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10,学习了1—5的写法之后的一节有关“0”的教学。“0”的教学较其他数字教学难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单独提出一节结合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来认识“0”,重点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广泛的搜集资料以及整个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为课堂上学生理解“0”的意义作好铺垫,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进行理解而不觉的枯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0”表示的几种意义。(可以表示没有、水结冰的温度、起点、占位等含义);学会正确地读写“0”;掌握“0”的含义,在生活中运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0的含义和正确书写0。
教学准备:
1、把学生每6人一组,分成8个小组,每组有6根鱼竿、5条鱼。
2、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温度计、直尺、小猫头饰、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猜谜激趣。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2、猜一猜: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总说妙妙妙。
黑夜巡逻眼似灯,
日里白天睡大觉。(打一动物)谜底:猫
3、下面我们一起戴小猫头饰扮演玩小猫钓鱼的游戏。
(出示课题:小猫钓鱼)
二、自主探究体验,初步感知“0”的含义。
1、在动中学,理解“0”。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钓鱼比赛。
(2)、小组汇报,交流,并说说你钓了几条鱼,可以用几来表示?
(3)、学生讨论:一条鱼也没钓着,究竟用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当一条鱼也没钓着时,可以用“0”表示。)
2、在乐中说和做,加深对“0”的`理解。
(1)、老师做,学生说。
师(手里拿3支铅笔)问: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
生:3支。
师(把手里的铅笔放进文具盒)问:我现在手里还有铅笔吗?用几表示?
生:没有,用“0”表示。
(2)、学生之间互相做,互相说。
(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三、发散思维,丰富“0”的含义。
1、想一想:你们还在哪里见过“0”?
(1)、小组内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温度计上有“0”,直尺上有“0”……)
2、认一认。
(1)、出示温度计,讨论:“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表示气温是0度)
(2)、指导观察直尺。
①、找出数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并按数学顺序开小火车读一读。
②、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开始,是起点。“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四、“0”的书写。
1、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像一个鸡蛋、像拼音里的“0”字……)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
3、听《写“0”儿歌》(电脑显示):
数学“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朗读一遍。)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
5、写一写。
(1)、学生尝试写。
(2)、展示学生书写作品。(学生自评、互评优缺点。)
(3)、再次写“0”。(学生在课本第8页上写“0”)
五、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第四个空里为什么写0?)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的结果。(上台展示)
多数组按0,1,2,3,4,5排,少数组按5,4,3,2,1,0排。
(3)说一说。
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什么数?
4、开放题。
听老师讲故事:大树上有5只小鸟,一个猎人“砰”地放了一枪,鸟儿怎样了?猜一猜现在树上还有几只鸟呢?能用数字表示出来吗?
六、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汇报给家长听吗?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2
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爱儿坊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材第18页《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认读50以内的数,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的顺序。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卡片、奖励小星星、红旗一面、
2.《春天在哪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春游坐火车——认知50以内数。
1.:数数游戏
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春天来了,老师要带大家去春游,好吗?我们开着我们的小火车去吧!老师找个火车头来数一数今天有多少老师和小朋友要坐我们的火车,一起来吧……
(拍手唱歌曲《开火车》,传红旗,呜……声唱出停,红旗在谁手中谁来点数,其他小朋友小声跟数。学生跟着拍手唱。)
师:如果每节车厢坐10个人,需要几节车厢?如果5个人呢?(教师引导幼儿10个10个数,5个5个数,分别说出需要的车厢数。)
(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2.认读数字宝宝。
教师任意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谁读对就把卡片给谁,每人一张。
3.数字宝宝坐火车。
幼儿先听清老师的要求,边唱歌边走坐到指定车厢。
6节车厢分别坐含有2、3、5、1、4、的数字。
师:把你们每节车厢的数字宝宝放上来看看自己表现怎么样?看看每节车厢坐了几个人?
(幼儿说出每组的人数,说说单双数)
(奖励秩序好、表现好的幼儿)
二、开火车春游——比较数字宝宝的的大小
师:我们春游的小火车就要开了,请数字宝宝们扶好坐好我们去田野里找找春天的消息吧!
(师生共唱歌曲《小火车》边做动作,请表现好的的数字宝宝先下车找找春天的秘密吧!请四人下车)
1.比较第一组数的大小
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这四个数字宝宝都是谁呀?你知道他们谁最大谁最小吗?
(幼儿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奖励。)
2.比较第二组数的大小
(师生共唱歌曲请第二组数字宝宝下车。)
师:这四个数字宝宝又是谁呀?谁最大?谁最小?。
幼儿自主交流,派代表回答。
3.数字宝宝排排队。
师:我们春游的小火车要过桥了,我们要按顺序一组一组过桥,你能给每组的'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排队吗?
(请还没有参与活动的幼儿下车四人或六人一组。)
(1)第一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2)第二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师:你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
总结归纳:比大小,看数位,
两位要比一位大,
都是两位看高位,
高位相同看个位。
三、春游进行时——开火车游戏。(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1)幼儿以10人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队,玩开火车找春天游戏。
(2)幼儿和朋友交换数字卡片,按照不同要求排队进行游戏。(评价幼儿游戏活动,奖励表现突出的幼儿)
四、活动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龄,你会发现什么?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3
设计思路:
在参观小学后.孩子们对课程表上写着什么、书包内该放些什么、每天怎样整理书包等问题产生了兴趣.为了帮助孩子了解上述内容,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我设计了“整理小书包”活动.
预设活动:
有三个环节:第一部分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说说书包里该放些什么;第二部分是学看课程表:第三部分是学习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2.学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期准备:
(1)展示幼儿带来的书包,让幼儿在互相欣赏中了解书包的功用.
(2)在区域中提供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文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整理.
(3)在区域中提供小学生的课本,让幼儿熟悉各类课本以及课本名称.
2.教具、学具准备:
(1)小学生课本若干,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1.小学生的书包里有什么?(在问答中帮助幼儿归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2.小结:书包里要放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书本.
3.小学生每天要带什么书?怎么才能知道?
二、学看课程表
1.播放课程表多媒体课件.
2.讨论.
(1)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你能看懂吗?课程表上有什么?
(2)小学生一天有几节课?上午几节,下午几节?都有什么课?
(3)能看懂课程表吗?有什么问题?
(4)小结:小小课程表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几节课,上什么课有了课程表,我们就能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
三、学习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1.幼儿第一次整理书包.
(1)这里都有些什么课本?
(2)假如现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请你按课程表来整理一下书包.(教师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3)书包整理好了,你们是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的`?
(4)小结:晚上整理书包要按第二天的课程表来进行.
2.幼儿第二次整理书包.
(1)假如现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请你们按课程表整理书包.想想该按星期几的课程表来整理呢?(教师再次关注幼儿整理的过程.)
(2)书包里一共放了几本书?哪一天也需要带这几本书?有没有不同意见?
四、学习整理其他用品
(出示水壶、玩具、蜡笔、绳子、毽子、饭盒、毛巾等用品)你觉得这些物品该如何整理?为什么?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提供相应物品.让幼儿练习整理书包.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田田幼儿园一周的食谱。
2.记录纸、记录板、计数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田田幼儿园一周食谱,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2)师:今天,请你们来统计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食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4)师: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画图、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2)师: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3)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4)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5)师: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食品。
师:一起看看,我们需要进哪种食品?
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食品最多,哪种最少。
4.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观看幼儿身高、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统计图表等)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拓展
帮助教师统计班级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回家统计生活用品等。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6
一、说教材
《比大小》是爱儿坊学前班数学下册主题三“数字的家”的一节活动课。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制订出本次活动课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字概念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活动中结合周围环境和季节特点,以幼儿为主体,以春游为主线,以游戏为主导。根据幼儿认知过程的直观形象性,主要采取数、认、读、比结合法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以唱、玩、赞穿插 进行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进步的方法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中我为了防止了“一言堂”和“满堂吼”的现象,注重幼儿秩序性的培养及探索能力的发展,设计了以下的过程:
1.设计一条活动主线
在本节活动课中我设计了春有这样一个符合季节环境特点的情境主线。以开火车这样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为主导,在“准备坐火车——开火车春游——春游进行时”三个环节中,第一环节引导幼儿丰富对5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环节通过有顺序、有目的的关注来引导幼儿尝试比较数的大小,说出自己的想法,发现真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一个环节:幼儿体验学习快乐,教师发现存在问题。整个活动调动了幼儿身体、感官、思维的`活动,使枯燥抽象的数字在游戏中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幼儿园保教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目的。
2.培养一种快乐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同样的游戏也有玩腻的时候。通过开火车游戏的不同玩法,所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快乐感受和体验。我希望孩子们能培养出一种探索意识,获得一种探索的习惯。
3.关注每一个幼儿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获得表扬和赞许的权利,每一位老师也有表扬赞许孩子的义务。在每个孩子天真稚嫩的童心中,对表演赞许的渴望不亚于花儿对阳光的渴望。每一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活动能力和身体各方面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在工作及这节课中我都一直去留心发现每一个幼儿点滴的进步,并及时说出来。在活动中鼓励那些不积极,不善于表达的幼儿参与活动,我发现:“多给机会,多进步。”
五、活动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龄,你会发现什么
鼓励幼儿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运算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属于你们自己的节日是哪一天?六一儿童节你们是怎样度过的?
同学们在儿童节这一天都非常愉快,老师也为你们高兴,那如何使六一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呢?我们看看小明和妹妹是怎样过的。他们向妈妈提出今天我们来当家,让妈妈安心去工作妈妈交给小明30元钱,给妹妹20元,让他们到超市去购物。
哥哥先来到了肉类区,有鸡、鸭、肉和鱼,同学们想一想,哥哥用30元钱可能买哪些商品?注意所买的商品的总价不能超过30元,你们估计一下。
接着哥哥随妹妹来到了蔬菜水果区。
妹妹用20元钱可以在这里买哪些商品?
除了香菇、虾仁以外,请同学们任选两件商品并算出它的价钱。
3+5=8 3+1=4 3+5=8 3+9=12
3+9=12 3+3=6 3+10=13 3+8=11
3+6=9 3+3=6 5+1=6 5+5=10
5+9=14 5+3=8 5+4=9 5+10=15
老师请同学列举出三件商品并计算出结果。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买四件商品、五件商品都是哪几种,各是多少元?
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做到全员参与。
出示图片:这位老爷爷用100元购物,他可以买到什么?还剩多少?请同学们说一说,最多不超过三件商品。
让学生自由发言。
小明和妹妹买完了东西到收银台去交钱,小明花了25元钱,妹妹花了14元,那位爷爷只花了8元钱,请同学想一想他们各买了哪些商品?
让同学们算一算他们各找回多少钱?
小明应找回:
妹妹应找回:
老爷爷应找回:
小明和妹妹把买来的商品拿回家,妈妈见到后夸奖他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小明提议:今天我们家吃饺子吧!妈妈同意了,妹妹算了算如果做两种馅的饺子,每种饺子要做50个才够,两种饺子一共要做多少个?
同学们,你们来帮助妹妹算一算。(50+50=100)
到了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妈妈向爸爸夸奖了小明和妹妹今天不但帮妈妈买东西,还帮助妈妈包饺子,真是妈妈的小助手,这时妹妹说:我帮妈妈包了43个肉饺子,小明说:我帮妈妈包了38个菜饺子。
同学们,你们说他们俩谁包得多?多几个?小明和妹妹一共包了多少个?其余是妈妈包的,妈妈包了多少个?
同学们,今天通过小明和妹妹当家这一天,我们一起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希望同学们也能向小明兄妹俩学习,做一个勤劳能干、爱劳动的好孩子。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重点: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难点:序数的'理解。
准备:
1、教具:10张动物卡片,数字卡片1-10。
2、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教学过程:
< “0”的认识>
1、 幻灯片演示,猴子吃桃子,把篮子里的桃子吃光光的,篮子里没桃子了,引出“0”用现实中的例子,举例说明,“0”的含义
<序数>
2、集体活动:
(1)拍手游戏:
(2)认识序数出示动物卡片排成一横排,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以及动物排列的位置,并按顺序说出每只动物的位置。
A小动物王国要召开运动会,瞧!小动物排好队进场了,看看图上有什么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带领幼儿从1数到10。
B第1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2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3、4——请个别幼儿说说,指一指。
C这个动物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动物的位置呢?启发幼儿上来在每只动物下面放一个数字来表示动物的位置。(1)游戏:什么动物不见了
3、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添画空格、圈小动物
(2):第四、五、六组:观察两组物体,想一想怎样使它们一样多。
4、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9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根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你能试着连一连吗?先让学生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比赛,现在就有许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加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情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10
一、预期效果
1.应掌握的知识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2.发展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应培养的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初步让学生感知“轻”、“重”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二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学情认识
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认识。
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4. 经验介绍
“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说一说”这一环节通过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认识到重量差别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比较的结果;“掂一掂”这一环节通过淘气和笑笑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认识到用眼不能看出轻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一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当看、掂都难以分辩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从而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最后通过一组练习来使学生获得得间接比较轻重的方法,知道轻重和大小、高矮一样是相对的,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实施要领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 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相关数学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轻;
生2:大象重、小熊轻;
生3:小猴重,小狗轻。
根据低年纸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特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由动物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体会“轻重”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1) 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2)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
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得出:现在文具盒比数学轻。
如一本书和一个本子比,一本书和多个本子比,等等。
学生猜测结果。
小组讨论方法,交流意见。
汇报交流,充分听取同学想出的不同方法,给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在“掂一掂”这个环节中,通过猜想、推测、实践等探究活动,把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探”,通过学生掂自己的物品,别人的物品,积累轻重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称一称”这个环节中,通过设疑——讨论——操作——深化,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领悟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独立判断,并说一说判断过程。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独立完成的、合作讨论的、指导完成的。通过三种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题目,通过讨论交流,也能顺利完成,达到数学目的。在练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尽情表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学业诊断
1.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分析
1.比较轻重时,判断天平称翘起的那边重。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不懂得天平称的原理。
2.( )比( )重,()比( )轻矮,各个量填反。
缺少观察比较的技能和表达的方法。
3.三种物体比较轻重,错误把数量多的判断为最重的。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等量代换的思想理解有困难。
2.诊断问题
诊断1:( )比( )重?
诊断目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达方法。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推理中,尝试借助材料上的提示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
2、乐意倾听同伴的表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材料
PPT、操作纸、垫板、夹子、笔、照片等。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了解幼儿数数的`能力
经常听小朋友数数,你最多能数到几?
过渡:数数的正确性。
2、数数游戏,发现数正确的方法
①幼儿取操作纸,理解纸上的要求,知道要数的几样东西
②交代规则并观察幼儿操作
③图上房子有多少幢?树有多少棵?兔子、花各有多少?
小结:要数正确应该按顺序,还要有一定的方法。
④过渡:出示图片,问“这里一共几样东西?”
⑤观察卡片上的食品并记录,引导幼儿倾听同伴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数正确的一些方法。
数带鱼。重点在巧数。
数蛋。重点在推理。
数饼干。重点在类概念。
小结:数不同的东西方法也会不同。
3、延伸活动,关注身边事物的数量
①出示PPT,这个能数吗?
②为什么包装外面要标上这样的数字呢?回家留意一下,你在包装盒上发现了什么。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造纸的工序,尝试造纸,体验制作再生纸带来的快乐。
2.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桶、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纸是谁发明的?它属于我国几大发明之一?
(2)纸由哪些材料做成?
小结: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纸是用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材料制作而成。
2.了解古代造纸的制作工序。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p3页,了解纸的`制作工序。
(2)请幼儿说说纸的制作工序。
(1)教师介绍纸的制作工序。
3.我们来造纸。
(1)材料准备:
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2)制作方法
①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
②带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
③把做好的纸浆放在纱网上脱水,然后均匀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晾干。
(2)幼儿尝试造纸。
(3)晾晒纸。
活动延伸
在晒干的纸上写写画画,让孩子感受自己造纸的乐趣。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些图形纸制品、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剪刀等。
教学方式:
分小组活动,每四人为一小组,设立小组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1、认一认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让学生认一认,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出示)
2、选物体
你们的学具盒里有这些物体吗?请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挑好了吗?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贴一贴)
师:请你选择一个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吗?谁能想个好办法?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纸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们想把自己剪得图形贴出来让别的小朋友也看看吗?(师生共同贴出剪得图形)
二、(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剪得图形真漂亮,你们想看的更清楚吗?看!老师已经把你们剪得图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图形取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图形长的比较像?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认识图形》。
三、(实践操作)
这四种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动手围一围,摆一摆。
1、用钉子板围。
2、用小棒摆。
四、(课间活动)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来庆贺一下吧!(师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关的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4种图形,请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吗?(有)
请你找出来,找到的小朋友请告诉你小朋友们!
2、辨一辨。(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指着有关实物有表面抢答。)
师:小朋友,你们都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们想不想看看?下面进行抢答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状的`?(老师出示准备的几个实物课件)
3、数一数。
看,数学多有意思,就连我们今天学的图形也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些有趣的图形吧!(课件出示组合的图形)
4、认一认。(多媒体出示交通标志)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每个图形里有哪些图形?谁来说?(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要认清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14
活动名称:
《好担心》
活动目标:
1.理解豆豆和莉莉担心的事情,知道上小学即将面临的变化。(重点)
2.梳理交流有关上小学担心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
3.能消除担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变化。
4.能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表征图、记号笔、音乐、黑板等。
2.经验准备:提前与幼儿交流关于上小学的话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幼儿面临上小学时的心情变化。
提问:马上要上小学了,你的心情怎样?做了哪些准备?你们有没有担心的事情?
小结:对于马上进入小学的你们来说,心情是开心的、兴奋的、激动的,你们努力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上小学积极准备着。
二、利用课件、表征、同伴交流等多种形式,理解、梳理、交流有关上小学担心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和倾听,梳理豆豆和莉莉担心的事情。
提问:豆豆和莉莉担心什么?
小结:豆豆和莉莉担心的事情可真不少,他们的担心包括生活、交往和学习三方面,今天就请小朋友们来忙解决他们的担心。
2.分组讨论,利用表征、图片的形式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
(1)提问:为什么不能迟到?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小结:少看电视、提前整理好书包、定好闹钟、早睡早起都是不迟到的.好方法。
(2)提问:小学里的厕所和幼儿园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什么时间上厕所?
小结:小学里的厕所和幼儿园的不一样,幼儿园是每个班里都有一个厕所而小学却不是,小学里的厕所又分为男厕和女厕。小学里上课时间不能上厕所,要合理的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不要玩。
3.情境模拟解决交往方面的担心。
提问:你在生活中是怎样交朋友的?“害怕老师怎么办?”
小结:微笑地主动打招呼并介绍自己会让你交到新朋友,称赞别人、说说彼此的爱好、互相助都是交朋友的好方法。小学老师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关心你、爱护你、教你学本领。犯错误时老师批评你只是针对这件事情,老师不会因为你犯错而不喜欢你。
4.利用视频解决学习方面的担心。提问:当你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怎么办?
小结: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努力,动脑思考、书籍查询都是不错的方法,如果还解决不了的话记得同学和老师都会助你。小朋友们,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和同学都会给子你助。
三、结合幼儿生活,说一说自己担心的事,同伴间讨论解决。
提问:豆豆和莉莉的担心己经解决了,你们还有担心的事?谁能他想想办法?
四、出示有关小学图片,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小结: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希望小朋友进入小学后用心感受。希望你们在班快毕业的这段时间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课后反思:
再过几个月,孩子们就要进入小学了。对孩子们而言小学生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有诱惑力的地方,向往小学又有所担忧是幼儿入学前较为普遍的心态。社会活动《好担心》通过马上进入小学的豆豆和莉莉两个角色说出了孩子们普遍担心的问题,通过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了解即将面临的入学变化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以及化解忧虑以正确的心态和策略面对变化。本次活动,我充分给与幼儿胆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使他们从担心转变为放心,适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心理准备,最终以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进入小学。
活动开始,我利用录音、图片播放的形式让幼儿感同身受了解豆豆和莉莉所担心的事情,及时助幼儿进行梳理共分为生活、交往、学习三方面。引导幼儿运用表征、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助豆豆和莉莉解决它们的担心,在这一环节我以正面的提问为主,比如:问什么不能迟到?为什么上课时间不能上厕所?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表述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更为深刻。豆豆和莉莉的担心解决了紧接着提问:你们还有担心的事情吗?孩子们纷纷表述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担心和忧虑,这时我重点引导幼儿进行相互之间解决担心,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的助会让自己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活动最后,我采用了播放有关小学的照片及欢快的音乐,让幼儿了解到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的积极向往的心态。
教师的自身素养是一节优秀的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中感知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认真对待每次教育活动,多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多给与幼儿有效回应,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升我的自身素养。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1、裤子比一比。
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2、裤子排一排。
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3、给物体排排队。
讨论活动规则。
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幼小衔接数学第一课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幼小衔接课程教案11-26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30
幼小衔接数学上册教案12-15
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02-14
幼小衔接数学课教案11-26
幼儿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6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11-30
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11-30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