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时间:2022-11-18 09:04:5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1

  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物体沉浮的现象。

  2、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每组一份: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块、胡萝卜、蜡烛头等;5个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物体;5个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

  教师准备上述材料一份,教学课件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感知水的浮力。

  师:一群小朋友在空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皮球掉到空地边一个又窄又深的'枯井里(边讲边出示量筒里装乒乓球的模拟装置或者大屏幕出示一幅生动的图),无论怎样都取不出来,同学们能用一个巧妙的方法帮助他们取出皮球吗?

  师:刚才()同学巧妙利用了水的浮力来替解决了难题,真是太感谢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沉或浮的问题。相信同学们能够突破难关,很好地掌握它。

  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探究科学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

  出示:木块、石头、小纸片、铁盖。

  师:请小组长拿出一号盒子,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物体?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请各小组试一试,时间是三分钟。

  师: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1、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

  师:我们在观察啤酒瓶盖是沉还是浮时,观察方法不一样,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同学们观察时要选择一种科学方法,如在观察啤酒瓶盖沉浮的时候,我们用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1)把物体放在水面,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

  (2)把物体放在水底,观察物体是沉还是浮。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有个约定,我们采取第二种方法来观察。

  2、选择不会影响观察结果的物体。

  师:我们在观察一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最好是选择不会影响我们观察结果的物体。

  三、小组合作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出示: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块、胡萝卜、蜡烛、螺丝帽、木块等。

  四、探究物体沉或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

  1、讨论设计实验

  师: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轻重,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呢?各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想法。现在开始。

  2、小组交流

  3、验证

  4、观看录象,得出结论:

  (1)重量相同,物体越大就上浮,物体越小就下沉。

  (2)大小一样,物体越重就下沉,物体越轻就上浮。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师:我们今天研究了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沉和浮?举个例子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浮沉。

  轻重?重量相同:大小。

  大小?大小相同:重轻。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知识与能力:

  了解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关系:大小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重量相同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方法,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分析研究结果,“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大小、轻重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水槽、木块、石头、玻璃片、天平、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物体、小刀等。

  学生:第一组材料:木块、土豆、泡沫塑料、蜡烛、橡皮泥、曲别针、石头、抹布等。

  第二组材料: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沉浮

  1.观察现象;将木块,石头,玻璃片放入水中,会是什么现象?

  2.提出问题;看到这些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3.揭示课题今天我门就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收集事实推测探究

  1.(出示更多的物体)师:大家先猜测一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再把它放入水中观察.把推测正确的放成一堆,把推测错误的放成一堆.

  2.学生分组活动,填写实验报告单.

  3汇报小组是怎么操作的,有没有猜测错误的?你们是根据什么猜测的?

  4.师:还有什么疑问吗?(或者是讨论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

  三、观察事实,实验证明

  1.师:物体的沉浮到底与什么有关呢?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利用上一组材料来进行再次研究,你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大小有关系,就请将物体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看看沉浮有没有规律,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你们小组认为物体的沉浮与轻重有关系,就请将物体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观察沉浮有没有规律,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2.学生分组活动。

  3.汇报(引导学生根据事实说话):你们小组研究的是哪一个问题?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师:刚才我们用大小不同、轻重也不同的物体看不出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假如我们用轻重相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看它的大小对物体的沉浮有没有影响时,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5.教师演示轻重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情况。

  ①教师演示称物体的轻重,然后将物体从大到小排列,最后点名让学生猜测物体的沉浮情况。

  ②师操作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③讨论:物体的沉浮和大小有关吗?(改:什么情况下有关系?)

  ④:轻重相同时,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板书)

  6.师: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样进行研究呢?

  7.教师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材料,学生以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8.汇报:大小相同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板书)

  9.投影片出示4个问题

  讨论:

  ①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②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③我们用轻重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对沉浮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④我们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的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四、全课,拓展延伸

  1.你感觉这节课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如何?有什么收获?

  2.关于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想研究些什么呢?

  (学生可能谈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不能改变?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呢?)

  3.以小组实验材料。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3

  执教: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美向阳

  时间:20xx年4月6日星期四下午第二节

  内容:三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课前谈话:

  中午我到你们教室里面,很多同学很热情,有学生问我贵姓。板书:姜,杭州。看到这三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出题考考大家。一个啤酒瓶的盖和一个塑料球,请你比较一下,哪个重?哪个轻?

  塑料球重,铁盖轻。

  那我问:塑料和铁比较,哪个重?

  铁。

  哎,那怎么??

  塑料球大,铁小,就塑料球重。

  那同样大小的塑料和铁哪个重?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哪个重?

  那谁来猜猜看,今天我们学什么?

  黑板上写着。

  140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你们会观察吗?

  会。

  怎么观察?

  一生上台演示。

  他是怎么观察的?

  生:他是将物体扔下去观察的。

  你认为他这种观察好吗?

  生:不好。

  为什么?

  扔下去可能会将水溅出来,可能打破了玻璃容器。

  1407啤酒瓶盖到底是沉还中浮?

  教师演示:沉,浮。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观察?

  生:竖的让它下去。

  今天我们观察的是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所以我们将物体放下去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水浸到水里。

  演示:啤酒瓶盖在水中是沉的。

  刚才还有一个塑料块,那怎么来观察?

  完全浸到水里,看看它是沉的还是浮的?

  浮的。

  像铁盖那样,碰到容器的底部的叫“沉”;像塑料块这样,不接触容器底部的叫“浮”。

  1411如果不给你们提供水,你能观察判断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用2分钟时间来观察判断。)

  学生:能。

  为了让大家节省记录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用“↓”表示沉,用“↑”表示浮。

  小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请大家抓紧时间。

  你们都整理好了,请大家把材料整理一下。

  我刚才到各个小组收集一些判断比较快的同学,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

  你刚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生1:根据重量。重的沉下去,轻的浮起来。

  生2:我用手去感觉。

  大多数同学都是用轻重来判断的。只有一种判断大家是一致的,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那到底它们在水中到底是沉的还是浮的,看来还是要将它们放入水中,然后分成两堆。(实物投影:把这些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观察,然后把它们按沉浮分为两堆。)

  1419请你们将地下的水拿上来。

  请你们将物体按沉的和浮的分成两堆,然后将水放到到地下。

  1422建议卡A:观察:沉的物体和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浮的物体有什么特点?比较:沉的物体与浮的物体的大小、轻重?思考:怎样的物体沉?怎样的物体浮?

  1425怎样的物体是沉的?怎样的物体是浮的?

  生:比较大的,比较重的都是浮的;比较小的,比较轻的都是沉的。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没有。

  现在有很多同学又举起手来了?

  生1:弹珠也是沉的。

  生2:那如何石头很大很大的也要浮起来了。

  生3:那铁的……

  有人提出疑问了?

  生1:如果木块是很小很小的,它也会浮起来的`。

  如果一块很大很大的铁,放在水里也是沉的。

  师:跟轻重有没有关系?

  现在我们又有新的说法了??

  物体的大小跟它的沉浮是没有关系的?物体的轻重跟它的沉浮也是没有关系的?可不能都是有关系的?

  1430比如说,我们撇开物体的轻重,那到底是大的物体沉呢?还是小的物体沉?

  生:做实验。

  师:做实验是一种好方法。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入出示: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431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1433同学们,我们先静下来。

  木块是大的,石头是小的,回形针是小的,

  如果我们将回形针做成木块一样大小?那他的沉浮还是一样吗?或者说我们从木块上取下一块跟回形针一样大小的,那它的沉浮还会一样吗?

  一样,不一样争论不休。

  如果老师再为你们提供一套材料,那你们认为会有什么变化吗?

  我这儿正好准备了一套材料,它们的大小都是一样,就是轻重不一样,大家先比较一下,然后再来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先请大家把桌子上的材料整理好。

  把水拿上来。

  1437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1440我们用怎样的物体来继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你们刚才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重的是沉的,轻的是浮的)

  根据刚才你们的观察,你有什么想法?

  生:像刚才那样几块一样大的物体在一起,我想看轻重和大小是可以看出他们沉浮的。重一些的物体容易沉,轻一点的物体容易浮。

  生2:一些物体在大小一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轻重和沉浮是有关系的。重的是沉,轻的是浮。

  师:根据刚才的材料,我们通过观察以后发现是不是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是在什么情况下?

  生: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球,看上去他们大小是一样,轻重一样不一样呢?

  生:不一样

  师:通过掂说明他们的轻重不一样。我把这些球放入水中,会是什么样呢?

  生:两沉两浮。

  教师演示,两个沉下去了。

  剩下的两个球会怎么样呢?哪个会浮起来一点,哪个会沉下去一点?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下节课再见。

  板书:

  物体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

  ↓ ↑

  重 轻

  小 大

  轻 重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略。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5

  教材解读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沉和浮》单元的第一课。在水中,木头是浮的,石头是沉的;泡沫塑料是浮的,铁块是沉的……沉和浮是学生们都曾亲眼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所以,学生对于“沉和浮”有感性认识,但同时,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在水中,木头是浮的,木头做的船也是浮;在水中,钢铁是沉的,但钢铁做的船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沉浮与什么有关系呢?……在这里主要涉及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内容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中具体展开观察研究活动。

  学生们观察研究物体沉浮的活动,从小纸片、小铁盖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开始。因判别小纸片、小铁盖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出现矛盾,引出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问题。这里,需要选择一种沉浮结果不容易产生分歧的观察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来观察各种物体的沉浮状况,这是后续研究活动的基础。

  物体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他们会试着做出一些解释或推测: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这里,学生头脑中的轻重、大小概念,是生活中的模糊概念,所以他们这种推测与实际的观察结果肯定会发生矛盾。当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时,恰恰是我们教学的最佳时机。

  设计理念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通过材料的选取和组合以及交给学生时的次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为了使材料的结构更清楚,让孩子们更容易看出其结构,学具的发放有时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在研究“沉浮和大小、轻重”的关系时,因为每组材料之间都有极强的先后逻辑顺序,因此材料就必须分阶段发放。从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随着探究活动不断深入,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思维活动主动地发展和有效地推进,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物体的沉浮现象和发现物体沉浮与各因素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推测——发现——否定——再推测——再发现——再否定——再推测”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鼓励学生能从实验现象和已有的经验的冲突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大胆猜测,以及想办法验证猜测,得出结论。

  重点难点:探求导致物体沉或浮的几个因素。

  材料准备:铁盖、水槽、泡沫塑料、胡萝卜、橡皮、回形针、牙签、蜡烛头、石头、橡皮塞、同样大小但不同重量的球、同样重量但不同大小的圆柱体。

  教学过程

  一、引题

  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现象:在水中,木头是浮的,木头做的船也是浮;在水中,钢铁是沉的,但钢铁做的船却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这些现象有没有引起过你的思考呢?

  你想到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研究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考虑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因此科学探究的内容要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中选取,以便于他们以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为基础进行探究活动。因而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贴近生活,并指向学习内容。]

  二、初步感知沉浮

  1、出示铁盖

  把铁盖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学生猜测)

  2、教师演示两种方法,观察是沉还是浮

  ①把铁盖放在水面。(浮)

  ②把铁盖放入水底。(沉)

  为什么同一个铁盖放在水中会出现沉和浮两种情况?

  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出现不同的现象。

  3、选择方法

  你认为研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用哪种方法比较好?

  (用铁盖引出不同的方法可以出现不同的现象。学生猜测铁盖在水中是沉的,教师先演示是浮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演示是沉的,让学生引起思考: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现象,与原先的判断铁盖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出现了矛盾,引出观察物体沉浮的两种方法,同时,需要选择一种不容易产生分歧的观察,从而为本课的后续活动作好铺垫。)

  三、探究活动一(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1、认识各种材料并猜测沉浮

  请你猜测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猜测把物体分为三类:

  ①可能沉的 ②可能浮的 ③推测结果有争议的

  2、验证

  学生实验

  你的推测结果正确吗?

  3、交流

  你是根据什么来推测这些物体是沉还是浮的?

  4、猜测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有关?

  (观察泡沫塑料、胡萝卜等物体,学生开始猜测,这些材料有的会沉,有的会浮。通过实验发现有些物体猜测错误,让学生模模糊糊意识到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大小和轻重有关,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埋下伏笔。)

  四、探究活动二(探究物体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1、根据前面学生的猜测把物体沉浮可能的因素分为两类:

  ①可能与大小有关 ②可能与轻重有关

  2、比较:泡沫塑料与回形针

  你们认为物体沉浮可能与大小有关,大的物体容易沉,小的物体容易浮,那为什么泡沫塑料大,反而浮,回形针小反而沉?这是为什么?

  你觉得它们之间可以比较吗?为什么?

  3、讨论:你认为怎么样的物体才可以比较?

  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材料来研究物体是沉还是浮?

  4、交流选择材料。

  (通过两组对比实验,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沉浮好像与大小和轻重没有关系,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冲突,从而产生了矛盾和疑问。在进一步的讨论中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矛盾开始步步深入,继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去进一步发现,因此自然而然引出了关于可比性和选择材料的讨论,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

  5、研究物体的沉浮是否与轻重有关

  出示一组材料: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4个球(这里有四个大小相同的球)。

  比较轻重:用天平称一下4个球,比较轻重。

  猜测:把它们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验证:学生分组实验,把4个球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当物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越重的越容易沉,越轻的越容易浮。

  6、研究物体沉浮是否与大小有关

  出示一组材料:同样重量但不同大小的圆柱体。

  推测:哪个会沉,哪个会浮?

  验证:分组实验。

  交流:你从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当物体的轻重相同时,越大的容易浮,越小的容易沉。

  [后续材料的分发,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学生的思维活动由矛盾开始步步推进,通过利用两组材料的实验,到最后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大小和轻重是有关的,形成非常清晰地关于“沉浮和大小的关系”、“沉浮和轻重的关系”的概念。]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的沉与浮09-30

沉与浮教案01-04

《沉与浮》教案02-22

《浮与沉》教案01-27

科学沉与浮教案12-19

沉与浮大班教案03-17

关于沉与浮的教案01-08

小班沉与浮教案11-25

大班教案沉与浮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