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记忆》的教案

《记忆》的教案

时间:2023-02-26 14:34:1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记忆》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忆》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忆》的教案

《记忆》的教案1

  活动目的:

  1、 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 在活动中引发学生品悟生活,激发他们对亲人对长辈的敬与爱。

  活动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同学们长这么大,挨过打吗?在你的记忆中都有谁打过你,为什么而打你?你当时有什么感受?现在回想起来又有什么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

  二、 明确要求

  1、 说前准备先仔细回忆挨打的经过,把整件事情想清楚再说。

  2、 说清楚说时语句要通顺,按一定顺序把事情讲清楚,让人听明白。同时可以借助表情、动作等传达自己当时的心情,感染别人。

  3、 积极交流在交流时,认真倾听同学的谈话。一个同学讲时,其他同学可以就不明白的`地方提问,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交流。

  三、 自己按要求回忆、准备发言。

  四、 组内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要做到人人动口、动脑,积极交谈。讲话时要有礼貌。

  五、 班上交流小组推荐

  本组讲得最有趣的最出色的同学在班上讲给大家听。听后全班同学参与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谈感受、讲同感。

  六、 教师总结

  看来挨打也是成长中的快乐,不是说不挨打的孩子长不大吗?关键是看通过“挨打”你学到了什么。这不,今天通过挨打我们就很好的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教师总结表扬交际中学生的表现,略。)

《记忆》的教案2

  准备:

  幼儿用书《找车牌》。

  过程:

  1、游戏导入,引出问题:

  幼儿每人手拿椅子开车进教室,并在马路平面图上“驾驶”。

  教师以交警的身份出现,引出问题:

  请你靠边停车,你的车没有车牌是不能马上的!

  2、共同讨论解决办法:

  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什么办法能使车子继续上马路?

  车牌上写些什么?

  知道车牌上有字母、有数字,他们代表不同的意思。

  3、连续游戏

  幼儿用书上的连线游戏,根据车身上的颜色找出与它相同的颜色的车牌,如:红颜色的.车连红色的拍照。

  4、谁的记性好:

  游戏规则:教师任意抽出一张写有数字的卡片,给幼儿看数秒钟拿走,要幼儿讲出所看到的车牌数。

  目标:

  1、知道车牌号的数字是不同的,他们代表不同的意思。

  2、通过记忆车牌号码的游戏活动,提高记忆力。

《记忆》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移植”、“启迪”、“嫁接”、“出类拔萃”、“博士”、“硕士”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课文想象的神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课文想象的神奇,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释题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想象力十分丰富的诗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释题:移植的意思是:①把播种在苗床和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起种在田地里。②将有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

  3、读了标题后,你对标题所揭示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二、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标示出诗节,圈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之意。

  2、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用“”勾出起过渡作用的诗节。

  3、按照“幻想—启迪”的顺序,理解诗歌内容。

  4、从生活中的启迪到大胆假设,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

  三、检查自学效果,交流讨论

  1、理解“移植”、“启迪”、“嫁接”、“出类拔萃”等词之意。

  2、起过渡作用的诗节是哪一诗节?体会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3、哪些诗节描写的是作者的想象?哪些诗节描写的是生活给予的启迪?

  4、有感情地朗读作者的想象部分,体会想象部分末尾省略号的'作用,思考:记忆可以移植,好吗?为什么?

  5、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还会想些什么呢?去做些什么呢?说一说。

  过渡:记忆移植能实现吗?能。这来自于生活的启迪。

  6、有感情地朗读5~7诗节。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记忆移植,让这种神奇的想象成为现实。

  7、谈谈你读了这首诗歌后,受到了什么启迪?

  8、总结。让学生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四、指导朗读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不能读破诗句,还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读出诗的韵味。这首诗押的是“i”韵。

  如第一、二诗节的朗读: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生活/该是/多么有趣——

  把爷爷的记忆/移植给我,

  我/就能看到/爷爷的爷爷/

  长的/是什么模样,

  把我的记忆/移植给爷爷,

  爷爷/也会看到我/

  在操场上/是多么顽皮。

  五、作业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还会想些什么?试着用笔写下来,写成诗的形式也可以。

  板书设计

  27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幻想

  记忆可移植生活

  多有趣

  启迪

  树木的嫁接

  创造出奇迹

  实现

  不懈探索

  努力移植

  成为现实

《记忆》的教案4

  活动目标:

  1、 感知有意记忆的作用,探索几种常见的记忆方法。

  2、 训练幼儿的记忆能力。

  活动准备:

  感知有意记忆的`作用,探索几种常见的记忆方法。

  活动过程:

  (一)、探索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效果,感知有意记忆的作用:

  1、 让一半幼儿进活动室,告诉幼儿记忆的内容。

  2、 另一半幼儿进活动室,不告诉幼儿记忆的内容,一起记忆。

  3、 统计两组幼儿记忆的结果。

  4、 讨论两组幼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5、 再次记忆,验证讨论的结果。

  (二)、探索规律,寻找记忆方法

  1、 让幼儿记忆电话号码,寻找号码中有规律的地方:

  88654321 81726354

  2、说说你是怎么记忆的,统计幼儿记忆的几种方法

  3、运用已掌握的记忆方法记忆数字:9182736455

  (三)、借助物体帮助记忆

  1、 讲述〈〈苹果〉〉的故事,让幼儿说说故事中出现了几次苹果。

  2、 讨论:为什么小朋友都记得不一样呢?

  当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方法呢?

  活动结束:

  一起借用物体记忆故事中出现了几次苹果。

《记忆》的教案5

  一、教材记忆大比拼分析

  本课记忆大比拼借助主题、图片、起首语假拟了一种竞争状态,力图解决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及空间透视的知识技能。记忆大比拼半遮半掩的物体图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在观察写生中融入默写的因素。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运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体的立体形,以并联的方式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 记忆大比拼

  活动一学习内容记忆大比拼是添画。参照教材图片中显现部分的物体结构,理解地补充物体被遮挡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结构连贯而完整的形象,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写实探求心理,又巧妙设置障碍让他们思考理解物体结构转折的变化。记忆大比拼通过添画物体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外形包含了遮挡、收缩和转折等前后空间透视变形的因素。教材中火锅范图的添画表现出物体的厚度和立体感,符合透视规则。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由于面的收缩,平置的圆形成了椭圆形,如果是侧面的方形也将变窄。在绘画时,应注意归纳轮廓线特征:线的位置包括与其他线相连的起笔位置、转折位置及与其他线的距离位置;线的方向包括线的倾斜状况和转折角度;线的长短总是比较而言的。包括了形的长短、大小比例等;线的曲直反映了轮廓线的凹凸程度。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画出完整的立体形。教师需指导学生首先观察立体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分析结构,物象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除这几个部分本身的形体变化外,其相互组合使轮廓有了较多的变化,每一部分将如何衔接,特别突出的是各形体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反映到轮廓线上则是线的遮挡、断连关系,最后再表现细节。儿童描绘形体首先应是画得生动,其次才是画准确。

  二、教学目标

  ◆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三、教学思路

  儿童写生并不需要具体规定应该怎样画,重要的是指导他们怎样观察,怎样自己画,并在画的过程中根据造型原理不断启发、提醒他们。相关绘画知识技能的传授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进行。

  活动一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尝试添画一作业评析一引导观察一了解方法一再次添画一评析交流。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添画茶杯或纸盒,在作业评析中解决一部分技术问题,如用线是否流畅,是否抓住物体大小比例特征,然后出示茶杯或纸盒实物引导观察,并利用教具让学生了解圆的透视缩形原理及六面体的透视变形原理。教材中的火锅图片进一步明确了画立体形的步骤方法。学生第二次添画作业内容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也可作适当增添、删补。

  活动二教学过程建议设置为:出示竞技游戏规则一闯一关:画简单物体(六面体)一闯二关:画简单物体(圆柱、圆台)一闯三关:画较复杂的物体(立体形组合)一作业互评、心得交流。学生在竞技状态中发挥潜能快速作画,巩固知识,逐步训练,提升品质。教师应根据学生普遍水平来确定每一关作业的多少、时间的长短。

  四、教学选择

  1.工具材料的使用可以不同:可用铅笔、签字笔、水彩笔或钢笔来画线条,但切忌用尺来画直线。

《记忆》的教案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指知道家庭重要的日子和事件。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

  教学难点: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家庭大事记

  这一部分有两个表格和两幅图。

  1.第一个表格是主表格“家庭大事记”。表中列出了“我出生了!”、“我上学了”、“我们搬家了”、“我们盖新房了!”等“大事”,只是对往事不太留心的儿童的一个提示和提醒。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孩子的家庭大事是不一样的,列出的这些只是一个提醒,留下的空白孩子可以自己填写。大事还可能包括:家庭成员的增减、父母拿到学位、父母到外地打工、家庭收入的增加等。为了加深对这些大事的印象,教材要求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如果愿意(涉及隐私的除外),可以向全班或小组讲一讲当时的情景。

  2.副表是“——年中重要的日子”。这个环节实际上是对上一个环节的一个补充。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殊的日子,家庭大事也往往与这些特殊的日子有关。表中列举了家庭成员的生日、父母结婚纪念日、某位长辈去世的日期、某位同辈出生的日子等。空白之处是让学生在这些提示下自己填写一些特殊的重要日子。

  3.两幅图,—一幅是祖孙二人,一幅是——家三口:祖孙二人这幅图旨在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纵向历史感,与两个活动环节相呼应。一家三口的图则是与前几课的相关内容相呼应,激起对家庭温暖的感觉。

  可找一些大事年表或名人年谱作为引入工具。

  教学中要注意不能侵犯儿童的家庭隐私。一些家庭发生的大事,尤其是悲惨的事情,对一个家庭来说影响巨大,但不能强迫儿童在课堂上公开讲出来,不能伤害儿童。正面的可以在班里讲讲,大家分享一下,悲伤的事让儿童自己默默地自己想一想就行了。

  教师可使用年历进行教学引导。年历上有各种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一个国家一年中重要的日子,同样,每个家庭也有自己重要的日子。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调整“家庭大事记”和“一年中重要的日子”的顺序.可以先从“-一年中重要的日子”开始;

  插图儿童自己看、自己领悟就行了.教师不必讲解。

  本部分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收集儿童和家庭发展变化的照片,通过照片解释自己家庭的发展变化这样的环节代替。如进行“老照片的故事”这样的活动:每个学生在写上姓名的信封里装一张自己家庭过去的照片,然后将信封交给老师.由老师随机抽取,被抽到的同学要向全班讲一讲这张照片的故事:

  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爷爷奶奶的采访,了解家庭过去的事情,感受家庭的变化和发展。

  儿童对过去的了解采取了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听爷爷奶奶讲一讲他们这么大的时候的情况,包括衣食住行和日常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加深印象和学习的趣味性,教材设计了一个表演性的活动,让儿童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编成小剧本,并表演出来。

  教材留出了空白供学生将了解到的情况整理出来和编写剧本。

  插图是“爷爷奶奶讲故事,儿童在用心听”的情境,是对活动的一种提示。

  本部分应提前布置,在课前完成采访,课堂上将了解到的情况简单写出来,并将他们当时的主要活动情况编成小剧本。

  教师应提醒儿童,采访外公、外婆也可以。

  这一部分的设计只是给出了一个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新的活动方案,比如采访外公、外婆,收集当时的图片和简单物品等方式。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一、家庭大事记

  二、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

  教学难点: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美文欣赏:《苦糖》 。

  这一部分既是对上—个环节“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的具体化,是一个范例,也是一个独立的环节。选用的《苦糖》是当代作家莲子记录另外一位当代作家麦天枢回忆童年的——件事,细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为儿童对今天生活的感受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

  教师可以自己选用——些类似的文章。

  教师可以灵活处理这——部分与“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将这部分放在前面作为一个引子。

  这—部分的教学应以儿童自己的阅读和体悟为主,儿童能理解多少算多少,避免上成语文课。教师可就学生阅读中的疑难司题进行解答。

  二、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设计

  这一部分分为四个环节:

  小词典。小词典的内容是对吉祥物的一种解释。教材对吉祥物的解释是:“变形或夸张的动物形象或其他物品形象,用来表达对某种良好意愿的渴望。选来做吉祥物的原型往往具有一些我们所向往的品质,比如虎具有威猛、勇敢的品质、鲨鱼具有凶猛的特性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补充解释,也可以举例说明。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儿童对吉祥物的概念和功能有一个了解,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改造本部分内容,如改成“家庭徽记”设计大赛。

  对吉祥物的解释儿童读一读,老师略做解释就行了,不必让儿童记忆这一概念。

  第二个环节:收集吉祥物。让儿童将自己熟悉的各种吉祥物收集出来,粘贴在教材上,并向同学解释自己所收集的吉祥物。这一环节仍然是一个准备性的环节,其目的是在了解吉祥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吉祥物来达到对吉祥物的形象化、具体化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南京夫子庙小学的学生设计的两个吉祥物。一个是鹿,儿童的解释是:“因为我的爷爷属牛,我奶奶属羊,和牛加起来像鹿,鹿的角很美,所以我就画一个像鹿的动物做我们家的吉祥物。”这种解释虽然有点可笑,但却是儿童自己的、真实的解释;一个是龙,儿童的解释是:“因为形容龙的好成语很多,例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飞风舞’;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因为龙代表着温馨、和谐、平安、和平、神圣;因为龙具有勇敢、勤劳的品质;因为我们家都喜欢龙,爸爸妈妈都属龙。”

  这一环节仍然是一个范例,是为儿童设计家庭吉祥物提供的儿童自己的范例,为儿童设计自己的家庭吉祥物再做形象化的铺垫。

  第四个环节:设计并解释自己的家庭吉祥物。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儿童设计自己家的家庭吉祥物,然后向老师和同学解释为什么这么设计,对自己的创新进行说明。

  吉祥物收集可以从儿童熟悉的团体和组织人手,如当地的球队,如“江苏舜天足球队”的吉祥物等。

  吉祥物设计指导很重要,教师可从多方面进行启发,如问一问儿童家庭最喜欢什么动物、这种动物具有什么品质等。

  课后可进行一些延展性的活动,比如“家庭吉祥物”展览等。

  板书设计:

  12、家庭的记忆

  一、美文欣赏:《苦糖》

  二、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设计

《记忆》的教案7

  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图片,或利用教材。

  CAI画面呈现水壶整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教案频道 /jiaoan/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CAI画面出示火锅半张图片,点击后线条慢慢 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 出内部结构线。再出示 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CAI画面出示游戏内容。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 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 理的图片点击教案频道 /jiaoan/可出现合 理的结构线。并出现不 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AI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或板书)

  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记忆》的教案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

  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课型:

  绘画

  教学准备:

  画纸、铅笔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记忆大比拼活动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课型:绘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

  1.CAI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二、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三、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记忆大比拼活动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过程与方法: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以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能具体细致地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课型:绘画

  教学准备:画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师与学生回顾上节课的作画步骤,师小结点拨:

  引自伯特多德森的《素描的诀窍》:

  1、作画时,要用线条语言和形状语言与自己对话。

  2、把你所希望画的轮廓特征用一个词表达出来。

  3、在改正错误或是修正歪曲部分时,只要在原先的线条边上画上新的线条——不要抹擦原先的线条。

  4、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象上,而不是画上。

  5、要观察到什么画什么,要能够画独特的事物,而不是画象征性的普遍事物。

  6、简化形状。

  7、寻找形状。学会把对象看做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形状。先画主要的形状,再画次要的、装饰性的形状。要注意连在一起的形状和圈围形状。

  8、把对象中最重要的部分分离出来重点作画,对其他部分则简单画之。

  二、出示竞技游戏规则:

  闯一关:画简单物体(六面体)

  闯二关:画简单物体(圆柱、圆台)

  闯三关:画较复杂的物体(立体形组合)

  三、作业互评,交流心得。

《记忆》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富有个性的相框,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2.学会几种常用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通过废旧物品的巧妙利用,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照片可以记录下我们生活的美好瞬间。当我们看到往日的照片,往往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可以准备稻草、花布、棉花、树枝、泥等。课前应把这些材料洗净,晾干备用,选好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教师准备好一些相框的图片资料或实物。

  二、欣赏探究

  让学生欣赏教师准备的各式相框图片或实物,也可以欣赏课本上的范例,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制作材料和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创意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构思、创意,绘制设计草图。

  四、实践制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动手进行制作。制作中教师应个别辅导,教会学生一些制作技巧,突破难点,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种制作方法。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材料共享、互换。

  第二课时

  五、展示评价

  把做好的相框镶上照片放在桌上或讲台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奖等奖项。最后,提醒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工具、材料。

  要求:1.能否巧妙运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相框。

  2.在制作中是否细心,是否有耐心,是否富有环保意识,能否用自己的作品来美化周围的环境。

  3.能否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并说明选用工具、材料的理由。

  六、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相框送给同学或老师作为毕业纪念。除了制作相框外,课后还可以为自己的美术作品或有纪念意义的卡片等配上一个精美的外框。

《记忆》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

  2. 借助旁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壮观的发射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心理活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神舟”五号飞船和航天员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准备图像资料。选取几段激昂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神舟”五号飞船的资料。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用动情的'语言,记录了20xx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上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变成现实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为了纪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材选编了这篇课文。 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录了这个重要时刻。全文共7个段。第一段介绍了“神舟”五号航天飞船升天的时间;第二段至第六段描写了“神舟”五号升天前和升天时的情况;最后一段描写了飞船胜利归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本篇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内容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体会人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记忆》的教案11

  一、课程设计:

  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撮出来的过程。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人在10—17岁是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在18岁时可达到记忆力发展的最高峰。由于记忆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极端重要,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设记忆力的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促进记忆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记忆力情况

  (二)知道一些记忆规律,初步掌握几种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

  三、教学方式:

  (一)心理测验

  (二)操作训练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重、难点:

  记忆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略)

  记忆力评估: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记忆力评估问卷,让学生回答问题。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答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记忆力状况、自己使用的记忆方法,以及什么记忆方法更好。

  第二课时

  一、活动准备

  1、故事引入"2分钟"

  "记忆出众的张安世"—张安世是汉武帝时的一员大将,他文武双全,记忆超群。一次,学馆里丢了几箱书,汉武帝又急着要看,有人便推荐张安世去给汉武帝背诵,张安世果然全都背了出来。后来,书找到了,拿来与张安世背诵的记录一核对,一字不差。

  2、基础知识:记忆与记忆规律"6分钟"

  ①记忆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过程。

  ②记忆规律

  1、先快后慢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图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P10)

  遗忘是有规律的,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存量仅为44.2%;

  一个月以后的保持量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说明了遗忘是先快后慢。

  2、识记有意义的事物不易忘记,与原有认知结构有关

  3、识记处在中间部分的材料容易忘记,由于受前后材料的`干扰

  二、记忆能力训练"18分钟"

  (一)再认能力评估和训练:向学生一一呈现第一套单词卡片,让学生记住。每张卡片出示时间约为2秒,卡片之间间隔时间为2秒。第一套材料祟完一分钟后,将第一套卡片和第二套卡片合在一起,以出示时间3秒、间隔时间2秒依次向学生出示。叫学生作出判断,哪些是已经看过的,哪些是新出现的。记分方法:全对得100分,计分公式: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分数= ×100

  认对的单词+认错的单词

  (二)数字—汉字配对作业

  先将数字—汉字配对材料展示5分钟,让学生识记。休息1分钟,再展示数字,让学生配上汉字。正确匹配一对得10分,满分为100分。

  (三)意义记忆能力训练,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现故事"猫号",后由学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讨论从记忆规律和训练中得到什么启发,4人一组,各小组代表轮流参加全班交流。 "15分钟"

  四、教师归纳,要点如下:"5分钟"

  1、充分利用意义识记

  2、排除记忆内容间的相互干扰

  中间内容多复习几遍;分散记忆、转换记忆,造出更多的头尾来;利用清晨、晚上临睡前的时间

  3、进行尝试回忆;边看边记,勿只看不记

  4、尽快复习,减少大量遗忘

  5、善于遗忘,忘记无关紧要的东西

  6、善用记忆术

  联想法、形象法、谐音法、口诀法等

《记忆》的教案12

  游戏意图:

  观察力和记忆力一样,主要是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孩子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忆占优势,有意识记忆逐渐发展。有意识记忆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记忆。孩子必须依靠有意识记忆才能系统掌握知识的技能。

  游戏材料:

  家中各种小物品若干件,如小娃娃、小飞机、小闹钟、小皮球……

  游戏步骤:

  1、将各种小物品放在桌上。

  2、请孩子观察2—3分钟,提出要求,如‘请你看看桌上有些什么,把它记在心里。’

  3、请孩子将眼睛闭上,成人拿走1件物品放在一边。

  4、请孩子将眼睛睁开,看看什么东西不见了。

  5、当孩子熟悉玩法后,可增加难度,拿走2件或2件以上旧,让孩子猜猜什么东西不见了。对一些记忆能力强的孩子每次更换一些物品或玩几次换一次物品,以增加游戏难度。

《记忆》的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记忆力是可以培养提高的,了解基本的记忆规律和记忆策略。

  2、情感目标:通过成功记忆的积极感受,树立对学习记忆的积极态度。

  3、行为目标:掌握并运用记忆规律和适合不同材料的记忆策略。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需要识记的信息量已经比小学大,信息的类别也在变化,从语文课文、文言文诗词和英语单词发展到数学公式定理、各类历史和地理图表、物理公式定理、化学方程式等科目内容。如果仅仅靠死记硬背,反复诵读,记忆效率极低,可能让学生对背诵心生厌倦甚至惧怕。

  在课前情况调查中,许多学生还是按照小学无意识培养的记忆习惯来背书,缺乏系统归纳记忆规律和对记忆方法有意识地选择的能力,对学习和记忆已经感到力不从心。而且初中许多科目在为高中打基础,若这个时候因为难以记住必要的知识而掉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学业自信等都有深远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八年级刚开始时,学生们苦恼背书的时候,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场记忆技巧的及时雨。

  关于记忆能力,其实人类的潜能非常大。许多学生对《最强大脑》中的各种项目印象深刻,但是会认为这是他人的天赋,而自己缺乏这种天赋。因此,本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记忆潜能人人都有,掌握了记忆规律和方法,加以持之以恒的训练,每个人都能拥有超强记忆力,不会再为背书发愁。

  三、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记忆的'基本规律,总结记忆策略。

  2、难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不同记忆材料,使用不同的记忆策略。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暖心活动:观看视频《记忆高手吴天胜》

  1.课前需要剪辑好所需视频,突出项目的难度、吴天胜挑战时的心情和完整的挑战过程。

  2.本环节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并通过吴天胜的挑战视频和个人生平介绍,让学生了解人脑的潜力无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记忆达人。

  3.具体过程:

  观看视频《记忆高手吴天胜》

  教师提问:

  请同学描述刚才的比赛规则。

  请同学分享对于成功完成高难度挑战的吴天胜选手的感受。

  教师介绍吴天胜的身平,重点强调吴天胜是大学时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练习和探索,自创了自己的记忆方法,最终成为记忆达人。

  活动2——【活动】探索发现:记忆力小测试

  1.本环节目的:通过现场实验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发现记忆的基本规律和自己无意识运用的记忆方法。

  2.具体过程:

  进行小测试:用PPT出示2列词语,每列12个词,每词出现1秒钟,词语间间隔1秒钟,出示完后大家写在课本上。

  (第一列:桌子 台灯 鸡蛋 苹果 钢笔 蝴蝶 书籍 手套 牛奶 番茄 蜘蛛 粉笔)

  (第二列:红色 帽子 黑色 头发 丝绸 围巾 羊毛 外套 牛仔 短裤 白色 球鞋)

  测试结束后,教师提问:

  哪一组更好记忆?(学生会发现第二列词语容易记,因为容易组成一个人的穿着,这给我们记忆规律启示是:有意义的材料好记。引导学生寻找或者赋予材料中的意义来识记。)

  什么词更好记忆?(让回忆起来“桌子台灯”的同学请举手;回忆起来“书籍手套”的同学请举手。对比会发现举手人数差异,说明序列位置效应:材料首尾的内容容易记。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了增加首尾的内容,可以把长段的课文分解为短的段落记忆。)

  活动3——【讲授】归纳总结:记忆策略有哪些

  1.本环节目的:通过对学生回答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了解记忆的基本规律和记忆策略。

  2.具体过程:

  教师请学生分享刚才的小测试中运用了哪些记忆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规律和他们使用的方法,比如归类、联想等精加工策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找到的记忆规律和可以使用的记忆策略,并提醒学生在记忆不同材料时,可有意识选择更有效的记忆策略。

  活动4——【测试】掌握运用:学以致用

  1.课前准备:将课堂练习专门做成学生版的PPT,输入到学生的电子白板中。

  2.本环节目的:让学生通过练习,有意识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记忆策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具体过程:

  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两组记忆材料一(文字材料),两组记忆材料二(数字材料),让学生通过五分钟记忆下来,然后默写。

  每组组内对照答案,选出记忆最好的代表,在全班分享他运用的记忆策略。

  5、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设计的比较有针对性,剪辑的吴天胜比赛视频突出了比赛项目的难度和吴天胜的表现,让学生对吴天胜的超强记忆力有高度认可。而之后吴天胜的生平介绍则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和培养来提高的。然后顺利导入到本节课的主题。

  探索发现环节,对于测试后老师所提问题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充分了解本环节目的的基础上有目的、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转化为认知和行为。例如记忆的序列位置效应,如果只是问学生你们记住了哪些词汇,目的性不强,学生的回答也不会如你预期。所以我后来将问题改为“回忆出桌子台灯的同学请举手”、“没写出书籍或手套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提问“他们处于序列中的什么位置”,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记忆材料时首尾比中间的更好记忆”这样的结论。

  归纳总结环节,如果只是由教师自己来总结的话,很显然,学生之前的激情、参与度就会如潮水一般骤然褪去。所以我后来就改为让学生自己来分享,结合小测试,分享所运用的记忆方法,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总结提升,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大增加,对结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同样提高。

《记忆》的教案14

  玩法: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教师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如:“蝴蝶来了。”

  2、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着不动。

  3、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

  4、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幼儿就踮起脚飞。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教师边说边拿走部分椅子。

  5、当教师说“蝴蝶飞飞,飞回家”,幼儿就飞回到座位上。

  6、幼儿在飞回座位时,如找不到空位,就被淘汰出游戏。

  7、多次游戏后,仍没有被淘汰的幼儿为获胜者。

  准备:

  每名幼儿一把椅子

  揭示

  1、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经验,知道哪些动物会飞,哪些不会飞。

  2、增强幼儿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3、教师在游戏中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游戏次数,尽量保证最后的获胜者在10个左右。

《记忆》的教案15

  一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体验完成任务的愉悦性,鼓励幼儿以饱满的情绪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和合作性;

  2 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强化有意识记的快速记忆;

  3 在活动中,丰富幼儿对生活常识的感性认识。

  二 活动准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有关脸谱、水果、日常用品等小卡片若干张;棋盘大范例一张。如图:

  2 画有排列不规则图案的纸卡若干张。

  3 有关记忆电话号码的课件,电话机一部;

  4 创建“超市”区域。

  三 活动过程:

  (一) 有趣的棋盘游戏。出示棋盘大范例一张引起幼儿的兴趣。

  1 老师将4—6张卡片贴在棋盘上,让幼儿记住棋盘上的卡片,然后快速拿掉其中的一张,让幼儿说说什么卡片不见了。(玩3—4遍)。

  2 提高记忆难度,在增加卡片的同时缩短幼儿记忆的时间,要求幼儿回答:几号位置上是什么卡片不见了?

  (二) 快速记忆游戏。教师出示排列不规则的各种实物卡片,短时间后拿走卡片让幼儿说说卡片上有哪些物品。(玩4—5次,逐渐缩短幼儿记忆的时间)。

  (三) 记电话号码。

  1 组织幼儿观看课件演示,有意识的帮助幼儿记忆小动物的电话号码。(电话号码的位数由少到多)。

  2 教师分别提供几位幼儿园老师的电话号码,让幼儿快速识记,并现场给老师通话。

  (四)“超市”购物。

  1 给幼儿一定的时间参观超市,要求幼儿简单了解超市中所存放的各物品物种及其位置;

  2 单个完成购物任务:教师先请1—2名幼儿去超市购物,让这两位顾客记住自己的任务,其他幼儿做裁判检查这两位幼儿是否能正确完成任务;

  3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将全班幼儿分成四组,教师分别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看清购物卡,并将东西买回,然后检查各组幼儿完成情况;

  4 在更短的时间内让各组幼儿将购物卡上的物品买回。

  四 教师简单评价活动开展情况。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焦点之一,如何有效地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的游戏和生活中,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已成了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儿童的想象和思维的过程,知觉的.发展、语言的发展、情感和意志的发展都离不开记忆。幼儿期是幼儿的心理正在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这时期各种心理过程逐渐联系起来,形成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记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幼教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因此,本次活动侧重通过与记忆有关的各种活动,促进幼儿的思维、情感与意识等其他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发展。

  通过竞赛性的游戏,培养幼儿初步的竞赛意识,让他们敢于竞争,享受到参与竞争而取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幼儿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另外,通过不断提高记忆难度,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意识,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

【《记忆》的教案】相关文章: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02-28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案5篇03-03

红色记忆活动方案03-23

记忆中的端午节04-15

口诀记忆语文文学常识02-27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记忆方法02-15

高考时吃什么提神醒脑提升记忆力11-0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教案及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