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技能目标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情感目标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物质准备:
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1、看绿色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实践经验,带到科学课堂中,促进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学生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愉快中学习,掌握新知识。如在《动物》单元的教学中,第一课时通过创设一个游戏性的测试: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如果说“大动物”,我们能想起哪些?“小动物”呢?通过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调动学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种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能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研究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机。发现是探究的结果,是探究的深化与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困难,自行完成发现,积极获取知识。
在观察各种各样的叶之前,问: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学生: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量一量等等。而在观察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猜测的方法是否试用,并且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跟为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有的发现了用比一比叶子的大小,描一描叶子的形状等方法进行观察。而在记录过程中,教师也鼓励学生发现用各种方法进行对资料的整理、加工、描述,如可以将叶子拓一拓、记一记叶子的长宽;比较叶子的形状从而对叶子进行分类:针型、卵形、心形、扇形、掌形等等。
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学生们发挥了潜力,激发了内在动机,培养了学习能力,增强了记忆。
总之,在小班科学课中运用“合作探究”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们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自主精神都有了明显地进步,建立起了上进心和自信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研究事物的能力,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也真正在科学教学中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新理念。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
1、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2、ppt课件;蔬菜分类
3、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2、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
教师: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
(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教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
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阿姨拣菜。
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
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
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四、总结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根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2、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的根。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设备、制作好的课件、各种各样的根、做好的变态根的食物(红薯、胡萝卜、山药、白萝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
幼儿自由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
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
2、引导幼儿认识植物的变态根。
让幼儿看课件“胡萝卜娃娃的自我介绍”。
小朋友说了半天,有一个人可着急了,是谁呢?(变态根如果由教师直接介绍有点苍白无力,且缺乏新鲜感,无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在这里教师运用课件,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从视觉和听觉上一下子吸引了幼儿注意力。)
3、教师总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桌面上实物的对比,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
二·根的吸收。
1、让幼儿看课件“小鹿和大树的对话”。
(通过课件中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明白了: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
2、 看课件“根的吸收”。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直观并形象地了解了根的吸收过程)
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在这里主要是巩固幼儿对植物根的认识)
三·根可以食用
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卜……)我们一起来尝尝(进一步在实践中巩固对变态根的认识)
B、好吃吗?(好吃)这些根我们有时也要吃,(出示各种中药的根)但它们好吃吗?(不好吃)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中药,给我们人类治病的。
四·艺术品:根雕
还有一些根非常有意思,你们看(看课件)(这些是幼儿平时不易看到的。教师采用形象直观的形式,让幼儿认识了根雕,同时还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五·游戏:找植物的根
(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根的认识,培养幼儿游戏的兴趣,特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幼儿亲自操作鼠标来选择植物的根)
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小朋友知道了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非常奇妙有意思,为什么?(因为它们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艺术品供人们欣赏)。我们幼儿园里种了许多的树木和花草,小朋友平时能不能去摇小树和花草?(不能)要是根断了,它们就不能活了。现在我们去给它们浇浇水,让它们快快长大好吗?(好)自然带幼儿出场。
小百科: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土中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了解土的主要种类(如:黑土、黄土、白土、红土等).
2.了解土对人类的作用,萌发珍惜土地的情感.
3.知道植物生长离不开水、空气、肥料和阳光.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物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每组幼儿一盘土壤.(四人一组)
3.实验用的酒精灯、铁架、杯子、连根的干枯青菜.
4.植物头饰.
5.四袋不同种类的土壤标本.(黑土、黄土、白土、红土)
6.一袋泥土.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干枯
1.幼儿扮成各种植物,老师扮成植物“花姐姐”.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生长离不开什么?(用故事“干枯的青菜”告诉幼儿植物一般离开土壤会干枯).
2.小结: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小鸟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我们植物爱的是土壤.)植物的家是土壤,离开土壤会干枯.
二、土中有什么
1.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是树叶、草等的腐烂物),和植物生长过程.
2.请幼儿捏捏地里的土壤是干的,还是湿的,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水分)
3.请幼儿肥土壤放入水杯中,又发现有什么?(空气)
4.把土壤撒在石棉网上加热知道土壤中有腐烂的树叶、草等,这就是肥料,它们能燃烧.
5.小结: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宝贝,它真像一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
6.引导幼儿仿编儿歌:“鸟儿爱树林、鱼儿爱海洋,植物爱的是土壤,土壤是个聚宝盆、空气、水分里面藏,土壤是个大宝库,植物生长有营养.有了营养,幼儿模仿植物生长的过程.”
三、土是什么颜色的'
1.幼儿知道土中有什么后,去花园里看看地上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后出示黄土、白土、红土,原来土有几种颜色.
四、土的其它用途
1.出示“砖、瓦、陶器皿,让幼儿看,让幼儿摸摸后,告诉幼儿这些都是用土加工以后做出来的.
2..小结:土壤对植物有用,对人类的用处也很大.
五、延伸活动与“土”交朋友
让幼儿自由玩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很活跃,颜林海和黄林浩不断地用摸、捏、团土.在种植园中,林毅君偷偷地拔了拔小青菜,发现了菜里的根后就招呼了很多的小朋友围过来观看.很快林俊熙发现了泥土很潮湿,粘在手里也粘在裤子上.
本次活动我利用幼儿身边的熟悉的资源——土,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实验、探索、讨论.活动中幼儿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操作,引发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实验的设计是让幼儿能探索出土的性质,也便于幼儿操作,幼儿兴趣很大.实验中我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记录能力,以及操作习惯,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而且针对幼儿观察到现象,我能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以得出问题的答案,土壤里什么?使幼儿了解了土壤对于植物的作用,知道植物离不开土壤.然后和幼儿开展讨论,哪里还需要土壤?知道土壤在生活中的更多作用.
小百科:植物(plants)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据估计现存大约有450 000个物种.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淡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被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教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教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教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1)教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教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l)教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十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评价。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评价。
教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活动反思:
该活动是“藤蔓植物”主题活动的总结,是建立在此前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之上的。通过欣赏齐白石等名家的这些系列藤蔓作品,幼儿感受到“藤蔓”在画面中的作用,并初步了解和掌握了藤蔓的基本画法。
活动中幼儿兴致很高,画面也非常丰富,但对于藤蔓的走势还不太了解,初步尝试绘画时,线条比较牵强。我们试着让幼儿先画主藤,再在藤的上面添画叶子和果实,然后顺势添加缠绕藤……这样幼儿逐步了解了画面的布局和藤蔓的走势。
参考资料藤萝白石老人将篆隶碑学的笔意运用于勾勒藤蔓的走势,将藤的柔和弧度与枯墨相结合,在表现藤萝婀娜温婉的同时,也给人苍劲的感觉。暗粉的花与浓黑的藤对比,更显出花的娇嫩。图中飞舞的两只蜜蜂更给画面平添了无限的生机。
这幅作品适于大班幼儿初步接触藤蔓类作品时欣赏。图上藤蔓,从根到主干、到末端,相对完整,大班幼儿能够很清楚地观察藤蔓的走势以及叶和花是如何从藤上生长的;同时也能丰富幼儿对构图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从欣赏画面意境着手,再逐步观察藤蔓的走势、花和叶的位置与画法等其他内容。
小百科: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 000个物种。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
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
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将科学活动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扩展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促进了幼儿课前的观察和思考。由人的身体自然导入植物的“身体”,激发了幼儿思考的兴趣。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让幼儿对植物的“身体”一目了然。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
(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
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我们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
(与幼儿一起切苹果)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老师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
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1)拼植物
师:种子的本领真大。其实植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这里是几种植物身体组成部分的图片,它们能拼成一株什么样的植物呢?
(2)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拼的植物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师:一般的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如:竹子(放课件)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种子。在自然界中,像竹子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
[动脑想,动手拼,动口说,调动了幼儿多个感官的参与。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对有关植物“身体”的知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应用课件介绍特殊例子,给幼儿传达了科学、准确的知识。]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
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伯伯、阿姨拣菜。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在幼儿基本掌握了植物“身体”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幼儿现场演练,提高了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了爱劳动意识,也让幼儿认识到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四、拓展延伸
师;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就把菜拣好了,知道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吃。其实,植物不仅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美食和营养,还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呢!(出示蒲扇、根雕。)你们知道这两样物品分别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做的吗?
师: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活动区中的这些材料做出什么样又好看又好玩的东西呢?(活动区提供植物的叶子、种子等,让幼儿进行操作。)
【活动反思】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一下植物的图片,学生对于这些各各种样的植物非常的感兴趣,从而学生的探究的欲望被调动了起来。然后介绍各种各样的植物的种类大约多少。这样学生对于各种神奇的生物植物就会有一种探究的欲望。然后我提问:那么这些植物有身体有哪些部分呢?这个时候学生进行猜想。当然学生的猜想有很多的。学生的猜想中当然有看书之后说的,但是我不会阻止学生的。然后问学生你猜想植物有这些部分组成,是否想观察一下植物呢?学生当时是很兴奋的。
我当时提问:你从那几个地方进行观察呢?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首先在小组内进行思考讨论。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这个环节给我遗漏了。于是我只是让学生进行举手回答,然后各个小组组织成员进行实地观察,研究。
学生在楼下的花园草地上进行探究,各个小组分别进行。我看到有小组研究叶,有的研究植物的整个身体,但是我发现有个别的小组没有有效的进行合作。我想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培训需要加强,积极的加强小组长的领导,使整个小组的成员围绕在小组长的周围,以便继续有主导,有组织的,有目的的探究。我想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活动的有效性。我还发现小组在合作基本上都按照要求进行记录。这个很好。
在学生汇报的环节,学生都能够有效的进行汇报。但是需要将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这样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耽误了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在补充环节的环节的过程中,我补充补充一下植物没有那六部分。这样学生知识结构就较为完善了。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7
【教材分析】
本活动来自主题《弯弯绕绕》,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刻意创造。这种形态不仅体现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体的实用性。而对于植物的弯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活动中需要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的弯曲现象,并对一些弯曲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几种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5号。
2、事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弯绕
1.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2.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3.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4.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藤,这根藤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5.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二)找找弯弯绕绕的植物
1.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2.幼儿结伴去户外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3.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反思】
4-5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8
目标:
1、了解树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树;
2、欣赏散文诗,并能对其进行创编;
准备:树的用途的图片若干张;
过程:
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树,会变成什么样子?(幼儿讨论)
2、出示图片,了解树的用途;
3、欣赏散文诗《树真好》;
4尝试将自己了解的树对人类的用途,编进散文诗里;
生成与反思:在幼儿对树有了比较多的认识以后,幼儿对散文诗的了解也相对比较容易些,在创编诗歌时,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几乎每一个幼儿都能说出一点树的用途来,有几个小朋友编的非常好,马佳敏说:“树真好,我可以用树叶做朵漂亮的'花,”徐安说:“树真好,小朋友可以围着大树做游戏,”等等,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小朋友表达的都非常生动,想象也比较丰富,通过这么一个活动,小朋友对树的感情更深了。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9
目标:
1、能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之处;
2、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准备:
一些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
过程:
1、再次观察幼儿园的树,引导幼儿发现两种树的不同之处,如:叶子;
2、教师小结:人们基本可以从树的.叶子上来区分常绿和落叶树;
3、请幼儿说说自己还曾经看到过什么树,它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为什么?
4、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找找周围的常绿树和落叶树,并把它画下来,能说出它的名字。
生成与反思:或许是我太低估孩子们的发现能力,孩子们在寻找两种树的特征时,轻而易举的就发现:常绿树的叶子小小的,而且比较硬,徐顺成小朋友说:“因为它的叶子长的牢,所以不容易掉下来;”由于告诉孩子们:常绿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就有一个小朋友说:“不对,这棵常绿树上也有黄的叶子,为什么不叫它落叶树呢?”于是我请孩子们围到我身边,请大家一起来说说这棵树究竟是常绿还是落叶,结果有一个小朋友说出了答案:“这棵是常绿树,它黄的叶子掉了,新的叶子又长出来了,这样它一年四季都是绿的,”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其实,有好多的问题,完全可以有孩子自己来回答,让他们共同来分享各自的经验,而且,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经验,孩子们的记忆特别深刻,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0
一、 设计理念:
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思考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以此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水对于生命来说是很宝贵的,任何有生命的人和物都离不开水,”“水能藏在许多地方(水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等科学常识;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习尊重别人的观点与经验;活动中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此活动是在我班已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水、水果、蔬菜等活动的前提下进行的。幼儿对水、水果、蔬菜的常识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些活动有着很高的探究积极性。活动由故事设疑、激发探索兴趣,引出课题――幼、师共同进行探究活动――师、幼共同总结三个环节组成。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故事引起幼儿思考,讨论“有时吃水果为什么也能解渴?”导入课题――怎样找到藏在植物体内的水?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想到的方法进行联想或设想,让幼儿动脑、动手,师、幼共同尝试从植物中取出水,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并共同讨论、交流、总结。在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更多探究问题的方法和信息,来培养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人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
2、 乐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用自己设想的方法去寻找藏在植物体内的水。
3、 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经验,并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想法,学习尊重他人。
4、 乐意与同伴交流、交换自己的方法和工具,培养团结互助、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利用多种方法或工具寻找植物体内的水(引导幼儿交流、交换取水的方法和工具)。
2、难点:有序地取放物体;清楚、连贯地描述探索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
1、工具:榨汁机(1台)。
小木板(2个),小木棍(2根),盘子与杯子、勺子各6个(以上物品均消毒),盐和糖各半杯,小塑料袋两个,以上物品全部装在一个小篮中,用纱布盖好,每桌一份。
2、材料:萝卜、莴笋、西红柿、梨、橘子、菜叶若干,洗净,装于小篮中,用纱布盖好,每桌一份。篮底垫塑料布,预防汁水滴漏。萝卜、莴笋、西红柿、梨切小块,便于幼儿操作。
六、教学过程:
1、故事设疑,激发探索兴趣,引出探究的课题。
(1)师:小猴和小兔到树林里玩,玩得可高兴了。不一会儿,小兔说:“不玩了,我的口渴了。”小熊说:“那我们去喝水吧!”小兔说:“行。”可是找遍了整个树林,都没有找到一滴水,小兔非常着急。小猴看了看四周,发现了一棵果树,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猴眼睛一亮说:“我有一个好办法了,你猜猜是什么办法?”小兔明白了,指着树林旁边的菜地,笑着说:“我也有办法了。大二班的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我们想的什么办法呢?”
幼:“吃果子。”“吃菜。”
师:为什么吃了果子(蔬菜)口不渴呢?
幼:“因为果子里有水 。”“蔬菜里也有水。”
师:你怎么知道果子(蔬菜)里有水?
幼:“梨子里有水,我吃过。”“番茄里有水,把番茄切碎,放了糖,水就出来了。”
(2)师:小猴说:“小朋友说得真好,果子、蔬菜、小草等植物里都藏有水,吃了都可以解渴。你们都知道,水呀对于你们人类、我们动物、还有植物的生长都太重要了,我们大家都离不开水。对了,小朋友们都知道植物体内藏有水,你们想把植物体内的水找出来吗?”
幼:“想。”
2、引导幼儿讨论并尝试从植物体内取水的方法。
(1)师:谁来说一说你想到的办法呢?
幼:“用手使劲捏。”“用木板压。”“用榨汁机挤水。”
(2) 师:小朋友想出来的'办法真多。小猴知道大一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特地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礼物,让大家来做一个实验,――从植物身上找到水。请组长把纱布轻轻揭开,大家仔细看看,说说篮子里有些什么?
幼:“有梨、番茄、橘子、萝卜、菜叶。”
师:另一个篮子里有些什么呢?
幼:“小木板、小木棍、盘子、杯子和勺子。”
(3) 师:这些都是你们可以选择的工具。小朋友先拿一种你想找水的水果或蔬菜,取一个盘子放好,然后再拿你想用的工具,在盘子里开始取水。取出的水可以装在杯子里。最后,将取水用过了的盘子、渣子和工具都收拾在装有塑料纸的篮子里。注意:取放东西要轻,不要争抢。
(4) 幼儿操作,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以引导,如:“用点力试试看。”“换个工具试试吧。”给能力强的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你还能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吗?”“你能帮一下朋友吗?”同时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给同伴或客人老师讲述自己取水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与同组幼儿不同的方法取水,或与同伴交换操作工具与材料,尝试更多的操作方法。
(5) 师:小猴也送了一件礼物给老师(出示电动榨汁机)。这是一台榨汁机,小猴请老师用它从水果里榨水给大二班聪明的小朋友们喝(幼儿观察老师操作,老师边操作边告诉用电器要注意安全。)。
3、总结、结束探究活动。
老师同幼儿一起总结。师:刚才老师同小朋友们一起用了许多方法从植物体内挤出了水。我们每天吃水果和蔬菜,既能补充我们身体生长和活动所需的水分,也能得到我们需要的营养。所以,小朋友每天应多吃水果和蔬菜。在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办法;还有的小朋友还帮助别的小朋友,和他一起挤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另外,小猴知道我们大二班小朋友这么聪明、能干,要送一件奖品送给全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呢?
幼:“想。”
师:“想知道是什么,就跟我来。”
活动延伸:
师:这儿是小猴送的礼物――两支鲜花。我们将这两支花插在两个瓶子里,其中一个瓶子有水,一个没有水,让我们看一下几天后,会有什么变化呢?(让幼儿体会到水对植物的重要性)。
活动自评:
1、 此活动能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事物、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
2、 我在活动中,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考虑了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 运用语言、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
3、 在活动中,、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
(l)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技能目标 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情感目标 幼儿以自身的肢体语言体现绿色植物的美,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重点
通过看绿色、亲绿色、种绿色让幼儿感知绿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环境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参与环保的意识
物质准备各类绿色植物、绿色背景、绿色地毯彩色种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导入:
1、看绿色老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玩一玩!
老师:啊,这儿的空气真新鲜呀,原来这儿有那么多的.绿色植物!有绿色的-,有绿色的-,让我们在这儿玩一玩吧!幼儿自由玩耍。
2、亲绿色老师:玩得真开心呀,我和小草、小树成了好朋友,我也想变成一棵小草,你想变成小草、小树吗?
小草、小树们一起来跳舞。
3、种绿色老师:小草、小树们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吧,咦,这儿有一座动物新村,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老师:这只小鸭告诉老师这儿什么都好就是没有绿色,那怎么办呢?我们来为它们栽些小树、小草吧。
教师与幼儿一起栽树。
4、结束活动和小动物们再见,结束活动。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3
活动目标
知道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知道常见的蔬菜水果可食用的部分是植物身体的哪个结构。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植物的身体结构”组图;“苔藓、蕨类”图片;“哪个部分可以吃”组图。
活动过程
组织谈话,鼓励幼儿讨论人类和动物的身体结构,导入主题。
——请认真看看你们的身体,你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你家有养小动物吗?小动物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小朋友们对人和身边小动物都很熟悉,其实我们身边还有一样很熟悉的东西,但是我们却不一定能够说出它们的身体结构,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组图“植物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1.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说说植物的身体结构。
——植物是我们身边很熟悉的东西。这是一株西红柿,请你认真观察,说说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这是什么植物呢?(花生)
——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2.教师操作课件,逐一呈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小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出示图片“苔藓、蕨类”,帮助幼儿了解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结构都由六部分组成。
——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吗?
——植物多种多样,有些植物的身体结构只包含了六部分中的几个部分,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是什么植物?猜猜它由几个部分组成?
小结:苔藓、蕨类等植物一般由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出示组图“哪个部分可以吃”,引导幼儿识别日常所吃的食物属于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替代)
——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猜猜它是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呢?
小结: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不一样。比如红薯、土豆吃的是它们的根;莲藕、甘蔗吃的是它们的茎;白菜、空心菜吃的是它们的叶子;花菜、西蓝花吃的是它们的花;橘子、西红柿吃的是它们的果实;花生、瓜子吃的是它们的种子。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果园、菜园,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蔬菜,进一步扩展关于植物的认知。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一、幼儿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四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3、小积木,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4、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5、黑板一块、PPT、做彩色面的视频。
二、教师示范材料: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魔术表演。
(1)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各种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变好以后请你在白布上写上你的学号,把它送到这里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
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经验。
1、生活应用。
(1)出示PPT
这些植物色素还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也添加过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4)教师小结:
这种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营养。
【活动延伸】
刚才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美丽?请你们一起回到教师继续来完成好不好?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15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有了绿色的斑点;在田野里采摘桑葚的时候,也会留下满手的紫斑,他们既苦恼又好奇,为什么小草的绿色会跑到衣服上来呢?为什么桑葚的紫色会跑到手上来呢?其实在我们童年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所有这些都说明孩子对植物中的色素不仅不陌生而且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创设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观察、实践、体验,使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植物中是含有色素的,并初步了解植物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的探究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培养孩子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体验合作印染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紫甘蓝、草莓、枸杞、花瓣等);
2.锤子、木棍、石块、白色棉布若干;
3.小桶一只,黑板一块,老师自己用植物印制的围巾一块;
4.介绍植物色素用途的录像短片。
活动过程:
1、观看魔术表演,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老师从小桶里拿些绿色的叶子包在白色的手绢里,通过搓、拧等方法,使手绢上染上绿色的花纹。)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1:你从小桶里拿了一些叶子放在手帕里。
幼2:你的手帕变绿了。
幼3:你不停地这样这样,手帕就绿了。(他一边说,小手一边不停地来回搓着。)
幼4:你把叶子包在手帕里就变绿了。
……
(老师的魔术表演一下子将幼儿带入神秘的意境里,他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活动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师:叶子里真的躲着神奇的颜色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请你们从椅子下拿出篮子,看看你的篮子里有什么?
幼1:菜叶和手帕。
幼2:我是草叶。
幼3:我篮子里是树叶。
师:每个小朋友的篮子里都有一块白手帕和许多绿叶子,你们也来变一变,看看手帕和叶子有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
师:你的白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1:我的手帕变脏了。
幼2:我的上面也绿了。
师:你的叶子怎么样了呢?
幼:破了、变成一个条条了、我的都烂了、坏了……
师:原来植物叶子上绿绿的颜色藏在它们身体的里边,当叶子坏了,碎了,他身体里边的绿色就跑出来了,所以老师的手帕上和小朋友的手帕上都染上了绿色。
师:请小朋友把手帕放到篮子里,再把篮子藏到小椅子底下。
(这一环节幼儿自己变魔术的过程正好满足了他们先前的那种欲望。当孩子们发现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把手帕变绿时,满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观察手帕和叶子的变化,知道这些绿色原来是藏在叶子身体的里边,当叶子破了、碎了的时候,,这些绿色才会从叶子的身体里跑出来。)
3、借助工具探索各种植物中的色素。
师: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咦?那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呢?
幼1:不知道,没有吧?
幼2:有,红色。
幼3:黄色。
……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植物的花儿、果子、也有植物的叶子,拿一种放在布上,你们可以用锤子敲一敲、也可以用石头碾一碾,木棍捣一捣,看看你能找到什么颜色。用过的工具要及时送回去,用过的植物送到白色的空盘子里。好,我们一起到后面找找看。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你找到什么颜色?再用别的试试看,注意别敲到手上。)
师:找好的小朋友把你的颜色贴到黑板上来。
师:小朋友轻轻上位。啊,小朋友找到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谁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什么颜色?
幼:粉红色、黑色、蓝色、枚红色、橘黄色……
师: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红、黄、紫、蓝……,还有我们刚才找到的绿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植物色素。
(这一环节我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再让他们通过实践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使他们发现植物中含有丰富的颜色,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新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
4、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师:这些漂亮的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录像)
师: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
幼:可以做药、可以让食物的颜色变漂亮、可以做化妆品和水彩笔、还可以染布……
(通过观看人们利用植物色素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录像短片,使幼儿对植物色素的用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到植物色素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幼儿从小关注生活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5、用各种植物印染围巾,体验合作的乐趣。
师:看,老师今天围的围巾就是用植物色素染成的。漂亮吗?你觉得哪里最漂亮?
幼1:我觉得那个边上最漂亮。
幼2:我喜欢中间像树叶一样红色的花纹。
幼3:我喜欢绿色的.花纹,有点像小草。
师:这条围巾可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印一条围巾呢?瞧,后面也有4条围巾,等会儿我们4个小朋友一组,用植物色素共同染一条漂亮的围巾。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花型的摆放,颜色的搭配。)
师:来,我们把印好的围巾晾起来让客人老师看一看。问问客人老师我们的围巾漂亮吗?
师: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帮我们印出了这么美丽的围巾。现在把我们今天发现的植物色素的秘密告诉班上的小朋友。
(最后孩子们用自己发现的植物色素印染出美丽的围巾,体验探索与创造获得的喜悦与快乐。)
活动反思:
在设计、组织这次活动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发展幼儿的自然智能。“植物色素”这个词看似遥远、陌生,其实它随处可见。在设计和开展活动时,首先我们要想到的是通过活动幼儿对大自然热爱了多少,兴趣提高了多少。因此,在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变魔术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为后来幼儿的自主探索打下了基础。孩子们通过敲、压、碾、搓等方式,从而发现植物色素的秘密。这些常识不是通过灌输得来的,而是通过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获得的,同时孩子们还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发展幼儿人际关系智能,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在活动中老师给孩子创造了这样一个“合作游戏”的机会:让四名幼儿分成一组共同印染一条围巾,这就必须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知道自己在布局的时候和同伴商量,要互相看看,可有的孩子仍然是各印各的。但最后四个孩子要共同将围巾展示给观众,让幼儿体会这是他们共同的成果,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
【《植物》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教案01-21
大班科学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教案03-14
幼儿园大班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2-21
幼儿园的大班教案04-03
幼儿园大班我上大班了教案02-07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05
幼儿园大班诗歌教案11-05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1-05