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的教案

时间:2023-02-16 19:42:2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认识1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1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1的教案

认识1的教案1

  活动目的:

  1、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初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使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认识数字1,理解1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教具:小房子1座,小白兔1只,许多萝卜。

  2、小篮子1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语言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新故事,小朋友要认真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听得最认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小兔拔萝卜》,边演示教具,帮助幼儿认知“1”和“许多”。

  教师:“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房子,房子里面有一位小主人,你们看它是谁?(出示教具小白兔)。

  小朋友:“小白兔”

  教师:“这是几只小白兔?”

  小朋友:“1只”

  教师出示萝卜问:“这只小白兔在干什么呀?”(教具萝卜)。

  小朋友:“拔萝卜”

  教师:“小白兔的萝卜地里有多少萝卜?”

  小朋友:“许多萝卜。”

  2、让幼儿《帮小兔拔萝卜》,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教师:“小白兔很爱劳动,它在地里种了许多萝卜。萝卜一天天长大了,小白兔忙呀忙呀,怎么都忙不过来。它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小朋友高兴吗?”

  教师总结:“原来地里有许多萝卜,小朋友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地里还有多少萝卜?”

  小朋友:“一个也没有了”

  教师:“对!许多能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拔走了就没有了。”幼儿说:“一个也没有了”

  3、幼儿做游戏《帮小兔把萝卜送回家》,感知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教师:“小朋友帮小白兔拔完萝卜,现在咱们把萝卜给小白兔送回家好不好?”

  小朋友:“好!”

  把萝卜放进篮子里,并说:“放上一个萝卜。”

  教师:“篮子里现在有多少萝卜?”

  小朋友:“许多萝卜。”

  总结:“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教说:“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4、(教师出示1)请小朋友来看看1象什么?1可以表示1只帽子,那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幼儿自由说)

  三、结束部分:

  1、涂一涂,给像铅笔的`数字1穿上好看的衣服。

  2、小朋友们真棒,那我们继续探索教室内“1”个和“许多”个的物品,巩固按物数数的方法,并说出总数。

认识1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㈠游戏捕鱼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

  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2.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3.集体送鱼。

  ㈡认识数字7

  1.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2.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戏猫捉

  1.教师:听,谁的声音?教室里有许多的`,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

  2.幼儿操作

  ㈣听音乐玩游戏(猫捉)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孩子们对7有了初步的认识,也能正确表述7所表示的物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放慢语速,幼儿操作时减少量,用三个数字,这样能缩短幼儿操作时间,让幼儿在评价环节多说一说,平衡语言表述能力与观察能力。

认识1的教案3

  数学活动:

  认识1、2、3

  一、活动目的

  1、目测点数3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认识数字1、2、3,知道其实际意义。

  二、活动准备

  背景图、幼儿每人一套1-3的数字卡片和实物卡片。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以"过生日"的形式,出示背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礼物,让幼儿目测、点数礼物的数量,并做"看物拍手"的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

  2、以"送礼物"的形式做"听音举卡"的游戏。幼儿听老师敲铃,根据敲铃的`次数举相应数量的卡片。

  3、认读数字1、2、3,并想象它们像什么?

  4、引导幼儿寻找活动室里数量是1-3的实物。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找家中数量是1-3的物品

认识1的教案4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故事: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都采得很仔细,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们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没采到。

  (二)创设情境,探索1、教学例1:

  思考每个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个数表示?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并强调0就是什么都没有。

  (三)学例2及0的写法。

  1、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说。

  Ⅰ地上一共有多少个萝卜?Ⅱ老四拔走了几个萝卜?

  Ⅲ地上还有萝卜吗?用什么表示?

  2、今天我们认识了“0”,在什么时候要用“0”来表示?

  “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

  3、教写0。着重说明起笔、拐弯和收笔,拐弯要圆滑。

  4、教学例3。

  先让同学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

  再看看直尺图,找出0,体问:0在1的前面还是后面?

  直尺上刻度的起点是几?体会0可以表示起点。

  请小朋友按顺序读数,不看直尺,从0数到5,从5数到0。

  (三)多样练习

  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填写,说说最后一题为什么填0?

  2、想想做做2填写后同桌互查。

  3、想想做做3。

  比一比,谁写的最好?两题排列的顺序一样吗?

  4、想想做做4。

  说说你在哪儿见过0,除了书上的以外,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

  四、大于、小于或等于

  (一)导入新课

  故事: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偷走掉了。(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二)教学新课

  1、出示“森林运动会”场景

  横幅上的字是“森林运动会”。你知道图里的小动物是来做什么的吗?

  这些小动物都来参加森林运动会,那么你想从这里知道些什么呢?

  当学生提出想了解动物只数等问题时,进一步启发:你还想知道哪种小动物的只数多,哪种小动物的只数少吗?你想比较哪两种小动物的只数?

  按照大家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2、教学同样多

  贴出小猴、小兔图(上下对着贴)

  (1)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一个对一个比,不多也不少,边说边用线连,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2)人示范写法“ = ”。

  (3)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3、教学大于

  (1)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师边说边贴出5只松鼠和3只小熊,松鼠有多余。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2)讲评书写。

  4、教学小于

  (1)反过来,小熊的只数和松鼠比,又可以怎么说?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叫小于号,3﹤5,读作3小于5。

  (2)讲评书写。

  (三)巩固强化:

  让学生先摆一摆,再填写。集体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说说谁和谁比的,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里应填什么符号?

  (四)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1的教案5

  通过学习数学《1~5的认识》,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年级上册数学《1~5的认识》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认识1的教案6

  一、学生基础:

  5以内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1--5的认识。由于数小,抽象程度较低,儿童理解也比较容易,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的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将1-5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二、作用:

  此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出示:大象1只、犀牛2头、长颈鹿3只、小鸟4只……)

  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那一种?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小学数学教案《1--5的认识》。

  (二)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 摆一摆。

  提问:你能根据所摆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

  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的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 拨一拨。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

  (教师拨上一粒珠子)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粒珠子?(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个)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

  找一位同学到前面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拨珠,边拨边说)

  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4、2、5、1,学生一起操作) 如果任意拨计数器上的珠子,你能用卡片上的数字表示吗?

  3、 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书上(描红),从1写到5,一个数写一个,看谁写得最好。写完后,小组内相互评价,最后老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

  (三)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

  (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1、2、3、4、5,并且会写它们了,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非常出色,希望做作业时更加认真,看谁写的最好!

认识1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展示野生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场景,体会数量的关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课件展示: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课件展示5

  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4.体观察图中的物体数量,再次体会1——5的数量关系。

认识1的教案8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在教室内用物品围成一小池塘。

  教具学具:电脑、图片若干、鸭妈妈挂饰一个、小鸭挂饰五个、小筐一个、小鱼五条。

  活动目标

  认识并会找出1和许多。

  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

  培养幼儿对数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教师播放许多动物的声音,以许多动物参加小猫的生日晚会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电脑演示

  (一)、教师让动物一个一个地出现,然后全部合在一起,帮助幼儿初步认识"1"和"许多"。

  (二)、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1"和"许多"。

  (三)、幼儿操作图片,找出"1"和"许多"的物体。

  (四)、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知道"1"和"许多"的关系。即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1、出示许多"小鸭"挂饰,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分发"小鸭"头饰,让幼儿理解"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3、以"小鸭捉鱼"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师:一个鸭妈妈带着许多小鸭去池塘捉鱼。池塘里游来多少条小鱼?

  (许多条 )鸭妈妈请每只小鸭捉一条小鱼,再请小鸭把捉到的`小鱼一条一条放入妈妈的筐里。

  4、以"小鸭游泳"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加深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教师:捉完小鱼,我们现在开始学游泳了。鸭妈妈拍到哪只小鸭,那只小鸭就跳到池塘里游泳。鸭妈妈一个一个拍小鸭,小鸭一个一个跳入池塘里。现在池塘里有多少只小鸭?(许多只)天黑了,我们要回家了。鸭妈妈再一个一个地拍小鸭,小鸭一个一个的上岸,岸上就有许多小鸭了。

  三、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今天捉了许多小鱼,现在一起回家煮鱼吃吧。

  鸭妈妈带着小鸭,唱着歌儿回家:"一条一条又一条,许多小鱼水里游。一只一只又一只,许多小鸭捉小鱼。捉了小鱼回家煮,回家煮!"

认识1的教案9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1.注重认数与生活相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教学中进行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尝试,从农家小院中抽象出1~5各数,通过培养学生建立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就在自己的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2.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实践和合作交流。

  通过“找一找”“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等活动,使学生把数物体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初步建立数感,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1~5的数字卡片 点子图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1~5的数字卡片 学具盒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双休日,小明来到了乡下的奶奶家,看,奶奶家的小院多热闹啊!(课件出示教材14~15页的主题图)

  观察图画,你能把图画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吗?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新颖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数一数。

  1.观察教材14~15页的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每种事物分别有几个。

  2.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将卡片1~5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人和物与同伴说一说,既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看到的东西,也能使学生从交流中获得新的信息,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

  (二)认真观察,自主学习。

  1.认识1。

  (1)你看到图中哪些事物是用1表示的?(学生自由回答)

  凡是像这样,1个人、1只小狗等都可以用数1表示。

  (2)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1表示?

  (3)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1)图中哪些事物是用数2表示的?(学生自由回答)

  像这样,2盆米、2只鹅都可以用数2表示。

  (2)图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2表示?

  (3)请你从学具盒中拿出2根小棒。

  3.认识3。

  (1)你从图中看到了3个什么?

  (2)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3表示?

  (3)请你拿出3根小棒,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试着摆一摆。

  4.认识4、5。

  (1)你会用上面的方法来认识4和5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举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

  (3)动手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摆一摆”等活动,把事物的个数与认数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同时明确事物的个数相同,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使学生初步感知抽象出数的过程。然后,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获得了用数学的体验。

认识1的教案1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19~20页,练习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5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5。

  2.使学生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5的组成。

  4.结合主题画对学生进行热爱解放军的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画,贴绒板用的.小棒图5张,绒板,计数器,9个小正方体,画有1、2、3、4、5个点子的点子图,5个同学赛跑图。学生准备5根小棒,5个圆形,5个三角形,数字卡片1~5和“>”、“<”。

  教学教程:

  一、复习

  口答:(1)从1数到4。

  (2)2、3、4的组成。

  二、新课

  1.数数量是5的物体。

  (1)出示主题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指图数一数,有几位解放军叔叔?

  指图数一数,一共有几匹马?

  指图数,解放军叔叔一共背了几枝枪?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我们认真观察了这幅图,数出有5位解放军叔叔,有5匹马,有5枝枪,这些人和物体的个数都是5,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

  板书:“5”。

  领读数字5。教师说明:“5”字像秤钩,两笔写成,第一笔写竖和右半圆,第二笔写小横。

  (2)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谁能拿出5根小棒?”

  学生拿出以后,教师挂出贴有五边形的绒板,指五边形提问:“谁能用小棒摆这样的一个图形?”

  学生摆五边形。(如果学生摆有困难,教师可以演示如何摆。)

  (3)说出生活中有哪些数量是5的物体?(启发学生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五角星有5个角……)

  2.教学5以内数的顺序。

  (1)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4个珠子,再拨一个,问:“一共是几个珠子?”然后让大家一起数一遍。

  (2)学生操作。

  ①让学生先摆4个○,再添上一个○,提问:

  “一共有几个○?”

  指名一学生回答:“4个○添上一个○是5个○。”

  然后把○推到桌子的左上角。

  ②让学生先摆4根小棒,再添上一根小棒,提问:

  “一共是几根小棒?”

  (3)教师贴出点子图。在1个点子下面写1,分别提问学生在2、3、4个点子下面应写几。

  提问:“最后一部分有几个点子?”让学生数一数。

  “应在下面写几?”

  “按照数顺序,4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

  3.比较4和5的大小。

  (1)出示方木块(左边摆4个,右边摆5个)。

  提问:“左边有几个方木块?右边有几个方木块?”板书:45。

  “4和5比较,4比5大,还是4比5小?”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用手示意“<”(伸出左手的食指和中指)。

  教师说明:4比5小,中间填小于号。板书:“<”,读作4小于5。

  (2)出示方木块(左边摆5个,右边摆4个)。

  提问:“左边有几个方木块?右边有几个方木块?”板书:54。

  “5和4比较,5比4大,还是5比4小?”

  “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用手示意“>”(伸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

  教师说明:5比4大,中间填大于号。板书:“>”,读作5大于4。

  4.教学5的组成。

  (1)学生拿出5根小棒,把它摆成两堆。教师巡视。

  (2)让学生说不同的摆法,或者分别用投影仪打出来。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着重说明4和1组成5,1和4也组成5,实际是把两堆小棒换了位置。

  所以看到4和1组成5,就能想到1和4组成5。

  同样说明,看到3和2组成5,就能想到2和3组成5。

  课间活动。

  (4)练习5的组成。

  ①齐说5的组成。(4和1组成5,3和2组成5。)

  ②教师提问:“4和1组成5,你还能想到什么?”“3和2组成5,你还能想到什么?”

  ③对口令。教师说:“4”,学生说:“1”……

  举卡片。教师说:“3”,学生举卡片“2”……

  5.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看教科书上的学生赛跑图。

  提问:“这幅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赛跑?谁跑第一?谁跑第二?谁跑第三?”

  提问:“穿花裙的小女孩跑第几?”“在方框里该填几?”让学生填数字。“穿红裙的小女孩跑第几?”让学生填数字。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数5位解放军叔叔、5匹马、5枝枪学会了数数量是5的物体。从在计数器上拨珠、看点子图,知道了5是由4个再清真上1个得业的,5在4的后面,4在5的前面。从摆方木块,我们学会了比较4和5这两个数的大小。通过摆小棒,我们学习了5的组成。通过看赛跑图,知道了几个和第几。

  6.指导写数字5。

  (1)教师讲解: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起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注意要写圆,拐到右边要接触右线,拐到下边要接触下线。第二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起笔写横;注意要平,写到右线停止。

  (2)领着学生书空2~3遍。

  (3)练习:在教科书第20页上描数字“5”。

  7.指导学生做练习四的第1、2题。

  第1题,可以让学生先操作再填空,每摆一次让他们说说看到这一种摆法还能想到什么。

  第2题,第1行先让学生填,填完以后说说为什么□里要填5。第2行可以先让学生看看它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然后确定□应填几。

认识1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2、认识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积木许多个、萝卜许多个、

  [活动过程]

  一、运用听觉和触觉区别“1”和许多。

  做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幼儿运用听觉和触觉区别“1”和“许多”

  二、实物操作,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个积木,请幼儿集体、个别说出:“这是一个积木”,然后出示许多积木,启发幼儿说出“许多积木”。

  2、请每个幼儿从盆里拿出一个积木,拿时教师问幼儿:“你拿了几个积木?”要求幼儿说出:“我拿了一个积木”。拿完之后再问幼儿:“盆里还有积木吗?(没有了)”。

  教师小结:“刚才盆里有许多积木,小朋友一个、一个……地拿走了,盆里就没有积木了,我们可以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

  3、小朋友们都喜欢玩积木,请你们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玩好吗?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积木送回盆里由教师暂时保管,边送边说:“我送了一个积木”送完后引导幼儿说:“现在盆里有许多积木了。”

  教师小结:“小朋友把手里的积木一个、一个……地放进盆里,盆里就有许多个积木了,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做游戏,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做游戏:小白兔拔萝卜,练习将许多分成一个、一个……再将一个、一个……合成许多。

认识1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视觉、听觉、触摸觉等感知1和许多; 了解1和

  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许多红萝卜,一个白萝卜,兔子玩具一个,黑板上布置一扇门,门里面

  有许多小兔图片,花生米一斤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教室里有谁来了啊?”(幼答:老师)

  “有几个老师?”(幼答:有许多老师)

  “呜呜呜……我也要到小三班来”

  “咦!是谁哭了啊?”

  “谁来了?” (师出示玩具小兔)

  “有几只小兔”(幼答:1只小兔)

  二、用听觉、视觉及动作感知、掌握“1”和“许多”

  “今天兔妈妈要与小朋友做游戏。我们来看看,这里有谁?”

  !、师指着黑板上的门,并打开,引导幼儿观察:

  “有谁?”(有小兔)

  “有几只小兔?”(有许多小兔)

  “它们都一样吗?”(不一样,有1只小黑兔,有许多小白兔。)

  2、小兔要和你们玩拍手游戏:老师指着一只小黑兔,小朋友就拍一下手;指着许多小白兔,你就拍许多下;说停,你就赶快把小手放好。

  游戏后,问:“你拍了几下手?”(我拍了一下手,我拍了许多下手)让幼儿集体、个别练习。

  3、改变游戏玩法,进一步感知“1”和“许多”如:听铃声拍手,听铃声跺脚。

  4、 看图判断1和许多如:出示有1个实物的.图片幼儿蹲下;出示有许多实物的图片,幼儿起立。

  三、指导幼儿亲自参加分和操作活动,感知“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许多个物体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物体,一个一个的物体合起来成为许多个物体。)

  小兔肚子饿了,兔妈妈要去拔萝卜了。(师把黑板上的“门”关好,请小兔在家里别开门。)

  1、 观察萝卜,寻找1和许多

  教师指着菜园问:“这里有多少萝卜?”(许多萝卜)

  “这些萝卜都一样吗?”(不一样)(有一个大萝卜,有一个白萝卜,有许多红萝卜)

  2、 拔萝卜

  幼儿帮小兔每人去拔1个萝卜,“你拔了几个萝卜”(1个)

  教师小结:菜园里有许多萝卜,每人拔一个,菜园里一个萝卜都没有了,许多萝卜分成了1个、1个、1个……

  3、 送萝卜

  幼儿唱歌请黑板上的兔子开门,并告诉兔子“我给你送萝卜来了,我送你一个萝卜。”

  幼儿把1个1个萝卜都送到小兔家里去。

  师小结:小朋友把1个1个萝卜送来,小兔有许多萝卜了。

  四、小兔请客

  1、 摸摸说说

  小兔:“谢谢小朋友把一个一个萝卜送来,使我有了许多萝卜。我要请你们吃花生米。请老师来分,大家闭上眼睛,仔细摸摸手上有几颗花生米,摸好后举手告诉大家。”先分给幼儿每人一颗,让幼儿说:“我有1颗花生米。”再分给幼儿每人一把,防在盘子里。让幼儿说:“我有许多花生米。”

  2、 吃花生米

  请幼儿一颗一颗的吃。等吃完后问:“你们现在还有花生米吗?”“1颗也没有了”

  3、谢谢小兔,把1只兔妈妈和许多小兔送回家,再见。

认识1的教案13

  学习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学习重点: 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学习难点: 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预设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

认识1的教案1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2、教学策略选择

  (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处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着说:这就是“什么”。学生情绪高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信息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拉近了学生与千米的距离,从而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千米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平阳瑞安

  50千米38千米

  乐清灵昆

  45千米20千米

  师:小朋友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

  师: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长度单位是很常见的,1千米有多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

  二、建立模型

  (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一般学生会从来回次数、所需的时间和总的步数来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感和亲切感,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矗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

  100米长度的表象基础上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备芽若学生提出同学间所需时间和总的步数相差较大,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约值。

  (二)介绍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可以写作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三)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20xx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四)强化感知1千米的长度

  课件出示学校周边的地图:从学校向右走,从校门口-麻行僧街-大榕树-百里东路-市二医大约1千米。从学校向左走,从校门口-一百超市--江心码头-江滨西路-郭公山-勤奋

  水闸-现代概念大约1千米

  师:其中第2条路是老师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老师骑摩托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现代概念大约用了1分30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镜头来感受一下(课件播放录象)。

  三、千米和米的换算

  (一)教学换算

  师:千米除了表示比较远的路程以外,它还可以用来表示河的长度、桥的.长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边说课件边出示图片)

  师: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书:4千米=()米(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深约达5000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6000米,能把它们成用千米作单位的吗?

  板书:5000米=()千米6000米=()千米

  (同桌互说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练习:

  1、9000米=()千米800米+200米=()千米

  4千米=()米3千米-1000米=(米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交通工具连一连。(略)

  (三)解释与拓展

  课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等让学生能说说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的意思。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家庭作业

  与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学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丰富表象,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并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操作、交流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在提供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体长度,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长度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础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上,以直观、动态的录象播放让学生感知摩托车行驶1千米路程,用另一种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强化了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受性。

  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数学不显得枯燥而是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大约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大约走了200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这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

  生:从美容院回到校门口一个来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个来回.

  生:走100米大约用了1分30秒,按这样计算,走1000米大约需要15分钟。

  生:走100米大约用200步,走1000米大约需要走20xx步

  ......

  片段二: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600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生1: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xx块这样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生2:一根米尺长1米,1000根米尺连接起来就是1千米。

  生3:教室门高约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快冲天了!

  生4:一张课桌的长约1米,1000张课桌连起来约1千米

  生5:一个同学把两臂张开伸直大约是1米,100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千米。

  生6:教室的黑板长约4米,250个黑板连起来大约是1千米。

  生7: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

  生8:体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长是50米,游10个来回就是1千米。

认识1的教案15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分析

  备课时间:20xx年9月5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12~16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把一个多边形分成不同的图形或者是数图形的个数。

  教具或学具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板1个,四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剪刀1把。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回顾已知图形。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出示如下图形)请看,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

  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学生操作剪图形,教师巡视。

  (2)让学生明确第(2)题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剪下一个三角形。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6、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能找到几个就找几个;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几个四边形。

  四、总结评价

  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 页。

  板书设计:

  课后笔记:

【认识1的教案】相关文章:

1~5的认识教案10-05

小班认识1教案11-22

《1—5的认识》教案02-22

认识“1”和“许多”教案11-08

《1-5的认识》教案03-22

小班《认识“1”和“许多”》教案08-13

《认识1到10的数字》教案02-06

《认识数字1——3》教案03-22

认识1和许多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