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教案

时间:2023-02-26 09:12:4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人传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人传教案

  名人传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训练同学们的阅读能力:筛选信息

  2、学生对名人(英雄)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生说名人(英雄):你崇拜那位名人?为什么?

  二、本文写的是哪位名人?这篇文章是自序,还是他序?自序。什么是自序?作者写的序叫自序,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了解复习自序)

  三、作者谈名人:

  筛选示范:先读小序: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担当英雄。”

  如果我们只用6、8个字概括这段话内容:应该是:患难、善良担当高尚。

  (利用学案,筛选信息,理清思路,印发讲义)

  阅读小测试姓名:得分:

  请先看一遍问题,然后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填在问题下面:

  1、作者为什么要写《名人传》?

  (1、社会环境。因为平庸的社会充满了自私自利卑下的风气,让人窒息,所以呼唤英雄。第一自然段)

  (2、人的因素。为了援助那些需要呼唤英雄的人,孤独奋斗的人,使英雄的种族再生。第三自然段)

  2、哪些人需要英雄、呼唤英雄?

  (不甘平庸的人,没有光华,没有幸福,贫穷,没有希望和欢乐的人,只能依靠自己,需要帮助,孤独奋斗的人。第二自然段)

  3、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且有伟大品格的人。第四自然段)

  4、作者认为,最伟大的英雄是谁?原因是什么?

  (是贝多芬。因为他英勇、坚强、纯洁。第六自然段)

  (满分100分,每小题25分,请同座同学轮换打分,看看你的听读能力如何?)

  四、互相讲名人同座或前后座之间,打开书订正对方的答案,打出分数,这就是我们的听读能力的测评。通过再次阅读课文,对答案,我们已经充分了解文章的内容。)

  五、分组疑《名人》

  把同学们按行分组,每组两个自然段,精读,对文章的字词句中的不理解之处,提出来,老师当堂解决,或者让同学回答。[这个环节十分重要,要形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场“!]

  六、朗诵品名人提问:同学们,哪一段可以集中反映英雄的价值?第五自然段。

  下面进行朗诵指导,老师示范,学生自读,老师点拨,单个同学读,学生齐读,读出英雄对我们的影响。在朗诵中体会语言对我们的滋养。

  七、.写作学名人.写作指导:[以下两道题任选一题]

  题目1:英雄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本文可以沿着“真远——不远——确实有距离——我感觉到我行走在英雄的路上”这条线索,写自己对英雄的崇拜——向往——清醒认识自己——脚踏实地地做平凡的`工作这一认识过程。我们也可以写自己的一段的人生感情经历,写出一个青少年,一个高中生,在多梦爱幻想生命季节的情思履痕。比如我们可以想到佛家说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盲目崇拜),看山非山(狂妄赶超),看山还是山(明确距离、树立榜样),当然,第一次看到的山(英雄)和第三次看到的山(英雄)不是同一个山(英雄)。那么,学完《〈名人传〉序》,写完《英雄离我们究竟有多远》之后,相信你心中的英雄概念和英雄意识也有变化。

  参考例文:心灵的变奏

  湖北/一考生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唱着唱着韩磊的歌,我感到“逃亡”不是悲壮,而是浪漫。

  我爱好音乐,有我自己的方式: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韵味”。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长大了的我,父母对我的期望。当16岁的我感到这已成为难言的痛苦时,我选择了流浪,以逃避希望。我终于可以摆脱那不堪重负的期望,能轻松快活地度日了。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流浪的我却无法找到工作。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行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我很无奈。走在异地的大街上,我觉得我是一匹年轻而老迈的狼,无力地走在刚刚开始的人生之路上。我迷茫地抬头望天,看大片的乌云低低地压在头顶上。雨,快要来了。

  “别让我在这冷冷的天空,独自地走在生命的荒凉里;别让我在这寒冷的天空,独自走在这生命的荒原里。”

  默唱着《独行》,我感到生命的孤独。

  酝酿已久的雨说下就下,肆无忌惮而又酣畅淋漓。也好,雨正好掩盖了我决堤的眼泪。成为雨中风景的我忽地想起了秦腔,那来自厚重的黄土地、在沟沟峁峁吼出来的声音,不正是对生命痛苦的发泄吗?此时,我听见秦腔撞击我身体发出的金属声。就在雨中的大街上,我用秦腔吼出了成长痛苦的体验。没有人能听得懂我奇怪的声音。

  “我背负着幸福,却追寻着痛苦;回家,也许是爱你的唯一路。”“随身听”里齐豫唱道。

  夜晚,我躺在地下室里,让自己死去,让音乐醒着。

  许久之后,我觉得自己的血液流动加速了,我听到美妙的音乐由外而内响起。那音乐撞击着我的身体,流入我的血液,钻进我的灵魂。那就是从我的头顶上传来的萨克斯乐曲《回家》。我甚至能听出那是凯丽金炉火纯青的演奏。我被音乐带到了美丽的原野上,我看到凯丽金手持萨克斯站在金色的瀑布前,而瀑布流泻进了我的眼里。音乐在原野中升起,随着金色的风在蓝天白云间流荡。它轻柔——如母亲的手轻拂着我;它缥缈——如母亲飘动的长发;它曲折——如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它悠长——如他们永不消逝的爱。我自然想起了父亲、母亲。接着是一段明亮的音乐,如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我放眼四望,鸟巢在夕阳中闪着金光,牛舍披着晚霞静卧在原野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原本幸福的家。

  一夜无眠,醒着《回家》。

  第二天早上,我义无返顾地踏上回家的路。是音乐结束了我的流浪生活。

  “握在手心的票根,是我唯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觉就在不远的前方。

  天好像要晴了。

  简评:本文写音乐,实际上是写自己的流浪生活中的无奈、孤独、想家思念亲人的不同感情,构思新颖。我们可以选择这样的行文方式来表现我们对英雄的不同感情。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用音乐来讲述感情,化无形的感情为可以寄托想象的音符,使文章文采飞扬,我们当然也可以借某种外物来写对英雄一波三折的感情。另外,用歌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题目2:做英雄,从今天开始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可能首先想到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我们有这种语感和情感就能很快地进入.写作状态。我们知道,海子的意思是说,那么今天呢,只有苦涩的泉水随诗句流过心底。在平白温暖、坦诚沉静的语气中隐含着忧伤。我们可以在作文中每一段开头都说,“做英雄,从今天开始,我们如何如何”,写自己的行动,写像“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细小温情的动作,写像绒毛一样细小的感觉。这时候,我们发现,做英雄不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就是一件最普通的事情,一件最有情趣的事。

  参考例文:(20xx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转折

  ——十个海子的复活

  20xx年3月26日晴

  “献祭的黑毛羊死在三月四月的中间/众人的身后你活在三月四月”这两句诗献给你——消失在三月四月中间的大地之王——海子。

  每年的今天,都会想起你,和你所有的诗。“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这是你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首短诗,然后,你就离开了,带着你一生不变的坚持,到天堂,继续唱你的夜歌。

  但是,我想,假如你真的还活在天堂,那么就不得不承认你的死亡,是你生命中的一处转折。因为我看到了,我真的看到十个海子在春天的复活——你的诗,连同你的精神,活生生地出现在这个世界,并照亮了它。

  你生前的寂寞我真的可以感受得到。在那样一个时代,.写作是一条真正寂寞的路。许多文人融入了潮流,去追逐名利、地位而背弃了他们的灵魂。唯有你,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坚守住自己的内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祈求黎明到来临。只可惜最终,还是没有人懂你的诗,懂你的感受。于是,你于是心力憔悴,宁愿沉睡,不再清醒。所以,14年前的今天,你故意离去……

  但幸好,你留下了你的诗,和你一生不变的坚持。社会被震撼了,文学界被震撼了。

  名人传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体味英雄的伟大之处:自助与助人。自助体现在对自身苦难超越;助他体现在对其他陷于苦难中的人的关注。

  2、美育目标:通过朗诵,及对重点段落的品读使学生感到文章文辞的感染力。可稍加提点。

  二、教学重点:

  德育目标。

  三、教学难点:

  美育目标。

  四、教辅器材:

  录音机。

  五、教学步骤:

  (一)放音乐。1分钟后调小音量朗诵课文,直接进入题记,不读标题。(9分钟)

  (二)导语:各位同学,谁知道刚才的朗诵配乐是什么曲子?(学生齐答)你在其中感到了什么?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勇敢、乐观的斗争精神,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真挚的感情。规模宏伟壮观,尖锐冲突而激动,最终却安宁而欢乐。预示着英雄克服了苦难,斗争以胜利告终。那么我们现在一起来看一篇用文字抒写的《英雄交响曲》——《〈名人传〉序》

  【书写标题、作者】

  (三)介绍作者:

  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代表作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贝多芬传》。《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罗曼·罗兰以贝多芬为原型写的一部长篇巨著。它描述了天才音乐家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成长、奋斗和最终以失败告终的一生。语言富有音乐美,而故事情节则像一首庞大的交响乐,每章都由不同的基调组成。被誉为的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而《贝多芬传》则与《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一起被收入《名人传》。我们今天看的这篇课文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写的序。(2分钟)

  (四)进入正文:

  好,大家把书翻到82页,看第四小节。快速找出这段的中心句,看看哪句最能体现作者的观念。(同学回答“我所认为的英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板书:英雄】

  那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齐答)

  【板书:伟大的心】

  好。有一颗伟大的心的.人才能称为英雄。什么是“伟大的心”?

  【停顿几秒】

  我们先不做回答,大家跟我一起看一下第五小节。你们觉得这段的前两句话用什么语气读比较好?(散答)

  作者写了这么多的苦难,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有人觉得读得越沉痛越好。那他这么沉痛,就表明作者很同情这些《名人传》中的英雄。是这样吗?

  对,不是!不是同情,那是什么?(请同学回答)

  (小节)赞赏!即使他们命运多艰,他们仍然走出了困难,这是作者为他们超越苦难所作的一首赞歌!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得昂扬一些,读到段尾更有种赞美与喜悦。大家一起把这段读一下吧!

  【学生齐读第五段】(8分钟)

  读得很好!那这些英雄是靠什么超越的苦难?(他们自己)

  对!自助使他们战胜了苦难。自助靠的就是他们那坚毅的品格!当他们克服苦难并超越自我时他们的生命就在他们的奋斗中得到了完善!他们固然由于自己的毅力而成为伟大,可要是没有灾患的洗礼,他们的生命必不会像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丰满、充实。【板书:自助】

  我们再来看看第六段,它和第五段有什么联系?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吧。【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时间到后请1~2组的代表回答】

  (小节)与“自助”相对的,这是助人。从贝多芬对同是受难者的人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善良与博爱。【板书:助人】

  【板书:】

  英雄:伟大的心自助善

  助人

  自助体现在英雄克服苦难的毅力上,而助人则体现在对受难者的关注上。不管是自助还是助人都是他们内心善的体现。这个善不是我们常说的善良的善,而是论理学中与“恶”相对应的善,其中包含了人类一切美好的品质。

  那让我们一起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什么是伟大的心?就是一颗向善的心!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敌人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显得伟大的空虚的偶像都是世俗的、功利的、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只有有了伟大的心、伟大的品格才能成为伟大的人,使自身成为伟大的存在。那么在这些英雄自助的同时,他们的事迹已经无形的鼓舞了他人。

  那我们来想想罗曼罗兰为什么把首席给予贝多芬?

  因为他最符合作者心中英雄的标准。罗曼罗兰还引了他的一句话:“噢,人啊,你当自助!”可见在一般的人,自助与人助中自助更为重要。对于陷于苦难中的人来说,罗曼罗兰可以为他提供一个英雄作为心灵支柱,但是,要使自己摆脱苦难还是唯有自助!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循环:英雄的自助成就了自身的伟大,并提供给其他受难者去超越苦难的勇气,当这些受难者成功了,我们可以说他们成为了新一代的英雄,继续激励着他人。那么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队伍,它的名称就在这一页!(英雄的种族)【板书:呼唤英雄的种族再生】

  【找个同学把这句话读一下】

  这分明就是一种呼唤啊。

  作者为什么呼唤英雄的种族再生?

  同学们请看课文的前三段,仍然给大家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总结一下。

  【提问1~2组代表】

  (小节)总的来说就是两点:社会的沉闷令人窒息需要新鲜的空气;人生艰苦,受难者需要榜样的力量。

  【板书:社会/人生】

  就是在这种社会状况下,作者才呼唤英雄的种族再生,也就是呼唤人们心中良善的再生。

  那还有最后一段,找个同学把它读一下。

  罗曼罗兰的希望是什么?就是人们能够重拾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就是希望人们重拾对良善的信仰。他的这个希望贯穿了整篇文章。【呼唤良善】

  罗曼罗兰的毕生追求就是这个善!【在“善”字上划着重号】

  名人传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名人传》的阅读学习,激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作者撰著《名人传》的目的。

  3、感受英雄的伟大不在于英雄的体魄,而在于英雄的心魄和品格,而惟有苦难才能让人不幻想,直面人生,才能造就良好的人才。

  一、学生展示

  (一)我的积累:

  1、注音并抄写。

  劫难 庸俗 卑鄙 嫉妒

  2、释义。

  无可言喻 不屈不挠

  3、我积累的字词:

  (二)文学常识填空

  1、法国作家 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 三部传记。其中, (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2、《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 、 国画家和雕塑家 、 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各题。

  1、三位名人各自国别、身份、代表作品。

  2、《名人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3、三位名人在生活中分别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四)初读质疑——(学贵有疑)

  二、请你设计导入语

  三、课堂提升:阅读小说后,讨论以下问题。

  1、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处境。如:托尔斯态放着舒适的日子不外,想到丛林去修行,这些作法是否自讨苦吃?

  3、笔者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敬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长处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撰著有啥子开导?

  四、总结收获。

  名人传教案 篇4

  教学设想: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本文是一篇表明写作目的和宗旨的序言,又是一篇语言精简,激情洋溢,思想深邃的抒情散文。鉴于此,教学目的侧重于通过阅读序言,把握《名人传》的主旨和格调,理解作者在其中表现的信念和情感,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启迪。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问题引导、点拨,以“英雄”为契入口,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养成读书先读序言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朗读、点评个别语段,初步体会本文抒情浓郁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序言,把握《名人传》的主旨和格调,理解作者在其中表现的信念、情感。

  2、初步体会课文诗意的,激情充沛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迄今为止世界上演奏次数最多的交响乐是哪部作品?(明确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播放音乐,学生听音乐,谈感受。

  师总结:从音乐的`旋律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位音乐大师在生活是逆流中永不屈服,奋发向上的抗争精神。也可以通过阅读有关文学作品,深入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今天,带领我们遨游伟人精神世界的是同样杰出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二、介绍作家及作品(插入课件)

  法国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因约翰克利斯多夫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名人传分别为《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5)、《托尔斯泰传》(1911)。本序为合传总序。

  三、赏析课文

  1、通过阅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给传主令拟一个称呼:英雄。

  2、学生谈心目中的英雄。

  3、学生朗读课文四、五两段,思考:罗笔下的英雄跟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有什么区别?

  4、讨论、分析

  ①罗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英雄?找出原句。

  “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提问:心灵可以用那些词语替换?罗认为怎样的心灵才能成就伟大?

  明确:品质、人格、精神等。仁慈、善良、富有同情心、坚毅的人才能成就伟大。与功利、世俗无关。所以,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不是古希腊智慧绝伦的思想圣哲,如苏格拉底、阿里士多德;也不是古罗马开拓疆土的元老帝王,如恺撒、屋大维等。而是那些以伟大的人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苦难的道德英雄。

  ②罗认为功业的成败重要吗?找出原句。

  “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提问:“成为”和“显得”怎样理解?两者的最终结果一样吗?

  明确:成为强调过程,显得只强调结果,并且仅仅是从表面上像英雄。罗再次强调了心目中的英雄是非功利的、非世俗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更注重的是英雄们悲壮、美丽的奋斗过程。

  ③除了品质外,罗认为成就英雄必备的因素是什么?找出原句。

  “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

  提问:这些灾患是传主的必然命运吗?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以托尔斯泰为例。毅力使他们战胜灾患,而磨难使英雄的品格更高尚,使他们的精神更高贵,使他们的使命更崇高,更能影响大众,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鼓舞。

  ④播放三位传主的图片,让学生看他们的眼睛,挖掘出眼神中蕴涵的深意。

  这些英雄的眼神或是犀利坚毅,或是忧郁深邃,我们毋须探询他们作品或倾听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5、根据以上内容,请你推测《名人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明确:主要写这些不甘于平庸的人在不幸、磨难中奋起抗争的经历。

  6、罗为什么要写这部英雄传记呢?明确: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作者为什么强调“重新”?请以学生朗读一、二两节。从两方面进行概括。

  明确:(一)时代呼唤英雄

  (二)人类需要英雄的救助

  四、由此我们知道本文作为序言,主要是介绍写作的目的和宗旨。但罗既没作理性的分析,也没有平实的记叙,你体会得到文章语言的整体风格吗?举例说明(找出一两个你认为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句子或者你认为优美的句子)。

  总结语言特点:

  (一)诗意的语言

  (二)充沛的激情

  五、在这个追求物欲,崇拜金钱的时代,我们需要英雄,呼唤英雄,电影《英雄》、《天地英雄》的问世,非典的有效控制,神舟五号的升空,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更多的理解。仿照罗,也用一句话给你心目中的英雄下个定义。

  六、总结:英雄就是那些能推动社会向正方向前进的人类优秀分子。大约在一百六十年前,哲人托马斯卡莱尔曾充满激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为人是自身有生命力的光源,我们能接近他便是幸福和快乐,这光源灿烂夺目,照亮了黑暗的世界,他不是一枝被点燃的蜡烛,不是上天恩赐我们的天然阳光,沐浴在这光辉中,所有的灵魂都会感到畅快。”

  七、布置作业:

  1、写一篇题为《与的对话》作文,横线处为你心目中的一位英雄。

  2、查阅有关资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名人的首席送给贝多芬。

  名人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作为应用文的特色,进一步了解“序”的作用和种类。

  (2)、把握警语秀句,探究作品的精髓。

  (3)、了解作者,关注其作品。

  2.过程与方法

  自读与讨论为主,先揣语言,再理清思路,概括文意,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

  3、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理解作者的观点与情感。

  教学方法:

  设问导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作者与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出疑难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对电影《英雄》的讨论导入,与学生交换这部影片中谁是英雄的看法,进而提问1、你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2、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最需要英雄?导入本课,看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二、正文阅读设问导读:

  (一问)作者心目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

  1、默读课文,简要概括初读之下认识到的作者给英雄下的定义。

  2、朗读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加以评析。

  3、分小组讨论交流评析内容,大组汇报,

  4、明确作者给英雄的定义,并与同学的答案简要对比。

  (二问)作者创作此书的目的何在?

  1、 明确序言的种类与作用,

  2、从第一、二、三三个自然段中去寻找答案

  3、明确:作者认为,现实的欧洲是一个平庸的时代,已经沉陷于“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氛围中,功利主义的盛行已经“窒息”了欧洲的生命。人人追求功利,造就了一个平庸、沉重的时代。和自己一样“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的生活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孤独的他们还“彼此隔离”着,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谁来援助他们,谁来安慰他们,谁来带领他们走出沉闷,摆脱平庸,得到光明和幸福?时世需要英雄!

  (三问)作者为什么将英雄的'首席给予贝多芬?

  明确:因为贝多芬最符合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仁慈,伟大的人格,命运的磨难,作为音乐家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

  作者把英雄的"首席"赋予贝多芬,正因为他对时代的深刻批判和对英雄独特的见解。(题记的明证)

  三、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四、小结

  1、 本文作为一篇序言,鲜明的阐述了作者创作《名人传》的目的,介绍了他关于“名人”(即英雄)的认识与界定。

  2、 对作者的观点,要辩证的加以认识,既要认识到英雄的重要作用,又要认识到凭英雄的个人主义,是无法救治整个社会的,革命需要全民的苏醒与参与。

  四、拓展

  3、 傅雷的《译者序》

  4、 课外阅读罗曼·罗兰介绍与《名人传》中的分序

  5、 课外阅读书籍推荐

  6、 课外习作《英雄》

  名人传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

  教学方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的名字。于是,将出现许多伟人的名字:秦始皇、拿破仑、孔子、马克思、李白、曹雪芹、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注意区分伟人与明星)

  把这些名人分为四类: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改造世界的思想家,塑造灵魂的文学家,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然后提醒同学们,至少还有一类名人非常值得大家崇拜,那就是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像音乐家贝多芬、雕刻家与画家米开朗琪罗。

  今天就来学习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序》。

  预习检测:

  1.罗曼·罗兰(1866-1944)国作家,音乐评论家。20世纪初,他写了几部名人传记:《传》、《传》)和《传》,三传合称为《名人传》。罗曼·罗兰在写《名人传》的同时发表的长篇小说《》,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与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1915年,罗曼·罗兰被获得文学奖。

  作者详细介绍:

  罗曼·罗兰(Romain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他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年发表了写于1913年的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20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至1933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2.《〈名人传〉序》开头题记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法 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 约翰·克利斯朵夫 诺贝尔

  2.暗示文章的主题。不甘平庸的人都要担当患难,凡担当患难必须善良高尚。

  正文阅读引导:

  一、引言:在《〈名人传〉序》开头有一句贝多芬的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由此推知,《名人传》是一本什么书?

  《名人传》应是一部诸多"不幸的遭难者"依靠良善心灵与高尚品格,战胜灾难过程的一本书

  二、《〈名人传〉序》主要阐述了什么哲理?

  明确:人生常遇患难,伟人产生于患难,形成于超人的奋斗;良善的心境、高尚的品格与顽强的毅力是进行超人奋斗的前提。

  三、第一部分(1-3)写作《名人传》的时代要求——-应时代与斗争的需求,写《名人传》献给受难者。

  1、作者认为,现实的欧洲是一个平庸的时代,"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作者这样评价欧洲,并不是指欧洲当时的工业水平、生活质量、科学、艺术成就等方面,而是特指作者界定的精神亡的"自由"。作者认为欧洲已经沉陷于"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的氛围中,功利主义的盛行已经"窒息"了欧洲的生命。人人追求功利,造就了一个平庸、沉重的时代,这是像作者这样崇尚精神、鄙视物欲的艺术家所不能容忍的,他已经感到"周围的空气多沉重",无法呼吸。

  再看看和自己一样"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生活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斗争的对象是无形的:孤独、静寂、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使他们再没有力量反抗平庸的生活、时代。更可悲的是,孤独的他们还"彼此隔离"着,因为世俗生活的拖累,使他们不可能过多地交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一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谁来援助他们,谁来安慰他们,谁来带领他们走出沉闷,摆脱平庸,得到光明和幸福?

  时世需要英雄!

  四、第二部分(4、5)呼唤英雄与英雄的定义,着重阐述英雄的伟大在于品格,人们从中汲取勇气。

  即使平庸的时代,也有横空而出的英雄:毕加大佐和蒲尔民族说明英雄是不死的,是平庸所毁灭不了的。所以,作者期望:"让我们来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种族再生。"

  西方人认为上古时代是英雄的`时代,上古的民族是英雄的种族。但是作者并不是抄袭这种通常的信念。他心目中的英雄,并不是古希腊智慧绝伦的思想圣哲,也不是古罗马开拓疆土的元老帝王。"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当时的欧洲,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辈出,但是作者把他们排除在英雄之外,因为他们的成就或业绩,无不与功利有关或只带来功利上的效应。"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英雄是能以"伟大的品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苦难的人。

  五、第三部分(6、7)英雄的作用,主要阐述"学习最伟大者贝多芬,鼓起生命的信仰"。

  这样的英雄,是与平庸的时代对立的。平庸时代的特点,就是以功利为追求,而丧失精神上的自由。真正的英雄,以仁慈的心怀,伟大的品格,映照出自私自利的卑下世风,使人们看到生命的伟大、丰满、幸福。

  英雄往往生活在"长期的受难"中,"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在肉体与精神的苦难中磨折,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正因为如此,才使他们的品格更高尚,使他们的精神更高贵,使他们的使命更崇高。人类的力量、勇气,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赋予世人精神的安慰和激励。

  作者把英雄的"首席"赋予贝多芬,正因为他对时代的深刻批判和对英雄独特的见解。

  重点难点理解引导:

  1、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与人们一般认识的英雄不同。

  他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前者以智慧征服,后者靠武力统治,都是功利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以仁慈、品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的苦难。在此,罗曼·罗兰认为只有以心灵使自己伟大的人,才是英雄。

  人们通常以成功论英雄,罗曼·罗兰认为英雄与成功不相干,英雄主要"在于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2、第二段告诉我们,英雄是不甘平庸凡俗的人,他们的斗争总是艰难而又悲惨的。具体怎么艰难?怎么悲惨?

  A他们的斗争无日无止,看不到头;B孤独寂寞,没有伙伴;C贫穷,缺少财力物力;D"沉重与愚蠢的劳作";E没有希望,没有一点安慰。

  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超人的努力与奋斗,是"成为伟大",而取得成就则是"显得伟大"。罗曼·罗兰的名人观与英雄观是,只有在患难中拥有伟大的心灵和伟大的品格,才能成为伟大的人。

  3、理解"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时间会把他们一起摧毁。"

  这句话还是紧扣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伟大的人格最重要,是英雄必需的品质;而没有伟大品格的人,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受无知的人顶礼膜拜,满足他们功利的愿望。

  4、理解"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

  磨难使英雄的品格更高尚,使他们的精神更高贵,使他们的使命更崇高,更能影响大众,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鼓舞,所以"磨难"使他们成为"伟大"。

  名人传教案 篇7

  一、知识和能力

  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名人传》序。认识作者对功利主义盛行的欧洲的批判。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思考、讨论

  联系实际,领略本文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崇高的心灵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

  解决办法:反复诵读,思考讨论,深入领会。

  ●学生活动设计

  快速阅读、精读有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充分讨论。

  ●教学方法:

  点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的名字。于是,将出现许多伟人的名字:秦始皇、拿破仑、孔子、马克思、李白、曹雪芹、莎士比亚、牛顿、爱因斯坦。(注意区分伟人与明星)

  把这些名人分为四类:治国安邦的政治家,改造世界的思想家,塑造灵魂的文学家,造福人类的科学家。然后提醒同学们,至少还有一类名人非常值得大家崇拜,那就是追求完美的艺术家,像音乐家贝多芬、雕刻家与画家米开朗琪罗。

  今天就来学习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序》。

  二、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正是这种思想,使得罗曼罗兰对名人、对英雄有了他独特的评判标准,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名人传》序.》。

  三、阅读、感知,把握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3个部分:

  一(1~3)平庸的时代

  二(4~5)呼唤英雄与英雄的定义

  三(6~7)英雄的作用

  四、思考、讨论

  1.开头题记引用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高尚与善良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有什么作用?

  暗示文章的主题。不甘平庸的人都要担当患难,凡担当患难必须善良高尚。

  2.由此推知,《名人传》是一本什么书?

  《名人传》应是一部诸多不幸的遭难者依靠良善心灵与高尚品格,战胜灾难过程的一本书。

  3.罗曼罗兰所说的英雄与人们一般认识的英雄不同。

  他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前者以智慧征服,后者靠武力统治,都是功利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以仁慈、品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的苦难。作者心目中的英雄是历经苦难的磨练,以仁慈之心,伟大的品格,映照出乎庸时代的可鄙,带领人们走出自私自利的世俗氛围,寻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幸福的伟人。

  只有以心灵使自己伟大的人,才是英雄。

  人们通常以成功论英雄,罗曼罗兰认为英雄与成功不相干,英雄主要在于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4.作者为什么说需要英雄?什么样的人需要英雄?

  因为平庸的时代,充满自私自利卑下的风气,让人“窒息”,所以作者呼唤英雄;不甘平庸生活、不屈服于物欲的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们需要英雄的指引、激励。

  5、第二段告诉我们,英雄是不甘平庸凡俗的人,他们的斗争总是艰难而又悲惨的。具体怎么艰难?怎么悲惨?

  A他们的斗争无日无止,看不到头;B孤独寂寞,没有伙伴;C贫穷,缺少财力物力;D沉重与愚蠢的.劳作;E没有希望,没有一点安慰。

  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超人的努力与奋斗,是成为伟大,而取得成就则是显得伟大。罗曼罗兰的名人观与英雄观是,只有在患难中拥有伟大的心灵和伟大的品格,才能成为伟大的人。

  6.作者为什么把“名人”的“首席”送给了贝多芬?

  作者把“首席”送给贝多芬,是因为贝多芬最符合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仁慈,伟大的人格,命运的磨难,作为音乐家给世人带来精神上的鼓舞和指引。

  五、揣摩重点语句

  许多语句意味隽永,含义深刻,须仔细揣摩。

  1.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前者以智慧征服,后者靠武力统治,都是功利的、世俗的,不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真正的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他们以仁慈、品格作为精神表率,解救民众的苦难。

  2.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

  这句话还是紧扣作者给英雄所下的定义。伟大的人格最重要,是英雄必需的品质;而没有伟大品格的人,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受无知的人顶礼膜拜,满足他们功利的愿望。

  3.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

  磨难使英雄的品格更高尚,使他们的精神更高贵,使

  名人传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序言的文体知识。

  2.正确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3.明确作者写作《名人传》的目的,学习名人们不畏困苦,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罗曼·罗兰写作《名人传》的目的。

  2.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四组查阅资料,分别了解罗曼·罗兰及《名人传》、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和傅雷。

  二、了解罗曼·罗兰与《名人传》

  1.大声朗读课文。

  2.请学生简介罗曼·罗兰及《名人传》,突出罗曼·罗兰写作《名人传》的背景,教师适当补充。

  (进入20世纪,罗曼·罗兰意识新的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即将到来。他在尖锐抨击庸俗的资产阶级文化时,主张“应当为新社会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因此,他在创作“革命戏剧”集的同时,还和法国文化界的进步人士一起酝酿创立“人民戏剧”。可是,他的这一主张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反而遭到责难。罗曼·罗兰一方面感到沮丧,一方面希望重新获取精神的源泉,他说:“那是一九零二年。我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罗曼·罗兰离开巴黎,来到贝多芬的故乡波恩,在这里寻找贝多芬当年的影子,寻找英雄的苦难、勇气、欢乐、悲哀,写下了《贝多芬传》。随后又写了《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统称为《名人传》。)

  3.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曼·罗兰写作了《名人传》,那么他的序文中谈及了写这部作品的目的吗?如果有,那是什么呢?

  请学生作答,可用自已的话,也可引用原文。

  4.文中,罗曼·罗兰一再提到“英雄”二字,在他眼里,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英雄呢?按照他的标准,罗曼·罗兰选择了三位名人作传,这三位名人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可担得起这英雄的称号呢?

  先请同学为我们简要介绍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

  从三位传记人物的生涯中,我们可以窥视出罗曼·罗兰的“英雄”的标准吗?

  小结: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所以罗曼罗兰所谓的英雄,不是通常所称道的那种凭借强力,成就自己功名伟业的英雄人物,而是把拯救人类,拯救心灵,视为己任的那些人。

  5.“在此英勇的队伍内,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为什么呢?

  请学生作答,可可用自已的话,也引用原文。

  (他以超人的斗争和努力,克服生活中的苦难,这种顽强的精神有极强的`震撼力。且自身饱受生活的折磨,却能推己及人,希望自己的榜样能支持其他受难者,这种博大的胸怀难能可贵。而其名言“人啊,你当自助!”和他的行动为患难的人们提供了最有价值的精神启迪。)

  6.从“噢,人啊,你当自助!”这句话里,你能感悟些什么?

  三、再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段)揭示欧罗巴令人沮丧的现状,并因此呼唤自由的空气和英雄的气息→(2-5)表明写作名人传记的目的,表达对“英雄”的独特理解→(6—7)表达对贝多芬的崇敬,由此呼吁人们鼓起对人类和生命的信仰。

  四、齐声朗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一、二题。

  2.划出文中你不理解的或觉得非常重要的语句。

【名人传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教案及反思04-18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语言类教案中班教案02-27

科学教案模板教案03-01

小班美术教案羊毛教案06-08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