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
活动过程:
一、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一数
认识1—10各数,根据数找出相应的物体
第二单元比一比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会根据相应的问题表示做上相关的记号。
第三单元1—5各数的认识
会写、会比大小、区分基数和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5以内加减法、0的认识,会从小到大排列、从大到小排列0—5各数。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会数图形的'个数。
第五单元分类
根据图形分类、会打记号、会写编号。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看图写算式,一图四式、根据图意写算式。区分连等算式、开火车算式的不同做法。连加、连减、加减两步计算式题。进一步区分第几和几个,并会根据要求从左数起、从右数起。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会数数,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还要会有规律地数。分出单数、双数、顺数、倒数。根据数位写出有关的数、数的组成、按要求为所给的数排队。十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能自己看时间,写出整时和半时(会用两种写法表示)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理解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的算理,能看懂分小数与分大数的表示法。会解答图形表示的应用题,会做表格应用题,根据有关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再解答。
补充练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复习计划
这个学期学习时间比较紧,复习时把几个相似内容结合起来进行练习,如:第一、三、六、七单元都有关2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排列等;第二、四、五、八单元,知识面比较散,相互间也可有所连系与区别;第九单元单独练习。这样先分散复习,然后再综合练习,最后做前几年大考检测卷来次模拟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2
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措施:
1. 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 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具体安排:
1、数的.顺序 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2课时)(第18周)
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关系。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2课时)(第18周)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 球。
3、 分类 (2课时)(第19周)
4、 数的大小比较(2课时)(第19周)
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5、20以内加法计算(3课时)(第20周)
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6、20以内加法计算及两者的关系(1课时)(第20周)
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
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7、图文题 (1课时)(第21周)
从量的意义上揭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
提高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能根据图 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8、综合练习(第21周)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3
一、 扎实数学书上的基本题:
数学书是基础之发源地。将数学书本上的知识掌握扎实后,对于后面的学习有利大于弊。教者将数学书上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梳理归纳,让孩子将这些题目进行再次复习回顾,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是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回忆一开始讲解的.过程,也是建立一个数学知识系统的过程。扎实计算也是巩固基础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就是计算。
二、 找到学生困惑之处
(1) 文字的不熟悉:一年级是孩子的文字的启蒙阶段。很多词不明白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让孩子多认识字才是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多让孩子读书,理解表达的含义是什么也是重点的出发点。
(2) 一些易混淆梳理与对比:
18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与18有几个一组成混淆;②6比5大1,5比6小1。()比5大1,5比()小1,容易混淆③括号线与问号列式,等等
三、 答题方法的整理如下
1:学会抓住关键词:在···中,方向词:左右前后;代替方向句:某某是第几个,问另外一个是第几个;同样
2:学会画图:排队题。主角画黑圆,其余人用空心圆,结合标数字。解题一定对。
如:从前往后数,小红第7个,从后往前数,小红第6个,问这一队有几人:
四、 熟记以下,解题快又对
1、10个一是1个十
2、最大一位数是9,最小两位数是1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4、10以内的分与合
5、数字排队中一般是:左前右后。
以上四点,是我帮助学生进行梳理的部分,相信进行过梳理之后,孩子的数学一定掌握的更为扎实有效。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4
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复习措施:
1. 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 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6. 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具体安排:
1、数的顺序 物体的位置与顺序 (1课时)
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关系。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1课时)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 球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
3、 分类 (1课时)
4、 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5、20以内加法计算(1课时)
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6、20以内加法计算及两者的关系(1课时)
进一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地填写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
在解题方法多样化的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7、认识钟面 (1课时)
掌握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并能正确读写;同时你能估计接近整时的时刻。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时间与我们的密切关系。
8、图文题 (1课时)
从量的意义上揭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关系。
提高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能根据图 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渗透图中所反映的事物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5
一、学生情况。
我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
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但我班有一两个学生因智力、学习行为习惯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还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的情况,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以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8、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 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
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玩数学扑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1)编加法算式:
①其中一个加数必须是6。
②其中一个加数必须是9。
(2)编减法算式:
①减数必须是5。
②减数必须是7。
(3)猜数:
( )+6=15( )里填几?怎么想的?
(4)游戏。
玩扑克。
(5)速算比赛:
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这些练习方式能促使全班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主动,使课堂练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练习时要注意三点:
①每项练习目的.明确。
②内容安排有坡度,有层次。
③训练方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灵活多样,又注重实效。
3、复习时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复习时间的知识,掌握看整时和几时半以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布置学生每天在家里看钟,玩钟,让学生的生活数学化。统计家人喜欢吃的水果、蔬菜等,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还有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这几个单元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的,这样让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
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关注差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6
为了更好的作好期末复习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的复习,现将复习规划如下:
一、班级实际情况
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还有5%左右的学生因学习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理解题目意思方面比较费劲,10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这几个孩子来说就更麻烦了。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这样的不够细心情况,而且做完题检查能力还比较弱。
二、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复习措施:
1、 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弄清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复习加减法计算时,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
3、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五、具体安排:
1、归类复习:
第一、二、四单元综合练习………………2课时
第三、五单元综合练习……………3课时
第六、八单元综合练习…………4课时
第七单元综合练习………………2课时
2、综合复习综合测试……………………………4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7
转眼教学已经过了13个周了,如今我已经结束新课,从第14周开始正式进入复习。为了能使教学更有效,为了能使孩子掌握知识更牢固,特制定该教学计划督促复习进度以及效率:
一、复习的主要目标
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内容
本学期主要有如下几块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
1)正确读、写20以内数(规范 工整),能从任意一个数进行正确数数 (正数、倒数、2个2 个数 、5个5个数等);
2)明确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有几个 0 第几个);
3)直观体会“十进数”的特点,两位数的组成,知道十位、个位的名称和各自表示的含义(几个十 几个一);
4)能比较数(式)的大小,并用>、<、=连接数与算式(排列大小)。
2、数的运算与应用
1)能理解和表达加减法的基本含义,能说出列式的运算依据或算式的实际意义;
2)能看图意正确写式,(一图一式、二式、三式、四式 含“}”和“?”、以及三个数的加减等);
3)能选择三个数写出四个加减算式;
4)能解决简单的用图画呈现实际问题(求总数、求剩余、求相差、两步加减问题以及够与不够);
5)能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转化成完整语句或文字信息并能开放性的补充信息;
6)能观察和填写简单的数或图形个数以及用表格整理加减法的排列规律。
3、比较和认识钟表
1)会正确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和轻重;
2)能进行简单的推理比较;
3)能正确辨认时针和分针(长短 粗细 方向与快慢);
4)会认读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的.钟面,能连线和判断(有数 没数);
5)知道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大致时间规律(整时)
如:上学 上课 放学 吃午饭 某个定点活动 睡觉等
4、空间和图形
1)能以自已为观察标准,确定物体或数据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和顺序(左数右数 有几个 第几 与数、图形、钟面、大小、高矮等联系);
2)会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对这些单一形体或搭建形
进行简单的分类计数和统计(要能认、写这些形体名称的汉字)。
5、统计和概率
1)会对一堆实物自主进行分类;
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需要了解和调查 据此来作出选择与判断);
3)能根据收集的信息填、涂(画)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并体会各自的特点;
4)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最多 最少 多几 少几 同样多 选择与判断)。
三、复习的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求相差数的图文题;钟面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校有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体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方面年级90%以上的学生掌握较好;技能方面年级90%以上学生达到一年级现阶段应有水平,如口算1分钟完成8题;听讲常规、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班存在的个别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分析,对症下药。
五、复习措施
1、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自主回忆学了那些数;借助小棒、计数器、计数表等直观体会“满十进一”的特点;举例(说、写、画、联想)还原数的含义;
多种方法理解数的顺序(数 想 填 画 数线);能用不同理由(多少 顺序 运算 规律 数线)比较数(式)的大小;如看到“12”,你能想到什么?(意义 运算 规律);
2)数的运算与应用:举例(说、画、联想)还原加减运算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思路,分层优化策略 ;
通过联想、改编、填空等方式体会加减的内在联系;在加减法算式的整理、对比和推想中,发展探索规律的能力;应用问题的呈现形式注意趣味性和挑战性(如:图示情景、表格情景、演示情景、现实情景、提出问题、补充(选择)信息、逆向思考、说说想法、尝试用画图来表达想法);指导学生读懂要求和题意,训练学生把题意连贯的说一说;
2、空间与图形
1)比较和认识钟表:增加有关“比较”的内容(最多最少 长短
轻重);结合具体情景,用描述、猜想、摆放、想象等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或顺序,促进空间感觉;可以利用数和立体图形的摆放来复习位置或顺序;可以借助方位词复习钟面和两位数的认识;
2)空间和图形:利用实物或想象,在操作、描述、猜想、比较中加深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3、统计与概率
根据需要经历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量的比较作出初步判断,体现统计的价值;结合具体对象(物体 数 算式 钟面 图形 思考方法 大小高矮长短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类或统计,说说同一类实物的共同特点;
六、学困生补差措施
1、关注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2、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改进对他们的评价,抓住他们的一点优处进行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家校联系,共同督促。
七、复习时间安排:
第17周:分单元进行知识梳理,练习单元测试,结合校本试卷练习。
第18周:对全册知识进行整理,进行综合练习。
第19周:对重点题型进行训练,查漏补缺,回头看课本。
第20周:迎接考试,做好考试的准备。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8
一、学习实际情况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每班有五、六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2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12月29日)
2、生活中的数(2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1月2~3日)
3、计算3课时(1月4~8日)
4、认识图形和钟表2课时(1月9~10日)
5、用数学1课时(1月11日)
6、测试。5课时(1月14~18日)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9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班级实际情况
两个班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个别学生因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速度慢。还有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依赖性强,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会分类计数。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4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2课时)
5、综合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0
期末将至,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的内容
本学期主要有如下几块教学内容:
1 、数和数的运算。数和数的运算主要包括9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020的数;20以内进位加法和减法。此外,还包括比轻重、比多少、几个和第几、探索规律、钟面的认识等内容。
2、空间和图形。空间和图形主要包括比长短和高矮;物体的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前、后);辨认物体和图形(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
3、统计。统计主要包括对实物、图片及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象形统计图;统计表和条形图;可能性思想。
4、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每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都安排有综合运用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图文应用题等内容。
二、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9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求相差数的图文题;钟面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复习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3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1课时)
5、认识钟表(1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1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从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掌握来看。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列式计算;分数乘除法、倒数、圆、百分数等基础掌握比较扎实。对比较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能力不强,解答较差。
二、复习内容
1、用数对表示位置。
2、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以及倒数和比的知识。
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分数和百分数解决问题。
5、圆和轴对称图形。
6、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把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灵活的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根据文字的叙述列式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能力,熟练地运用乘法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计算的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3、通过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达到正确、熟练的解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解答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
4、通过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6、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7、能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相应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培养假设法解决问题及用多样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9、查漏补缺,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提高和拓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复习重点:
1、基本概念的辨识。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技能。
3、圆面积及组合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
五、复习难点:
应用题和填空题。
六、复习要点
1、熟记:
(1)分数乘法算式意义;
(2)分数除法算式的意义;
(3)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4)倒数的意义,比的意义及化简比;
(5)除法、分数、比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1)拼成的长方形面积=圆的面积;
(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圆周长的一半(长=);
(3)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圆的半径(宽=r);
(4)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2r(或d)。
七、复习措施
1、复习前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全册知识的全面测试,找出学生对全册知识掌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找出不足,对症下药,制定好复习计划。
2、每节复习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复习内容,将自我整理和全班复习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帮助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基础性,突出能力训练。避免平均使用力气。
3、复习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回忆和归纳,精讲多练,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对比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检查的习惯。
4、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学得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稍难的题和综合性的练习。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多鼓励,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的练习,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复习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主动的学。
5、借鉴其他各区的综合练习题目,重视对练习内容的选择,力求全面而精简。使学生通过复习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6、做好个别生的辅导,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7、控制好学生的复习时间,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
8、重视每次练习后的及时分析,加强针对性复习。
9、对于一些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如:抄袭作业,家庭作业不做或不认真写等。采取如下措施:
①、寻求班主任的配合对其进行思想上教育,谈心,帮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清醒的认识到学习的刻苦性,尤其是学习自觉性的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②、利用课余时间及放学后的时间对他们进行补习;
③、布置一些适合这部分学生做的作业(也就是说,布置一些基础性比较强,相对简单一些的作业);
④、将学生在校复习期间的学习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
⑤、对于这部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适时适度的鼓励;
⑥、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这些学生的各门学科的复习安排工作;
⑦、在复习期间适当给予学生一些放松的时间。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的重、难点 :
复习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数的组成 。
三、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四、学情分析:
一班共有学生71人,二班70人。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或是由于年龄太小,或是由于基础、智力、学习行为习惯等原因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另外,对于位置的认识以及时间的认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
五、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2、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六、复习具体安排: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 复习
内容 复习要点 课时
12月22~23日 数一数、比一比、位置 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进一步分清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二课时
12月24~26日 1~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通过复习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课时
12月29日
认识物体和图形 1、通过复习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课时
12月30~31日 11~20各数的认识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五课时
1月4日 认识钟表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课时
1月5~9日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时
1月12~17日 试卷检测 用打印的试卷测查(共5份)
查缺补漏。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3
一、复习内容
本学期学习了数一数、比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和认识物体。其中,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和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本次复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共4个班,117名学生。这是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学期,对于学习和考试还没有具体的概念,孩子们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大多数孩子在计算时不够仔细,追求速度,忽略答题准确度。2.部分孩子的学习习惯较差,需要加强培养。3.孩子们偶尔对于学习缺乏积极性。4.孩子们年龄小,缺乏考试经验。5.新生在计算方面缺乏一定数感。鉴于以上问题,复习期间,需要注意为孩子们建立形象的知识系统,架构牢靠的知识体系,为其期末考试以及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复习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2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6、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措施
根据本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复习时间安排
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
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3课时)
3、分类(1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1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4
这个星期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如何搞好小学数学的期中复习呢?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当然应该有一定的计划。不同年级、不同的老师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下面把我的`数学期中复习计划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对于好、中、差三类学生,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让他们人人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个个都能体验完成学习任务的快乐。对于基础题,差生也会感到困难,这就需要有耐心地进行辅导,争取不放弃每一个差生,给他们以信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优生除了抓住基础题外,还要多给他们布置些思考题,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升,成绩上升到新台阶。
二、针对学生经常不读题、看错题的毛病,要加强解题的训练。
解题的步骤包括审题、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检查四个方面。1.审题: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就是读懂题目要求,指导要干什么。2.语言叙述规范,数学本身有一套规范的语言系统,切不可随意杜撰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让人不知所云。3.解题后的检查非常重要:数加错、没带单位、题抄错、答案不符合实际等问题,如果认真检查,都很容易发现并改正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习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多出些类似的题目来达到巩固的目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5
一、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 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练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知识整理,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有系统化认识,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3、通过形式多样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倾听、审题、表达、书写、检查作业等学习习惯。
三、学情分析
1、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少,题目的分析理解能力还不强。
2、学生的课堂倾听习惯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不能保持一节课40分钟的集中注意力,通常课前15分钟的学习积极性极高。
3、知识的回生速度快,对于学习过的知识没有复习就忘了如何解题。
4、书写速度慢,有很多字不懂正确书写。
四、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正确读、写0至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结合实际情境,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能比较准确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
7、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8、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在认识钟表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
9、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
五、复习方法
讲解法、归纳整理法、练习法、操作法、讨论交流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2、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针对单元测试卷、练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加强学困学的辅导工作。
六、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以书上总复习和配套练习为主)
1、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观察、操作,感知“长短”、“高矮”、“多少”、“大小”的含义,熟练掌握比较物体的方法。
3、分清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4、熟练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5、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7、从整体上认识钟面,会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期末复习提纲)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
七、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4、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5、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做好复习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成立互帮小组。
7、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8、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位置关系,钟表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9、数形结合,强化看图列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02-08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推荐】03-02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荐】03-02
一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计划03-09
【精】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03-03
【热门】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03-03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热门】03-03
小学数学上册复习计划03-22
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2-10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