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3、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赏析4、5、6三段,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理解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心情,以及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荷塘月色
风吹麦浪
演唱:李健,孙俪
荷花自古深受文人骚客的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曾为之陶醉,如我们以前学过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里面有一诗句是这样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古代诗词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融情入境,即景抒情,太多了通过《荷塘月色》比较一下,朱自清在描写荷花方面与其他文人的不同。
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矛盾而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好用女性的意象,另一方面又摆不脱自己拘谨而清苦的身份,每一个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都扮演一个角色,所以有人认为所谓风格,就是艺术人格,固有知人论事一说。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回忆以前学过有关朱自清的篇目《春》、《背影》等篇目。
(二)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三)整体感知
1、阅读文章时,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主旨是什么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2)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并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煤屑路——幽僻,寂静
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
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
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
荷香——随风飘动,不绝如缕
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
月光——清幽,如流水
青雾——薄如轻纱
云天——淡淡的'
树影——奇形异状,如花如月
树缝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鸣-最为热闹
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一些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首先从作者散步地点的转换入手理清线索。
(淡淡的愁)(淡淡的喜)(淡淡的愁)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求静)(得静)(出静)
3、为什么不宁静、愁?(背景)
4、因什么得静、喜?(荷塘月色)
5、为什么又愁?(江南采莲——思乡)
(四)分析1、2、3自然段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
2、第二自然段的对比手法:路得幽僻与作者的心情
3、由“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开始由愁到喜渐渐转变了。
(五)第4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在这段写了哪些景色,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顺序:由远到近,自上而下
荷叶:舞女的裙
荷花:明珠、星星、美人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凝碧的波痕
流水:脉脉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月光》)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荷花
[清]曹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情)
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景)
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
㈠问:本文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
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㈡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阅读本段,概括大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安排顺序的?
明确:本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①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②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从不同角度,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手法:又名移觉。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此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文中还有一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④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⑤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要点
本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⒈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⒉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教学方法与设想
⒈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⒉围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品味文章清丽的语言,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
一、把握思路
《荷塘月色》从外在形式和结构上讲,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出游的原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定下全文感情基调的文眼;第二部分由不宁静到游荷塘以寻求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忧愁:由游荷塘到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寻求心灵上的自由世界,有淡淡的喜悦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第三部分:是回到现实世界,惦念江南,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回归室内,是作者由“梦”中回到现实,但朱自清不是一个梦游患者,他是在清醒的情况下走入“梦”境的,所以可将他这次夜晚出游的经历称之为“精神的梦游”。
二、揣摩语言,进入感情世界
㈠有人认为,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内容、时间、地点、格调、描写风格上没有关联,因此显出明显的突兀和断裂。请你对这两幅画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⒈“荷塘月色图”中荷花袅娜清丽,明月皎洁清明,清风柔和,画面色调淡雅、素朴清幽。极为宁静,没有现美世界中的喧嚣、复杂,它所象征的世界是自由的,超凡脱俗的,是朦胧飘缈的,是一代知识分子“不宁静”的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或者说是朱自清的梦。
画面赏析示例:
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赏析:“田田”二字,运用叠词,描述的碧绿的荷叶相连的样子,不仅有一种和缓清柔的音乐美,而且让人想到古乐府《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眼中的画面与历史的画面互相叠印,美不胜收。
⑵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赏析:“明珠”写出了月下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美;而“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在无垠的碧绿荷叶的背景下,在悠悠吹拂的夜风中轻轻闪烁的动态之美。让人想到了《春》里:“(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刚出浴的美人”,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想到诞生于大海之中的美神维纳斯,从而想到荷花的淡雅高贵、冰清玉洁之美。
⑶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赏析:这个比喻以虚喻实,把轻雾笼罩的荷叶荷花比作梦,使画面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表现了作者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状态。正如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⒉“江南采莲图”红花绿水碧叶、红男绿女蓝天,色调明丽浓郁,情感热烈活泼,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那种热闹和风流,那种富有情趣,展现了丰盈饱满、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人性美。才是江南水乡文化的显现。江南文化是自由的文化,是自如的文化,充满生机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而这正是朱自清的梦中之“梦”。
小结: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水墨画,那么江南采莲图就是一幅活泼鲜明的水彩画。但是这一静一动,一冷一热里却传递着共同的精神内涵,那就是:自由、和谐、美好。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幅图画其实都是朱自清先生内心情感的呈现,这正是朱自清所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是心灵的风景而不只是自然的、历史的风景。在写景之中,无处不渗透着作者的情,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从现实中解脱出来的苦闷心情,情与景就是这样水乳交融在一起的。虽是别人的文字,表达的却是作者的情怀。
作者向往的是一股青春活泼的气息。将这种想象中的场景与眼前的荷塘相对照。“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欲摆脱“不宁静”超然物外而不可能,把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找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对江南采莲盛况的回想,虽暂得解脱,却是“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最终还是回到造成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作者一下子回到现实中来,然而现实的不断干扰,使寻梦成为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这也是那个时代人无法越出的牢狱。这种寻找精神家园而不得的悲哀是《荷塘月色》警示人们的主题。
㈡有人认为:朱自清所写的荷塘不是平常的荷塘,而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塘。荷塘月色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作者理想的物化,你如何理解呢?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荷和月都象征着清洁高雅,这里的荷塘月色是如此的高洁淡雅、自由和谐、静谧朦胧,它显然已经渗透了作者浓浓的内心情感,自然是作者心灵的外化而不是纯粹的真实的存在。钱理群认为:《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他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
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发的理想世界。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
正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他轻轻作别的是自己昨日的“爱,美,自由”(胡适语)的梦幻,而沈从文的《边城》,作者也期望用那沱江之畔的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凤凰小城,那个交织着爱与善良之美的故事,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自然之明净,也是人的心灵之明净。
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田园牧歌情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而《边城》的结尾:那个人也许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岂不也是沈从文的等待吗?翠翠等待的是她的爱人,而沈从文也是站在希望和失望的边缘,等待着已经凋露在现实里的那个美丽的梦。
教学反思:
对《荷塘月色》思想感情分析所能抵达的深度,将直接决定课堂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钱理群教授所说“梦的世界直接呈现,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如何区分“梦”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深入一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处,理解荷塘月色对一代知识分子的潜在的深层意义,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但也是绝对不可以轻轻绕过的,因为这其实是课堂真正的核心所在。
因此,本课时将对文章展现的两幅图景“荷塘月色图”和“江南采莲图”在时间、内容、格调上的割裂进行分析讨论,并最终理解这种“冷”与“热”,阳光与阴影的交织,正是一个在社会和生活重压下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呈现。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
这样紧扣文章的核心矛盾:“平常的自己”与“超出平常的自己”的割裂;现实的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对峙。不但品味文章如诗如画的语言,感受朦胧清新的意境,更能走入清秀唯美的文笔背后的那个欲求超脱而不得的苦闷的灵魂世界。这样再适时扩展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沈从文的《边城》也就水到渠成。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三、第四段:荷塘月色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思考:有人认为他用的比喻取材狭窄、阴柔,缺乏想象力,你认同吗?为什么?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02-15
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推敲》公开课教学设计08-31
公开课太阳教学设计01-18
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03-30
比尾巴公开课教学设计03-01
太阳公开课教学设计01-02
《钓鱼的启示》公开课教学设计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