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3、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4、多渠道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计数单位十万和亿。
教学难点:
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个小组的学生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为了使同学们读到更多的书,这两年我们学校增进了很多的图书。在一些中学和大学校园里还建有规模更大的图书馆,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
生:想。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 (指一名学生)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有话想说。
生:书真多啊。
师:老师还带来一组咱们班同学从网上查找的资料,谁来读给大家听?(课件展示课本上所提供的一段资料)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指一名学生试读,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
师:大家遇到困难了,生活中像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感知十万的数。
(1)师:同学们说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的书有很多,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 学生自由说。 用课件出示:1小盒订书钉有1000个。 师:我们一起数数看一大盒装了几小盒呢?(课件动态演示,学生数) 引导学生继续往下想:两大盒有多少个订书钉?3大盒呢?5大盒、8大盒、9大盒、10大盒呢?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 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订书钉叠在一起的情景。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2)师课件出示人民大会堂图片。
师:我国雄伟的的人民大会堂,它能容纳一万人,如果要容纳十万人,需要几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
生:10个。
师:也就是说,10个这样的人民大会堂才能容纳十万人。那你见过十万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吗?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
(3)师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引导学生在万位上一个一个地拨珠子。学生跟随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万时。 师引导生领悟:在万位的前一位,这一个珠子代表的是一个十万。并理解10个一万是十万;万和十万之间的进率是10。(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其过程) 师板书:10个一万是十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计数器自己探索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十亿、一百亿、一千亿之间的关系和进率。
师生总结: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感知万以上的数 结合资料引导学生想象。
(1)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个成年人的头发集合在一起大约有多少根?100个人呢?1000个人呢?(学生边想象边回答)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
(2)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三、 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认识计数单位,了解数位顺序表。
介绍:像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计数单位。 讨论:细心的小朋友可能注意到了,亿后面为什么加,你怎么理解? 师:每个计数单位要占据一定的位置叫做数位。因此就有了数位顺序表。 学生独立完成数位顺序表,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合作,研究数级的划分。
师:为了使用的方便,我们能不能给这些数位划分一下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起一个你们认为比较合理的名称。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哪种分法更合理。 师:两种分法都有道理,但是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验证,第二种分法使用起来更合理、方便。 老师介绍数级的划分方法。
3.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讨论:相邻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
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我们一起了解一点相关知识。 生:就是挨着的两个计数单位。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读出这些大数来呢?课件出示: 中山大学图书馆累计藏书约4086000册。 山东省图书馆累计藏书约5094600册。 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21600900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累计藏书约119000000册。 学生试试。(有的学生不会) 有关这部分知识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会使我们更熟练的认识大数。
五、 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第五页的第二题。
让学生回忆今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感受大数,并用大数进行表述通过练习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其实像这样的大数生活中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走出教室,到生活中感受大数目的场景,把你的感受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一、情景引入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
2、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内容。
2、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3、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
4、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
5、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 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巩固应用
1、说说小数点搬家会怎样?
2、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全课总结
1、 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2、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
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尽量减少面积的面——最节约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 包装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被包装的`实物、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怎样包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能节约用纸?
二、实践活动
第1题:
(1)要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来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
(2)亮出一盒磁带的长、宽、高,根据这个尺寸选择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方案
(3)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4)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总结交流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自己的收获,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学生班数自己的计算情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12-15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2-21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7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1-22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18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9-07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4-02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2-08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