟内完成,有的想出来了却不会用标志表示等。
这正是老师了解幼儿真实经验的好机会,老师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才能用更适当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样的过程才是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的,朱老师在此方面把握很好。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幼儿: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幼儿: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幼儿: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幼儿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
3、本次活动是过程性的活动,而非结果性的活动。
幼儿对于"时间"的体验是不能通过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的确太抽象了,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教师不仅利用"课问十分钟"这个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加丰富的体验活动,例如,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来观察时间,什么时问开始的?什么时间结束的用了多长时间?让幼儿慢慢积累对于"时间"的经验。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3、初步学会用时间的方法做记录。
4、自制大的课程表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玩具和时钟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交流,引出话题
1、讨论:小学生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课与课之间可以休息几分钟?
2、观看时间:知道时钟的长针走2大格,就是10分钟。
二、下课10分钟该做什么
1、在下课10分钟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须做好?(幼儿根据操作材料选择)
3、教师按幼儿的讨论总结:
(1)必须做,如喝水、上厕所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本等。
(2)可选择做,如看图书、下棋、聊天、到操场上去转一圈等。
4、儿歌小结
三、模拟小学生下课活动
1、模拟下课,规定10分钟休息。
2、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动。
3、按上课铃声准时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师检查幼儿是否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2、介绍自己在课间10分钟所做的事情,说说这样安排的理由。
总结:课间10分钟是很有限的,必须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和必要的休息,这样的'10分钟才会过得有意义。
活动反思:
收获: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讨论交流的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也不错;模拟体验的环节;孩子们玩得项目和小学里真正的十分钟还是有区别的;原始教案的这个环节是让孩子记录;我觉得简单得记录不能让孩子很好的体验课间十分钟的合理安排;有的孩子想得很好;但是做又是一回事;所以我把这个环节稍稍改动下;让孩子边记录边体验;孩子们还是有收获的;在PPt中我结合发生在幼儿身上的实际问题;结合幼儿身边的事情会让让孩子更有理解和领悟。我也结合了以前的表现收获了以下几点。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较有感情。
2、对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活动准备:配乐的诗歌朗诵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教师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一个小朋友正在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是我应该的’。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
3、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学习新词“夸奖”
5、分句练习。老师一句,幼儿一句,也可反过来。
6、将幼儿朗诵的进行录音,并欣赏。最后请声音响的大声朗诵一遍。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其中有一条目标中指出学用不同的语气,分析整首儿歌中有疑问句。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思维武器。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依靠语言接受教育得以成长,也借助语言交流、相互了解,语言中的语气表达的方式和运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气表达是语言表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了一个人语言的表达能力与感染力度。而我们小朋友现在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这时期,如果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与帮助,孩子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语气表达。语气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口气,是说话人的态度。我们通常在说话时,特别是与他人交际时,要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语气形式。
反观在以前学习儿歌的时候,幼儿往往在念的时候往往注重的是学习儿歌中的句子,而忽略了使用语气有感情的表达儿歌中的意思。正如《指南》中说的“幼儿的语言能力实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在这个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理解其中意思,也要将其运用起来。比如疑问句,让幼儿用提问的方式先感受疑问的表达方式,再延伸到儿歌中,让幼儿用疑问的口气来表达儿歌。对于大班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更要在会念儿歌的同时让幼儿在情感表达上也更深一层。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5
设计思路:
在五月初的一次谈话"我要上小学啦"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于是我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这次活动是大班学习活动"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下的一个活动,在这个主题的开展中,孩子们发现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离开上小学越来越近了,前段时间我们参观了小学,回来后孩子们谈论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小学有上课下课但幼儿园却没有,后来他们会问我小学一般上课时间多久,特别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关心上课时间长不长;再后来他们关心的重点从上课转移到了下课,起先觉得下课的时间很短,后来发展到在自由活动中,不少孩子在谈论到了小学下课的时候能干什么事情。于是我抓住了孩子之间谈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孩子现在对于时间概念不是十分明确,每当老师说上课的时候仓促收拾东西的现象,我开展本次活动,解决孩子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2、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内容与要求:
1、尝试合理安排十分钟的下课时间。
2、感受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向往做小学生。
材料与环境创设:课件、记录表、笔活动流程:讨论交流——模拟体验——分享小结——活动延伸活动过程:
课件解释:一个班级里的小朋友,他在下课的十分钟内玩玩具做小舞台的观众、跳绳等做了很多事情,10分钟过去了,到上课铃响了,他很着急地跑去上厕所,结果上课迟到了。
一、讨论交流1、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知道小学和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幼1:下课的时间不一样幼2:要上英语课、语文课幼3:厕所在外面(师:你发现了时间安排不一样,课程安排不一样;位置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你能用小学里是什么样?幼儿园是什么样的话把话说完整吗?
2、师:嗯,你们刚刚说下课只有十分钟游戏的时间;那怎么知道十分钟的时间到了呢?
幼1:会有下课铃的(师:听铃声知道的)幼2:看钟(师:看钟表知道的)3、十分钟在钟表上怎么走的?
小结:时钟上的长针走两大格,就是十分钟。
师:那十分钟长不长?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对有的小朋友来说,十分钟挺长的,可以做好几件事情;但对另外一些小朋友来说,十分钟很短;可能连一件事也做不完;4、我们班级的一个小朋友也安排了他的课间十分钟,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安排的?(播放课件)讨论:1)你看到这个小朋友十分钟里安排哪些事情?哦,你发现了一件事情?谁发现了和他不一样的事情?或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师:那他一共做了几件事情?
师:那四件事情中;那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噢,你们小眼睛看得真仔细。(做了这样事情之后结果怎么样?)2)他上课怎么了,迟到了。
他为什么会迟到?
师:上厕所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放在最后合适吗?哦,所以我们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
师:那我们短短的十分钟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师:那你觉得课间十分钟什么事情最重要?为什么?
师:哦,课间十分钟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时间我们再做其他的事情;师:刚刚你们说了在短短的十分钟里她做了4件事情;你们觉得数量多吗?哦,原来课间十分钟里做的事情不适合太多。
小结:哦,原来课间十分钟我们要考虑做几件事情;还要考虑这几件事情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重要的事情先做;这样才是合理的安排。
二、模拟体验:(10分钟)师:你们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那现在寇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课间安排表;那现在就请你们试着合理的安排你的十分钟吧。记得把你的安排记录下来;一会我们比比看谁安排的最合理。
指导:1、观察幼儿安排了几件事情?
2、观察幼儿安排了哪些事情?安排的是否合理?
三、分享小结:
讨论十分钟发现的问题:
请个别幼儿(2或3个)来分享。
合理:请你来介绍一下;你们觉得合理吗?
合理在哪里?有谁觉得自己比他的还要合理?
不合理:你们觉得怎样调整呢?那我们要好好的调整一下了。
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学会了合理的安排我们的课间十分钟;寇老师希望你们到了小学都能为一个很会安排课间活动的小学生。
五、活动延伸:
那我们现在尽情的去体验我们的快乐十分钟吧。
活动反思:
收获: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讨论交流的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也不错;模拟体验的环节;孩子们玩得项目和小学里真正的十分钟还是有区别的;原始教案的这个环节是让孩子记录;我觉得简单得记录不能让孩子很好的体验课间十分钟的合理安排;有的孩子想得很好;但是做又是一回事;所以我把这个环节稍稍改动下;让孩子边记录边体验;孩子们还是有收获的;在PPt中我结合发生在幼儿身上的实际问题;结合幼儿身边的事情会让让孩子更有理解和领悟。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6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xx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活动反思:
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从幼儿的参观经验谈起,避免了说教。这样的讨论交流既是参观活动的延伸,又能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录像短片有重点地引导幼儿观察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排。观看后、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交流讨论、再与小学生互动,并及时小结。这样的设计使幼儿主动地提出“为什么要有课问十分钟。怎样安排课间十分钟才是合理的”等问题,并积极商讨解决的方法,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邀请小学生来“点评”也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一年级的小学生能与幼儿平等沟通,孩子们也更乐于接受并模仿,因而活动效果较好。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7
设计思路:在五月初的一次谈话"我要上小学啦"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谈到我们是幼儿园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们马上要上小学啦,而且在谈到上小学时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于是我及时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发了《我要上小学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动。这次活动是大班学习活动"我要上小学"这个主题下的一个活动,在这个主题的开展中,孩子们发现在幼儿园里的时间越来越短了,离开上小学越来越近了,前段时间我们参观了小学,回来后孩子们谈论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小学有上课下课但幼儿园却没有,后来他们会问我小学一般上课时间多久,特别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是关心上课时间长不长;再后来他们关心的重点从上课转移到了下课,起先觉得下课的时间很短,后来发展到在自由活动中,不少孩子在谈论到了小学下课的时候能干什么事情。于是我抓住了孩子之间谈论的一个热点问题,针对孩子现在对于时间概念不是十分明确,每当老师说上课的时候仓促收拾东西的现象,我开展本次活动,解决孩子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内容与要求: 1、尝试合理安排十分钟的下课时间。
2、感受小学生的课间活动,向往做小学生。
材料与环境创设:课件、记录表、笔
活动流程:讨论交流——模拟体验——分享小结——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课件解释:一个班级里的小朋友,他在下课的十分钟内玩玩具做小舞台的观众、跳绳等做了很多事情,10分钟过去了,到上课铃响了,他很着急地跑去上厕所,结果上课迟到了。
一、讨论交流 1、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知道小学和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幼1:下课的时间不一样幼2:要上英语课、语文课幼3:厕所在外面(师:你发现了时间安排不一样,课程安排不一样;位置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你能用小学里是什么样?幼儿园是什么样的话把话说完整吗?
2、师:嗯,你们刚刚说下课只有十分钟游戏的时间;那怎么知道十分钟的时间到了呢?
幼1:会有下课铃的(师:听铃声知道的)幼2:看钟(师:看钟表知道的)3、十分钟在钟表上怎么走的?
小结:时钟上的长针走两大格,就是十分钟。
师:那十分钟长不长?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对有的小朋友来说,十分钟挺长的,可以做好几件事情;但对另外一些小朋友来说,十分钟很短;可能连一件事也做不完;4、我们班级的一个小朋友也安排了他的课间十分钟,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安排的?(播放课件)讨论:1)你看到这个小朋友十分钟里安排哪些事情?哦,你发现了一件事情?谁发现了和他不一样的事情?或有不一样的发现吗?
师:那他一共做了几件事情?
师:那四件事情中;那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噢,你们小眼睛看得真仔细。(做了这样事情之后结果怎么样?)
2)他上课怎么了,迟到了。
他为什么会迟到?
师:上厕所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放在最后合适吗?哦,所以我们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
师:那我们短短的十分钟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师:那你觉得课间十分钟什么事情最重要?为什么?
师:哦,课间十分钟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时间我们再做其他的事情;
师:刚刚你们说了在短短的十分钟里她做了4件事情;你们觉得数量多吗?哦,原来课间十分钟里做的事情不适合太多。
小结:哦,原来课间十分钟我们要考虑做几件事情;还要考虑这几件事情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重要的事情先做;这样才是合理的安排。
二、模拟体验:(10分钟)师:你们会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那现在寇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课间安排表;那现在就请你们试着合理的安排你的十分钟吧。记得把你的安排记录下来;一会我们比比看谁安排的最合理。
指导:
1、观察幼儿安排了几件事情?
2、观察幼儿安排了哪些事情?安排的是否合理?
三、分享小结:
讨论十分钟发现的问题:
请个别幼儿(2或3个)来分享。
合理:请你来介绍一下;你们觉得合理吗?
合理在哪里?有谁觉得自己比他的还要合理?
不合理:你们觉得怎样调整呢?那我们要好好的调整一下了。
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学会了合理的安排我们的课间十分钟;寇老师希望你们到了小学都能为一个很会安排课间活动的小学生。
五、活动延伸:
那我们现在尽情的去体验我们的快乐十分钟吧。
活动反思:收获:课间十分钟活动是小学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幼儿园的孩子对此却比较陌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有意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在讨论交流的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孩子们的表现和表达也不错;模拟体验的环节;孩子们玩得项目和小学里真正的十分钟还是有区别的;原始教案的这个环节是让孩子记录;我觉得简单得记录不能让孩子很好的体验课间十分钟的合理安排;有的孩子想得很好;但是做又是一回事;所以我把这个环节稍稍改动下;让孩子边记录边体验;孩子们还是有收获的;在PPt中我结合发生在幼儿身上的实际问题;结合幼儿身边的事情会让让孩子更有理解和领悟。我也结合了以前的表现收获了以下几点。
【大班语言下课十分钟教案】相关文章:
下课十分钟大班教案11-24
《下课十分钟》教案01-13
下课十分钟教案02-05
下课十分钟教案7篇02-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上课教案02-06
大班语言课教案02-07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