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的赏析2篇
《画》的赏析1
木简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在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木简”汉书文字后,又在查科尔帖发现西汉“木板墨画”一枚,长17厘米,阔3厘米。一面画《佩剑武士图》;一面画《拱手官吏图》。 墨线钩描,简洁流畅,与居延金关发现的《人马图》风格相同。 1979年江苏邗江胡场西汉墓出土“木板彩画”二枚,一枚长47厘米,阔28厘米,《武士对谈图》;一枚长47厘米,阔44匣米,画《墓主人生活图》。人物肖像,形神兼备,色彩明快,笔法洗炼,“彩画”与“墨画”俱有简洁流畅的特点。西汉木简画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美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印证。
竹木简帛书的鉴定与辨伪
纸张问世以前,书写文字的材料除去甲骨、青铜器(以及一些货币上的文字)、石刻、陶瓦器等以外,主要的便是竹木简与帛书。
竹木简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在甲骨文、金文盛行的商周时代就应该有了。之所以说应该,是因为根据《尚书》所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并看到甲骨文中“册”字明显是以绳索编串起来的简册的缘故,商周两代的史官职掌记事及管理典册,故名曰“作册”。只是在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当时的简册遗物。目前所发现的简,主要是战国至东汉末年(公元前五世纪末至公元二世纪)的遗物,自东汉以后,由于纸的逐步推广,简被取代,直至魏晋才基本绝迹,前后盛行达千余年。
战国时代的简,已出土的有湖南长沙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河南信阳长台关,湖北江陵望山、藤店、天星观及随县擂鼓墩等地的竹简。秦简有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的10种,包括《秦律十八种》、《语书》、《日书》等,内容很丰富。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一秦墓中又发现了共计460支秦代竹简,时代较睡虎地稍早。汉代的简,较著名的有长沙马王堆1号、3号两墓出土的医术内容的竹木简。另有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西汉墓出土的.4942支竹简,内容多为兵书,其中有久已亡佚的《孙膑兵法》;武威磨咀子、旱滩坡等东汉墓葬中发现竹木简六百余支。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甘肃破城子旧居延汉简出土遗址一带,又新发现简牍19000多支,系解放后出土简牍最多的地区。晋简发现很少,在吐鲁番TAM53号墓及南昌东湖区永外街M1号晋墓中有零星几支。
竹木简的发现较早,自汉武帝末年已有,这是从古文献记载中得知的。据《汉书?艺文志》等书记载,武帝末年,鲁共王破孔宅,得古文竹简一批,这种文字当时人已不识。后经孔安国鉴定,知其中内容有《尚书》、《礼记》等数十种经典。但其中的《尚书》不久又亡佚了。至东晋,有个叫梅陨的把它献了出来,据称还附有孔安国作的传。但经过后人考证,认为此书的古文部分(即按竹简所作的释文)和孔传均系伪造,现已成定论,这是目前所知最大的伪造竹简事件。到了近代,外国人如瑞典的斯文赫定(Sven Hedin)、英籍人斯坦因(Aurel Stein)、俄国的柯斯洛夫、日本的桔瑞超和大谷光瑞等先后到我国西北边陲掘取文物,获得大量简牍资料并据以研究、发表。1926年,北平中国学术协会与斯文赫定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赴蒙、甘、宁、新疆等地考察,于数年内得到大批简牍。这些发掘调查活动目的明确,方法科学,故而从总的情况讲,简牍方面尚未有伪作发现。
再谈帛书。帛书又称绍书,是古代用墨书写在丝帛上的典籍资料,若在丝帛上作画9则称帛画。帛书起源可上溯至春秋时期,下限是南北朝,从那以后即被纸全面取代。从实物上看,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件帛书,是1942(一说1934)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的战国楚帛书。这件国宝系盗掘出土,出土不久即落入曾在长沙雅礼中学任教的美国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一译柯强)之手,后带至美国,又几度易手,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摹本。该帛书所出之墓葬于1973年得以发掘,证实确系楚墓,并又出土了两幅迄今所见最早的帛画。1973年年底,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经拼缀复原,计有28件)帛书,内容大部分是汉以后失传已久的佚书,如《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帛书除少数几件因研究之需而有摹本外,一般均为由科学发掘获得的真品,在鉴定方面无大问题,似亦谈不上专门去做辨伪一类的工作。
《画》的赏析2
一、 教材
1、 教材简析
《冷色调的画》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12 课,课型为绘画。这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欣赏冷色调的风景与画。感悟冷色调和体验其色彩表现力,并运用冷色调小组协作完成一幅风景画。
2、 教学目标
(1) 感受大自然美丽风光,培养色彩美感意识 (2) 初步运用色彩知识绘制冷色调的画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集体创新精神
3、 教学重点
(1) 感悟冷色调处理画面的丰富表现力 (2) 理解并运用冷色调绘制风景画
4、 教学难点
理解冷色调并运用其色彩知识来处理画面
5、 教学准备
(1) 自制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风光和冷色调的画 (2) 蓝、绿、蓝紫色纸三张(40ⅹ30),黄色纸一张,学生版画、油画棒等作品若干。 (3) 集体作业纸每组一张 (4) 剪刀、双面胶等
6、 课时按排
二、 教法学法
1、 直观感悟 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风景、音乐、作品欣赏),以及师生的集体剪贴创作,学生范作、小组作品展示等,创设良好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学生的文化内涵,促进了知识的感悟和内化。
2、 自主尝试 通过设计“涂色剪贴风景画”游戏这一师生互动环节,调动学生装学习班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初步体验冷色调及其表现力,以及体会绘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 集体协作通过小组协作设计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交流。
4、 展览互评 通过展览肯定学生的成绩,加深师生的情感交流,并让学生充分以表自己的见解,重视他们的互评与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 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手段 一、 组织教学检查常规
二、 新授
1、 欣赏导入
(1) 欣赏大自然的风景,通过感受初步体会色彩的内涵。(2) 问题:刚才画面主要展示了大自然的哪些颜色?上一课我们把这些颜色称为什么?(3)讨论板书:冷色(4) 板贴蓝、绿、蓝紫纸片,学生尝试调配涂抹与老师不同的色彩
2、 游戏练习
(1) 把涂抹的色块剪成树形、叶形、长条、任意不规则形等。板贴在彩纸上(2)板书:调(3) 小结表扬(4) 剪一个黄色的月亮,添加到画面,是否是冷色调
3、 知识理解
(1) 展示学生作品,初步理解冷色与冷色调的区别,板书:的画(2) 阅读自学(3)加助理解:以蓝绿色为主画的风景是冷色调的风景。夜色、海景、草地、森林……常常画成冷色调,静谧而幽深。色调: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以面积来理解,拓展理解暖色调)
4、欣赏感悟欣赏冷色调的画
三、 练习
1、 练习要求(1) 出示作业要求:A、 画一幅冷色调的画。B、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C、 二十分钟内完成的小组可参加作品展览,将画贴在黑板上。D、播放画面与音乐2、 小组作业学生装分组作业,师巡视指导
四、 展评
1、 作业板贴
2、 学生互评(1) 你觉得哪些作品比较好?(2) 通过这一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小结表扬多媒体展示自然风光,播放音乐直观操作,复习冷色,基本调色方法集体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初步理解冷色调的画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并板贴进一步理解冷色调多媒体展示,文字底衬冷色调的风景,加深理解多媒体展示冷色调的画并配乐插入小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展示作业要求插入静止画面及音乐,在学生开始作业后,再展示冷色调的画学生作品展览,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五、 课件设计
为了实现本课教学最优化,课前网上搜集大量冷色调的风景,准备MP3音乐,设计GIF小动画,多种样式的冷色调风景画的优秀范作及相关学生范图、文字资料,集成制作多媒介体课件。课件主要包括以下按钮:风景、知识、欣赏、练习、退出。
【《画》的赏析】相关文章:
《画》的赏析05-26
画原文及赏析03-03
画原文及赏析07-17
《画》的赏析【热门】05-28
画鸡原文及赏析07-23
《画鸡》原文及赏析08-25
画松原文及赏析08-26
画菊原文及赏析09-24
《画》的赏析10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