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班队活动。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
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学生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的实践性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性、关注过程和具有生成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亲身经历及积极实践,体现参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过程中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三、教学措施
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搜索整理资料。
四、教学进度表
第1-4周身边的名俗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春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认识,了解春天的变化特征,启发学生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了解传统文化的美好。通过小组合作查阅、春游、探究交流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和学习交流能力。
第5-9周生活中的科技
活动目标:通过课外走访,上网调查,收集资料,了解生活当中处处是科学,处处都是窍门!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查阅、实际操作等活动,逐步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验证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第10-14周植物与环境
活动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后调查搜集资料,认识、了解绿色食品标志,也通过到超市辨别、调查绿色食品,从而学会如何选购绿色食品,做一个理性的、聪明的消费者。同时,发动学生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有关绿色食品的知识,告诉他们怎样正确选购绿色食品,让自己和家人、朋友吃得科学,吃出健康。
第15-20周网络与人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通过这次活动就让学生走进网络,了解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并自主发现、寻找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世界。活动注意点:
1.注意文明礼貌与交通安全。
2.注意制作工具的安全。
3.注意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
4.调查及采访相关文字必须保证真实有效。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和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六、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课五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力的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2
教材分析
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是以《劳动与技术》为主,适当选用一些其他教材。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书包的缝线落脱了、裤子不小心划破了……所以学习常见的手工缝针法,另外学一学刺秀、秀一秀美丽的大自然的风光、形象逼真的飞禽走兽、活灵活现的'花鸟鱼虫……
从“手缝”“刺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中感受乐趣、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力、秀出童年的梦想。
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三个班,正是想象力丰富,爱动、爱闯、爱思考;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但对于:“手缝”刺绣的基本方法还不了解,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准备材料、认真学好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会穿针打结,缝纽扣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缝沙包的方法,使之更精美、精致。
3、 学会缝椅垫。
4、 学会十字秀常用的几种针法。
5、 能结合基本的刺绣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具体措施
1、 教师要带头准备,先学后教。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争取家长的支持,给学生活动费用。
4、 结合实践解决问题。
时间安排
第一至第五周 学手缝针法 缝纽扣、沙包。
第六至第十周 学十字针法
第十一至十七周 学刺绣(秀鞋垫、花)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领导和教研室的指导下,围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关于 综合实践 的综述,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亲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研究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4年级450字新学期计划。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3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及陶冶学生的亲情意识。
3、形成从自己周边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
5、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领导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6、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自理的方法和研究、实验实证的方法。
7、充分听取学生方面有效可行的建议,灵活机动的开展活动。
8、能根据时间、环境等的变化来开展响应的活动。
四、实际现状
通过开学来与各班级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好动,而且较喜爱手工制作类,喜欢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工作计划《4年级450字新学期计划》。
五、具体措施
活动一:废品收集与利用十月份:
(一调查 计划
1、学生根据各自兴趣、习惯自由组合成小组。评选最能干的小组长。
2、组内进行市场调查。
3、观察组长的能力,以便以后的活动开展。
4、组内制订计划,了解废品回收与利用的知识。拜师学艺 老师、
家长、社区老人等。书报、网上等找资料(要求计划有粗、细。可以组内设想。
(二动手做一做
老师根据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小学四年级新学期计划小学四年级新学期计划。
每周组内小结。
进行阶段性评比。
对价值性的问题要有原始资料存档。
十一月份:
(一1中途评价
老师注意对活动方向作适当引导,对一些创举性的给以特别关注。
2制作与整理。
加工整理成型。
(二特色活动:布置实践活动成果展。
动手做做 比比。
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谈一谈自己有什么设想。
活动二:安全伴我行
20xx年12月20xx年1月份:
1.搜集整理交通事故的案例、为保证学生交通安全所施行的有关措施。
2.信息反馈,交流讨论。
3.了解大人们对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4.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交通现状。
5.有关交通法规的学习和认识,和有关交通警示语等。
6.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7.做好手抄报。
8.多种形式展现活动成果。
二: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构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4
一、 指导思想:
以同学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访问、探索、调查、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同学独立考虑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置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同学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同学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置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同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同学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和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要求:
1、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布置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活动的方式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同学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同学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示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本学期学校将在十二月上旬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并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效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
五、研究内容:
(一)、活动主题:甘甜的自来水
(二)、活动主题:平安自护我能行
通过以上活动拟达到:
1、引导同学学会与老师、同学一起生活、热爱集体。
2、具有主动探索身边环境的兴趣,并努力的想出方法去研究。(通过活动使他们获得生活的知识以和得到他人理解、友谊的技能)
3、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同学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老实待人、对待自身的错误、失败、挫折的方法、战略,学会自身的事情自身做,独立、自理的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5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本学期,我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 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1、课程落实。每位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要积极利用“香榧之乡”、稽东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等资源,打造“山娃子”品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2、各校应稳步实践,形成模式。教师依据主题,放手让学生实践,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初步形成:“确定主题,搜集信息,汇报整理,定向研究,制定计划,社会实践,资源共享,交流展示,拓展延伸”的活动模式。
3、积极开发校本资源《山娃子摄影》,镇中心小学有专业的摄影老师,成立以杨副校长为主的`专业摄影老师队伍。使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并形成本校特色。
附:主要工作设想(镇各小学可根据当地资源开展活动)
(一)、山娃子学摄影
绍兴县稽东镇中心小学位于稽东镇竹田头村,学校沿着“素质教育为基础,艺术教育创特色”的办学路子。其中以“山娃子摄影艺术教育”为主的学校特色教育工作更是名声远扬。学校先后被命名为 “绍兴县山娃子摄影艺术学校”,“绍兴县素质教育特色基地”,“浙江省少儿摄影研究基地”,“理光摄影学校”。稽东镇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浙江少儿摄影之乡”。
学校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山娃子摄影》,成立以副校长为主的专业摄影老师队伍。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并形成特色。
(二)、山娃子看绿色稽东
稽东镇多高山峻岭,常年云雾缭绕,山水风光异常秀丽,为“浙江省香榧之乡”、名茶之乡,现已开辟多处旅游景点。
通过秋游活动,组织开展了山娃子看“越峰千年香榧园区”、“月华山风景区”、“许行山有机茶现代园区”、“十里鹅湖”、“山野石国——雪窦岭”、横路岗盘山公路、“生态稽东一日游”等活动,感受家乡的秀丽风光。
活动后,学生把自己在游绿色稽东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用照片、文章为各处景点制作宣传资料,在计算机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网页,在网上进行宣传展示,为家乡的旅游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山娃子访生态农庄
稽东小学现有“山娃子农庄”—天鹅养殖基地、“山妹子农庄”—吊瓜种植基地、“山娃子香榧园”—香榧栽培基地等劳动实践基地。
这些基地为推进稽东绿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总体目标:
(一)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有自己的发现。
(二)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三)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热爱劳动的生活态度。
三、活动理念:
通过开展系统的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研究技能,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研究,有所发现、了解学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常识,服务社会。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四、实施策略:
(包括课时安排、模式等,如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策略、自主和指导相结合的策略、打通课时策略等;模式如:确定主题→问题呈现→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活动评价→活动延伸)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每周一课时,一般单周为劳动与技术教育,双周为研究性学习。实施方式为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方式。研究性学习一般通过:确定主题→问题呈现→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展示→活动评价→活动延伸)的模式进行。劳动技术主要依靠校本教材进行实施。
五、课程的评价:
1、评价的内容
如: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对学生是否认真参加小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等方面进行的评价;活动过程中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对学生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小组的学习做出积极的贡献等进行的评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客观的评价。
2、评价的方式(如:作品展示与评比、研究报告等。)
评价方式劳动技术教育一般采用作品展示与评比。研究性学习一般采用研究报告或倡议书、建议书的方式。
六、机构建设: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李杰
组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等)王燕秀分管领导:张永亮
综合实践教研组教研组长:王宝磊级部备课组长:王宝磊组员:(任课教师)王宝磊
七、教研组主要工作安排:
(根据学校实际,按月份以表格形式上报,如: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组织一次公开课、作品展示评比等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7
一、目标与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班共有学生266人。通过一个学期的接触了解,发现班级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平时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从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设情境列课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将根据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编写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所提供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并对生活进行思考,制定好活动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2、重感受促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3、学理论明目标
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四、具体活动安排
二月份:主题《心灵驿站》
1、情系母校
2、奇妙的网络世界
三月份:主题《亲近自然》
1、水果大观园
2、巧用太阳能
四月份:主题《健康快车》
1、暖暖的红丝带
2、请勿吸烟
五月份:主题《社会频道》
1、家乡风俗
2、走访民间艺人
六月份:制作天地
1、日晷
2、森林医生——啄木鸟
3、电动小快艇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8
一、总的要求:
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方向,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提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学校、区域课程特色。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实践中寻找新办法、获得新经验。
二、具体工作:
1. 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课程理解和实施能力。
⑴认真组织学习《江苏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试行)》,进一步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与认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⑵继续认真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属性、核心任务和特有方式;不断学习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经验,及时掌握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
⑶认真组织校本研修,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提升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各小学要在认真组织校级基本功比赛的基础上,积极选派教师参与区、市级相关比赛。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要强化实践反思和经验总结,积极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参与区、市的有关论文评比活动。
2. 强化管理,努力实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
⑴基于学校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和不断完善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策略。
⑵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方式。设立较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组长由教导处或教科室的中层领导担任,以强化管理、实施和研究的协调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按省《纲要》要求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以强化课程实施中的组织、研究与引领;建立打破学科壁垒、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落实指导任务。
⑶制定并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学校要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落实教师和课时,认真制订好本学期实施计划。同时,要求有关教师在充分进行学生需求评估和同伴交流协商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⑷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积极关注和使用省教研室开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长手册》及相应的教师指导用书。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逐步形成各年级比较稳定的课程资源库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
⑸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督查,定期检查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研究情况,确保课程开足课时、有效落实。
3.落实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⑴每学期3-6年级、7-8年级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除单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使用的教学时间不应少于24课时,不能把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成纯粹的课外学习活动,并注意确保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要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要有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⑵重视学生实践活动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活动设计与活动指导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团队合作、组织与规划、信息搜集与处理、动手操作、沟通表达、观察、反思与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⑶进一步优化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要根据实践活动各阶段的任务和重点,结合具体活动进程,适时上好选题指导课、方法指导课、过程反馈课、信息整理课、成果汇报课、总结评价课。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活动的意义,鼓励和帮助学生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将学生的活动引向深入,提高研究和实践的水平。
4.深化研究,努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⑴加强课题研究意识,扎实推进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的系列化、序列化、生活化研究”的实施,鼓励教师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积极申报课题开展研究,以科研方式推进日常工作。各学段继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型及教学结构”、“教师的指导规范与策略”、“学生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开展积极的行动研究,组织好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做好已有研究成果推广工作,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⑵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组织学校共同研究过程性评价和学分认定办法,逐步形成学生成长记录的新方式。加强对小学、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进一步在区域范围内完善学生的学业质量监测体系。
⑶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研究。各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研讨活动,各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对综合实践活动落实情况至少进行一次调研。各位指导教师每学期听综合实践活动随堂课至少一次。各中小学要确立具体的研究专题进行有效的研究,创造性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积累经验。
⑷充分利用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种优质资源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和专题研究活动。加强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绿色教育、少先队活动等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尝试拍摄综合实践活动“精品课”、“名师课堂”、“一师一课”等视频课例,丰富课程研究资源。
5.活化交流,努力促进区域课程实施的均衡化。
⑴ 继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页的建设,促进互动和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及时提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的新理论、新动态;丰富各种形式的资源,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学习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及时交流一线教师的经验和体会、问题与困惑。
⑵ 继续加强对不同类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骨干学校的建设,注重发挥学科基地和骨干学校的示范、辐射功能,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⑶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引导更多有热情、有潜力的学科教师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区、教研协作片活动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并切实加强在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方面的针对性指导,推动其在专业上有大的提升。
三、主要活动:
八、九月月 份内 容
1.认真组织校本培训,明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要求;制订本学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班级(年级)活动计划
2.中小学分别组织中心研究组活动,部署和商讨本学期工作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基本功比赛报名;赛前培训
十月1.综合实践活动省规划课题研讨活动
2.组织参加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展示活动(新北区)
3.组织区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并择优选送参加市、省级论文评比
十一月1.组织教师收看、参与江苏省“名师课堂”网络研讨直播活动
2.组织参加省初中、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比赛
3.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基本功比赛
十二月1.区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交流活动
2.分学段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讨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9
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较深的了解,有较强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学生的学基础差别较大,个别比较优秀,个别比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
2.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措施:
1.重感受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2.学理论明目标我们将继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0
一、学生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我们将始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新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使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内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内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
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爱我祖国,
爱我家乡,爱我社区"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活动课程,并恰当处理好新
生成的目标和新的主题。
五、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考察、调查、访问等认识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爱心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
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学生了解社会上的许多职业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认识家乡,通过对家乡地理、人文、风情、民俗、土特产、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调查,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六、教学方法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开辟空间,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动评价:
1、方案卡与评价表展示
2、举行一次现场展示会,评选"先进小组"
3、项目作业展示
4、手工制作资料收集展示
5、撰写总结论文反思心得并交流
八、教学进度安排
1—2周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与植物
2课时
3—4周保护我们的家园
2课时
5—6周城市的固体废弃物
7—8周空气与人的关系
2课时
9—11周生命与绿色同行
3课时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1
一、班级情况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较深的了解,有较强的自制力。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个别比较优秀,个别比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在原有的水平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继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本年级段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切的体验,产生积极的感情,激发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
2.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3.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措施:
1.重感受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则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这些评价与我们平时的'评价有很多不同,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提供一种反思的参照,从而获取新的动力。他山之玉可以攻玉,为了使评价真正发挥其交流作用,我们将加强小组间的评价交流,将不同的活动方案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2.学理论明目标我们将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论丛书,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更能达到预想目标,而趋于完善。
五、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2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
为了密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英语的联系的综合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思维能力和联系英语与生活进行创新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基础英语教育应有的发展方向。由于单词是英语教学之本,我设计了单词的练习与实践。
活动主题:我爱记单词。
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活动内容:学生已学单词与日常交际单词。
二、活动目标的设计
1、通过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积极态度和兴趣。
2、了解一些单词的各种属性,使学生具有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各种游戏形式,使学生掌握一些单词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活动内容的预设
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Jion In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所学其他课程,对活动内容进行灵活的整合,确保学生的一切难题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
四、活动实施过程
1、活动准备阶段。
①确定活动主题。师生共同确定活动主题,对主题进行分解,明确研究内容。
②分组。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列出分组原则和注意事项。
2、活动展开阶段
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教师必须清楚活动方案的`要素与指导方法。 游戏形式包括:单词蹲、单词扭扭扭、单词接龙、你比划我猜、我说你猜、单词大小声、口型猜词等。
②小组依据方案实施活动。依据活动的进展情况,教师及时进行有效指导。
3、成果展示阶段。
确定展示形式为游戏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成果展示。
4、活动总结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有效手段和保障,它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主题活动方案的设计中也必须要突现活动的评价。
1、通过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包括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评价人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同学。
2、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对活动的整个过程分阶段进行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3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为21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xx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等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始走进学校。
我校作为县首批课改实验基地,自九六年起,就把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了小学课程体系,确立了活动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校根据《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把实践活动课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规定每周有两节课作为“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时间,学生按各自的爱好选修一门活动课。学校根据学段不同规定了不同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活动课内容体系。活动教师根据每个年级学生情况确定活动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写出活动总结,学生写出数学日记。学期结束时教师写出阶段性活动课题论文,学校进行评选。学生写出学期性的活动收获。通过活动课程教改实验的研究,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本校的实践活动课缺乏专家指导,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途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操作模式。作为一门课程,不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还有很多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存在很多盲点。如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如何实施?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还有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了纯粹的数学课,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缺乏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群中的一个。
(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有利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的得到强化。
(三)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实践既是认识的动力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人类认识事物,尤其小学生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过程,这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2、脑生理依据。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大脑两半球具备一种合作关系,两半球虽然功能不同,处理的信息不同,但在完成心理活动时,又是协同统一共同作用的。因此,在小学阶段,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以及协同活动,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物质基础。
3、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知识,是儿童通过他的心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的,这种作用又是通过个体积极主动的活力而产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积累知识,为学习新知、掌握新技能提供理解和帮助。
4、学习方式依据。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体验学习,
二是发现学习,
三是接受学习。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是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而发现学习,学生必须通过对自然现象,文字材料等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并进行交流,检验和评价来完成,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是要加强体验学习、发现学习,还要改善接受学习,探求接受学习的新形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1、提炼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2、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传统课程教学资源单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资源单一的缺点。学校、社会、网络、教师、学生都可成为课程的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得以开发,如何为教学所用,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3、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操行摸式:作为一门课程,应该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
4、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在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如何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预期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初步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4、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批具有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具体思路是:
首先,课题组教师广泛学习国内外教师的成功经验,做好记录;其次,课题组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验证学习他人的方法,探索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课题之路;然后,课题组教师写出个人研究报告,进行课题答辩;最后,学校整合教师的成功经验,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是:
1、资料检索法。学习报纸、期刊中有关数学与生活、数学综合活动课题的有关理论、方法,上网检索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形成个人理论学习笔记,借助博客交流平台,进行讨论与探究。
2、实验法。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课题教学实践中,课题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大胆实验,对课题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如活动方案、学生活动资料、学生数学日记和教师的活动反思等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归类,要便于检索。
3、调查法。学生对开展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分析总结。教师也对开展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对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出现问题进行指导。
4、经验总结法。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研究要不断总结,每学期进行两次阶段性总结。对课题研究中的成功做法要继续发扬,对课题研究中的失败的做法要吸取教训。同时要认真整理数学综合实践课题的教学模式,使数学综合实践课题的研究形成完整的资料。学校也将组织课题成果汇报,以此为实验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研究平台。促进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整体向前推进。
四、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课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时间在20xx年2月—20xx年3月。主要是选择确定研究的课题,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学习国内外教育专家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搜集国内教学一线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案例,活跃实验教师的思维,讨论研究的内容,制定本组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申报课题阶段。时间在20xx年3月—20xx年5月。对课题进行申报、立项。
第三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时间在20xx年5月—20xx年10月。对课题进行实验实施。
20xx年5月—20xx年8月,各个年级汇总一本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20xx年9月—20xx年10月,我们将进入课题实验的第二轮研究,我们将在第一轮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我们的课题实践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活动总结阶段,时间在20xx年10月—20xx年12月。我们将总结课题教师的研究成果,写出学校的课题研究报告,准备课题结题的有关事宜。
五、预期成果
1、形成实验报告。
2、初步形成各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3、初步形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
六、成员分工
组长:王传华
组员:何婷英、韩明河、李晓红、马丽平、罗宁。
高青县实验小学数学组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4
一、具体工作
1、落实过程,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选题、策划——活动展开——交流展示——总结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际使用的教学时间不应少于24课时,并注意确保用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要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要有指导教师对每个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2)注意解决好活动各个实施阶段中一些关键的具体问题:选择和确定主题、制订活动计划阶段——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活动展开阶段——强调全体学生亲身经历、亲历亲为;汇报交流阶段——强调全员参与、充分交流;活动总结阶段——强调有效反思、合理评价。
(3)进一步优化活动中的教师指导,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根据实践活动各阶段的任务和重点,指导学生充分经历活动过程,提高研究和实践的水平。结合具体活动进程,适时上好选题指导课、方法指导课、过程反馈课、信息整理课、成果汇报课、总结评价课。
(4)重视学生实践活动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课程实施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获取和使用信息、沟通交流、计划与监控、方法选择、资料整理与处理、分析综合、评价反思、操作与实验等方面的能力。
2、强化管理,努力实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
(1) 制定和不断完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全面规划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策略。
(2)进一步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方式。
(3)认真落实课程的三级计划。学校认真制订好本学期实施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4)积极开发和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要正确指导学生用好《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材料,把它作为课题生成的源泉之一、活动过程的资源之一;指导教师用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把它作为案例学习的材料之一,学习如何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5)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计划、教师管理、课时管理、检查调研等过程管理方面的资料;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建好、管好“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并用好方案卡、行动卡、反思卡等。
(6)根据本校的'实际,制订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规章制度,如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课程评价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可单独制订,也可以在学校现有管理制度中增加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要求的内容。
3、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课程理解和实施能力。
(1)组织学校课程管理人员及全体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继续认真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如研究性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理论,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断学习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经验,及时把握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
(2)不定期举办各种层次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3)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确定年级负责人,制定年级活动计划。
3、各班制定班级课程实施计划。(各班任课老师)
4、认真组织课程培训活动,帮助全体任课教师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把握实施课程的基本过程和要求。
(培训内容:(1)专著《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创意与实施策略》、《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综合实践活动》;(2)本实施意见“具体工作”部分有关要求;(3)各地实施经验,可参考《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杂志,以及省教研室学科网站xx、区教研室学科网站xx、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xx等资源
5、各班开始实施第一个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6、组织教师参加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交流活动
四月份
1、各班继续按计划实施活动
2、组织教师收看、参与江苏省“名师课堂”网络研讨直播活动
3、校综合实践公开课活动。
五月份
1、交流主题活动进展情况
2、检查各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
3、组织区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评比,并择优选送参加市、省级论文评比
六月份
1、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
2、收集汇总本学期各班级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及成果资料。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5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随着学校班级的增多,科组团队老师也有所壮大,在保证整体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加入了5位新成员,不同学科背景的11位教师分别指导12个不同的班级。已经申报成功的省级和区级课题将在本学期进行开题,2个在研市级课题,1个区级小课题。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常态开展并向有效化道路迈进,潘国洪校长继续挂帅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并任教六年级及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尽管科组中多位老师实践经验较丰富,专业素养较强,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或者对本课程理解不深。新学期,我们继续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科组的特色和优势以及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扎实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和研究。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及《广州市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为指南,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致力于将本校地域文化资源以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融入综合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培训,特别是新加入教师的培训,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在专家以及科组老师的帮助下迅速提高。
2、各班根据科组计划制定好班级活动主题、计划,立足常态,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3、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以及立项课题的开题、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不断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效。
4、加强科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争取创建广州市优秀教研组以及迎接天河区巾帼文明岗的评估工作。
5、整理优秀科研成果,积极申报广州市教学成果奖,并力争获奖。
6、配合做好广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申报工作,并争取立项。
7、注重教学科研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开展各项教育科研活动,立足新课程标准,以研促教,争取写出有质量的论文,并在全国第九届年会上获奖。
四、专题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研究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培训与学习
本学期围绕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努力探讨校本培训的多种形式,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组织科组老师围绕学校征订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用书》进行深入的研读和交流,进一步理清课程的课型及实施的策略。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实践、探究、反思、积累,尽快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成长起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生力量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市区教研,并对培训及观摩活动内容及时向广大教师传达,实现“互动互强”培训目的。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平不断提升。
2、结对帮扶,共同提高
按照新旧配对,同年级互帮,同主题共享的原则,把科组教师组成一个个学习的共同体,充分发挥科组骨干老师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新加入的老师尽快进入角色并逐渐成长、成熟,资深老师的专业素养也在结对帮扶中得到稳步提高。
(二)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推进课程建设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特色教育。
1、加强博客组群等网络建设
本学期,我们将加强搭建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通新申报课题的组群博客,完善课题的.成果管理,合理利用好科组QQ群进行及时的信息发布和研讨交流,营造良好的科组网络教研研讨氛围。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资源素材及时进行汇集和上传共享,通过网络平台,为我校教师提供必要的理论材料,促进互动与交流,共享课程资源。使博客和QQ群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重要阵地。
2、全方位把握,多层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猎德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本学期,科组将加强研究活动领域的规划,从学校现有的资源及学生的实际出发,整体布局,多层次开放校本课程资源。以“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的邻居”、“我爱CBD现代建筑”三大活动领域为主导,细化各研究领域的活动范围,加强对各班级研究过程的进展情况及相应的指导,确保主题的顺利开展及主题的深入研究。同时,考虑到起始年级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能力、兴趣与爱好等,可以弹性选择活动主题,除了学校开发的三大领域主题外,还可以根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领域选择活动的主题。
(三)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建立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1、学生学业评价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 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教师评价
探讨教师评价的途径和方法,逐步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袋”,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四)围绕课题研究,加强科组建设
“教而不研则浅。”本学期,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导向,落实每周的科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科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做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以及立项课题的开题、小课题的结题工作,不断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效。加强科组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争取创建广州市优秀教研组以及迎接天河区巾帼文明岗的评估工作。整理和优化已经结题的“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开发猎德社区文化资源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积极申报广州市教学成果奖。
继续探索和完善“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教研模式,围绕“研究”专题,推荐骨干教师上公开课,要求老师们带着问题开课、听评课,通过研讨交流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方法指导水平。同时计划每月选择老师们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科组的网络的主题研究,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
附各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科组工作计划。
2.组织参加“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第九届研讨会”的论文、案例评奖活动。
3、配合申报广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工作。
4、组织参加区教研活动。
十月份:
申报广州市教学成果奖。
做好省级和区级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
做好“天河区巾帼文明岗”评估资料的检查工作。
参加市、区综合实践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
2、在研课题正常开展教学研究。
3、邀请专家到校进行培训讲座。
4、参加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在研课题正常开展教学研究。
2、检查和反馈各班主题研究进展情况。
3、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教科研培训讲座。
4、参加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
一月份:
1、各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2、回顾总结本学期教研活动情况;
3、各类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4、课题研究成果奖励情况统计并公示。
5、学期工作总结及布置假期案例以及教学简案的撰写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07-22
小学综合实践计划14篇07-23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04-0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精选15篇02-11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05-06
学校综合实践计划08-31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09-08
小学综合实践总结11-19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