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子见梁襄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复习有关《孟子》的知识。
教学方法
自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试译课文
参考对译: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熟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熟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孟子谒见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旁人说:“远远望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使人敬畏的表现。他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会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回答:‘不喜好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他又问:‘那有谁来跟从他呢?’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跟从他。大王懂得禾苗的情况吗?七八月间(夏历五六月间)长时间天旱,禾苗枯萎了。只要天上黑油油地涌起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禾苗便又蓬勃生长起来了。国君如果能这样,又有谁能对抗得他了呢?如今各国的君主,却没有一个不是喜欢杀人的。如果有一位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了!果真这样的话,百姓们归随他,就好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浩浩荡荡,有谁能阻挡得住呢?’”
二、回答课后练习题
(一)设计此题,意在使学生通过熟读课文,复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了解孟子运用譬喻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有了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特色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相信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用现代观念审视有关内容,更应该受到鼓励。此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二)通假字是文言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此题是本单元惟一一个有关通假字方面的'练习。此题所选的通假字涉及本单元已学过的几篇课文。具体参考答案为:
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
2.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通“犹”,犹如,好像。
3.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说,通“悦”,喜悦,高兴。
4.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5.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田,通“畋”,打猎。
三、课文阅读点拨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四、思考问题: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
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
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还有着与孔子十分相似的人生经历。他的大半生都致力于游说各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梁襄王就是他曾经游说的诸侯之一。那么,孟子与梁襄王谈论了什么?他又给梁襄王开出了什么样的治国良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见梁襄王》。
二、温故知新(文言字词梳理):
1、归纳本课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通“猝”,突然。
②由水之就下
“由”通“犹”,像。
2、分析下列一词多义现象: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之东郭墦间 最终,终于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趋向
B就之不见所畏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3、文中出现的14个“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可归为4种用法:
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 之”;
②结构助词,的,如:“今夫天下之人牧”;
③音节助词,不译,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由水之就下”。
三、问题探究:
1、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如何?为什么他会对梁襄王产生这样的印象?
明确: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见所畏焉:孟子对梁襄王的形象不好
“卒然问曰”: 问话的突然,说明梁襄王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 言谈中流露出梁襄王既有贪图天下的野心而又惶惑、糊涂。
2、孟子敢于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对梁襄王的印象和主张,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特点?
明确:率真、耿直、刚烈,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坚韧执著,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3、面对梁襄王的提问,孟子开出什么治国药方?
明确: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针对战国时期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对执政者的谏言。
4、面对这样“不似人君”的梁襄王,孟子用什么方法阐述自己的主张呢?
明确:比喻论证
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5、用“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结合课后练习一)
明确: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比直接说理更生动、形象、委婉,
更容易为人所接受。
四、小结:
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明确:
①发展农业生产,使民生有保障; 养民
②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③推行道德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教民
④主张统治者要自我反省,及时革除弊政,关心民生疾苦。
孟子的主张为什么不为当时的诸侯所接受?
明确:仁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排斥战争。孟子的思想主张与战国时代征战攻伐、崇尚强力的历史趋势不相吻合,在那个诸侯争霸,战乱频仍的年代,孟子的主张不会成功。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原因。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规范化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一般方法,从而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师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互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跃,预设的各教学环节全都得以在课堂时间内完成。我认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与课堂反应情况,对课堂节奏和教学内容进行适时、合理的调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相关文章:
《庄暴见孟子》教案08-31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原文及赏析08-19
《惠子相梁》教案02-18
《孟子二章》教案07-04
《看得见的情绪》教案02-22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03-10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01-05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02-25
《看得见的情绪》大班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