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伤仲永》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伤仲永》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伤仲永》教学计划1
【学习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本文叙事简练、见解精到的特点。
2.理解本文按事情的发展分阶段、有详有略地叙述的写法。
3.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汲取教训,认识后天学习对于成材的重要性。
【文学知识】
1.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王安石曾经被列宁赞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正音正字】
扳bān 谒yè 称chèn 泯mǐn
【积累词语】
1.参看课文注释。
2.重点掌握:焉、书、与、稍稍、或、然、谒。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原文: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翻译:方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居借来(这些东西)给他。
原文: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翻译:(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署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原文: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立刻完成,诗的文采、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原文: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翻译:同乡人认为他奇特,渐渐用待客的`礼节款待他父亲;有人用钱物求他写诗。
原文: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他父亲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不让他学习。
原文:□□余闻之也久。
翻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原文: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原文: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翻译:又过七年,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说:“(他的特长)消失得像个普通人了!”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课文写方仲永从“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故事。“伤”是全篇的文眼,有多层意蕴:
㈠为天资聪明的仲永最终“泯然众人”而惋惜。
㈡感慨仲永虽有天赋,却放弃了后天的学习。
㈢批评环境不利于仲永的成长。文中对“其父”和“邑人”的叙写,含有对人才环境的批评。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方仲永“奇”在何处?(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从本文看,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童年时期:才思敏捷,五岁“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少年时期:才思衰退,“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青年时期:表现平庸,“泯然众人矣”。
3.几个阶段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写仲永年幼时天资聪慧,是“闻”;写仲永少年时期才思衰退,是“见”;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以“闻”的形式出现,“见”和“闻”有机结合,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详写第一阶段,突出方仲永年幼聪慧,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阶段,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
4.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什么?
方仲永沦落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学业。
5.方仲永“泯然众人矣”,告诉我们什么?
方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人都要勤奋学习,即使天资聪慧,也要重视后天学习。
【课外预习】
1.读几遍《周处》,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勤奋能塑造最好的自己,也能创造卓越的伟人。有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勤奋的硕果。
《伤仲永》教学计划2
这次中考语文复习,在第一轮复习,过教材即课本关时,再次接触《伤仲永》这一课,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七年级教学这篇文言文的情景,重拾旧事,与大家共勉。
学前先知:
《伤仲永》这篇文言文重在一个“伤”字。通读文章后,对于这一学习内容,学生容易掌握。而它的深层含义,学生就不容易掌握了。帮助学生这个问题,是学习本文的任务之一。“伤”字深层含义是伤什么呢?要让学生思考。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文章借仲永的结局而延伸到古今一切放弃学习的人,其目的是警醒。沈德潜在《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中评曰:“劝学之语,婉转切至。伤仲永,不独为仲永也。聪明弟子,宜悬为座右铭”学生通过学习此文,能感悟到此理即受之天与受于人对一个人学习成才作用,才是一大收获。
课堂镜头:
给仲永下评语
师:说说对仲永的评价。
生:仲永是个很聪明的神童。
生:仲永是个毫无成就的庸人。
生:仲永是个可怜的牺牲品。
师:仲永的故事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同学们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你们的评价没有综合性,问题没有整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仲永的老师,根据他的表现,给他下一段评语,怎么样?
师:下评语要结合仲永的实际情况,观点要明确,内容要有意义,语言要准确,要简要。可结合模仿之前班主任给大家写的评语,好!同学们拿出笔来,先把评语写在纸上,看谁写得最棒。
学生成果展示:
生:仲永,你五岁“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很聪明,是个神童。可是,你不该年纪轻轻就把学习抛在脑后啊!你最终成了“泯然众人”,原因就是你放弃了学习。人非生而知之,不学习就没有真正的知识。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端重要的。大概你知道“活到老,学到老”这句格言吧,请记住,人的聪明来自学习。
师:下得好!
生: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仲永,希望你牢记这条真理。虽然你落后了,别灰心,振作起来,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去,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
生:仲永,你从一个智力超群的神童变成了碌碌无为的庸人。你完全可以成功的,但你没有成功。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你没有正确的学习观。你对学习缺乏理想,缺乏热情,缺乏毅力。你虽然“指物作诗立就”,可你成天跟着你的父亲写诗卖钱,这是缺乏理想;你不坚持学习,热衷于“环谒于邑人”,这是缺乏毅力。成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没有理想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没有毅力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生:仲永,你的最大错误就是你把自己当成了天才。天才就是勤奋,就是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仲永,你才只有二十岁,只要你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就能成为真正的`天才。
师:同学们的评语下得很全面。有鼓励的,有批评的,有介绍方法的,有指明方向的。从仲永身上,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任何人,不论其智商多么高(受之天即天赋),只要不学习,就会像仲永那样变成庸人。
师:那么,王安石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不是单单为了伤仲永一个人呢?
生:不是。是伤像仲永那样只靠天赋而放弃学习的人。
师:对。仲永的悲剧在于他放弃了学习(受于人即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是谁造成了他的悲剧呢?
生:是他的父亲。
生:是他那个只知道赚钱,利欲熏心的父亲。
生:是他不懂教育的老爸剥夺了仲永受教育的权利,“不使学”,不让他学习。
师:仲永的父亲不懂教育的重要性,扼杀了人才。同学们想对仲永的父亲说点什么吗?那就把它写下来吧。课后作业。(板书:给仲永父亲的一封信)
教后反思:
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初中学习: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的确,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一种距离感。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教学这一现状?要让学生和文章对话,明确学习目的。众所周知,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多少年来,文言文的阅读教学的效率一直不高。究其原因,是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教师逐字逐句讲解的极端,一个是学生用主要精力做习题的极端。教师大都喜欢上文言文,因为上文言文可以大讲特讲。一处不讲,学生便一处不懂,教师岂能放心?不可否认,有些教师讲字、词句,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这种口传耳授,学生只有听的份。那些零碎的知识只能使学生了解文章里的一点一滴,却不能使学生感知文章里的潮起潮落,更不能使学生心动神摇。学生喜欢做习题,是为求得分数,不是为求得“营养”。所以,他们全不管文章的筋肉血脉。上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主要是受了考试的负面影响,即圈划1234。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即使是懵懂地蒙对了,得了分,也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只取文章“骨骼”,抛弃文章“血肉”的做法,只能使语文变成面目可憎的骷髅。再而就是加强诵读。诵读其实是古人早就指出来的一条正确道路。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里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都需要反复诵读,牢记在心的。只要学生反复诵读了,他们总会对文章的某一方面有感受的。但是,诵读之后,还需要进行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与主人公对话,就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那些对话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最直接,最真实,最动人,也最有价值。
在教学王安石的《伤仲永》时,学生在初步把握文章整体内容后,我让学生给仲永下评语,就是想让学生和仲永即文章主人公进行对话。由于学生的浅易阅读角色发生了质的转换,他们成了评价老师,读书就格外小心了。也许他们对某一个字的意思或者用法还没搞明白,但那并不妨碍他们和仲永的对话。他们和仲永的对话过程,不就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过程吗?不就是他们吸取营养,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吗?这不比单纯记住一字一词有意义得多吗?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或许我们老师改变一下教学观念,在为学生营造和乐、愉悦的学习氛围的同时;多注重课前学习目标的设计,语文那就多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道理。
【《伤仲永》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计划04-21
美术教学计划(精选10篇)07-03
2022秋季教学计划(精选13篇)09-09
中学教学计划(通用5篇)04-09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7篇)08-19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精选9篇)04-07
初中体育教学计划(精选12篇)04-12
关于初中英语的教学计划04-08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通用12篇)10-12
初中上学期音乐教学计划(精选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